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兵;韩敏;王永维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 LI)患者脑血管功能以及血流循环的影响情况。方法 LI患者74例,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入院后均给予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西洛他唑片口服,疗程12 w,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相关血脂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管功能、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长谷川智能量表( HD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有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 LDL-C、HDL-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除血细胞比容外,观察组患者的其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DS 评分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LI相比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脑功能。
作者:宋丽艳;翟万庆;唐甲凡;周亦;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001~2011年南阳地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院内结局及患者诊疗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调取2001、2006、2011年间,南阳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分析老年 STEMI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和院内结局。结果本研究共调取老年STEMI病例267份,2001~2011年,老年STEMI住院患者中位年龄由(65.32±10.07)岁升至(69.26±11.02)岁(P<0.01);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的应用显著增加(阿司匹林:2001年76%,2011年90%,P=0.032;氯吡格雷:2001年0%,2011年81%,P=0.000;他汀2001年38%,2011年90%,P=0.000),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应用率仍比较低,且10年间无明显增加(β阻滞剂2001年48%,2011年53%,P=0.776;ACEI类药物2001年56%,2011年55%,P=0.411);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并无显著改变(2001年57%,2011年62%,P=0.636);院内死亡率10年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001年14.5%,2011年12.3%,P=0.770)。结论过去10年间,南阳地区老年STEMI患者院内再灌注率无明显增加,死亡率无显著降低,二级预防用药显著不足。
作者:高建步;李玉东;杨守忠;张松雨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细胞作为大鼠平滑肌原代细胞,细胞培养后分为IL-10组、空载体组、未处理组。加入细胞迁移诱导剂白细胞介素( IL)-1β。进行细胞划痕实验, Transwell实验,Snail转录因子mRNA荧光定量PCR,波形蛋白的表达测定。结果 IL-10组与其他两组相比,细胞迁移距离、细胞迁移数目、Snail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量、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 P<0.05)。结论 IL-10抑制IL-1β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迁移。
作者:江芸;林有东;徐如梅;夏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选择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患者988例,相应的对照1057例,比较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入院15 d内AMI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5例1057(1.4%)出现AMI,肺部感染组有83/988例(8.4%)患者出现AMI,二者差异显著(OR,6.37;95%CI,3.65~11.1; P<0.001)。单因素分析时,与AMI形成有关的其他因子包括肺部感染、年龄、充血性心力衰竭史、慢性肾脏疾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需要入住 ICU、机械通气或收缩血管药物。多因素分析显示肺部感染仍与AMI强关联(OR,8.14;95%CI,3.76~21.64,P<0.001)。结论肺部感染与短期内AMI风险增加关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吴美华;肖祖克;杨小刚;吴志勇;尹秋;林童波;曹乾嫱;张维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泛素( Ub)-蛋白酶体系统( UPS)是真核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通路,其调控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 UPS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UPS与心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徐辉;尹翔;郭晓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空腹血糖(FBG)、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77.55%(42/49)〕高于对照组〔65.31%(32/49),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尿白蛋白(24 h Upro)、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BG、SBP和DB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血液黏度显著下降,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周玲玲;朱瑛萍;陈雪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血清白蛋白( ALB)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8例,入院24 h 内测定ALB值,其中低ALB血症为实验组160例(轻度组101例ALB>30且<35 g/L,中度组53例ALB 25~30 g/L,重度组6例ALB<25 g/L),对照组48例ALB≥35 g/L,两组治疗方法一致。在入院时行头CT检查,入院后24 h及第4、14天均复查头CT,测量脑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动态观察脑血肿及周围水肿变化。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组成、基础血压、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 REI)在入院时、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4、14天,低ALB血症组水肿体积变化指数(AE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ALB血症患者的水肿体积及水肿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各组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院24 h后,随着 ALB 降低程度的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增加。水肿体积变化差异性分析显示,重度低ALB血症的患者,水肿体积增加更明显。 AEI与低 ALB 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低ALB血症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水肿恶化程度,且恶化程度与低ALB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低ALB血症与迟发性脑水肿相关。
