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宇星;宣向飞;刘金莉;郝毅
目的 观察肺结核合并肠结核患者营养风险及治疗前后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住院的154例结核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检验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2项营养指标以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Plt)3项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肺结核合并肠结核患者总评分在3分以上者所占的比例为77.11%(64/83),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合并患者Hb、Hct、Alb显著低于正常,而Plt、Tp水平未见明显异常;治疗后血清Plt显著性下降,而Hb、Hct、Alb显著性升高.结论 肺结核合并肠结核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高;实验室检查与NRS2002评分相结合,有助于判断肺结核合并肠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指导后续治疗.
作者:吴志嵩;茅惠娟;马南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与短期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APE患者300例.根据入院后30d患者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n=254)和死亡组(n=46).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PE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性因素.结果 生存组在男性患者比例、收缩压、总胆固醇、LDL-C、HDL-C、甘油三酯方面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在有糖尿病史患者比例、伴有CHF患者比例、伴有COPD患者比例、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方面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105.00分、总胆固醇<3.55 mmol/L、LDL-C<2.12 mmol/L、HDL-C<0.95 mmol/L、甘油三酯<1.45 mmol/L,会增加APE患者短期死亡的风险(P<0.05).结论 入院时总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水平与APE患者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蔡宇星;宣向飞;刘金莉;郝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该地区生物燃料烟雾暴露与慢性咳嗽、咳痰增多以及对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损伤的情况,以及暴露指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以潮汕无空气污染的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按村落分布情况随机整群抽样分析,选取年龄在50-80岁之间的常住人口577名,分为生物燃料暴露组(观察组)420名,无生物燃料暴露组(对照组)157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生物燃料暴露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生物燃料烟雾暴露组村民的咳嗽、咳痰症状均比非暴露组严重,每年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的村民人数比例较对照组高(χ2=4.869,P<0.05;χ2=5.084,P<0.05);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指标暴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FEV1占预计值%指标于组间无差异(P>0.05),在小气道功能比较中,PEF25、PEF50、PEF75、MMEF和MMEF占预计值%指标,在暴露组人群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中,生物燃料暴露指数对肺功能存在损伤影响,分别为FEV1/FVC(回归系数-0.1)、FEV1占预计值%(回归系数-0.2)、MMEF占预计值%(回归系数-0.2).结论 生物燃料烟雾暴露可导致慢性咳嗽、咯痰增多以及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损伤.
作者:蔡博;吴捷;俞光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出气NO(FeNO)水平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与气道炎症初筛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ACO患者52例为研究组,以上病例均给予ICS/LABA规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FeNO检测,同时采集外周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等指标,了解治疗前后FeNO水平、血清IgE及EOS的变化,以同期健康志愿人群(30例)为对照组;分析ACO病人FeNO水平与血清IgE、EOS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ACO病人Fe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经应用ICS/LABA规范治疗12周后,ACO病人Fe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FeNO与血清IgE浓度、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1、0.391,P<0.01).结论 ACO病人经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规范治疗后FeNO水平均显著降低,此变化同病人气道炎症变化具有较好相关性.
作者:刘再玲;吕晓春;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海南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流行病学情况,为海南省NRDS预防措施制定提供参考,降低NRDS率,提升人口出生质量.方法 收集整理海南省5家综合医院和2家妇产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新生儿资料,统计NRDS发生率、新生儿情况: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Apgar评分等情况.孕妇情况:年龄、胎次、高危妊娠及类型、分娩方式、是否阴道难产及难产类型(巨大儿、糖尿病、扁平骨盆、肩难产等).按照是否为NRDS,将新生儿分为NRDS组和非NRDS组,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法,比较两组新生儿及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海南省新生儿NRDS的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了解NRDS患儿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探讨NRDS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 海南省2014年1月-2017年1月纳入调查医院共出生新生儿32183例,NRDS 392例,NRDS率1.22%.胎儿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出生Apgar评分、胎数、胎次、高龄产妇、胎次、阴道难产、高危妊娠是影响NRDS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多胎、低体质量出生、胎龄≤35周、高龄产妇、阴道难产是NRDS危险因素.结论 NRDS预后差,产前对产妇及胎儿发生NRDS的危险因素评估,对于有NRDS危险因素的产妇做好产时应激预案,提升NRDS抢救质量.
