李超生;孔亮;袁凤来;范长燕;胡玲玲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和X线两种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陕西省咸阳市35个社区的37294名年龄30~65岁的女性进行乳腺癌临床和影像学筛查工作,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钼靶X线、超声及联合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筛查10843名高危女性,检出乳腺癌患者43名,乳腺癌检出率为396.57/10万,其中X线检查出13例;乳腺超声检查出15例;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出15例,钼靶X线、乳腺超声及联合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93、0.920;经Z检验,联合检查的准确性高于单线检查(P<0.05),超声的诊断的准确性高于钼靶X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女性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中,超声优于X线,二者联合可大限度地提高乳腺癌筛查的准确性。
作者:申越;张秉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超过半数的人一生中会发生一次以上的下腰痛〔1〕,大多数下腰痛是因为椎间盘退变引发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导致的成人劳动能力的丧失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2〕。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机制之一是细胞凋亡,而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本文就目前线粒体在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凋亡的关键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钰;刘志礼;黄山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雷公藤多苷( TG)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根中提取的有效组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1〕。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方面,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2〕、肾小球肾炎〔3〕、糖尿病肾病〔4〕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好疗效〔5〕。随着TG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毒副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且诱发肝损伤的发生率极高〔6〕。为了保证TG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本文对TG所致肝毒及其减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金洋;李军;王君明;崔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术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肿瘤全麻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术前均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紧张焦虑情况、心率与血压情况以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的状态焦虑量表( S-AI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分)各项因子中,躯体化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但仍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观察组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以及偏执的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均 P<0.05)。护理后对照组SCL-90各项因子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以及敌对的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均P<0.05)。结论术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肿瘤全麻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预后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守君;姜云;王碧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胆道支架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在 DSA 透视下经 PTCD 途径置入金属胆道支架。结果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黄疸、皮肤瘙痒均明显减轻,术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 P<0.01),肝功能较前好转(P<0.01)。术后3个月生存率94.6%,6个月生存率60.8%,12个月生存率20.3%。结论胆道支架联合 PTCD可有效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咸蕾;薛苏阳;庄树武;李佳睿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对老年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异常患者血清 PSA和游离 PSA(fPSA)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老年PSA异常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环丙沙星治疗3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PSA相关参数水平变化,同时对研究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血清PS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总PSA(tPSA)及PSA密度(PSAD)水平明显下降,fPSA密度(fPSAD)水平未表现出明显变化,而fPSA/tPSA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各指标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15例(37.5%)前列腺癌;11例(27.5%)前列腺炎;14例(35.0%)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SA水平无显著变化,而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后血清PS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结论抗生素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水平,结合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鲍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疏于照顾( neglect,也译为疏忽照料、忽视),美国联邦法将其定义为养老机构不能为老年人提供必备的商品和服务以致老年人身体损伤、精神痛苦和精神疾病的行为。美国国家研究中心对疏于照顾的定义是法律范围内老年人责任照顾者的不作为〔1〕。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也有学者认为疏于照顾是老年人照护者拒绝或不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照护、商品或服务的行为〔2〕。世界卫生组织〔3〕将虐待老人分为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经济或婚姻虐待、性虐待和疏于照顾5种类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所学者李超博士〔4〕将虐待老年人分为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物质虐待和疏于照顾。疏于照顾是虐待老年人常见的类型,据美国虐待老年人国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55%的虐待老年人类型是疏于照顾〔5〕。本文对老年人疏于照顾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发生老年人疏于照顾现象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安力彬;王东雨;彭歆;李文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03例患者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103例)和西医对照组(100例),评定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中医症状积分值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HD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中西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②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9.90%,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0%,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其作用优于西医对照组。
作者:胡跃强;唐农;吴林;凌江红;谭凯文;梁妮;卢昌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酶(TAK)1、核因子(NF)-κB和突变型 P53基因(P53)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58例肝细胞癌术后存留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30例距肿物边缘大于3 cm的正常肝组织术后存留的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二组中TAK1、NF-κB和P53的表达。结果二组中TAK1、NF-κB和P53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TAK1、NF-κB和P53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径、脉管内癌栓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AK1和 NF-κB 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肝细胞癌中 TAK1、NF-κB和P53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有重要作用。 TAK1和NF-κB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朱玉峰;祁明;于晓东;尹逊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Merkel 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病因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男性患者颞部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主要位于真皮,由大小一致、形态相仿的蓝色小圆形细胞构成,排列紧密,黏附性差,呈弥漫片层状或实性巢状分布,免疫组化见CK20和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HMB45,Syn 等阴性。 PET-CT结果见病灶部位代谢增高。结论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易局部复发或转移,其临床病理及特征性的免疫组化表达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及化疗。
作者:方静;付强;万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通过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Caspase-9蛋白的表达,探讨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用Longa线拴法制作局灶性脑IR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均缺血8 h,再灌注4 h、24 h、72 h、1 w(n=4)与相应时间点处死,亚低温组于脑缺血后12~15 min实施病灶侧亚低温持续4 h。免疫组化法检测AKT及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点,亚低温组比常温组缺血侧半暗带AKT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Caspase-9显著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通过促进缺血半暗带脑组织AKT表达,抑制Caspase-9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神经元损害。
