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李军;王君明;崔瑛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基因(PIM)-1、-3和原癌基因 C-MYC( C-MYC)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61例行胃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 的经病理医师证实为正常的胃黏膜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PIM-1、PIM-3和 C-MYC 表达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结果两组 PIM-1、PIM-3和 C-MYC 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 PIM-1、PIM-3和 C-MYC 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浸润深度和 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PIM-1和 PIM-3的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密切相关,C-MYC 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三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 PIM-1、PIM-3和 C-MYC 高表达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 PIM-1、PIM-3和 C-MYC 三者间无相关性。
作者:周为;马新福;戈锐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跌倒是指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肢体乏力、步态不稳、平衡障碍、多种药物治疗、跌倒病史、意识模糊、特定的医疗干预、年龄、性别、视觉缺陷、认知下降(尤其是注意力和执行功能障碍)、环境等因素均可导致跌倒,其中药物因素是导致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1,2〕。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4位原因,是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安全因素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据统计中国每年大约有2500万人发生跌倒,其中2000万人因跌倒直接导致大约50亿元的医疗损失和(600~800)亿元的社会损失〔2〕。因此预防跌倒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评价医院患者安全目标落实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回顾国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导致跌倒的相关药物的种类及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杨彦;刘玲华;胡小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24 h 动态血压变异性( BPV)、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特诊就诊,2年内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问卷调查和评定。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46例,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都给予相同药品及相同剂量的降压药及抗焦虑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未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组给予心理和行为干预6个月。结果两组干预前 SAS、SD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干预后24 h SSD、24 h DSD、dSSD、dDSD、nSSD、nDSD 及 ET-1均明显低于干预前,NO 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P<0.01或 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患者的24 h 动态血压的 BPV 及血浆中的 NO 和 ET 均有影响,可以降低 BPV 各项指标的参数值,升高血浆 NO水平,降低 ET-1水平,从而调节动态血压的节律。
作者:潘雨利;李修英;王桂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检测小鼠脑缺氧后 SA1在神经细胞中的转录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小鼠共分为10组,采用手术方式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后3、6、9、12 h、1、3、5、7 d 处死。逆转录 PCR 扩增 SA1 cDNA,应用 RT-PCR 检测其转录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6 h 后 SA1表达增高,其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增高(P<0.05)。结论SA1在小鼠脑缺氧后表达增高,说明脑缺氧后细胞染色体黏附发生改变。
作者:卢佳;高艳斌;马可;陈志明;王治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后 Slit2同源物2(Slit2)蛋白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1 d组和模型3 d 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并于第1、3天分别进行行为学评分。取脑组织,采用 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 Slit2及其受体 Robo1蛋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利用 CD50标记大鼠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新生血管密度(MVD)。结果模型组大鼠缺血脑组织中 Slit2蛋白、VEGF 的表达以及 MVD 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在模型1 d 组和模型3 d 组中 Slit2蛋白、VEGF 的表达和 MVD 均明显升高;而与假手术组相比,Robo1的表达也在造模第1 天显著升高(P<0.01),但第 3天其表达却出现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 Slit2蛋白的表达与 VEGF 及 MVD 呈正相关( r =0.981、0.944,P<0.01)。结论在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 Slit2蛋白的表达升高,推测 Slit2蛋白可能与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的新生密切相关。
作者:陈方方;胡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EORA)患者对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0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86例 EORA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和单药治疗组(单用来氟米特),各43例。随访观察1年后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清 CRP、IL-10、sICAM-1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70%)高于单药治疗组(74.42%)(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RA 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 ESR)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ESR 水平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CRP、IL-10、sICAM-1水平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 CRP、IL-10、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雷公藤多甙及来氟米特明显延缓和阻止老年 RA 的发病,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黏附因子(如 IL-10、sICAM-1)释放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崔轶霞;杨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257名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在不同年龄、不同信教年限和不同宗教卷入程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宗教卷入与正性情感、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基督教徒宗教卷入越高,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不同宗教卷入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王璇;魏亮亮;王东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老年中晚期胰腺癌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方法54例老年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为 HIFU+化疗组,采用 HIFU 联合静脉滴注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疼痛缓解程度、肿瘤体积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3、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外周血 CA199水平明显下降(P<0.001)。