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彬;赵雅宁;李建民
目的:分析血清白蛋白( ALB)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8例,入院24 h 内测定ALB值,其中低ALB血症为实验组160例(轻度组101例ALB>30且<35 g/L,中度组53例ALB 25~30 g/L,重度组6例ALB<25 g/L),对照组48例ALB≥35 g/L,两组治疗方法一致。在入院时行头CT检查,入院后24 h及第4、14天均复查头CT,测量脑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动态观察脑血肿及周围水肿变化。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组成、基础血压、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 REI)在入院时、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4、14天,低ALB血症组水肿体积变化指数(AE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ALB血症患者的水肿体积及水肿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各组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院24 h后,随着 ALB 降低程度的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增加。水肿体积变化差异性分析显示,重度低ALB血症的患者,水肿体积增加更明显。 AEI与低 ALB 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低ALB血症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水肿恶化程度,且恶化程度与低ALB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低ALB血症与迟发性脑水肿相关。
作者:陈冰;夏磊;徐长松;肖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105 U静脉推注,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160 mg,3次/d,餐前口服。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炎症因子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治疗后7、14、21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P<0.05)。结论联合使用荆花胃康与乌司他丁可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对老年胃癌患者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芬;张英香;蔡小萍;李富秀;王春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心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成年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n=8)、2型糖尿病(T2DM)组(n=8)、T2DM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干预组(n=8),对比 GLP-1对各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胰岛素浓度的影响以及三组大鼠心肌微血管完整性和通透性。结果各组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均于60.0 min时趋向于基本稳定状态,此前 T2DM+GLP-1组和T2DM组的输注率增长趋势低于NC组;在120.0 min后T2DM组葡萄糖输注率与NC组相比下降幅度约为53.0%(P<0.05);与NC组相比,T2DM+GLP-1组葡萄糖输注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相比,T2DM+GLP-1组葡萄糖输注率上升约为50.8%(P<0.05),T2DM+GLP-1组葡萄糖输注率有所增高,但未上升至正常水平;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三组大鼠间胰岛素浓度增加趋势及同一时间点胰岛素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C组心肌微血管铸型较为平滑,且未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表明无破坏发生,T2DM组心肌微血管铸型出现显著凹凸不平现象,且内皮连接完整性较差,T2DM+GLP-1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完整度明显优于T2DM组;NC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完整,未出现镧颗粒进入基底膜现象,T2DM组镧颗粒可轻易透过内皮细胞进入基底膜及其周边组织,T2DM+GLP-1组仅有少量镧颗粒进入基底膜。结论 GLP-1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并对心肌微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赵妮;谢新荣;赵巧玲;钟慕贤;黄普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重度 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 SGRQ)问卷调查,记录各项得分。采集患者与志愿者痰液作为样本,统一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对受试者进行血清分离、血常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各类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经显微观察其中主要的定植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洛菲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血清化验结果显示,含有细菌定植的患者血清,IL-8的含量高于未含有细菌定植的患者和对照组(P<0.01),FEV1%预计值和 FEV1/FVC%要明显低于无细菌定植样品(P<0.05);患者 SGRQ问卷调查结果,总分、症状得分、活动得分、影响分的分布情况与IL-8呈正相关,同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人差,且部分患者存在细菌定植。细菌定植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炎症反应较重,三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吴翠仪;齐亚飞;郑晓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Ag85 A抗体IgG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索其对临床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5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8例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患者和28例良性胸水患者的外周血及胸腔积液,并收集12例正常人的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和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的表达,并对胸腔积液进行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查。结果与肿瘤胸膜转移患者、良性胸水患者和正常人相比,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肿瘤胸膜转移患者、良性胸水患者和正常人体液中的Ag85A抗体Ig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吸光度为1.435,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和87.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水平与胸腔积液中总蛋白质和LDH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水平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苏永胜;宋磊;李丹;张秀芳;华树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据调查在受骗家庭中老年人被骗达81%〔1,2〕。据公安机关2009年起所做的电信诈骗案例抽样调查统计,中老年人超过70%〔3〕。胡晗〔4〕表示,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是社会判别力下降。老年人受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研究只是简单地报道受骗上当的事件,尚不足以深入揭示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综合分析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原因。
