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玲;朱瑛萍;陈雪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细胞作为大鼠平滑肌原代细胞,细胞培养后分为IL-10组、空载体组、未处理组。加入细胞迁移诱导剂白细胞介素( IL)-1β。进行细胞划痕实验, Transwell实验,Snail转录因子mRNA荧光定量PCR,波形蛋白的表达测定。结果 IL-10组与其他两组相比,细胞迁移距离、细胞迁移数目、Snail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量、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 P<0.05)。结论 IL-10抑制IL-1β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迁移。
作者:江芸;林有东;徐如梅;夏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A125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2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组,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CA125和血浆B型利钠肽( BNP)的浓度并比较各组CA125、BNP浓度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别按100 pg/ml、35 U/ml标准,比较BNP、CA125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将患者分为高CA125(≥35 U/ml)组和低CA125(<35 U/ml)组,比较两组住院死亡率;联合CA125和BNP水平分组,C1=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2=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3=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4=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比较各组住院死亡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CA125和BNP浓度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277和0.349,P=0.000);CA125和BNP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分别是36.3%和85.9%;高CA125组和低CA125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0.0%和3.6%,C1~C4各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8%,0%,4.9%及22.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和BNP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OR=2.354,P=0.025和OR=2.236,P=0.024)。结论血清CA125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不及BNP,但CA125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BNP联合CA125测定有助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
作者:陈健新;陈广基;徐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将成年SD大鼠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后,急性分离获得海马脑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电流钳技术实时观察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膜电位及其单位时间内动作电位频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全细胞膜片钳电压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后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胞体饱满并可见突起。可在大鼠海马脑片 CA1区锥体神经元记录到自发的动作电位及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且化学损伤后神经元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动作电位频率加快,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幅值升高。结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用于癫痫大鼠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的电生理研究,化学损伤后神经元兴奋性明显升高,为开展癫痫相关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徐祖才;张骏;黄浩;王静;徐忠祥;彭燕;陈娅;徐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动脉硬化与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的相关性。方法187例 T2DM 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外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与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并分析老年 T2DM患者动脉硬化检测结果与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管内径明显缩短,血管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大,管腔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和斑块发生率明显提高,且ABI和TBI明显降低( P<0.05)。与ABI 0.5~0.9患者相比,ABI<0.5患者管腔狭窄,管腔闭塞,斑块形成率均明显提高,而内膜欠光滑和内中膜增厚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与TBI 0.4~0.59患者相比,TBI<0.4患者管腔闭塞和血管内斑块发生率明显提高,而血管内膜欠光滑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BI和TBI检测可作为老年T2DM患者外周动脉硬化可靠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为患者早期外周动脉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林铮;谢燕玉;吴晓鸿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系统评价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RL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970年1月至2013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美国国立医学生物信息中心PubMed数据库( 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 CEN-TRAL)、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关于普拉克索治疗RLS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采用 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218例RLS患者,其中试验组1333例,对照组885例,其中4个研究方法学质量为A级,另外4个为B级。 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RLS改变量(IRLS评分),普拉克索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SMD=-2.43,95%CI(-4.40,-0.46),P<0.05〕;②反应率临床总体印改善量表评分〔(CGI-I)评分〕,普拉克索组反应率优于安慰剂组〔RR=1.35,95%CI(1.23,1.48),P<0.05〕;③安全性分析(不良反应事件),普拉克索组低于安慰剂组〔RR=1.13,95%CI(1.03,1.24),P<0.05〕。结论普拉克索能有效改善 RLS患者的症状,耐受性较好。但受到纳入文献数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沈小平;王士列;刘建平;郑团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了解近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用主题词检索出2004~2014年国内有关AD的研究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国内有关AD文献10427篇,对其进行分析。结论文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近10年来中国研究AD的有12个热点,病因学、药物疗法和诊断为前三位研究热点,文献涉及38个相关学科;中国AD研究的科研力量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和东部地区。
