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征宇;岳秉宏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观察膝骨关节炎( KOA)患者与正常人膝关节软骨、膝周滑膜等组织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高频超声评价 KOA患者软骨病变及滑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对比KOA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滑膜、滑囊积液等组织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研究 KOA患者疼痛分级与关节积液、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KOA患者软骨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变薄明显( P<0.05),以股骨外侧髁、股骨正中沟明显,并出现软骨透明带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不均,严重者软管层变薄、缺失;KOA患者75%患者合并关节滑膜积液,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厚度与患者疼痛级别相关。结论高频超声能敏感、直观显示膝关节软骨、滑膜等软组织;能有效评价KO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程度及滑膜、滑囊等组织病变特点,较早发现软骨病变;可以为临床防治KOA疗效评价提客观的、直接的依据。
作者:万蓉;钟娜;冯宁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1慢性应激反应与肾上腺素1.1应激反应应激是一种潜在的有害刺激,导致体内生理或心理平衡失调,分为急性和慢性〔1〕。急性应激反应时间短、症状消失快,而慢性应激所致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慢性应激反应机制较为复杂,可以触发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应激反应主要是通过两个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 HPA)和自主神经系统( ANS)。当机体遇到应激刺激时,应激信号可以通过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传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和自主神经系统并将其激活。激活的HPA轴引起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2〕,后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 GC)〔3〕,同时也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应激反应主要是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 SNS)及随后释放儿茶酚胺(主要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儿茶酚胺与相应的受体作用参与机体“战与逃的反应”。另外,应激荷尔蒙-肾上腺素还可以刺激肝葡萄糖的释放〔4〕,与糖皮质激素一起加速糖代谢,为处于应激状态的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作者:郭宁宁;白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动脉硬化与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的相关性。方法187例 T2DM 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外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与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并分析老年 T2DM患者动脉硬化检测结果与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管内径明显缩短,血管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大,管腔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和斑块发生率明显提高,且ABI和TBI明显降低( P<0.05)。与ABI 0.5~0.9患者相比,ABI<0.5患者管腔狭窄,管腔闭塞,斑块形成率均明显提高,而内膜欠光滑和内中膜增厚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与TBI 0.4~0.59患者相比,TBI<0.4患者管腔闭塞和血管内斑块发生率明显提高,而血管内膜欠光滑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BI和TBI检测可作为老年T2DM患者外周动脉硬化可靠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为患者早期外周动脉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林铮;谢燕玉;吴晓鸿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血清白蛋白( ALB)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8例,入院24 h 内测定ALB值,其中低ALB血症为实验组160例(轻度组101例ALB>30且<35 g/L,中度组53例ALB 25~30 g/L,重度组6例ALB<25 g/L),对照组48例ALB≥35 g/L,两组治疗方法一致。在入院时行头CT检查,入院后24 h及第4、14天均复查头CT,测量脑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动态观察脑血肿及周围水肿变化。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组成、基础血压、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 REI)在入院时、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4、14天,低ALB血症组水肿体积变化指数(AE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ALB血症患者的水肿体积及水肿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各组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院24 h后,随着 ALB 降低程度的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增加。水肿体积变化差异性分析显示,重度低ALB血症的患者,水肿体积增加更明显。 AEI与低 ALB 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低ALB血症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水肿恶化程度,且恶化程度与低ALB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低ALB血症与迟发性脑水肿相关。
作者:陈冰;夏磊;徐长松;肖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抗心衰与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心衰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情况,实验组84例,有1例因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死亡、3例失访;对照组84例,1例因合并肿瘤退出本研究、4例失访;主要终点事件(脑梗死),实验组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7例,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85.89%(1.25% vs 8.86%,P=0.037,OR=0.14,95%CI为0.101~0.1971);联合终点事件17例,其中实验组4例,对照组13例,因此实验组较对照组危险率降低69.62%(5.00% vs 16.46%,P=0.034,OR=0.30,95%CI为0.257~0.341),两组联合终点发生率经Logrank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研究对象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实验组出现7例轻微出血事件。结论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肌致密不全患者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程度较轻,可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幸奠霞;徐海;徐耀凤;付东伟;刘先玲;张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腺癌中SOX-2和SOX-18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性。方法67例结肠腺癌组织作为A组,20例结肠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B组,20例结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C组,非肿瘤性的结肠黏膜组织20例作为D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组中SOX-2和SOX-18的表达。结果四组中SOX-2和 SOX-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中SOX-2和 SOX-18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密切相关,SOX-18的表达与脉管浸润密切相关。 SOX-2和SOX-18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组中SOX-2和SOX-18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中 SOX-2和SOX-18的表达升高对肿瘤的病变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二者作用过程可能不完全相同。 SOX-2和SOX-18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陶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评估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NLR)对于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行完全性切除手术的NSCLC患者681例,利用Kruskall-Wallis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临床病理参数和NLR间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 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差异。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2.3作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的界值。其中269例 NLR>2.3,412例NLR≤2.3。 NLR>2.3患者总体生存(OS)率明显低于 NLR ≤2.3患者(34.1% vs 56.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P=0.044)、肿瘤病变部位(P=0.034)、病理分期(P<0.001)、化疗与否(P=0.007),单核细胞(P=0.003)、乳酸脱氢酶(LDH)(P<0.001)、纤维蛋白原(Fbg)(P=0.001)和D-二聚体(P=0.012)与5年OS率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术前NLR是影响NSCL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危险比:1.640;95%置信区间1.319~2.038)。结论术前NLR可作为预测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因子。
