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萍;孙学春;张清琼;郭建淑;王文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IL)-6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表达。方法1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 MCP-1和 IL-6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MCP-1和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CP-1和IL-6的表达与脑梗死病变程度及预后均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CP-1和IL-6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均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李玉华;张光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表达的相关性以及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治疗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T多期增强扫描和特异性标记物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延迟期 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3期CT增强值之间差异显著(F=41.071,P<0.05),对照组患者3期CT增强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8.065,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诊断对老年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4%和92.2%。结论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表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二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对老年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王磊;刘伟;黄晓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PCI术后高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益心舒胶囊口服。观察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胸痛、再发心梗、再次血运重建和死亡)、左室射血分数(LVEF)、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SAS评分均和 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0.60±0.08 vs.0.55±0.09,P=0.013);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8.83 vs.66.00±7.92,P=0.020);SAS 评分显著降低(32.87±6.90 vs.41.07±8.32,P=0.000);SDS 评分显著降低(32.32±6.65 vs.38.02±11.07,P=0.021)。结论益心舒胶囊有助于改善PCI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李澈;蒋峻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喂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8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与电针组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8w后,空白组、模型组继续如前喂养不进行干预,电针组予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及肾俞,双侧足三里及三阴交加电。干预4 w后,用葡萄糖氧化酶法、ELISA及Western印迹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以及主动脉内皮细胞 JNK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FPG、FINS、HOMA-IR均显著降低( P<0.01),而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的 JNK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调节血管内皮细胞 JNK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使其降至正常水平,从而改善IR大鼠的IR状态,增强IR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张弘弢;蓝丹纯;李知行;许能贵;孙健;易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化放疗结合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治疗组),与只行化放疗的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21例临床数据与对照组22例比较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无进展生存(PFS)、1年生存率及减轻化放疗副作用方面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T淋巴细胞普遍升高,升高比率为76.2%;CD4+T淋巴细胞升高比率为71.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升高者为66.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自体T细胞过继治疗辅助化放疗可提升疗效并减少化放疗的副作用。
作者:冯燕;黄京子;邱实;全吉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经阴道超声( TVS)提示子宫内膜增厚≥5 mm,但无临床症状的绝经期妇女83例,所有妇女均施行了宫腔镜检查及内膜病理学检查。比较TVS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诊断价值。结果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内膜病变43例(51.8%)中,经病理诊断证实萎缩性内膜1例,增殖期内膜4例,非典型增生7例(包括轻度非典型增生5例,中度非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正常内膜40例(48.2%)中,内膜炎1例,单纯性增生2例,宫腔粘连1例。 TVS检查的特异性为46.3%,敏感性为68.3%,阳性预测值为56.0%,阴性预测值为59.4%。而宫腔镜检查分别为87.8%,92.7%,88.4%,92.3%。子宫内膜厚度5~10 mm 组及≥11 mm 组,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发生(χ2=23.170,P=0.000)和肥胖(χ2=12.386,P=0.0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5 mm的妇女,单纯以TVS作为其内膜病变的筛查方法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且特异性较差。宫腔镜检查对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宜作为有效的诊疗工具之一。
作者:史崑;李玉平;蒋丽君;李春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据调查在受骗家庭中老年人被骗达81%〔1,2〕。据公安机关2009年起所做的电信诈骗案例抽样调查统计,中老年人超过70%〔3〕。胡晗〔4〕表示,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是社会判别力下降。老年人受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研究只是简单地报道受骗上当的事件,尚不足以深入揭示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综合分析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原因。
作者:徐烨;高飞;徐杰;张红;岑爱飞;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系统分析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与单用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数据库中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治疗 AD为研究组,以多奈哌齐治疗 AD为对照组文献,检索截止时间是2014年8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采用R3.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6篇,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估总分的5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136例,对照组135例。 MMSE评估总分的标准均数差 MD=3.82,95%CI (-1.68~9.32);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总分的6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176例,对照组175例。 ADL 评估总分标准均数差 MD=-0.49,95%CI(-1.61~0.63);在AD评定量表的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估总分的3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74例,对照组73例,ADAS-Cog评估总分的MD=-3.2,95%CI(-7.43~1.03);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总分的3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74例,对照组73例,NPI评估总分的MD=-5.73,95%CI(-7.39~-4.08)。结论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与单用多奈哌齐治疗AD在智力状态、认知、ADL等方面的改善并不明显,但在改善精神行为异常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杜爱玲;陈雷音;杨世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A125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2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组,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CA125和血浆B型利钠肽( BNP)的浓度并比较各组CA125、BNP浓度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别按100 pg/ml、35 U/ml标准,比较BNP、CA125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将患者分为高CA125(≥35 U/ml)组和低CA125(<35 U/ml)组,比较两组住院死亡率;联合CA125和BNP水平分组,C1=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2=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3=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4=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比较各组住院死亡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CA125和BNP浓度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277和0.349,P=0.000);CA125和BNP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分别是36.3%和85.9%;高CA125组和低CA125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0.0%和3.6%,C1~C4各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8%,0%,4.9%及22.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和BNP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OR=2.354,P=0.025和OR=2.236,P=0.024)。结论血清CA125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不及BNP,但CA125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BNP联合CA125测定有助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
