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刘小玲;李卫国;张萍;热依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化放疗结合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治疗组),与只行化放疗的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21例临床数据与对照组22例比较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无进展生存(PFS)、1年生存率及减轻化放疗副作用方面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T淋巴细胞普遍升高,升高比率为76.2%;CD4+T淋巴细胞升高比率为71.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升高者为66.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辅助化放疗可提升疗效并减少化放疗的副作用。
作者:冯燕;黄京子;邱实;全吉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2、IL-4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ESO)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LISA检测轻、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IL-4水平;用血常规仪检测外周血ESO水平,并分别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IL-4及ESO水平高于对照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各指标虽有改善( P<0.05),但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与IL-4水平分别与外周血ESO水平显著相关(r=-0.55;r=0.48,均 P<0.05)。不同程度哮喘患者之间IL-2、IL-4及ESO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病情加重、IL-2降低更明显、IL-4、ESO升高明显(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IL-4及外周血ESO水平对其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晶;赖飞;梁小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侧重分析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通过与国外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作者:丁卓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尿酸( UA)、胱抑素( Cys)-C水平变化及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脉造影和实验室检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P)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清标本检测各组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 SAP 组和 UAP 组,UAP 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SAP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 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 水平变化参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且病情越严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可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闻加升;于宗良;谷慧敏;张娴;顾水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哮喘是一类全球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咳嗽、气流受限和喘息等。哮喘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群体,65岁以上罹患哮喘者则称为老年性哮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等因素改变,哮喘患者不断增加,总数大约有3亿多人,其中老年哮喘患者的比例约占6%~10%之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老年性哮喘有着不同于年青哮喘的特点,因此针对年轻人哮喘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哮喘患者中并不能取得佳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各种哮喘治疗药物在老年病患中的应用,为提高对老年性哮喘的认识和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柏承文;单爱军;杨颖;柏梅娇;余幸儿;高占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0例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期组)、40例非急性老年痛风性关节炎且能够成功抽取关节液的患者(非急性期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的血液及关节液,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期组患者关节液中IL-6、IL-1β、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组( P<0.05),两组间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组患者的血清中IL-6、IL-1β、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组(P<0.05),两组间血清中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中的IL-6、IL-1β、IL-8、IL-10水平与关节液中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较非急性期患者发生显著改变,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与关节液呈显著的相关性,对于鉴别诊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邹晋梅;杨静;董建玲;邓代华;张羽;田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1慢性应激反应与肾上腺素1.1应激反应应激是一种潜在的有害刺激,导致体内生理或心理平衡失调,分为急性和慢性〔1〕。急性应激反应时间短、症状消失快,而慢性应激所致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慢性应激反应机制较为复杂,可以触发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应激反应主要是通过两个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 HPA)和自主神经系统( ANS)。当机体遇到应激刺激时,应激信号可以通过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传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和自主神经系统并将其激活。激活的HPA轴引起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2〕,后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 GC)〔3〕,同时也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应激反应主要是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 SNS)及随后释放儿茶酚胺(主要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儿茶酚胺与相应的受体作用参与机体“战与逃的反应”。另外,应激荷尔蒙-肾上腺素还可以刺激肝葡萄糖的释放〔4〕,与糖皮质激素一起加速糖代谢,为处于应激状态的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作者:郭宁宁;白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托拉塞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托拉塞米组(68例,简称联合组)和呋塞米组(68例,作为对照组)。联合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托拉塞米静脉注射,对照组仅用呋塞米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在心衰病房( HFCU)的住院天数(心力衰竭改善的时间)、出现利尿剂抵抗、所需超滤或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恶化及死亡患者的比例。结果 HFCU平均住院天数:联合组(3.46±1.12)d,呋塞米组(4.24±1.43)d,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31);出现利尿剂抵抗和肾功能恶化的患者比例:联合组(1.5%和7.4%),对照组(20.6%和26.5%),显著降低(P值均=0.000);联合组无需要超滤或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为4例(P>O.05);联合组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死亡2例(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托拉塞米能及时有效改善患者体液潴留和心力衰竭症状,保护脏器,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创良;龙登毅;李光杰;龚勋;张翔;周尚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纵向分析首发脑卒中后抑郁( PS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139例,在2 w、6个月、12个月、18个月进行随访。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社会支持调查量表(MOS-SSS)。分析不同时期患者抑郁发病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卒中后2 w(Ⅰ组)、6个月(Ⅱ组)、12个月(Ⅲ组)、18个月(Ⅳ组)抑郁发病率分别为7.91%(11/139)、19.42%(27/139)、27.34%(38/139)、35.97%(50/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65,P=0.000);结果4个时段轻、中、重度抑郁之间的发病率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4组间的 BI、 NIHSS、MOS-SSS 评分、既往病史、本次发病病程、患者的人均月收入、患者在院期间护理费用,均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Ⅱ组、Ⅲ组、Ⅳ组NIHSS、MOS-SSS评分、人均月收入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Ⅲ组、Ⅳ组BI评分、既往病史比例、疾病病程、护理费用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 评分高、患者的既往病史、本次发病病程亦是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BI评分高、人均月收入高和护理费用高是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BI、NIH-SS评分、患者既往病史、本次发病病程、患者的人均月收入、护理费用是脑卒中致残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可为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素华;易冬娟;张月霞;林锦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 OP)与日常行为习惯的相关性。方法老年门诊就诊的老年人群703例,使用双能骨密度仪选取正位腰椎、左股骨近端及ward三角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时,自行设计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按照成组不配比的对照形式将确诊的303例OP老年人群作为病例组,未发生OP 400例的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人OP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服用钙剂、吸烟情况、喝绿茶、喝咖啡、每周锻炼频率是老年OP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高龄、女性、未服用钙剂、吸烟、未喝茶和咖啡、不锻炼的老年人OP发生率高。结论老年人日常行为习惯与O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其危险因素的干预与控制。