作者:钟丽花;王亚洲;李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1)用ELISA法检测85例NSCLC患者和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MMP-2的表达;(2)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NSCLC患者和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组织中MMP-2的表达;(3)NSCLC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调查.结果 (1)肺癌组(实验组)术前血清MMP-2水平(529.23±57.16)ng/mL显著高于肺癌组术后(260.45±24.21)ng/mL和对照组(242.16±30.43)ng/mL(P<0.05);肺癌组(实验组)术前血清MMP-2水平与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病理类型、肿瘤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2)肺癌组(实验组)癌组织中MMP-2阳性率为55.29%,其表达与肿瘤直径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3)肺癌组MMP-2蛋白表达阳性者其血清MMP-2水平显著高于肺癌组MMP-2蛋白表达阴性者的血清MMP-2水平(P<0.05);(4)血清高表达MMP-2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2.33%)显著低于低表达MMP-2肺癌患者(7.14%)(P<0.01).结论 血清中MMP-2水平与癌组织中MMP-2蛋白的表达基本一致,MMP-2可能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
作者:赵天源;常延河;王颖;任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对成人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并探究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门诊及住院的83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诊疗和院外管理情况,并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研究和制订更适合基层、更本土化的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管理方案.结果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典型程度可将其分成59例典型组和24例非典型组,典型组和非典型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典型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喘息,而非典型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其中37例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10例支气管激发试验,2例支气管舒张试验,典型组59例患者均已确诊,而非典型组12例患者误诊为支气管炎,7例患者误诊上呼吸道感染,3例患者误诊咽炎,2例患者误诊肺部感染,非典型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50.0%)明显低于典型组(1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初次诊断后,52例给予抗生素治疗,46例患者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2例患者给予SASB治疗,15例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21例患者为我院既往住院患者,患者出院后,医生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随访,并有18例患者被告知定期复查,16例患者被告知避免与过敏源接触,但医生并未给患者制定长期的哮喘管理方案和告知患者缓解期抗炎治疗的重要性.结论 基层医院的成人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现状不容乐观,与其自身设备配备不足、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和医患双方对疾病的重视度不足等因素有关,为此,需不断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医患对疾病的重视度.另外,为更好的防治和控制该疾病,医务人员在患者离院时,还需为其进行完整的出院指导,制定哮喘控制的长期管理方案,其促进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疾病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
作者:邱家兴;李芬;梁小娇;刘建东;陆常青;林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并分析376例确诊为肺癌的不同密度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南京市胸科医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癌的37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结节密度分为纯磨玻璃结节组(pGGN组)98例,混合磨玻璃结节组(mGGN组)153例,实质性结节组(SN组)125例并进行分析.结果SN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mGGN组及pGGN组(P<0.01).SN组出现咳痰、体重下降症状多(P<0.05).SN组结节大径显著高于pGGN组及mGGN组,pGGN组结节小(P<0.01).SN组出现分叶征、毛刺征多,其次为mGGN组及pGGN组(P<0.01).SN组原位腺癌少,分化程度以中-低分化、低分化、差分化多,出现送检淋巴结转移及脉管、胸膜、血管壁侵犯多(P<0.01).结论CT表现不同密度的孤立性结节肺癌、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及术后病理不同,恶性实质性结节较混合磨玻璃结节及纯磨玻璃结节,恶性程度高.