作者:陈健新;陈广基;徐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法和传统推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 SAS软件随机分为腹部推拿治疗组和传统推拿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3.34%(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体脂、血脂和相关生物因子比较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采用腹部推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更优,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脂、血脂及相关生物因子含量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作者:陈邵涛;张晓林;仲崇文;刘明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未来我国独居老人家庭的数量和比例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社会化养老模式如入住养老机构将成为部分高龄老人的居住选择之一。目前我国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数达到老年人比例的1.3%左右,且该比例在未来将会持续增长,有研究估计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比例应该占到3%左右为合适〔2〕。一些研究比较了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活质量之后得出相似的结论: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自尊均低于居家或社区老年人〔3~5〕。一项关于国内城市机构养老服务的研究综述表明,以往的对策研究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慰藉,如很多学者建议加强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项目,但却少有人提到精神慰藉服务,或者提到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却缺乏具体和专业的实施建议〔6〕。关注和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该成为养老机构服务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调查上海某机构养老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作者:何姗姗;虞莲萍;陈奇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 eGFR)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血压、糖尿病病程、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糖脂代谢指标、UAER和 eGFR等。排除低蛋白血症、泌尿系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等。根据eGFR值将患者分为eGFR<60 ml· min-1·1.73 m-2组与eGFR≥60 ml· min-1·1.73 m-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UAER;根据 UAER 将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 UAER<30 mg/24 h)、尿白蛋白微量组( UAER 30~300 mg/24 h)及尿白蛋白大量组( UAER>300 mg/24 h),对比分析三组患者 eGFR 水平,分析 UAER 与 eGFR 的关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eGFR<60 ml· min-1·1.73 m-2组的UAER含量显著高于eGFR≥60 ml· min-1·1.73 m-2组(P<0.01);尿蛋白正常组的eGFR下降率显著低于尿蛋白微量组,尿蛋白微量组的eGFR下降率明显低于尿蛋白大量组(P<0.05),三组eGFR下降发生率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 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Scr)、UAER、收缩压、性别,其 OR 值分别为10.571、9.781、5.641、3.072(P<0.05)。结论 eGFR 下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R水平高于eGFR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 eGFR 与 UAER呈显著负相关。 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UAER、收缩压、性别。
作者:赵艳利;张丰姣;陈景斌;楚英娜;张晓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哮喘是一类全球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咳嗽、气流受限和喘息等。哮喘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群体,65岁以上罹患哮喘者则称为老年性哮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等因素改变,哮喘患者不断增加,总数大约有3亿多人,其中老年哮喘患者的比例约占6%~10%之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老年性哮喘有着不同于年青哮喘的特点,因此针对年轻人哮喘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哮喘患者中并不能取得佳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各种哮喘治疗药物在老年病患中的应用,为提高对老年性哮喘的认识和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柏承文;单爱军;杨颖;柏梅娇;余幸儿;高占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手术前准确了解病变与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是准确进行医患沟通的前提,也是心脏疾病矫正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然而在心脏外科临床实际中心脏与大血管组织器官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解剖学变异〔1〕,使得精确的手术前评估变得困难。多排螺旋( MD ) CT 是近年来在 CT 成像技术上的新突破〔2〕。MDCT通过横轴扫描三维采集数据进行多种方向重建,能表达组织器官间的三维关系,使得大量的数据利用起来更加直观有效。终的影像能发现各种病变,或能让心脏外科医师更容易准确地发现解剖学细节,对于安全开展手术有极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就MDCT成像在心脏疾病诊断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朱水波;朱健;周孜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与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根部及邻近组织结构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7例无明显主动脉瓣膜疾病、左室流出道病变患者行C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CT测量主动脉根部直径(23.40±3.03)mm,主动脉窦间距(33.65±3.87)mm,冠脉开口处直径(30.19±3.24)mm,升主动脉直径(31.23±4.19)mm。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22.17±2.18)mm,升主动脉内径(29.73±3.68)mm,左室舒张末内径(43.23±3.19)mm,左室收缩末内径(29.19±2.97)mm。结论超声心动图与MSCT可良好显示主动脉根部组织结构、是否存在瓣膜病变,并可进行有效测量,为临床医师提供术前准备、术后随访影像学依据。 MS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主动脉根部测量上存在差异。
作者:陈华;陈学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总结灸法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文献中的选穴、归经、施灸方式等规律。方法利用2000~2013年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归纳、分析、总结灸法防治本病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用的腧穴、经络、施灸方式等规律。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资料共28篇,涉及18个穴位,应用频次由多到少的腧穴为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三阴交、百会、涌泉;频次较多的经络依次为任脉、膀胱经、督脉和脾经。施灸方式以隔物灸应用频次多,其后为温和灸、温针灸、艾盒灸。结论灸法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所灸穴位以神阙、关元、足三里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任脉、膀胱经和督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施灸方式繁杂多样,客观评估疗效标准不一,有待于向客观化、规范化及科学化方向发展。
作者:李霞;沈洁;沈梅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侧重分析国内传播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通过与国外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作者:丁卓菁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