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肽酶对跟腱断裂白兔模型跟腱修复中转化生长因子-β2表达的影响

王虎;白杨;单臣

关键词:抑肽酶, 跟腱断裂, 转化生长因子-β2
摘要:目的:观察抑肽酶对白兔跟腱断裂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损伤组、抑肽酶治疗组),于造模后第3天及第1、2、3、4周采集标本,RT-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 mRNA 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TGF-β2蛋白表达。结果抑肽酶组在3 d TGF-β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在1 w后,抑肽酶组TGF-β2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在第2~3周时,抑肽酶组中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 TGF-β2蛋白在正常白兔跟腱有少量表达,术后第3天时抑肽酶治疗组表达量高于模型组,第1周抑肽酶组中表达量明接近模型。2~4w时抑肽酶组中表达量明显减少且低于模型组。结论抑肽酶可减轻炎症反应,早期可通过调控TGF-β2的表达量,促进跟腱断裂的修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少数民族、汉族高血压患者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对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谷峰比值( T/P)和平滑指数( SI)的影响。方法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少数民族组(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和汉族组,每组60例,用络活喜,每日晨起1片,服药6 w,并在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计算血压水平、T/P和SI。结果治疗6 w后两组24 h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白昼 SBP和DBP;夜间SBP和DBP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组T/P为SBP 68%,DBP 65%,SI为SBP(1.52±0.61),DBP(1.25±0.46);汉族组 T/P为SBP 69%;DBP 67%,SI为SBP(1.48±0.65),DBP(1.35±0.51);而两组间T/P和SI治疗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络活喜治疗部分少数民族高血压和汉族高血压T/P比值与SI均效果良好。

    作者:李振华;刘小玲;李卫国;张萍;热依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不同血液保护措施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自体血回收组,C组为ANH联合自体血回收组,三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1)、手术开始前(T2)、术毕(T3)、术后24 h(T4)及术后72 h(T5)五个时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 F1+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液稀释后APTT、PT明显延长,Fg浓度显著下降( 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三组患者 TT、D-D在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PA水平在T3达峰值(P<0.05),术后逐渐下降,T5时B组和C组显著高于 A组(P<0.05)。三组PAI-1在T2、T3时较T1均明显升高(P<0.05),A组升高尤其明显,以后逐渐降低。 B组和C组在T3、T4时PAI-1较A组明显降低(P<0.05);F1+2在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1时比较,A、B两组患者T3~T5时AT-Ⅲ浓度显著降低( P<0.05),尤其T3时降低明显。 C组在T3、T4时较A组升高(P<0.05);三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在T3时明显上升(P<0.05),C组在T3时较A组降低(P<0.05)。结论 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无显著影响,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顾燕华;张义伟;刘洋;陶海勇;卢明军;郭建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105 U静脉推注,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160 mg,3次/d,餐前口服。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炎症因子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治疗后7、14、21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P<0.05)。结论联合使用荆花胃康与乌司他丁可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对老年胃癌患者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芬;张英香;蔡小萍;李富秀;王春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水平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分为合并组( OSAHS合并 HCH)和对照组( HC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LSA)测定两组受试者空腹血浆Hcy浓度,完善相关检查及认知功能测评,包括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 LOTCA)第二版。结果合并组MMSE总分、LOTCA总分及其子项目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注意和专注力、血浆Hcy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合并组患者血浆Hcy浓度高于轻度合并组,MMSE分值低于轻度合并组(P<0.05);根据病程分期,亚急性期合并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浆Hcy浓度均高于恢复期合并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合并组血浆Hcy浓度与MMSE总分、LOTCA总分及其子项目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注意和专注力呈负相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结论血浆Hcy 浓度升高是老年 OSAHS合并HCH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

    作者:董彬;赵雅宁;李建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化放疗结合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化放疗结合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治疗组),与只行化放疗的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21例临床数据与对照组22例比较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无进展生存(PFS)、1年生存率及减轻化放疗副作用方面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T淋巴细胞普遍升高,升高比率为76.2%;CD4+T淋巴细胞升高比率为71.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升高者为66.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辅助化放疗可提升疗效并减少化放疗的副作用。