作者:姚羽;徐婷;林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伴有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大叶性肺炎患儿140例,根据MP-DNA检测结果分为A组96例(MP-DNA检测阳性)、B组44例(MP-DNA检测阴性),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对比两组BALF中相关细胞因子,并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组患儿的BALF中的IL-17、IL-33、IL-6、IL-8、IL-10、TNF-α、HMGB1的水平均显著的高于B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轻症、重症患儿的BALF中的IL-17、IL-33、IL-6、IL-8、IL-10、TNF-α、HMGB1的水平均分别高于B组的轻症、重症患儿(P<0.05);A组和B组的重症患儿BALF中的IL-17、IL-33、IL-6、IL-8、IL-10、TNF-α、HMGB1的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本组的轻症患儿(P<0.05).结论 伴有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较不伴有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显著升高,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
作者:李会娟;梁东阁;常会娟;靳秀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数分钟至数小时会诱发剧烈的哮喘发作,这种对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耐受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 Aspi-rin induced asthma AIA) [1]. 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盐的复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和疼痛. 本文将2 例赖氨匹林致严重AIA 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抢救及预防作一阐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绪梅;母前途;王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以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及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据统计, COPD 目前居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第3位,在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同时对社会经济亦造成严重负担[1].
作者:邬祚虹;程德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38 MAPK抑制剂SB239063对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分为激素抵抗型哮喘组(简称SR组)与激素敏感性哮喘组(简称SS组).采用ELISA及RT-qPCR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CCL11,IL-8及IL-13蛋白和mRNA水平.分析比较单独地塞米松刺激或联合SB239063及地塞米松刺激,对不同组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CCL11、IL-8及IL-13水平的影响.结果 经脂多糖诱导后,与SS组相比,SR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CCL11、IL-8及IL-13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地塞米松处理后,SS组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CCL11、IL-8及IL-13水平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R组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CCL11、IL-8及IL-13水平与处理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SB239063及地塞米松处理后,SR组CCL11、IL-8、IL-13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8 MAPK抑制剂可降低SR哮喘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提高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为SR哮喘治疗提出新思路.
作者:梁丽;马佳韵;申海霁;施宇衡;李尧;张杰;陈艳艳;陈振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小气道病变患者低剂量呼气相肺重建CT影像学特征与外周血特异性标记物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0例小气道病变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2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Sirt-1、NLRP3蛋白的表达,同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组血清TNF-α、IL-8、TGF-β1水平.探讨低剂量CT特征与外周血特异性标记物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PBMCs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LRP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TNF-α、IL-8、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将病例组根据CT影像学特征再分组比较外周血特异性标记物水平,结果显示有无空气潴留、有无磨玻璃样密度影、有无肺大泡、有无小叶中心肺气肿、有无肺实质微结节等组间的Sirt-1、NLRP3、TNF-α、IL-8、TGF-β1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空气潴留、磨玻璃样密度影、肺大泡、小叶中心肺气肿、肺实质微结节等低剂量CT特征与外周血特异性标记物Sirt-1、NLRP3、TNF-α、IL-8、TGF-β1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肺小气道病变患者空气潴留等低剂量CT特征与Sirt-1等多种特异性标记物表达相关.可将低剂量CT与上述特异性标记物联用,诊断肺小气道病变.
作者:刘鲁;高天虎;冉林浩;刘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tracheobronchopathia os-teoehondrop-lastic,TO)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气道疾病,指气管 、支气管黏膜下有多发性骨质或软骨组织结节样增生并向管腔突出的气道病变,既往该病多在尸检中发现,随着胸部薄层螺旋CT和支气管镜检查增多,对该病认识和了解增多,报道逐年增加. 现就作者确诊的一例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兴明;张永;李先华;林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灌洗液标本的荧光定量PCR、纤支镜灌洗液刷片抗酸染色和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确诊的649例肺结核患者、1328例肺炎、肺脓肿等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共1977例患者送检的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标本,同时进行灌洗液荧光定量PCR、纤支镜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和灌洗液刷片抗酸染色3种方法的检查,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灌洗液荧光定量PCR、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和灌洗液刷片抗酸染色的灵敏性分别为80.3%,66.3%和38.1%,特异性分别为97.7%,97.4%和97.