作者:韩静;王奇;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施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损害量表、Berg量表、步行功能分级和10 m大步行速度进行指标测评。结果经6 w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并且疗效持续性好。
作者:付常喜;张秋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 ICM 的患者35例为ICM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2例为对照组。运用2D-STI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的收缩期应变(Ss)和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 Se)和应变率( SRe),舒张晚期应变( Sa)和应变率( SRa),计算得到相应房壁的平均应变( mSs、mSe和mSa)及平均应变率( mSRs、mSRe和mSRa);采用双平面面积-长度法(L-A法)测量两组受试者的左心房容积,包括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并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指标与应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CM组LAVmax、LAVp和LAVmin容积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其LATEF、LAPEF与LAAEF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CM组患者左心房mSs、mSRs、mSe、mSRe、mSa和mSRa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均<0.05)。 ICM 患者中, LAPEF、LAAEF、LATEF 分别与|SRe|、|SRa|、SRs呈正相关(r=0.73、0.70、0.69;P均<0.05)。结论2D-STI技术能够测量ICM患者左心房在整个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应变及应变率,准确评估其左心房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董珊珊;芦桂林;黄磊;张彩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多维度协同护理。对比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疼痛频率以及疼痛对睡眠的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明显改善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感,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向琴;王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泛素( Ub)-蛋白酶体系统( UPS)是真核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通路,其调控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 UPS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UPS与心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徐辉;尹翔;郭晓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血清白蛋白( ALB)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8例,入院24 h 内测定ALB值,其中低ALB血症为实验组160例(轻度组101例ALB>30且<35 g/L,中度组53例ALB 25~30 g/L,重度组6例ALB<25 g/L),对照组48例ALB≥35 g/L,两组治疗方法一致。在入院时行头CT检查,入院后24 h及第4、14天均复查头CT,测量脑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动态观察脑血肿及周围水肿变化。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组成、基础血压、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 REI)在入院时、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4、14天,低ALB血症组水肿体积变化指数(AE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ALB血症患者的水肿体积及水肿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各组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院24 h后,随着 ALB 降低程度的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增加。水肿体积变化差异性分析显示,重度低ALB血症的患者,水肿体积增加更明显。 AEI与低 ALB 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低ALB血症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水肿恶化程度,且恶化程度与低ALB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低ALB血症与迟发性脑水肿相关。
作者:陈冰;夏磊;徐长松;肖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系统评价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RL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970年1月至2013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美国国立医学生物信息中心PubMed数据库( 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 CEN-TRAL)、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关于普拉克索治疗RLS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采用 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218例RLS患者,其中试验组1333例,对照组885例,其中4个研究方法学质量为A级,另外4个为B级。 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RLS改变量(IRLS评分),普拉克索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SMD=-2.43,95%CI(-4.40,-0.46),P<0.05〕;②反应率临床总体印改善量表评分〔(CGI-I)评分〕,普拉克索组反应率优于安慰剂组〔RR=1.35,95%CI(1.23,1.48),P<0.05〕;③安全性分析(不良反应事件),普拉克索组低于安慰剂组〔RR=1.13,95%CI(1.03,1.24),P<0.05〕。结论普拉克索能有效改善 RLS患者的症状,耐受性较好。但受到纳入文献数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沈小平;王士列;刘建平;郑团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34例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是心脑血管药物、抗菌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老年患者药源性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其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早搏,其他包括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和心肌梗死等。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是引起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密切相关,应从多方面预防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钟敬波;刘世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 I/R)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 SD 大鼠350~4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枸橼酸组(0.05 mol/L),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在体大鼠 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记录心电图,检测预处理前后血清钙离子浓度变化,TTC染色法测定梗死面积,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CR测定心肌钙调蛋白(CAM)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室性心律失常次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枸橼酸组低于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枸橼酸处理后血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处理前(P<0.05),有一定时间规律;枸橼酸组梗死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aspase-3蛋白、CAM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枸橼酸对I/R大鼠心肌保护作用与降低血清钙离子浓度,下调Caspase-3蛋白、CAM表达水平,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作者:李艳芳;费丽萍;牛青英;韩泽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