观察组治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生存率为100%,对照组生存率为92.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121);治疗 6个月后,观察组生存率为75.9%,对照组生存率为24.0%,两组生存率对比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29例患者均未出现皮肤烧伤、胃肠道穿孔、胰瘘和出血等 HIFU 治疗并发症。结论HIFU 联用吉西他滨治疗老年中晚期胰腺癌可明显限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并发症少,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瑞琦;赵民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红水河流域百岁老年人的体质特征。方法以红水河流域(广西段)柳州、来宾两市的三江、融安、武宣、忻城、金秀、象州六县,经当地村委会或居委会、派出所、乡镇县民政部门审查核实的存活实足百岁及以上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试样本共计30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102.56岁;测试指标:心率、血压、足长度、体重、坐站起速度、日常生活能力,派生指标身高、体重指数( BMI)、脉压、体重握力指数等。结果30例百岁老年人的心率都处在正常范围内;总体脉压过大;平均身高男性为1.72 m,女性为1.57 m;平均体重男性53 kg,女性38.17 kg;握力、体重握力指数都非常低;女性的日常生活功能障碍程度明显大于男性。结论红水河流域百岁老年人的心率测试值都处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平均心率值处于较高位,男性高出女性两个百分点。血压测试值,收缩压除1例正常外,其余均超过正常值;舒张压有3例超出正常范围,其余正常,总体脉压过大;体重及体重指数(BMI)平均数小于18.5 kg /m2,总体偏瘦,被试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握力、体重握力指数都非常低,老人的肌肉退化程度较高,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明显。
作者:赵原;苏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丰隆、三阴交穴对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大鼠均以高脂饲料饲养。12 w 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将大鼠固定于自制袋中,不进行任何处理。西药组按大鼠质量以吡格列酮10 mg /kg 灌胃,电针组取双侧“丰隆”、“三阴交”穴电针治疗,1次/d,连续2 w。于干预2 w 后分别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葡萄糖输注率(G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体质量、FPG、FINS、HOMA-IR 水平显著降低(P<0.01),ISI、GIR 显著升高(P<0.05或 P<0.01)。结论电针治疗具有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改善 IR、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李知行;蓝丹纯;张弘弢;张海华;陈小砖;孙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基因 Bax 和 Bcl-2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30只清洁级 SD 大鼠为研究对象,将该组大鼠用计算机软件编制的随机分配表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性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每日给予2 ml 的0.9%的氯化钠溶液;治疗组每日给予2 ml 的0.9%的氯化钠溶液;干预组为缺血性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以上大鼠灌胃3d 后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成功后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测定 Bcl-2和 Bax 蛋白的表达、TUNEL 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 Bcl-2和 Bax mRNA 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干预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凋亡现象,AI 明显升高,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大鼠的心肌凋亡指数 AI 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干预组的 Bcl-2和 Bax mRNA的表达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的 Bcl-2 mRNA 的表达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治疗组,Bax mRNA 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 Bcl-2的水平和下调 Bax 的水平有关。
作者:姚新亮;闫成芸;张韩;鲁雪丽;万琪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建立慢性咳嗽经验性治疗的程序。方法从146例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中筛选出102例原因不明者,依据不同的疑诊病因划分为四组,按照既定程序分别实施经验性治疗,统计治疗后总有效率,并依据有效的治疗方案推断相应病因,初略了解病因分布情况。结果门诊就诊的146例 慢 性咳嗽患者中有44例患者经筛选明确了病因;102例 不 明 原 因 慢性 咳嗽 患 者接受了经验性治疗,73例(71.6%)患者治疗有效;推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 CVA-EB-AC)者38例(37.3%),推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者27例(26.5%),推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者 8例(7.8%);治疗无效者判定为无法推断,共计29例(28.4%)。结论经验性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慢性咳嗽治疗方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但治疗前应尽可能完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需规范。