作者:陈冰;夏磊;徐长松;肖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观察膝骨关节炎( KOA)患者与正常人膝关节软骨、膝周滑膜等组织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高频超声评价 KOA患者软骨病变及滑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对比KOA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滑膜、滑囊积液等组织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研究 KOA患者疼痛分级与关节积液、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KOA患者软骨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变薄明显( P<0.05),以股骨外侧髁、股骨正中沟明显,并出现软骨透明带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不均,严重者软管层变薄、缺失;KOA患者75%患者合并关节滑膜积液,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厚度与患者疼痛级别相关。结论高频超声能敏感、直观显示膝关节软骨、滑膜等软组织;能有效评价KO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程度及滑膜、滑囊等组织病变特点,较早发现软骨病变;可以为临床防治KOA疗效评价提客观的、直接的依据。
作者:万蓉;钟娜;冯宁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前临床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对左旋多巴治疗的反应对帕金森病( PD)患者进行诊断,当PD患者出现明显或典型临床症状时,绝大多数患者纹状体多巴胺浓度一般已较正常水平降低80%以上,如果能从患者外周血中获取可以对PD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这将会对PD的诊断及治疗产生重要意义,但至今尚无肯定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外周血容易获取,并可进行长期随访观察,且淋巴细胞上表达有多种神经递质,这使得人们开始在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上寻找诊断PD的新途径。 PBL不仅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而且其细胞膜表面表达有多种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不仅可以介导免疫细胞间的联系,还能参与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沟通〔1〕。实际上,免疫系统能够较灵敏地反映PD在中枢水平的特殊发病机制,PBL和黑质致密细胞有着相同的能够赋予多巴胺能细胞相应功能的分子体系,因此它们有可能表达诠释PD发病机制及病情程度的灵敏指标〔2,3〕。近年来对PBL上可能表达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很多,尽管相关的研究存在方法和理论上的局限性,但它们为寻找中的PD生物标记物提供理论依据〔3〕。本文对既往针对PD患者PBL中多巴胺系统、胆碱受体、腺苷受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黄丽娟;王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通肺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75例,采用通肺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Th17、Treg表达、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Th17降低,Treg、FVC、FEV1、FEV1/FVC升高,且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7%(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55/7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肺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外周血Th17的表达,增强Treg表达,促进肺功能恢复。
作者:和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哮喘是一类全球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咳嗽、气流受限和喘息等。哮喘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群体,65岁以上罹患哮喘者则称为老年性哮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等因素改变,哮喘患者不断增加,总数大约有3亿多人,其中老年哮喘患者的比例约占6%~10%之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老年性哮喘有着不同于年青哮喘的特点,因此针对年轻人哮喘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哮喘患者中并不能取得佳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各种哮喘治疗药物在老年病患中的应用,为提高对老年性哮喘的认识和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柏承文;单爱军;杨颖;柏梅娇;余幸儿;高占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经阴道超声( TVS)提示子宫内膜增厚≥5 mm,但无临床症状的绝经期妇女83例,所有妇女均施行了宫腔镜检查及内膜病理学检查。比较TVS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诊断价值。结果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内膜病变43例(51.8%)中,经病理诊断证实萎缩性内膜1例,增殖期内膜4例,非典型增生7例(包括轻度非典型增生5例,中度非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正常内膜40例(48.2%)中,内膜炎1例,单纯性增生2例,宫腔粘连1例。 TVS检查的特异性为46.3%,敏感性为68.3%,阳性预测值为56.0%,阴性预测值为59.4%。而宫腔镜检查分别为87.8%,92.7%,88.4%,92.3%。子宫内膜厚度5~10 mm 组及≥11 mm 组,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发生(χ2=23.170,P=0.000)和肥胖(χ2=12.386,P=0.0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5 mm的妇女,单纯以TVS作为其内膜病变的筛查方法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且特异性较差。宫腔镜检查对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宜作为有效的诊疗工具之一。
作者:史崑;李玉平;蒋丽君;李春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太极养身杖锻炼对老年女性心境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三峡大学老年大学筛选80名老年女性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锻炼组每周集体练习3次/w,1 h/次,共24 w,对照组不进行体育锻炼。采用简式POMS量表、和SCL-90量表于实验前和24 w实验时对实验者进行测试,实验期间由指导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指导监控,心率测定采用 Polar S725 X心率遥测仪测量。结果24 w后,锻炼组的消极情绪如愤怒、疲劳、抑郁、紧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较实验前明显改善;锻炼组躯体化和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方面与对照组呈显著变化,较实验前,其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偏执得分均明显下降。结论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锻炼改善了老年女性消极情绪、促进了积极情绪的形成,对老年女性心境状态改善和维持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作者:莫概能;王宾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K2对蒙古族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1的影响。方法所有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均在服药前进行前臂远端密质骨、松质骨骨密度的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1的浓度。受试者每日口服90μg维生素K2,疗程3个月。服药后复查骨密度及血清IGF-1水平。结果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松质骨及密质骨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所有受试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用药前(P<0.01)。结论维生素K2补充有助于提高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及血清IGF-1水平。