    作者:冯燕;黄京子;邱实;全吉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白蛋白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血清白蛋白( ALB)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8例,入院24 h 内测定ALB值,其中低ALB血症为实验组160例(轻度组101例ALB>30且<35 g/L,中度组53例ALB 25~30 g/L,重度组6例ALB<25 g/L),对照组48例ALB≥35 g/L,两组治疗方法一致。在入院时行头CT检查,入院后24 h及第4、14天均复查头CT,测量脑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动态观察脑血肿及周围水肿变化。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组成、基础血压、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 REI)在入院时、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4、14天,低ALB血症组水肿体积变化指数(AE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ALB血症患者的水肿体积及水肿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各组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院24 h后,随着 ALB 降低程度的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增加。水肿体积变化差异性分析显示,重度低ALB血症的患者,水肿体积增加更明显。 AEI与低 ALB 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低ALB血症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水肿恶化程度,且恶化程度与低ALB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低ALB血症与迟发性脑水肿相关。

    作者:陈冰;夏磊;徐长松;肖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内科胸腔镜在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在诊断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 OLYMPUS 公司内科电子胸腔镜LFT240,对24例老年(60~80岁)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术前采用彩超定位方法选择胸腔镜检查入路,术中对胸膜病变进行多点活检,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24例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中,成功进入胸膜腔并取得病理22例(91.7%),病理确诊17例(70.8%),2例(8.3%)患者未能进入胸膜腔,检查失败。确诊患者按病因分为:恶性肿瘤6例(25%)、结核病6例(25%)、化脓性炎症5例(20.8%)、非特异性5例(20.8%)。恶性肿瘤中小细胞肺癌4例,肉瘤样癌1例,间皮瘤1例,未见腺癌及鳞癌引起包裹性胸腔积液。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局部皮下气肿及轻微局部疼痛,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于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诊断具有简单易行、微创安全高效、并发症发生率低、诊断效能高的特点。

    作者:姜廷枢;李航;毛琦善;嵇焕盛;翟声平;郑坚;冯国岩;鞠欢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杓型48例,非杓型76例,24 h平均心率≤70次/min 57例,>70次/min 67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为杓型及24 h心率分为低危32例,中危52例,高危40例三组,比较血管、心脏、肾脏损害的相应指标胫股脉搏传导速度( cfPWV),左室质量指数( LVMI),肌酐比值( ACR)的变化。结果血压非杓型患者与杓型患者比较,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PWV无显著差异(P>0.05),低、中、高危三组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PWV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原发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存在预测作用。

    作者:鄢卫民;黄海燕;冉玲华;魏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TSGF、CA125、CA19-9联合SCC检测在老年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对老年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4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患者34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设为恶性组、良性组和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TSGF、CA125、CA19-9、SCC,分析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 TSGF、CA125、CA19-9、SCC 分别为(78.29±19.82)U/ml、(44.43±16.08)U/ml、(40.69±15.26)U/ml、(3.61±1.98)ng/L,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组TSG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125、CA19-9、SC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TSGF、CA125、CA19-9、SCC单项检测诊断宫颈癌敏感度较低,联合诊断后敏感度升高,而特异度降低,其中四项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为93.33%,与其他诊断方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CA125、CA19-9、SCC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度。

    作者:葛瑜;张林;徐敬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 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vWF的影响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vWF的变化。方法11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应用常规治疗,并加用丁苯酞胶囊。观察组57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并关注血清中S100B、NSE和vWF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0 d后,两组 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中S100B、NSE 和 vWF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 S100B、NSE和 vWF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拉西坦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S100B、NSE和vWF表达,保护神经细胞,优化体液环境。

    作者:张雪杰;栾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睾酮联合血府逐瘀片对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与勃起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睾酮联合血府逐瘀片对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管内皮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 MS伴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采用十一酸睾酮胶丸联合血府逐瘀片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ED病情分级与IIEF-5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血液流变学、性激素与主要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对血尿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肝肾功能的影响作用。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IIEF-5评分、ED分级、血清NO、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睾酮分泌指数(TSI)、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均不同程度的改善、而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ET-1均不同程度降低(P<0.001或 P<0.05),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睾酮联合血府逐瘀片治疗MS合并ED能明显改善患者TT与 F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勃起功能、改善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未见明显的补充睾酮治疗的副作用。

