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8、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

彭文旭

关键词:骨质疏松, 阿伦膦酸钠, IL-8, IL-10, TNF-α
摘要: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白介素( 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影响。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96例,根据不同用药随机分为观察组(阿仑膦酸钠)和对照组(碳酸钙 D3),每组48例,治疗8 w,检测治疗前后血清 IL-8、IL-10、TNF-α水平、VAS评分及股骨颈BMD,进而对疼痛状况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及 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IL-10、股骨颈BMD均升高(P<0.05),在治疗后8 w更加显著(P<0.01),疼痛改善更具优势(P<0.05),安全性高。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有效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显著改善骨痛,增加骨密度,安全性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宁波市老年人社会参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宁波市老年人社会参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应用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宁波市8个社区约400名老年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宁波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存在明显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生活自理能力差异( P<0.05)。②相关分析表明,生活质量与社会参与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除社交网络维度与生理健康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其他社会参与各因子与生活质量各因子相关显著(P<0.05)。③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社会参与及孤独感因子对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给予关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张红;高飞;岑爱飞;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非环形与传统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重度环状内痔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非环形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PPH)与传统 PPH术治疗重度环状内痔的疗效差异。方法Ⅲ~Ⅳ度环状内痔老年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行非环形 PPH术,对照组行传统 PPH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术后24 h肛门疼痛率。术后3~6个月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吻合口狭窄、肛门水肿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及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PPH术相比,非环形PPH术治疗Ⅲ~Ⅳ度环状内痔的总体疗效相当,但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东兴;赵丙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CETP I405 V多态性与海南汉族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I405V多态性位点遗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人群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18例海南汉族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301例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利用SPASS19.0软件分析I405V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I和V的组间差异。结果 I405V多态性位点II、IV及VV三种基因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7例(7.8%),197例(90.4%),4例(1.8%),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组间比较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等位基因I和V在高血压组的分布频率为52.9%和47.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I405V多态性与海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基因型Ⅳ可能是危险因素。

    作者:苏娅;吴恳;张勇;孙悦;夏儒鸿;张耀忠;邱逸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托伐他汀对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复发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口服10(A组)、20(B组)、40 mg/d(C组)阿托伐他汀至少持续1年,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来预防脑卒中复发,临床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血流灌注情况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变化,评价强化治疗的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后12个月hs-CRP水平较治疗后6个月明显下降(P<0.05)。 C组在降低hs-CRP水平方面显著优于A、B组。在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三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均明显升高(P<0.05),A、B组相对达峰时间(rTTP)和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rTTP较治疗前明显缩短(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40 mg/d较阿托伐他汀20 mg/d和10 mg/d在抗炎及改善脑血流灌注方面有显著优势。

    作者:高平;周佩洋;王普清;李光;曹治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基层脑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

    目的:考察基层医院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即开始卒中单元下的康复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2例急性脑卒中伴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1∶1分成康复组和常规组。患者均经临床内科规范化的用药治疗和急救措施干预及护理后,病情稳定。对观察组施行早期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具体包括卧床期间的偏瘫侧肢体的被动活动训练和适度的主动助力的活动训练;逐步进行体位转移练习(坐位、立位平衡练习)、行走练习、协调性练习,躯干肌控制练习,球类灵活性练习,生活能力练习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及第3个月的神经功能( NIHSS评分)、肢体功能( Brunnstrom分级)、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在治疗后第4周及第3个月不同时点,两组患者NIHSS评分、Brunnstrom分级、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30、9.45、5.69,均P<0.05)。结论基层医院对收诊的急性脑卒中合并肢体偏瘫患者于发病早期即给予卒中单元模式下的康复训练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患者近期的肢体功能,有望终达到纠正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偏瘫)、恢复其基本的自理能力的终极治疗目标。

    作者:李红艳;李瑜霞;贾晓莹;王辰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 L和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超敏C 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NSTE-AC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氯吡格雷治疗剂量的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成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39例,另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300 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而后低剂量组给予75 mg/d的氯吡格雷,高剂量组给予150 mg/d的氯吡格雷,均治疗14 d。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观察组内不同剂量亚组治疗前后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吸烟者比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高剂量两组负荷量24 h 与治疗后的血清 sCD40L 和 hs-CRP 水平均显著低于各组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治疗前、负荷量24 h及治疗后的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均可降低NSTE-ACS患者的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但降低幅度与剂量差异无明显联系。