作者:黄杰;李丽茹;张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着多层螺旋CT( MSCT)以其扫描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解剖层面不断增加、对比剂效应更强、对靶器官血管疾病的明确诊断率更高等优点,而被医学界人士公认为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甚至有学者认为 CT 血管造影( CTA)作为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工具正在逐步地取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1,2〕。21世纪随着320排及双源CT的出现,更进一步提高了螺旋CT血管显像的质量,在某些诊断脑供血动脉狭窄疾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的随访中部分取代了“金标准”血管造影技术〔3,4〕。
作者:张东威;刘跃辉;李敏;金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丙酸睾酮与5-羟色胺对老年大鼠脊髓腰骶段年龄相关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阳性体( AN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特定病原体级的SD大鼠进行析因设计:即LC 组(6月龄,无干预对照);LT 组(6月龄,丙酸睾酮干预);LS组〔6月龄,5-羟色胺(HT)干预〕;MC组(21月龄,无干预对照);MT组(21月龄,丙酸睾酮干预);MS 组(21月龄,5-HT干预);HC组(24月龄,无干预对照);HT组(24月龄,丙酸睾酮干预);HS组(24月龄,5-HT干预),每组8只。干预后,取大鼠脊髓腰骶段,观察ANB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表达。结果 ANB和NOS主要分布在大鼠脊髓腰骶段背侧部,随着大鼠的衰老,ANB的表达逐渐增多。丙酸睾酮干预组ANB表达要明显少于对照组。5-HT干预组 ANB表达与无干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着大鼠的衰老,NOS的表达逐渐增少。丙酸睾酮干预组NOS表达要明显多于对照组,5-HT干预组NOS表达与无干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组脊髓腰骶段ANB和NOS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脊髓腰骶段ANB的出现与衰老有关,随着机体的老化 ANB的表达逐渐增多。脊髓腰骶段ANB的出现可能与体内衰老过程中睾酮的减少存在一定的关系,补充丙酸睾酮可以减少衰老过程中 ANB的出现;而补充5-HT则未见类似效果。
作者:宋宇;董明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病死率高达10%〔1〕。该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血、便血或胃管内见血性液体;其全面诊断包括病因、部位和严重程度等〔2〕,不仅要重视既往病史、症状、体征等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而且要重视小部分患者在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前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要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这就需要借助胃镜、B超等辅助检查手段〔3〕。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王敏;潘辅全;段珊;曾祥勇;王日普;李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炎症、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血脂正常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组后均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2例给药剂量为20 mg/d,观察组32例给药剂量为40 mg/d,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炎症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对老年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时,选取给药剂量40 mg/d可取得比20 mg/d更为显著的疗效,患者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老年人群的高尿酸血症( HUA)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入组2015年度绍兴市立医院体检中心年龄>60周岁退休工人4160例,根据HUA临床诊断标准分为HUA组(691例)及对照组(3469例)。通过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 HUA的高危因素。结果在入组老年体检者中,HUA患病率为16.6%(691/416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8.01%,女性患病率为15.06%,男女性患病率无差异(P>0.05)。 HUA组患者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谷氨酰转肽酶异常、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等均是HUA主要高危因素,定期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HUA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乃君;周嘉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发展状况。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2年和2015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因泪道阻塞性疾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患者来源、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手术方式和主要手术并发症,分析8年来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2008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342例,其中城市居民35例(10.23%),村镇居民307例(89.77%);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30例(8.77%),经鼻逆行置管312例(91.23%);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39例(11.40%)、148例(43.28%)、104例(30.41%)、51例(14.91%);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13例(3.80%)、265例(77.49%)、64例(18.71%);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8.77%,泪道阻塞复发率为55.56%。2012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420例,其中城市居民51例(12.14%),村镇居民369例(87.86%);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21例(5.00%),经鼻逆行置管384例(91.43%),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15例(3.57%);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46例(10.95%)、181例(43.10%)、142例(33.81%)、51例(12.14%);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20例(4.76%)、335例(79.76%)、65例(15.48%);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5.00%,泪道阻塞复发率为51.19%,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复发率为10%。2015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512例,其中城市居民83例(16.21%),村镇居民429例(83.79%);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8例(1.56%),经鼻逆行置管51例(9.96%),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453例(88.48%);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78例(15.23%)、211例(41.21%)、121例(23.63%)、102例(19.93%);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32例(6.25%)、428例(83.59%)、52例(10.16%);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1.56%,复发率为9.77%。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城市居民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年龄呈年轻化和年老化的两端扩展趋势,随着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技术日臻成熟,患者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作者:刘建巨;张雪;张宏伟;于琼;王胜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NSCLC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PCR技术检测老年 NSCLC组织中EGFR 基因突变和 ERCC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50例老年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62例,突变率为41.3%,外显子21和外显子19突变率分别为18.7%和18.0%。老年NSCLC组织中,男性EGFR基因突变率低于女性(P<0.05),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低于非吸烟患者(P<0.05),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非腺癌患者(P<0.05),有肿瘤家族史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无肿瘤家族史患者(P<0.05),不同 TNM 分期患者EGFR 基因突变率比较有差异(P<0.05)。EGFR基因突变型ERCC1高表达率低于EGFR基因野生型(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以外显子21和外显子19突变为主,性别、吸烟、腺癌、肿瘤家族史、TNM分期为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EGFR基因突变者ERCC1基因表达量低。
作者:张利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美多芭)联合电针对老年帕金森病( 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β、胱抑素C 及血清离子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P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给予美多芭口服;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电针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1β、胱抑素C及血清离子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 ADL、MMSE 评分,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IL-1β、胱抑素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钙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镁离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电针治疗老年 PD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晓平;罗永杰;吴景芬;李晓佳;陈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以费城染色体( Ph)和(或) BCR-ABL融合基因为特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应用,使CML慢性期(CML-CP)患者几乎可达到一般人群预期寿命〔1〕。然而,大多数CML-CP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对于老年或TKIs治疗下逐渐步入老年的CML-CP人群,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迄今为止,第一代TKIs伊马替尼( IM)和第二代TKIs尼洛替尼、达沙替尼( DAS)已被大多数国家批准为CML-CP一线治疗药物。本文综述这些药物在老年CML-CP患者的不同疗效、安全性及其优化管理。
作者:黄林;石庆之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