    作者:蒋毅;易正金;王勇;梁华;王平;曾祥文;张蜀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空腹血糖(FBG)、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77.55%(42/49)〕高于对照组〔65.31%(32/49),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尿白蛋白(24 h Upro)、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BG、SBP和DB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血液黏度显著下降,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周玲玲;朱瑛萍;陈雪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腹部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优选方案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法和传统推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 SAS软件随机分为腹部推拿治疗组和传统推拿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3.34%(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体脂、血脂和相关生物因子比较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采用腹部推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更优,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脂、血脂及相关生物因子含量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作者:陈邵涛;张晓林;仲崇文;刘明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农村留守老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抑郁状况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老人轻度认知障碍( MCI)患者抑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湖南省568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筛查,并对符合 MCI 诊断的186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 MCI 患者抑郁检出率为62.37%。子女不给予经济资助、患慢性病为农村留守老人MCI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高社会支持为留守老人MCI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农村留守老人MCI患者抑郁检出率高,多种因素均对农村留守MCI患者的抑郁造成影响。

    作者:周俊;谢丽琴;陈晓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6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IL)-6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表达。方法1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 MCP-1和 IL-6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MCP-1和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CP-1和IL-6的表达与脑梗死病变程度及预后均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CP-1和IL-6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均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李玉华;张光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脉压对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脉压对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68例分为脉压≤48 mmHg(A组);49~58 mmHg(B 组);59~68 mmHg (C组);>69 mmHg(D组)。分别观察脉压对磷酸肌酸钠治疗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hs-CRP和 NSE含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各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心脏形态、左室重量指标〔左房内径(LA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心肌重量( LVM)和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hs-CRP和 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组相比,B、C和D组的舒张压(DBP)和脉压均显著增高,而且C、D组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高峰充盈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各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高脉压组的治疗前后差值变化更为明显(P<0.05)。在磷酸肌酸钠治疗过程中,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中,脉压与炎性因子、hs-CRP和NSE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脉压较高患者对磷酸肌酸钠的治疗更为敏感。

    作者:黄海源;黄照河;韦宝敏;刘燕;周柳芳;罗薇;符黄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在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0例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期组)、40例非急性老年痛风性关节炎且能够成功抽取关节液的患者(非急性期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的血液及关节液,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期组患者关节液中IL-6、IL-1β、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组( P<0.05),两组间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组患者的血清中IL-6、IL-1β、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组(P<0.05),两组间血清中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中的IL-6、IL-1β、IL-8、IL-10水平与关节液中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较非急性期患者发生显著改变,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与关节液呈显著的相关性,对于鉴别诊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邹晋梅;杨静;董建玲;邓代华;张羽;田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灸法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规律

    目的:分析、总结灸法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文献中的选穴、归经、施灸方式等规律。方法利用2000~2013年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归纳、分析、总结灸法防治本病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用的腧穴、经络、施灸方式等规律。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资料共28篇,涉及18个穴位,应用频次由多到少的腧穴为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三阴交、百会、涌泉;频次较多的经络依次为任脉、膀胱经、督脉和脾经。施灸方式以隔物灸应用频次多,其后为温和灸、温针灸、艾盒灸。结论灸法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所灸穴位以神阙、关元、足三里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任脉、膀胱经和督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施灸方式繁杂多样,客观评估疗效标准不一,有待于向客观化、规范化及科学化方向发展。

    作者:李霞;沈洁;沈梅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 ALB)及球蛋白( GL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以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疾病相关情况及入院时血清 ALB 和 GLB水平。参照脑卒中量表(mRS)评估患者出院结局,将mRS<3分设为结局良好组,mRS≥3分设为结局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并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出院结局不良与血清ALB和G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局不良组的年龄、复发、发病-入院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SBP值、DBP值和血脂异常比例均高于结局良好组患者,而其血清ALB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 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ALB<39.8 g/L是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经调整后发生结局不良的危险性是高水平ALB>43.2 g/L者的3.117倍( P<0.05),而未发现 ALB 水平为39.8~43.2 g/L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同时,研究未发现不同水平血清GLB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LB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低水平血清ALB可增加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发生风险。

    作者:曹莉;袁良津;石力;王雷;江伟;朱盼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