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压疮的影响

虞萍;黄捷晖

关键词:不同床头抬高角度,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压疮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压疮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床头抬高45°,观察组床头抬高30°,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压疮、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头抬高30°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VAP和压疮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中趋化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中趋化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2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86例健康人血清样本,通过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趋化素表达量,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诊断价值和预后关系.结果 血清中趋化素在NSCLC患血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正常血清中的表达量(t=6.68,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趋化素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疾病分期、吸烟史均具有显著相关性(t=4.783,P=0.0025<0.01;t=5.261,P=0.0013<0.01;t=4.527,P=0.0035 <0.01;t =5.216,P =0.0023 <0.01);ROC 曲线分析 AUC =0.8813(95% CI,0.7324 -0.8979;P<0.001);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是60.7%和88.4%;血清中趋化素低表达和高表达组在中位总生存时间 OS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08,P=0.0037<0.01).结论 血清中趋化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是高表达的,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和诊断靶标.

    作者:佟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流感疫苗应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流感疫苗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86例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接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慢阻肺常规治疗,接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种流感疫苗,比较两组患者接种前和接种后12个月肺功能、接种后急性加重的发病率、发作次数、急性期病程、住院次数、住院天数、流感发病率、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接种后12个月两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显著提高,接种组患者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的发病率、发作次数、急性期病程、住院次数、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流感发病率和次数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疫苗后慢阻肺急性加重保护率为55.17%,流感保护率为79.99%;结论 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减少住院时间与次数,安全性高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吴世臣;邓琼;张瑞丹;张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诊断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及胸部CT特征.肺结核合并肺癌68例为试验组,另以单纯肺结核60例为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吸烟史、咳嗽、胸痛和消瘦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LDH、ADA、CEA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CT特点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空洞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吸烟史、咳嗽、胸痛、消瘦症状和血清LDH、ADA、CEA水平增高对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CT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早期肺结核合并肺癌疾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联合诊断值得推广.

    作者:王尚虎;闵旭红;李源;宋彪;王彬;陈鹏;李烦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33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6)及实验组(n=67),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X线吸收率;另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WBC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及X线吸收率分别为86.57%、97.01%,分别较对照组的56.06%、83.33%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BC及血清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组患儿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并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建华;朱莉;郭秀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术前实施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97个)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前给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并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分析病灶定位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影响并发症因素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3%(21/92),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95.65%(88/92).所有97个肺结节均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2.4 ± 4.2)min,平均出血量为(20.4 ± 3.8)mL.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可见,结节与胸膜的距离、进针角度、肺部疾病史、进针深度及穿刺时间为导致并发症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穿刺时间、进针深度及肺部疾病史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应用于术前孤立性结节中可有效提高病灶定位的准确率,且此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症状轻,能够在术中一并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艳艳;陈宏伟;鲍健;方向明;姚选军;邹新农;汤群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到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经胃喂养途径,观察组采用胃肠双腔管经肠道喂养途径.两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时间为7 d,记录与两组VAP发生与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肠内营养期间的胃液pH值分别为6.13 ± 1.38和4.01 ± 1.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98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肠内营养期间的VAP发生率分别为2.5%和12.5%,观察组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营养支持后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值都明显高于营养支持前(P<0.05),营养支持后观察组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值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分别为9.12 ± 2.13d和12.76 ± 1.98d,与对照组的10.56 ± 2.89d和16.33 ± 2.11d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胃肠双腔管经肠道喂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维持正常胃液pH值,从而减少VAP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常金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收治T2DM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各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组痰培养检出革兰阳性菌1株,革兰阴性菌24株,真菌18株.与对照组相比,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天数、空腹血糖、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蛋白(ALB)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hs-CRP和ALB为T2DM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各因素的OR值分别为1.407,1.217,0.587.结论 T2DM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注意对高龄患者的监护、降低hs-CRP水平、提高ALB水平,对预防T2DM并发肺部感染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俊;张英;但汉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