    作者:陈小贞;王晓明;于运福;闫瑞;杨鹏伟;闫继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二尖瓣几何结构与左室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反流机制的相关性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探讨二尖瓣几何结构与左室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反流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陈旧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功能不全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共9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8例( A组),冠心病合并乳头肌功能不全组54例( B 组),二尖瓣外科成形术后组26例( C组,随机选自B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前叶、后叶与二尖瓣环之间的几何角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计算得到二尖瓣有效反流口面积,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B组患者二尖瓣前后叶与二尖瓣环之间的角度较 A组、C 组患者明显增大(P<0.01),且二尖瓣前后叶与二尖瓣环之间的角度与反流程度呈正相关;C组患者二尖瓣反流量明显低于 B 组患者(P<0.01),与 A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冠心病引发左室乳头肌功能不全合并二尖瓣反流程度与二尖瓣前后叶及环间的几何角度密切相关;二尖瓣外科修补术可通过改善二尖瓣几何结构减轻反流程度。

    作者:冉青;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运动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效果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基因 Trp64Arg位点多态性与有氧运动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干预效果的相关性。方法95例MS患者进行为期16 w的有氧运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法测定β3-AR基因Trp64Arg位点多态性;运动前后测定身体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血糖控制和血脂等相关指标;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各指标变化率以及MS改善率的关系。结果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TT 77.9%、TA 22.1%、AA 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T 88.9%、A 11.1%,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不同基因型组间比较,运动前 TA基因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胰岛素(FIns)高于TT基因型(P<0.01);运动后TA基因型FBG和FIns的变化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TA基因型MS改善率明显高于TT基因型(57.1% vs 20.3%,P<0.01)。结论有氧运动对 MS 患者的干预效果与β3-AR 基因Trp64 Arg位点多态性有关联,携带TA基因型患者通过有氧运动的治疗效果优于TT基因型携带者。

    作者:董聪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祛风除湿补肾法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角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补肾法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角蛋白抗体(AKA)水平的影响。方法186例老年RA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祛风除湿补肾法拟中药汤剂。治疗12 w观察两组疗效以及 ESR、RF、CRP、抗-CCP、AKA和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的变化。结果①Ridit分析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ESR、RF、CRP、抗-CCP水平及AKA阳性率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③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祛风除湿补肾法可显著提高老年RA的疗效,有助于抑制RA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玲;巴燕·艾克海提;古洁乃特汗·拜克里木;史睿;巴哈尔古丽·力提甫;卫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

    目的:分析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5县3507例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41.32%,标化患病率为41.4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年龄分布上呈先增后降趋势;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位于系统别患病率前5位;单病种顺位前5位分布是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胃肠炎、糖尿病及胆结石胆囊炎;老年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老年人群相比,健康自评状况明显较差;近3个月因慢性病就诊人数占30.57%,就诊机构以县级以上医院所占比例大。结论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应切合实际,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开展卫生服务。

    作者:孙仙;刘兰;赵燚;刘秀英;朱玲勤;王平;高生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黄芪注射液对胃癌大鼠血清炎症机制、p53、STAT3、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胃癌大鼠血清炎症机制、p53、信号转导与激活因子(STAT)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大鼠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于制模成功后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低、中、高剂量组于制模成功后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0.2、0.4、0.6 ml/100 g体重腹腔注射,1次/d。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组化法测定p53、STAT3、VEGF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各剂量组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明显上升( P<0.05);各剂量组血清IL-6、IL-10、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随剂量增加各因子含量降低越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各剂量组p53、STAT3、VEGF阳性表达评分明显增加(P<0.05);各剂量组 p53、STAT3、VEGF阳性表达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随剂量增加评分越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减轻胃癌大鼠炎症反应,降低p53、STAT3、VEGF表达。

    作者:王道军;王晨伍权;丁守勇;方恒忠;徐弘;张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旱莲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研究旱莲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抗痴呆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旱莲草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构建痴呆模型大鼠,同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的旱莲草水提物灌胃治疗8 w。用药结束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酶学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反应时间延长,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 P<0.01);与模型组相比,旱莲草高剂量组反应时间明显缩短,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显著降低(P<0.01);光镜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锥体细胞明显减少,细胞排列稀疏,结构不清楚;与模型组相比,旱莲草高剂量组锥体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正常,细胞脱失现象较少;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中 SOD的活性明显降低,MDA的含量明显增多,ChAT活性明显下降,AChE活性明显增加( P<0.01);与模型组相比,旱莲草高剂量组大鼠海马中SOD的活性明显增加,MDA的含量明显减少,ChAT活性明显升高,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旱莲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减少神经细胞的丢失,增加 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增加 ChAT的活性,降低 AChE 的活性有关。