作者:刘承浩;周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老年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化疗药物进行对比。方法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08例依据化疗方案分为观察组(56例,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及对照组(52例,紫杉醇联合顺铂)。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498,P=0.004)。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75,P=0.037)。化疗结束时,观察组外周血CD4阳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及 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用于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在维持患者免疫稳态上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赵鑫;陈琳琳;叶峰;王淳阅;安汉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围绝经期是指从卵巢功能出现衰退(出现绝经或与绝经有关的一系列症状)的征兆,一直持续到后1次月经后1年〔1〕。由于卵巢功能出现生理(病理)性减退,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负反馈致脑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长期升高,使得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围绝经期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心理症状〔2〕。全世界75%~85%的女性会出现包括血管舒缩改变(潮热和盗汗)、疲劳、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认知障碍、肌肉骨骼疼痛、头痛等部分或全部围绝经期症状〔3,4〕,这些症状通常于月经停止前至少一年开始至绝经后多年停止。大约50%的女性在绝经后4年继续经历着持续伴随有血管舒缩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平均持续时间已经从3.8年〔5〕到超过7年〔6〕。10%~30%的绝经后妇女将仍然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由于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导致乳腺癌幸存者的绝经期症状往往更频繁或更严重〔7,8〕。目前在美国50岁或以上女性超过5000万〔9〕,且以每年至少有150万的女性进入更年期的速度在增长,症状的出现或持续会导致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甚至导致神经衰弱〔10〕,促使大约60%的女性寻求医学治疗〔11〕。本文综述身心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
作者:雷鹏琼;李彦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抑肽酶对白兔跟腱断裂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损伤组、抑肽酶治疗组),于造模后第3天及第1、2、3、4周采集标本,RT-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 mRNA 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TGF-β2蛋白表达。结果抑肽酶组在3 d TGF-β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在1 w后,抑肽酶组TGF-β2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在第2~3周时,抑肽酶组中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 TGF-β2蛋白在正常白兔跟腱有少量表达,术后第3天时抑肽酶治疗组表达量高于模型组,第1周抑肽酶组中表达量明接近模型。2~4w时抑肽酶组中表达量明显减少且低于模型组。结论抑肽酶可减轻炎症反应,早期可通过调控TGF-β2的表达量,促进跟腱断裂的修复。
作者:王虎;白杨;单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H2松弛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及松弛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各组大鼠支气管壁及平滑肌厚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表达水平及MMP-1/TIMP-1、MMP-9/TIMP-1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肺支气管壁及平滑肌厚度显著增厚,且松弛素治疗组大鼠肺支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厚度与COPD模型组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 COPD模型组大鼠组织中 MMP-1、MMP-9、TIMP-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MMP-1/TIMP-1、MMP-9/TIMP-1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而对比 COPD模型组大鼠,松弛素治疗组大鼠组织中MMP-1、MMP-9、TIMP-1的表达有所降低(P<0.05),且MMP-1/TIMP-1、MMP-9/TIMP-1比值与COPD模型组相比均降低(P<0.05)。结论松弛素能抑制大鼠肺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抑制COPD气道平滑肌的增殖。
作者:李露;曹卓;潘炯伟;王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尿酸( UA)、胱抑素( Cys)-C水平变化及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脉造影和实验室检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P)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清标本检测各组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 SAP 组和 UAP 组,UAP 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SAP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 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 水平变化参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且病情越严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可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闻加升;于宗良;谷慧敏;张娴;顾水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喂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8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与电针组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8w后,空白组、模型组继续如前喂养不进行干预,电针组予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及肾俞,双侧足三里及三阴交加电。干预4 w后,用葡萄糖氧化酶法、ELISA及Western印迹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以及主动脉内皮细胞 JNK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FPG、FINS、HOMA-IR均显著降低( P<0.01),而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的 JNK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调节血管内皮细胞 JNK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使其降至正常水平,从而改善IR大鼠的IR状态,增强IR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张弘弢;蓝丹纯;李知行;许能贵;孙健;易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老年帕金森病( 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老年PD患者85例,按是否伴有高血压分为PD伴高血压组和PD组,入组前给予PD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NMSQuest),问卷评分,记录每位患者的评分结果。常规药物治疗1年后,再次NMSQuest问卷评分,比较结果。结果 PD伴高血压组入组前评分为(21.7±2.3)分,PD组为(17.5±3.0)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1年后PD伴高血压组为(25.7±2.4)分,PD组为(20.9±1.8)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 NMSQuest问卷量表中认知功能、焦虑抑郁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自主神经功能的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加重了老年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
