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唑喹啉类化合物R848对老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及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朱学伟;陈明星;李松涛

关键词:咪唑喹啉类化合物R848, 变应性鼻炎, 白介素-5
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8激动剂咪唑喹啉类化合物 R848对老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 IL-5及γ干扰素( 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老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离心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所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给予R848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刺激前后IL-5及IFN-γ水平。结果老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IFN-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在 R848刺激后,IL-5水平均下降(P<0.01)。结论咪唑喹啉R848可能通过强化Th1方向的反应、抑制Th2方向的反应,限制变应性鼻炎的反应强度。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比较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218例,按照透析方式的不同分成血液透析组(n=143)和腹膜透析组(n=75),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血液透析组情绪状态、社交能力、生理疼痛程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腹膜透析组( P<0.05);两组是否患有原发性糖尿病及是否失业均会对 SF-36总分及各项指标得分有显著影响( P<0.05);经多元回归统计,透析方法、原发性糖尿病、失业、文化程度是透析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腹膜透析的综合疗效高于血液透析,糖尿病及失业可以影响其生存质量。

    作者:何川鄂;杨林;贾中尉;朱平;黄倩;张祥文;夏敬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探讨衰老综合征群与抗衰老医学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有关衰老综合征群〔1~7〕衰老相关疾病群及抗衰老医学〔8~14〕与老年病防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作者:俞卓伟;马永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非甾体抗炎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时大脑脑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与环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24 h和72 h脑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环氧化酶(COX)-1和COX-2的分布及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和罗非昔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线栓法制作右侧局部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或72 h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溶媒组、阿司匹林(50 mg/kg)组和罗非昔布2 mg/kg组。 TTC染色法观察脑损伤面积;免疫组化法测定 CaN 、COX-1和 COX-2表达,高倍视野(×400)计数阳性细胞表达数目。结果①与CI/RI 24 h相比,CI/RI 72 h脑损伤面积减小,阿司匹林和罗非昔布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②CaN表达:CI/RI 24 h和72 h,CaN表达减少;阿司匹林明显提高两个时间点的表达,而罗非昔布没有明显效果。③COX-1表达:CI/RI 24 h和72 h,COX-1表达没有明显变化,阿司匹林和罗非昔布对其没有明显影响。④COX-2表达:CI/RI 24 h和72 h,COX-2表达明显增强,阿司匹林和罗非昔布明显降低其表达,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时CaN、COX-1和COX-2在脑组织的阳性表达无明显一致性;CaN可能是阿司匹林神经保护作用的新靶点。

    作者:孙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芍七物颗粒剂对老年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FN-γ、TNF-α、IL-8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芍七物颗粒剂对老年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IFN-γ、TNF-α、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增高( 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TNF-α、IL-8水平、肠黏膜征象积分与中医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3例(7.69%),研究组未见肝功能异常,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白芍七物颗粒剂可能通过降低老年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 IFN-γ、TNF-α、IL-8水平,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与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杨周雨;何永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20s Proteasome的表达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20s Proteasome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法及荧光标记蛋白质底物法检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20 s Proteasome的表达及酶活性变化。结果随着晶状体混浊程度及核硬度的增加,20s Proteasome的表达及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20s Proteasome与晶状体混浊程度相关。

    作者:李卉;田蕊;吴怡;王陆飞;窦文文;张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T2期肾细胞癌对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T2期肾细胞癌对免疫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2期肾细胞癌患者60例,其中32例行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列为观察组;28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免疫功能指标与神经内分泌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52±2.36)h、(3.25±0.5)d,明显短于对照组(21.25±3.25)h、(10.25±2.25)d,术中出血量为(112.46±14.82)ml,少于对照组的(130.85±17.96)ml(P<0.05)。②观察组术后第1、3天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第1、3天血清β-内啡肽(EP)、胰高血糖素、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T2期肾细胞癌微创优势显著,有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

    作者:王勇;平锋锋;宣枫;黄兴;周洪益;王志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应用双膦酸盐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双膦酸盐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研究中国石油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68例,将骨密度( BMD) T-Score≤-2.5作为双膦酸盐应用指征,在确诊骨转移之前即开始应用双膦酸盐定义为早期应用。按是否早期应用双膦酸盐,将68例患者按照临床分期分为两组,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患者34例为治疗组;未早期应用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转移发生率及确诊时间。结果治疗组骨转移发生率47.06%(16/34),对照组82.35%(28/34),二者差异显著(χ2=9.27,P<0.01);治疗组中位骨转移发生时间较对照组延迟87(218 vs 131)d,二者差异显著(P=0.006)。结论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治疗经老年NSCLC患者,可以减少骨转移发生率,并推迟骨转移发生时间。