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的荧光定量PCR对于辅助肺结核的快速诊断较其他方法有较明显的优势,对肺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婧;王庆;徐东芳;柴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消癌平注射液(Xiaoaiping injection,XAP)对Lewis肺癌小鼠体内移植瘤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癌平注射液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C57BL小鼠40只,在小鼠右腋下给予接种肺癌Lewis瘤细胞悬液以构建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XAP高剂量组(30mg/mL)、XAP中剂量组(20mg/mL)、XAP低剂量组(10mg/mL),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的移植瘤生长情况,肿瘤组织中VEGF、EGFR蛋白表达情况,脾、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结果 各组小鼠接种7d后均出现皮下肿瘤结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对照组小鼠移植瘤生长快,XAP高剂量组小鼠移植瘤生长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XAP高剂量组、XAP中剂量组、XAP低剂量组肿瘤组织中的VEGF、EGFR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XAP高剂量组、XAP中剂量组及XAP低剂量组的瘤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脾与胸腺免疫器官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消癌平注射液可以促进免疫器官功能的提高,抑制肺癌组织中的VEGF、EGFR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王媛;惠双;张成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诱导痰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eosinophile granulocyte)百分比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63名,设为对照组,均对诱导痰细胞、外周血EOS、肺功能实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诱导痰异常检出率为98.39%,显著较对照组的4.76%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E1.0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诱导痰与外周EOS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痰EOS百分比>10.0%的患者FVE1.0占预计值比显著低于<10.0%的患者,外周血EOS百分比显著高于<10.0%的患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与外周血EOS百分比呈正相关关系,可反应患者气道炎症程度.
作者:古丽班努;苏婷;阿丽娅·艾依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41名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IMRT放疗后血清TGF-β1变化不显著(P>0.05);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T细胞/CD8+T细胞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较好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表达水平降低.IMRT放疗后血清TGF-β1与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T细胞/CD8+T细胞均成负相关,与CD8+T细胞成正相关.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治疗疗效的单因素结果显示,肿瘤分型、放疗剂量、放疗前血清TGF-β1水平及放疗后血清TGF-β1水平与近期疗效有关.多因素结果表明,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剂量≥60 Gy、放疗前TGF-β1<2.81 ng/mL和放疗后TGF-β1水平降低均提示近期疗效较好.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MRT放疗后血清TGF-β1、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近期疗效较好,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 表达水平降低.
作者:牟安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治疗措施不断进展,治疗方案已从传统的放化疗发展为根据病理亚型和基因测序结果来选择相应的药物,制订治疗方案. 其中具代表性的治疗靶点包括EG-FR、HER2和BRAF等的基因突变以及ALK和ROS的基因重排等[1]. NSCLC 患者可依照相应的基因检测结果接受不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克唑替尼等治疗. 然而KRAS基因突变作为NSCLC中常见的致癌基因突变,目前在临床上尚无获批的靶向药物,并且携带这类突变的肺癌患者往往更容易对传统化疗产生抵抗[2]. 曲美替尼( trametinib )是一种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MEK)1/2的可逆性抑制剂,主要抑制MEK蛋白,起到对 RAS-RAF-MEK-ERK 通路的影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该药作为新型抗肿瘤药于2013年 5 月被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 BRAF V600 E或V600 K基因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然而截至目前,曲美替尼对肺癌的治疗效果还不明朗,临床试验结果存在争议. 本研究报告了目前为止国内第 1 例 KRAS G12 C 突变晚期NSCLC患者应用曲美替尼单药进行维持治疗的效果.
作者:吕东来;陆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电视纵隔镜(VAM)与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胸外科胸部CT检查拟诊纵隔肿物(肿物短径大于1.0cm),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126例住院患者分别行VAM、EBUS-TBNA.VAM组:75例;EBUS-TBNA组:51例.根据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及随访,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VAM诊断纵隔肿物的准确性94.67%,灵敏度94.12%,特异度100%;EBUS-TBNA诊断纵隔肿物的准确性88.24%,灵敏度87.50%,特异度100%.结论 在纵隔肿物诊断方面,VAM和EBUS-TBNA均是有效的方法.从创伤、并发症、伦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首先EBUS-TBNA.对于纵隔良性病变及淋巴瘤VAM可能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对于合并有肺门或邻近气管、支气管肺内肿物的患者,EBUS-TBNA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徐先全;吕莉萍;徐建平;方雪晖;王起奎;陆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