作者:徐烨;高飞;徐杰;张红;岑爱飞;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人参Rb组皂苷( G-Rb)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Rb 17.5、35、70 mg/kg组及阳性药组。对照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 G-Rb 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 G-Rb 17.5、35、70 mg/kg,阳性药组灌胃通心络胶囊1000 mg/kg,连续7 d。①体外旁路循环实验:从颈总动脉至颈外静脉插入一根带有丝线并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聚乙烯套管,连接形成体外旁路循环。②电刺激实验:分离右颈总动脉,将不锈钢电极放置在该动脉处,并在其远端放置温度测量探头备测血管表面的温度。1.5 mA直流电持续刺激7.5 min。③体外血栓形成实验:用硅化注射器由腹主动脉采血1.8 ml,立即注入内径4 mm硅化聚乙烯塑料环中,置LBY-S5体外血栓形成仪上分别测定血栓湿重及血栓干重。结果 G-Rb 35、70 mg/kg组均可使体外旁路循环法所致血栓湿重明显减轻,明显延长电刺激法所致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凝血时间,显著提高凝血酶原浓度,并可使体外血栓形成实验所致血栓湿重及血栓干重均明显减轻( P<0.05或 P<0.01)。结论 G-Rb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曲莉;于晓风;徐华丽;睢大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IL)-6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表达。方法1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 MCP-1和 IL-6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MCP-1和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CP-1和IL-6的表达与脑梗死病变程度及预后均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CP-1和IL-6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均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李玉华;张光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34例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是心脑血管药物、抗菌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老年患者药源性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其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早搏,其他包括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和心肌梗死等。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是引起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密切相关,应从多方面预防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钟敬波;刘世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我国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90%,其中以绝经后女性为主〔1〕,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程漫长,具有预防干预作用的保健品市场需求巨大,目前西医常用的雌激素替代疗法,有潜在发生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补钙法存在吸收不好、作用单一,进口产品费用较高的弊端〔2〕。山茱萸为传统补肝肾、强筋骨、抗衰老中药。山茱萸制剂能改善模型大鼠生物力学指标〔3〕;提高骨密度、雌激素水平〔4〕;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5〕;延缓模型大鼠卵巢衰老,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状〔6〕。山茱萸含有丰富钙质,无毒副作用〔7〕,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方剂的常用药物〔8〕,我国2012年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把山茱萸单味配方颗粒剂列为肾阴虚型常用干预性药物〔9〕。本文对山茱萸保健品预防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云彬;陈随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喂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8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与电针组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8w后,空白组、模型组继续如前喂养不进行干预,电针组予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及肾俞,双侧足三里及三阴交加电。干预4 w后,用葡萄糖氧化酶法、ELISA及Western印迹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以及主动脉内皮细胞 JNK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FPG、FINS、HOMA-IR均显著降低( P<0.01),而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的 JNK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调节血管内皮细胞 JNK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使其降至正常水平,从而改善IR大鼠的IR状态,增强IR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张弘弢;蓝丹纯;李知行;许能贵;孙健;易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因胸闷、胸痛于该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96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2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上述两组的血Hcy、CRP水平,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Hcy 与CRP 检测有很强的诊断意义。
作者:王丽红;贾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SCH)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11例。分别列入甲状腺功能正常组48例和SCH组16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列入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或左主干病变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SCH组女性患者比例高于正常组,SCH组患者甘油三酯( TG)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值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无差异,而肌酐、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 SCH组患者冠心病比例高于正常组且冠状动脉狭窄单支、双支、三支或左主干病变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 SCH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 SCH患者冠心病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