    作者:王爱梅;耿若君;李弋;陈亚奇;未小明;张珊;张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发展至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过程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基因(HER-2)和增生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它们和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方法选取了220例老年乳腺癌术后标本,包括42例DCIS和178例IDC。所有标本均通过免疫组化测定ER、PR、HER-2和 Ki-67的表达。用线性回归分析 ER、PR、HER-2、Ki-67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与DCIS相比,IDC中ER和PR的表达降低(分别为38.1% vs 22.5%,χ2=4.371,P=0.037;28.6% vs 14.0%,χ2=5.126,P=0.024)。但是在 IDC 中HER-2的表达增加(11.9% vs 26.4%,χ2=3.958,P=0.047)。 Ki-67的表达在 DCIS 和 IDC 中并没有显著差异(14.3% vs 15.7%,χ2=0.054,P=0.816)。结论 ER、PR和HER-2的表达变化与老年乳腺癌的进展有关联。

    作者:许振;李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 RIF)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80只SD 雄性大鼠编号,随机平均分为单侧输尿管结扎( UU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术后第3、7、10、14、21天时每组分别处死8只,留取大鼠左侧肾脏用于病理以及蛋白测定,HE、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SP)检测 TGF-β1、Smad3蛋白表达,PCR检测 TGF-β1、Smad3 mRNA 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RIF大鼠建模成功,随着结扎时间延长,UUO模型组RIF指数、Smad3与TGF-β1蛋白及 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 P<0.05),同一时间 UUO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 Smad3、TGF-β1与 RIF 指数呈正相关(r=0.564,0.735,P<0.05),TGF-β1与 Smad3间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通过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TGF-β1的表达可判断RIF病情,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继义;钟鸿斌;彭永挑;朱戉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降低老年性脑梗死危险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老年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确诊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2粒/次,3次/d,口服,3个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1次/d,30 min/次,3个月。分别测得两组在实验前后老年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危险因素指标值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危险因素指标值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可以更加安全有效改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指标值,降低老年性脑梗死复发率。

    作者:梁城铭;安刚;张诗童;马涤辉;韩昕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口老龄化对老年营养学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老年人群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知识相对缺乏。而我国老年营养人才缺乏、医学教育对临床营养学的教学不够重视,使得老年人群一系列的营养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如何加强老年人群的营养管理,发展及促进临床营养学教学,已成为目前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蒋莉;刘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食物中硅含量及相关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硅,地壳中除氧以外丰富的元素,在自然界多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硅可能是影响骨钙化的重要元素〔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硅的生物学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硅是除钙和维生素D以外对骨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2,3〕。硅的主要来源是饮食〔4〕,本文对硅在食物中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史鹤;胡敏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温热治疗仪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老年孢子丝菌病效果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范围内孢子丝菌病的高流行区,我国绝大多数孢子丝菌病的报告来自东北地区〔1〕。我国的孢子丝菌病以固定型为主,占全部孢子丝菌病报告病例的79.9%〔1〕。伊曲康唑是治疗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一线治疗,温热疗法是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的替代疗法〔2〕。本文探讨口服伊曲康唑与局部温热疗法联合应用治疗固定型孢子丝菌病的效果。

    作者:王劲风;姜兰香;夏建新;庞传超;李福秋;王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桑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探讨桑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制造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高、中、低剂量桑椹多糖组及洛伐他汀组。给予桑椹多糖或洛伐他汀干预3个月。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比较各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 Apo) A-I、ApoB。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椹多糖明显降低TG、TC、LDL-C、Apo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MDA,增强T-SOD、GSH-Px、CAT、T-AOC活性,升高HDL-C、ApoA-I水平。结论桑椹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的黏聚状态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郭晓娜;刘现辉;闫春生;黄涛;张月藤;王君明;李晓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拟在2 d内行PCI术的老年ACS患者112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分为负荷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负荷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2、2 h 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与术前、术后24 h、术后30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ox)-1、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肝肾功能、血脂指标,术后随访30 d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 Lox-1、hs-CRP、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负荷组术后24 h血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荷组术后30 d血清Lox-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24 h(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肌酐(Scr)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血管部位、病变血管支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负荷组患者释放压力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荷组患者出院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老年 ACS患者术后 Lox-1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述作用独立于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作用之外,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刘凯东;陈彩明;黄林贤;周晓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