    作者:杜宝昌;刘军;王帅兵;齐秀恒;邹庆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降钙素原(PCT)、hs-CRP水平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单纯AECOPD组、AECOPD合并糖尿病组,检查各组血PCT、hs-CRP、HbA1c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PCT、hs-CRP较单纯AECOPD期及单纯2型糖尿病明显升高。结论 PCT、hs-CRP对COPD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秋颖;郭晓慧;徐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细胞介素-8基因-781 C/T多态性与肝癌及鼻咽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侵袭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 IL)-8遗传多态性和广西壮族人群肝癌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肝癌患者260例与鼻咽癌患者251例,同时选取广西壮族健康人群270例为对照。利用单碱基延伸 PCR技术和 DNA测序法,检测广西壮族肝癌患者、鼻咽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IL-8基因-781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再用χ2检验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IL-8基因位点-781 C/T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CT/CC:OR=1.14,95%CI=0.79~1.64,χ2=0.509,P=0.476;TT/CC:OR=0.61,95%CI=0.34~1.10,χ2=2.775,P=0.096;T/C:OR=0.89,95%CI=0.69~1.15,χ2=0.778,P=0.363)。同时,IL-8基因位点-781 C/T在鼻咽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无统计学差异( CT/CC:OR=1.29,95%CI=0.86~1.88,χ2=1.765,P=0.184;TT/CC:OR=1.34,95%CI=0.79~2.27,χ2=1.172,P=0.279;T/C:OR=1.18,95%CI=0.92~1.52,χ2=1.749,P=0.186)。结论在广西壮族人群中,IL-8基因-781 C/T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可能和肝癌与鼻咽癌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王俊利;韦叶生;唐毓金;韦贵将;胡仁统;覃海媚;陈启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紫杉醇和顺铂对KYSE15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杉醇和顺铂对KYSE150细胞增殖与凋亡。方法用划痕实验检测紫杉醇和顺铂对 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MT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紫杉醇和顺铂对 KYSE150细胞中 Bax、Bcl-2和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紫杉醇和顺铂明显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降低其迁移能力( P<0.05),且两药有协同抑制作用。紫杉醇和顺铂降低 KYSE150细胞中 Bcl-2蛋白的表达,增强 Bax 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紫杉醇和顺铂对KYSE150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与Bax、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异常相关。

    作者:马永臻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在老年颈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在老年颈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7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分别采用全椎板切除加侧块内固定手术与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rankel评分与JOA评分、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Frankel评分与 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 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84%(14/37),显著高于观察组(13.16%,5/38)(P<0.05)。结论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老年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王志国;罗俊普;吴一凡;熊颖杰;白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失能的调节效应

    目的:探讨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性及失能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438名老年人,运用乐观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孤独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96%的老年人孤独感处在中等及其以上水平,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失能老年人;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性负相关,乐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结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

    作者:张岩;周炎根;雷婷婷;王芳;杨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与单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老年AML患者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传统的CAG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 CAG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9例(45%),9例部分缓解,2例完全无效,总有效率90%,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分别为12个月和19个月;骨髓抑制15例,肺部感染8例。对照组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35%),部分缓解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分别为6个月和13个月;骨髓抑制18例,肺部感染12例,肠道感染2例,败血症2例,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 CAG 方案治疗老年AML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增加治疗风险。

    作者:张红霞;吴广胜;王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 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综合治疗(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参附注射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评定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表( 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浆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均逐渐降低,参附注射液组治疗后3、5 d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5 d的心功能指标均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参附注射液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SP患者,能有效改善的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

    作者:陈秋萍;冯永民;陆冰;谢德;刘广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海马体积及磁共振波谱变化在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海马体积及磁共振波谱变化对2型糖尿病(T2DM)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60例及正常对照组65例,选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筛选受试对象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并且根据研究对象海马体积的变化以及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分析生化指标,进一步确定其对早期诊断T2DM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除MoCA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MMSE、ADL、VFT、SDS、SDT、TMT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 组双侧海马体积明显缩小(P<0.05)。 T2DM 组双侧 NAA/Cr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双侧MI/C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双侧 Cho/C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马体积结合1H-MRS的变化对早期诊断T2DM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蕾;李清楚;康志强;唐建东;刘红梅;张新明;慎源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生物电阻抗法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BIA)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态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50例老年 MHD患者为MHD组,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I组(BMI<18.5 kg/m2)14例,Ⅱ组(BMI 18.5~23.9 kg/m2)27例、Ⅲ组(BMI≥24 kg/m2)9例,同期随机选取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BIA法测定并比较各组的生物电阻抗指标,包括BMI、脂肪质量( FM)、非脂肪量( FFM)以及体脂肪率( Fat%)。结果MHD组男性和女性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男性和女性,且两组男性的 FM和 Fat%水平均低于女性,FFM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Ⅱ组和Ⅲ组的BMI、FM、FFM以及Fat%水平高于Ⅰ组,并且Ⅲ组高于Ⅱ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MI与FM、FFM、Fat%呈正相关(r=0.537、0.517、0.492;P<0.05);FM 与 FFM 呈负相关(r=-0.793;P<0.05),与 Fat%呈正相关(r=0.581;P<0.05),FFM 与 Fat%呈负相关(r=-0.722;P<0.05)。结论 BIA法评估老年MHD患者营养状态具有准确、快捷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明;穆立芹;孙利军;张晓伟;刘小英;李增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吸烟对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归因分析