作者:阿力木江·阿不来提;徐江;张淳;胡永强;热娜古丽;赵璇;陈洋;徐海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评估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NLR)对于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行完全性切除手术的NSCLC患者681例,利用Kruskall-Wallis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临床病理参数和NLR间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 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差异。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2.3作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的界值。其中269例 NLR>2.3,412例NLR≤2.3。 NLR>2.3患者总体生存(OS)率明显低于 NLR ≤2.3患者(34.1% vs 56.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P=0.044)、肿瘤病变部位(P=0.034)、病理分期(P<0.001)、化疗与否(P=0.007),单核细胞(P=0.003)、乳酸脱氢酶(LDH)(P<0.001)、纤维蛋白原(Fbg)(P=0.001)和D-二聚体(P=0.012)与5年OS率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术前NLR是影响NSCL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危险比:1.640;95%置信区间1.319~2.038)。结论术前NLR可作为预测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因子。
作者:索海进;王长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与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血清白蛋白(PA)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12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检测6 min步行试验按试验结果将所有测试者分为3组。结果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越低时IL-6、TNF-α水平升高越明显,而PA水平减低越明显( P<0.05)。结论 IL-6、TNF-α、PA水平可作为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量下降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王秋颖;徐丹丹;郭晓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泛素( Ub)-蛋白酶体系统( UPS)是真核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通路,其调控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 UPS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UPS与心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徐辉;尹翔;郭晓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单通道取石术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试验组采取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单通道取石术,比较两组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手术后肾功能指标(Scr、NGAL、Cys-C)水平变化、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手术情况。结果术后1 d,试验组肾功能指标(Scr、NGAL、Cys-C)水平〔(70.62±8.41)μmol/L、(4.63±0.74)μg/L、(667.94±55.48)μg/L〕低于对照组〔(74.40±8.43)μmol/L、(5.31±1.12)μg/L、(795.63±58.23)μg/L〕,比较有差异(P<0.05);术中血管损伤、肾盂损伤、输尿管损伤并发症率(2.00%、4.00%、2.00%)低于对照组(14.00%、16.00%、14.00%),术后迟发性出血、尿瘘、腹胀并发症率(2.00%、2.00%、4.00%)低于对照组(14.00%、14.00%、16.00%)(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62.40±9.50)min、(10.15±2.74)h、(5.47±1.13)d〕优于对照组〔(83.65±10.84)min、(14.59±2.26)h、(7.86±1.74)d〕(P<0.05),试验组结石清除率〔(48/50)96.00%〕高于对照组〔(41/50)82.00%〕(P<0.05)。结论老年复杂性肾结石运用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单通道取石术的效果比较确切,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
作者:陈家璧;庄伟;李毅宁;陈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PCI术后高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益心舒胶囊口服。观察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胸痛、再发心梗、再次血运重建和死亡)、左室射血分数(LVEF)、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SAS评分均和 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0.60±0.08 vs.0.55±0.09,P=0.013);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8.83 vs.66.00±7.92,P=0.020);SAS 评分显著降低(32.87±6.90 vs.41.07±8.32,P=0.000);SDS 评分显著降低(32.32±6.65 vs.38.02±11.07,P=0.021)。结论益心舒胶囊有助于改善PCI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李澈;蒋峻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RNA干扰SET结合因子2(SBF2)表达对人口腔癌细胞株SCC15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根据 SBF2的 mRNA序列及siRNA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3条靶向SBF2基因的siRNA(SBF2-siRNA1、SBF2-siRNA2、SBF2-siRNA3),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转染取对数生长期SCC15细胞,同时设转染不针对任何基因的随机序列( siRNA-NC)。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检测SBF2干扰效率,分别于转染24、48、72 h采用WST-1法评价讨 RNA 干扰 SBF2对 SCC15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于转染24、48 h 后采用 Annexin V-FITC/PI双标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SCC15细胞的凋亡率及穿膜细胞数以评价RNA干扰SBF2对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仅行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处理的对照组相比,SBF2-siRNA1、SBF2-siRNA2和SBF2-siRNA3组SCC15细胞中SBF2 mRNA水平均降低(P<0.05),且干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SBF2-siRNA2>SBF2-siRNA3>SBF2-siRNA1,故选取干扰效率高的 SBF2-siRNA2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和 siRNA-NC组相比,SBF2-siRNA组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升高,而穿膜细胞数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 siRNA-NC 组以上指标的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RNA靶向干扰SBF2表达可抑制人口腔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李天客;陈中;包阳;张素欣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