作者:宋征宇;岳秉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2、IL-4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ESO)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LISA检测轻、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IL-4水平;用血常规仪检测外周血ESO水平,并分别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IL-4及ESO水平高于对照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各指标虽有改善( P<0.05),但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与IL-4水平分别与外周血ESO水平显著相关(r=-0.55;r=0.48,均 P<0.05)。不同程度哮喘患者之间IL-2、IL-4及ESO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病情加重、IL-2降低更明显、IL-4、ESO升高明显(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IL-4及外周血ESO水平对其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晶;赖飞;梁小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哮喘是一类全球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咳嗽、气流受限和喘息等。哮喘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群体,65岁以上罹患哮喘者则称为老年性哮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等因素改变,哮喘患者不断增加,总数大约有3亿多人,其中老年哮喘患者的比例约占6%~10%之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老年性哮喘有着不同于年青哮喘的特点,因此针对年轻人哮喘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哮喘患者中并不能取得佳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各种哮喘治疗药物在老年病患中的应用,为提高对老年性哮喘的认识和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柏承文;单爱军;杨颖;柏梅娇;余幸儿;高占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自体血回收组,C组为ANH联合自体血回收组,三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1)、手术开始前(T2)、术毕(T3)、术后24 h(T4)及术后72 h(T5)五个时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 F1+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液稀释后APTT、PT明显延长,Fg浓度显著下降( 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三组患者 TT、D-D在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PA水平在T3达峰值(P<0.05),术后逐渐下降,T5时B组和C组显著高于 A组(P<0.05)。三组PAI-1在T2、T3时较T1均明显升高(P<0.05),A组升高尤其明显,以后逐渐降低。 B组和C组在T3、T4时PAI-1较A组明显降低(P<0.05);F1+2在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1时比较,A、B两组患者T3~T5时AT-Ⅲ浓度显著降低( P<0.05),尤其T3时降低明显。 C组在T3、T4时较A组升高(P<0.05);三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在T3时明显上升(P<0.05),C组在T3时较A组降低(P<0.05)。结论 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无显著影响,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顾燕华;张义伟;刘洋;陶海勇;卢明军;郭建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家族型帕金森病(PD)alpha-突触核蛋白(α-Syn)突变体A53T和 A30P寡聚体导致小鼠 PD模型的行为学变化,探讨α-Syn寡聚体在体内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制备野生型α-Syn、家族型突变体A53T和A30P的聚集体,对C57BL/6小鼠进行纹状体注射。培养至第30、60天,进行爬杆实验、悬吊实验、滚轴实验和平衡木实验评估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改变。结果实验鼠纹状体α-Syn寡聚体注射后30 d出现PD样运动障碍表现,纹状体注射30 d和60 d 后,各组小鼠的爬杆实验结果均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注射30 d后,野生型α-Syn寡聚体组小鼠平衡木实验、悬挂实验、滚轴实验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A53 T 和 A30 P组小鼠平衡木时间比对照组长( P<0.05),滚轴上时间比对照组小鼠缩短(P<0.05),悬挂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野生型α-Syn寡聚体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60 d后,野生型α-Syn寡聚体组小鼠平衡木实验平均通过时间比对照组小鼠长(P<0.05)、悬挂实验评分较对照组小鼠降低(P<0.05);A53T 和A30P组小鼠各项行为学评估与对照组小鼠差异显著(P<0.01)、与野生型α-Syn寡聚体组相比有差异(P<0.05)。 A53T和 A30P组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下降(P<0.05)。结论纹状体注射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寡聚体,模型小鼠出现PD样行为学改变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
作者:王鹏;历春;王海鹏;盖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105 U静脉推注,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160 mg,3次/d,餐前口服。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炎症因子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治疗后7、14、21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P<0.05)。结论联合使用荆花胃康与乌司他丁可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对老年胃癌患者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芬;张英香;蔡小萍;李富秀;王春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化放疗结合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治疗组),与只行化放疗的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21例临床数据与对照组22例比较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无进展生存(PFS)、1年生存率及减轻化放疗副作用方面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T淋巴细胞普遍升高,升高比率为76.2%;CD4+T淋巴细胞升高比率为71.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升高者为66.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辅助化放疗可提升疗效并减少化放疗的副作用。
作者:冯燕;黄京子;邱实;全吉钟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