    目的:通过定量计算吸烟导致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疾病负担来评估中国2007年吸烟导致的累积健康危害。方法采用间接法,依据当地流行病学证据和国家生命登记数据计算癌症和COPD归因于吸烟的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s)。结果中国2007年因吸烟导致的中老年癌症和 COPD 死亡数为203922~234415人,并造成242万~279万年寿命损失,其中中老年男性死亡占28.6%,女性占3.8%,城市和农村无差异。2007年中国中老年人中归因于吸烟的癌症和COPD死亡率为21.2%。结论吸烟导致的癌症和COPD负担在中国非常严峻,影响到人群期望寿命,其造成严重的累积危害预示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在中国非常突出,控烟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徐刚;鄢艳兰;黄久玲;刘世炜;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清洁级雄性健康 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只,即假手术组(C组),AMI模型组(M组),曲美他嗪低剂量组(L组),曲美他嗪高剂量组(H组)。 C组只穿线不结扎,M、L、H三组均行开胸结扎左冠脉前降支方案,构建大鼠 AMI模型,术后12 h 开始 L、H 组分别给予曲美他嗪相应剂量灌胃1次/d ( L 组10 mg? kg-1? d-1,H组20 mg? kg-1? d-1),喂养4 w。各组分别于术后24 h于眼动脉取血2 m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P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游离脂肪酸( FFA)。术后4 w观察各组心肌肥厚指数变化和各组心肌胶原( MC)含量变化,获取心肌细胞结构及心肌胶原纤维增生的有关图像数据。结果术后24 h各组血清CPK、血清MDA均较C组升高(P均<0.05),而血清T-SOD较C组则下降(P均<0.05),其中M组变化显著;L、H组血清CPK、血清MDA较M组减低,而血清T-SOD则升高(P均<0.05),且H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另外,M组血清FFA较 C组显著升高(P<0.05),L、H组较M组则显著降低(P<0.05)。术后4 w,与C组比较,M、L、H组心肌肥厚指数均增大(P均<0.01),而M组增大明显;与M组比较,L、H组则明显下降(P<0.05)。术后4 w,与C组比较,M、L、H组MC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M组升高显著(P<0.001),与M组比较,L、H组则显著下降(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 MC含量与血清CPK活力(r=0.85,P<0.001)和MDA含量(r=0.76,P<0.001)呈正相关。光镜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M组心肌及线粒体结构破坏严重,且胶原纤维堆积明显,L、H组较M组改善。结论曲美他嗪对大鼠AMI后心室重构有抑制效果,缓解心肌纤维化。且这可能与其优化心肌代谢、减轻细胞缺血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线粒体超微结构从而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作用相关。

    作者:李霞;张满和;纪征;刘长青;赵庆霞;安浩君;杨立明;孙淑娴;张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 ARE)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56只。模型组分为A组和B组:A组于手术前24 h腹腔注射特丁基对苯二酚(tBHO)50 mg/kg(5 mg/ml),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细胞凋亡率。比较A组和B组不同时刻(术后1、3、6、12、24 h,3、7 d)的单核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HO)-1、醌氧化还原酶( NQO)1、谷胱甘肽( GSH)和活性氧( ROS)水平。结果各组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不同时刻的HO-1、NQO1、 GSH和 RO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ARE通路主要通过上调下游抗氧化酶的表达发挥对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薛毅辉;陈富勇;吴赞艺;王灯亮;葛洪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截断型载脂蛋白E对神经元tau蛋白和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截断型载脂蛋白(Apo)E对神经元中tau蛋白和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 pEGFP-T-ApoE4,培养小鼠成神经瘤细胞系,并将pEGFP、pEGFP-ApoE4和pEGFP-T-ApoE4质粒转染 N2a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转染细胞内磷酸化tau蛋白和神经细丝含量。结果不同质粒转染组N2a细胞中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明显不同,pEGFP-T-ApoE4组>pEGFP-ApoE4组>pEGFP-C3组(P<0.05);不同质粒转染组N2a细胞中磷酸化神经细丝表达不同,pEGFP-T-ApoE4组>pEGFP-ApoE4组>pEGFP-C3组(P<0.05)。结论截断型ApoE能够促进N2a细胞tau蛋白和神经细丝磷酸化,推测其可能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 AD)患病风险及促进病程进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董翔;常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