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华;廖雄;杨晨辉;陶雪琴;崔熠可;周跃平;吴磊
目的研究老年房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瑞替普酶溶栓后窦房结功能的恢复与心肌代谢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发病时间<3 h 的老年房颤合并 AMI 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再通86例,转为窦性心律者33例,未转复者53例,记录房颤转为窦性心律瞬间心室率,未转复的房颤心室率变化,同时检测 H-FABP 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其对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溶栓后转为窦性心律组33例,心室率越快 H-FABP 数值越低而甲状腺激素水平越高;未转复组房颤心室率前后变化与 H-FABP 关系变化不明显但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效果肯定,H-FABP 是诊断和判断 AMI 患者预后的更灵敏的指标,可更早期诊断窦房结损伤程度,判断预后。
作者: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靶控给药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直肠癌行手术治疗患者58例,通过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泵入丙泊酚0.2~0.6 mg? kg-1? h-1;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控制在3μg /ml,静脉靶控注射泵给予靶浓度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 SpO2);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及 CD4+/CD8+比值。结果①两组 T1、T2时段 HR、MAP、SpO2差异显著(P<0.05);两组 T1、T2、T3、T4时段 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控给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减轻麻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培俊;李艳华;唐珩;王莉;唐天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257名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在不同年龄、不同信教年限和不同宗教卷入程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宗教卷入与正性情感、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基督教徒宗教卷入越高,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不同宗教卷入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王璇;魏亮亮;王东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采用前房冲洗及药物途径的体会。方法眼内炎患者6例(6只眼)均采取前房冲洗,2例患者行球周注射万古霉素,4例患者行球内注射抗生素(其中3例注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观察治疗后眼内炎的控制情况、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6例患者经前房冲洗、局部应用抗生素后,眼内感染性炎症均得到控制。 4例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2例患者随诊期间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预后取决于有效抗生素介入的时间。在没有病原学支持的情况下,尽早采用前房冲洗联合广谱抗生素玻璃体腔注射能够有效地控制细菌性眼内炎。如果出现玻璃体及视网膜等并发症还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作者:张志;张新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调欲法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SP)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 SP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实施中医情志调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干预12 w 后分别采用皮肤瘙痒症综合评价量表评价 SP 患者症状;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皮肤瘙痒症综合评价量表总分及瘙痒程度、累及部位2个维度和 DLQI 总分及症状感受、娱乐活动、工作学习、个人活动、治疗5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其中皮肤瘙痒症综合评价量表中的瘙痒频率维度和 DLQI 中日常生活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调欲法能有效改善 SP 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倩;高静;史兰辉;柏丁兮;吴晨曦;弋新;唐妮;李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失能老人中有92.54%出现在80岁以上的高龄阶段〔1〕,高龄失能普遍存在,是养老照顾的点人群,需要更多的照护资源与照护成本〔2〕。“失能”是失去基本日常生活能力(ADL)的略称。 ADL 包括:进食、更衣、沐浴、如厕、控制大小便6项指标。按照失去自我照护能力的程度,又分为失能与部分失能。2010年中国城乡有照护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有3300万〔3〕,据推测2050年失能老人和部分失能老人将达到6800万,占全体老人比例约为27.0%〔4〕。失能老人需要生活照料、长期护理和精神关爱,家庭的少子化、核心化等因素削弱了家庭提供老人照顾的能力。面对日益增长的老人照顾需求和家庭照顾能力的削弱,迫切需要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以照护人员与失能老人1∶3的比例计算,全国至少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100万人,是全国在岗护士的4倍。但是,目前养老护理员仅有22万,其中,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人员仅2万多人〔4〕。高龄失能老人照护理想的状态是社会性的专业照护,但是,鉴于我国国情,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专业性照顾的目标,必须从全覆盖性的养老保险、社会性广泛参与、养老护理模式、养老潜在资源整合等战略高度统筹解决。
作者:庞书勤;赵红佳;陈立典;刘芳;严培晶;刘玲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随着骨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从单纯的骨形态结构向跟更加细微的层次发展。非编码 RNA 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成为当下一大研究热点。非编码 RNA 是一类由基因编码而成但不编码蛋白质的 RNA 分子。根据非编码 RNA 的大小,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小非编码 RNA,如 microRNAs;一类是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200 nt)。长链非编码 RNA 一词在2002年被首次提出〔1〕,它可以参与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成骨细胞的活动〔3〕,从而对骨代谢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本文综述国内外长链非编码 RNA 在骨代谢中的新研究,旨在阐述其在不同细胞与不同骨代谢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郭健民;陈熙;邹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DM)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 C 反应蛋白(CRP)含量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桑叶黄酮治疗组、桑叶多糖治疗组。检测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计算肾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 CRP 和 TNF-α的含量。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糖、肾指数、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而桑叶黄酮治疗组和桑叶多糖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②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CRP 和 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桑叶黄酮治疗组和桑叶多糖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 P<0.01)。③桑叶黄酮和桑叶多糖可减轻肾脏病理变化。结论桑叶黄酮和多糖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血清中 TNF-α和 CRP 的含量,改善炎症反应,从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黄立佳;杜月光;孙梽均;周宏明;吕勃;沈晨璐;鲍徐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内毒素性休克常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据估计,每年至少有75万例患者发生内毒素休克或感染性休克,其中超过21万人因此丧命〔1〕。内毒素性休克发生后,循环系统出现一系列重要的特征性变化,包括:顽固性低血压、广泛微血栓、血流动力学异常、微循环障碍等。微循环障碍及血流动力学异常在内毒素性休克导致多器官损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内毒素休克发展进程中,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表现、机制及针对二者防治内毒素休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莹;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又称为明胶酶 B,在病理状态下其表达上调,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使斑块纤维帽厚度变薄,斑块变得不稳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可清晰显示患者冠脉内斑块脂质含量及纤维帽厚度,并且分辨率可达到10μm,结果与组织学检查高度一致〔1〕。本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中 MMP-9与斑块纤维帽厚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付常宁;靳奇峰;李清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和养相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1〕。研究〔2〕显示:实施医养结合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再住院率,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属负担,增强老年患者的安全感。在我国,养老服务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医疗保健服务由卫生管理部门监管,但长期照护服务没有明确的部门组织实施。