作者:何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大鼠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影响。方法通过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计算左、右心室心肌的心脏指数( LVMI、 RV-MI),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 PⅠCP 和 PⅢNP 含量,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及 Western 印迹法检测β3-AR mRNA 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 LVMI 〔(2.987±0.318 vs 2.350±0.468) mg /g〕、血清 P Ⅰ CP 〔(16.357±3.650 vs 12.843±3.124)pg /ml〕、PⅢNP〔(64.984±17.477 vs 21.245±5.354) pg /ml〕含量及β3-AR mRNA(0.888±0.064 vs 0.743±0.086)与蛋白质(4.413±0.729 vs 2.312±0.39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 P<0.05);益气温阳活血方能够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 LVMI,减少 PⅠCP 和 PⅢNP 含量,抑制β3-AR mRNA 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升高,与正常组比较〔(2.557±0.379 vs 2.350±0.468) mg /g〕、血清 PⅠCP〔(13.111±2.758 vs 12.843±3.124) pg /ml〕和PⅢNP〔(25.967±9.659 vs 21.245±5.354)pg /ml〕含量及β3-AR mRNA(0.781±0.067 vs 0.743±0.086)与蛋白质(2.484±0.642 vs 2.312±0.39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β3-AR 的表达减少 PⅠCP 和 PⅢNP 含量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杨冬花;顾广富;罗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取 SD 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力衰竭模型,8 w 后取存活的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 n =20),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接受24、12、6 mg /kg 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8 w。同时选取20只仅开腹而不结扎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比较各组大鼠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心脏指数(CI)、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 PVCA)及心肌羟脯氨酸〕和RAAS 指标〔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和醛固酮(ALD)〕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 LVEDD、LVESD、CI、LVMI、CVF、PVCA、羟脯氨酸含量及 RAAS 指标均升高,LVEF、LVFS 降低,以上提示造模成功,模型大鼠发生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及 RAAS 激活。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 LVEDD、LVESD、心室重构及 RAAS 相关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LVEF、LVFS 均高于模型组( P<0.05)。红景天苷处理的大鼠中,仅高剂量组的羟脯氨酸含量与假手术组的无差异(P>0.05)。结论红景天苷能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可能与其改善 RAAS 激活有关,且以上改善效应与红景天苷的剂量有关。
作者:吴洁;尹涛;邹庆华;司良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收住院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35例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病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肝硬化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门静脉内径、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血小板计数及肝硬化并发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门静脉内径增宽,肝功能 Child C 级,血小板计数增加及肝硬化并发症是影响肝硬化合并 PVT 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国顺;刘斌;尚华;方正亚;孟冬梅;吴静;门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地黄叶始载于《北京市中药材标准》〔1〕,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的叶,味苦,性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益气活血、滋阴补肾之功,内服能生津止渴,滋阴降火,外用能治疗恶疮,手足癣。以往对地黄块根研究较为丰富,在临床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地黄特殊的生长条件,以及每年在秋季采收地黄的时候,地黄叶基本上被丢弃并没有体现其药用价值,我们应该对地黄叶进行更多地研究。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整理文献,对近年来地黄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地黄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金花;李军;王君明;崔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维生素 B12、叶酸联合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尿酸(UA)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 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沙格列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 B12、叶酸治疗,共4 w。检测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肾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观察指标均得到改善,表现为血清 CysC 水平较低( 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较高(P<0.05);丙二醛(MDA)、内皮素( ET)-1较低(P<0.05);尿素氮(BUN)、肌酐(Scr)、UA 及24 h 尿蛋白排泄率(24 h UPE)较低(P<0.05)。结论维生素 B12、叶酸联合沙格列汀能有效降低 T2DM 患者血清 CysC 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及肾功能,调节糖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采用前房冲洗及药物途径的体会。方法眼内炎患者6例(6只眼)均采取前房冲洗,2例患者行球周注射万古霉素,4例患者行球内注射抗生素(其中3例注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观察治疗后眼内炎的控制情况、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6例患者经前房冲洗、局部应用抗生素后,眼内感染性炎症均得到控制。 4例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2例患者随诊期间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预后取决于有效抗生素介入的时间。在没有病原学支持的情况下,尽早采用前房冲洗联合广谱抗生素玻璃体腔注射能够有效地控制细菌性眼内炎。如果出现玻璃体及视网膜等并发症还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作者:张志;张新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正常老年人骶髂关节的 CT 影像特点。方法162例无骶髂关节相关病史或病变的老年人骶髂关节 CT 影像资料,按被研究者年龄分为3组进行观察和测量,观察关节间隙形态改变,测量关节间隙宽度。结果关节清晰度:关节间隙清晰155例(95.68%),关节间隙模糊7例(4.32%),无关节间隙消失。骶髂关节间隙形态:男性以直线型为主,女性以 S 型为主。骨质增生发生率高,部位以骶骨前上缘、后下缘、髂骨前上缘和后下缘多见。骶髂关节软骨下改变主要有囊性变、局限性骨质硬化和骨皮质连续性欠佳,骶髂关节腔出现真空征。正常老年人骶髂关节间隙随着年龄增加,在左、右两侧与男、女两性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常老年人骶髂关节存在广泛的退行性改变,与生物力学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袁锋;于成福;原嘉民;段权;董嘉怡;李义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内毒素性休克常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据估计,每年至少有75万例患者发生内毒素休克或感染性休克,其中超过21万人因此丧命〔1〕。内毒素性休克发生后,循环系统出现一系列重要的特征性变化,包括:顽固性低血压、广泛微血栓、血流动力学异常、微循环障碍等。微循环障碍及血流动力学异常在内毒素性休克导致多器官损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内毒素休克发展进程中,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表现、机制及针对二者防治内毒素休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莹;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