作者:呼和;张国威;腾河;田耕;吕广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与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根部及邻近组织结构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7例无明显主动脉瓣膜疾病、左室流出道病变患者行C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CT测量主动脉根部直径(23.40±3.03)mm,主动脉窦间距(33.65±3.87)mm,冠脉开口处直径(30.19±3.24)mm,升主动脉直径(31.23±4.19)mm。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22.17±2.18)mm,升主动脉内径(29.73±3.68)mm,左室舒张末内径(43.23±3.19)mm,左室收缩末内径(29.19±2.97)mm。结论超声心动图与MSCT可良好显示主动脉根部组织结构、是否存在瓣膜病变,并可进行有效测量,为临床医师提供术前准备、术后随访影像学依据。 MS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主动脉根部测量上存在差异。
作者:陈华;陈学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自体血回收组,C组为ANH联合自体血回收组,三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1)、手术开始前(T2)、术毕(T3)、术后24 h(T4)及术后72 h(T5)五个时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 F1+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液稀释后APTT、PT明显延长,Fg浓度显著下降( 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三组患者 TT、D-D在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PA水平在T3达峰值(P<0.05),术后逐渐下降,T5时B组和C组显著高于 A组(P<0.05)。三组PAI-1在T2、T3时较T1均明显升高(P<0.05),A组升高尤其明显,以后逐渐降低。 B组和C组在T3、T4时PAI-1较A组明显降低(P<0.05);F1+2在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1时比较,A、B两组患者T3~T5时AT-Ⅲ浓度显著降低( P<0.05),尤其T3时降低明显。 C组在T3、T4时较A组升高(P<0.05);三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在T3时明显上升(P<0.05),C组在T3时较A组降低(P<0.05)。结论 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无显著影响,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顾燕华;张义伟;刘洋;陶海勇;卢明军;郭建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肾淀粉样变性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活检诊断为肾淀粉样变性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依淀粉样蛋白沉积部位评分。结果34例肾淀粉样变性病患者年龄平均(59.4±9.8)岁;年龄41~75岁,男女比为2.1∶1。25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6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1例表现为仅肾小动脉淀粉样变性病,1例免疫荧光伴IgA沉积,1例合并多量免疫复合物沉积。淀粉样物质的沉积与尿蛋白定量无关,但其在血管壁的沉积和肾病理的慢性病变均与肾功能有关。结论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不能反映尿蛋白定量的严重程度,血肌酐与淀粉样物质在肾小动脉的沉积和肾病理的慢性病变相关。
作者:侯晓艳;汪永平;白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尿酸( UA)、胱抑素( Cys)-C水平变化及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脉造影和实验室检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P)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清标本检测各组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 SAP 组和 UAP 组,UAP 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SAP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 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 水平变化参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且病情越严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可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闻加升;于宗良;谷慧敏;张娴;顾水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人参Rb组皂苷( G-Rb)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Rb 17.5、35、70 mg/kg组及阳性药组。对照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 G-Rb 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 G-Rb 17.5、35、70 mg/kg,阳性药组灌胃通心络胶囊1000 mg/kg,连续7 d。①体外旁路循环实验:从颈总动脉至颈外静脉插入一根带有丝线并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聚乙烯套管,连接形成体外旁路循环。②电刺激实验:分离右颈总动脉,将不锈钢电极放置在该动脉处,并在其远端放置温度测量探头备测血管表面的温度。1.5 mA直流电持续刺激7.5 min。③体外血栓形成实验:用硅化注射器由腹主动脉采血1.8 ml,立即注入内径4 mm硅化聚乙烯塑料环中,置LBY-S5体外血栓形成仪上分别测定血栓湿重及血栓干重。结果 G-Rb 35、70 mg/kg组均可使体外旁路循环法所致血栓湿重明显减轻,明显延长电刺激法所致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凝血时间,显著提高凝血酶原浓度,并可使体外血栓形成实验所致血栓湿重及血栓干重均明显减轻( P<0.05或 P<0.01)。结论 G-Rb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曲莉;于晓风;徐华丽;睢大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对老年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4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患者34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设为恶性组、良性组和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TSGF、CA125、CA19-9、SCC,分析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 TSGF、CA125、CA19-9、SCC 分别为(78.29±19.82)U/ml、(44.43±16.08)U/ml、(40.69±15.26)U/ml、(3.61±1.98)ng/L,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组TSG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125、CA19-9、SC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TSGF、CA125、CA19-9、SCC单项检测诊断宫颈癌敏感度较低,联合诊断后敏感度升高,而特异度降低,其中四项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为93.33%,与其他诊断方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CA125、CA19-9、SCC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度。
作者:葛瑜;张林;徐敬云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