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3〕。本研究对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现状和不足,查阅相关资料,综合专家意见,对构建和完善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作者:於军兰;周文萍;张杰;张素兰;徐凌;李京鹤;蔡维;涂香林;王艳;周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维生素 B12、叶酸联合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尿酸(UA)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 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沙格列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 B12、叶酸治疗,共4 w。检测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肾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观察指标均得到改善,表现为血清 CysC 水平较低( 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较高(P<0.05);丙二醛(MDA)、内皮素( ET)-1较低(P<0.05);尿素氮(BUN)、肌酐(Scr)、UA 及24 h 尿蛋白排泄率(24 h UPE)较低(P<0.05)。结论维生素 B12、叶酸联合沙格列汀能有效降低 T2DM 患者血清 CysC 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及肾功能,调节糖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者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 CVA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20)和对照组(n =20),2组患者入组前24 h 均记录咳嗽症状评分,检测诱导痰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IL-8水平,治疗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对照组只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320μg+福莫特罗9.0μg),4 w 后再次测定咳嗽症状评分及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和 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咳嗽症状积分、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 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水平及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不及治疗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可以降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 CVA 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和 IL-8水平,联合小剂量信必可都保的疗效明显优于大剂量吸入信必可都保。
作者:胡波;滕飞;张璐;袁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因 TIA 入院接受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合并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纤溶指标、脑梗死发病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预防老年TIA 患者脑梗死效果,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血小板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 TC、TG 及 LDL-C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斑块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低回声斑块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颈部斑块超声检查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低回声斑块数目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对照组为13.16%(5/3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TIA 后能够有效稳定粥样斑块,使脑梗死发病率降低,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成刚;孙中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养老模式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北京市西城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979份,以了解北京市不同层次老年人对不同养老模式的需求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 单因素分析养老模式影响因素可见文化程度、子女人数、居住面积、医疗保险及有无保姆5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婚姻状况、子女人数、居住方式、有无保姆4个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1)。结论目前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社区化养老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李玮玲;杜雪平;董建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大鼠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影响。方法通过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计算左、右心室心肌的心脏指数( LVMI、 RV-MI),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 PⅠCP 和 PⅢNP 含量,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及 Western 印迹法检测β3-AR mRNA 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 LVMI 〔(2.987±0.318 vs 2.350±0.468) mg /g〕、血清 P Ⅰ CP 〔(16.357±3.650 vs 12.843±3.124)pg /ml〕、PⅢNP〔(64.984±17.477 vs 21.245±5.354) pg /ml〕含量及β3-AR mRNA(0.888±0.064 vs 0.743±0.086)与蛋白质(4.413±0.729 vs 2.312±0.39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 P<0.05);益气温阳活血方能够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 LVMI,减少 PⅠCP 和 PⅢNP 含量,抑制β3-AR mRNA 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升高,与正常组比较〔(2.557±0.379 vs 2.350±0.468) mg /g〕、血清 PⅠCP〔(13.111±2.758 vs 12.843±3.124) pg /ml〕和PⅢNP〔(25.967±9.659 vs 21.245±5.354)pg /ml〕含量及β3-AR mRNA(0.781±0.067 vs 0.743±0.086)与蛋白质(2.484±0.642 vs 2.312±0.39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β3-AR 的表达减少 PⅠCP 和 PⅢNP 含量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杨冬花;顾广富;罗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研究组手术开始时以1μg /kg 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10 min,然后以0.4μg? kg-1? h-1速度持续泵入到转机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插管后、切皮时、劈胸骨时、体外循环(CPB)前、CPB 停机后10 min 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比较 CPB 前和 CPB 停机后12 h 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cTn)Ⅰ、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插管后和劈胸骨时 MAP 和 HR 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各个时期无显著变化( P>0.05);CBP 前两组患者 cTn I、H-FABP 及 CK-MB 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 停机后12 h 时,cTn Ⅰ、H-FABP 及 CK-MB 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具有减轻围术期患者心肌损伤的作用,对血流动力学有稳定作用。
作者:王韬甫;宋志冰;刘宿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足(DF)危险因素及 DF 常见感染菌。方法老年 DF 患者82例为 DF 组,同期未合并 DF 的 T2DM 患者82例为对照(非 DF 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并发症,并检测血脂、血糖、血压、踝肱指数(ABI)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 DF 的危险因素。 DF 组患者均进行足部分泌物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主要感染菌种分布。结果DF 组男性比例及病程明显高(长)于非 DF 组(P<0.05),两组年龄、BMI 无统计学差异(P>0.05)。 DF 组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 DF 组(P<0.05);NF 组血脂水平与非 NF 组无明显差异(P>0.05),NF 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收缩压(SBP)明显高于非 NF 组(P<0.05),ABI 明显低于非 NF 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周围血管病变、HbA1c、SBP、ABI 是DF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80份足部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94株,革兰阳性球菌62株(66%),革兰阴性菌32株(34%);全部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结论老年 T2DM 患者中,男性、合并周围血管病、高 SBP、高 HbA1c、低 ABI 是发生 DF 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患者应加强血压、血糖控制,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以预防或早期发现 DF。 DF 感染病原体中,常见的是革兰阳性球菌,通过积极内科治疗可以控制感染。
作者:孙顶双;丁肃;邢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