作者:索海进;王长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心电图的变化规律。方法按照年龄的差异将3247例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分为四个年龄组,即中年组(50~59岁)374名、低龄老年组(60~69岁)1184名、中龄老年组(70~79岁)1547名和高龄老年组(80~95岁)142名,均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7例中正常心电图286例,异常心电图2961例,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电图异常情况为缺血性改变76.67%(2270/2961)、束支传导阻滞58.76%(1740/2961)、窦性心律失常53.56%(1586/2961)、心肌梗死47.15%(1396/2961)、左心室肥厚30.63%(907/2961)、各种期前收缩25.13%(744/2961)和房室传导阻滞21.65%(641/2961)等,四个年龄组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75.42,P<0.01)。结论应尽早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伟;孙梯业;杨春敏;贾敏;李静;唐和兰;魏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了解近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用主题词检索出2004~2014年国内有关AD的研究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国内有关AD文献10427篇,对其进行分析。结论文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近10年来中国研究AD的有12个热点,病因学、药物疗法和诊断为前三位研究热点,文献涉及38个相关学科;中国AD研究的科研力量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和东部地区。
作者:刘承浩;周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堤物大、中、小剂量组,后四组分别灌服尼莫地平混悬液、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4 h用避暗法进行行为学检测,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及5 min内进入暗室遭电击的次数。行为学检测完毕小鼠断头取脑,测乳酸( LD)、乳酸脱氢酶( LDH)、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力以及 ATP 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均P<0.01),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潜伏期并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LD的含量(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升高小鼠LDH的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组小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小鼠AchE活力(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小鼠Na+-K+-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小鼠Ca2+-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小鼠 Ca2+-Mg2+-ATP酶活力( P<0.01)。结论五味子水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脑组织功能。
作者:马素好;李凤丽;张家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提高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在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 BPH)和60例Pca患者血清中检测游离PSA( fPSA)和总PSA( tPSA)水平。计算F/T( fPSA/tPSA),检测超声测量前列腺三维直径,计算前列腺体积( PV),得出单位体积PSA浓度( PSAD),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计算PSA相关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两组数据间的F/T、PSAD和PSA年增长率( PS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PSA/tPSA 的特异性达91.2%,敏感性为88.3%;PSAD 的特异性达81%,敏感性为52%;PSAV的特异性可达90%、敏感性63%。结论前列腺癌中tPSA、PSAD、PSAV等指标与在前列腺良性增生中的相应指标有明显差异,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参考依据。
作者:龙兵;韩敏;王永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自体血回收组,C组为ANH联合自体血回收组,三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1)、手术开始前(T2)、术毕(T3)、术后24 h(T4)及术后72 h(T5)五个时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 F1+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液稀释后APTT、PT明显延长,Fg浓度显著下降( 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三组患者 TT、D-D在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PA水平在T3达峰值(P<0.05),术后逐渐下降,T5时B组和C组显著高于 A组(P<0.05)。三组PAI-1在T2、T3时较T1均明显升高(P<0.05),A组升高尤其明显,以后逐渐降低。 B组和C组在T3、T4时PAI-1较A组明显降低(P<0.05);F1+2在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1时比较,A、B两组患者T3~T5时AT-Ⅲ浓度显著降低( P<0.05),尤其T3时降低明显。 C组在T3、T4时较A组升高(P<0.05);三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在T3时明显上升(P<0.05),C组在T3时较A组降低(P<0.05)。结论 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无显著影响,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顾燕华;张义伟;刘洋;陶海勇;卢明军;郭建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疾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合格的单纯性脑外伤患者160例。对照组为健康人群80例。入院后连续动态测定血PCT和C反应蛋白( CRP)含量。采集入院10 d内临床数据,包括一般情况、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 SOFA)评分、并发症等,及随访4 w后的生存质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CT与脑外伤病情和预后关系。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不同PCT含量患者4 w的生存情况,分析相关的死亡高危因素。结果脑外伤患者发病后PCT显著增高( P<0.05)。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手术与否对PCT含量也有影响。入院时PCT高值组在GC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总住院时间、感染的发生率与低值组均有显著差异( P<0.05)。 PCT高值组和PCT低值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9.87%、32.46%,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84.33%、42.85%;入院4 w死亡率分别为19.27%、6.4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PCT水平是脑外伤患者4 w后病死率危险因素。入院PCT水平ROC曲线面积为0.793,说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PCT具有更好早期预测价值,而且动态监测能有效指导抗生素使用。在预测感染和4 w内死亡率方面,入院 PCT水平是独立危险因素,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黄宜生;李伯和;余力;易超亮;易双红;易磊;付建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施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损害量表、Berg量表、步行功能分级和10 m大步行速度进行指标测评。结果经6 w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并且疗效持续性好。
作者:付常喜;张秋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因胸闷、胸痛于该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96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2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上述两组的血Hcy、CRP水平,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Hcy 与CRP 检测有很强的诊断意义。
作者:王丽红;贾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34例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是心脑血管药物、抗菌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老年患者药源性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其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早搏,其他包括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和心肌梗死等。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是引起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密切相关,应从多方面预防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钟敬波;刘世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化放疗结合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治疗组),与只行化放疗的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21例临床数据与对照组22例比较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无进展生存(PFS)、1年生存率及减轻化放疗副作用方面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T淋巴细胞普遍升高,升高比率为76.2%;CD4+T淋巴细胞升高比率为71.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升高者为66.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辅助化放疗可提升疗效并减少化放疗的副作用。
作者:冯燕;黄京子;邱实;全吉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泛素( Ub)-蛋白酶体系统( UPS)是真核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通路,其调控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 UPS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UPS与心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徐辉;尹翔;郭晓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多维度协同护理。对比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疼痛频率以及疼痛对睡眠的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明显改善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感,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向琴;王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