    上腔静脉综合征 (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 为上腔静脉受压迫导致循环受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生多为恶性肿瘤所致,胸部恶性肿瘤约占90% 左右.临床多表现为面、颈、胸部肿胀,咳嗽、发绀、呼吸、吞咽困难以及胸痛等.其为恶性肿瘤的急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我们应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鹏;李梦杰;王彪;施淑静;马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s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正常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sB7-H3、G-CSF、IFN-?、IL-17水平及相关中性粒细胞指标,考察血清指标及及炎症因子相关性.结果 MPP组血清sB7-H3、G-CSF、IFN-?、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MPP组血浆中中性粒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在MPP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PP患儿血清sB7-H3水平与IFN-?、GM-CSF存在正相关性(P<0.05),但与IL-4、IL-1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B7-H3在MPP患儿体内高表达,且与IFN-?、GM-CSF存在正相关性,为探讨临床MP 感染后的炎症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夏利;贾钦尧;朱书瑶;石境懿;刘徳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与痰培养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降钙素原(PCT)与痰培养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宿州市立医院呼吸内科380例确诊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首次送检PCT及同一时段留取痰培养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初步了解患者血PCT浓度与痰培养结果的关系,比较痰培养结果在阳性与阴性时PCT的水平,并比较痰培养为真菌、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的患者血PCT水平.结果38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PCT阳性253例(66.6%),痰培养阳性135例(35.5%),PCT与痰培养联合检测阳性(两者任一指标阳性即为阳性)274例(72.1%).痰培养结果阳性的患者PCT平均水平为0.20 ug/L,痰培养结果阳性的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痰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在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及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2),90.2%(37/43),86.7%(78/90),比较三者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PCT与痰培养的联合检测可以扩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范围,是一种快速排除和早期诊断该系统感染的重要检测方法,在该系统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英;汪玉龙;王继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其恶性度高,转移早,死亡率高,多由皮肤黑痣恶变而来,也可见于直肠,肛门等消化道[1];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现报道1例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呼吸内科应用内科胸腔镜联合病理确诊的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王正艳;王琦;李金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高危因素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综合科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8例CAP患者(91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中年组相比,单因素分析表明,老年组合并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基础疾病≥2种、革兰阴性菌或真菌感染,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脑梗死[OR=10.256,95% CI(2.708,38.847)]、革兰阴性菌[OR=7.525,95% CI(1.350,41.955)]和真菌感染[OR=9.974,95% CI(1.829,54.38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并脑梗死、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为老年CA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英;韩俊;但汉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晚期NSCLC EGFR-TKI治疗后转化为SCLC 1例

    随着驱动基因时代的到来,以吉非替尼等为代表的第一代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逐渐成为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主要手段.然而多数一线EGFR-TKI治疗患者在9-13个月出现疾病进展,目前,关于EGFR-TKI继发耐药的机制以及如何克服耐药已成为目前靶向治疗的热点之一.继发性耐药的机制,目前主要涉及EGFR二次突变如T790M突变的出现、EGFR下游信号分子活化、旁路激活和表型转化等[1].其中,表型转化机制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NSCLC患者经过EGFR-TKI治疗耐药转化为SCLC病例.

    作者:周迪;姜怡;刘苓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0例慢阻肺患者及与其相匹配的50名健康对照被试(health controls, HC)通过字母符号替换测试(Letter Digit Substitution Test,LDST)、连线测试(Trall Making Test,TMT)、Go-Nogo测试比较认知功能,并比较慢阻肺组治疗前后执行功能差异.结果 治疗前慢阻肺组在LDST、TMT-A、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差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18 ± 6.72)分 vs (44.78 ± 7.65)分;(56.60 ± 13.82)s vs (50.42 ± 13.91)s;(116.50 ± 29.29)s vs (95.44 ± 20.32)s;(3.80 ± 2.63)次 vs (3.26 ± 2.34)次;(1580.20 ± 332.17)ms vs (839.09 ± 231.60)ms] (分别为:t= -3.890,P<0.001;t=2.229,P=0.028;t=4.177,P<0.001;t=1.086,P=0.280;t=12.941,P<0.001);治疗后慢阻肺组在LDST、TMT-A、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均差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32 ± 6.97)分vs (43.98 ± 7.06)分;(52.66 ± 14.40)s vs (47.72 ± 9.44)s;(95.54 ± 23.32)s vs (88.92 ± 19.56)s;(2.78 ± 1.56)次vs (2.68 ± 1.50)次;(1461.65 ± 283.86)ms vs (796.53 ± 154.02)ms](分别为:t = -1.169,P =0.245;t =2.209,P =0.045;t=1.538,P=0.127;t=0.327,P=0.745;t=14.563,P<0.001);慢阻肺组治疗后在LDST、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 =2.428,P =0.019;t =2.238,P=0.030;t= -2.435,P=0.019;t=4.914,P<0.001).HC组2次测试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阻肺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伤,临床治疗能够提高慢阻肺患者执行功能.

    作者:高磊;陆友金;赵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低剂量MSCT对气喘患儿可疑病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SCT超低剂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气喘患儿可疑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64例行256层MSCT检查气喘患儿,随机分为超低剂量组(100 kVp、15 mAs、iDose4重建)及常规剂量组(120 kVp、100 mAs、FPB重建)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超低剂量组诊断准确率及图像质量评分均较常规剂量组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剂量组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降低约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喘患儿采用超低剂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行MSCT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利顺;聂红艳;孙静涛;司成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AB、CRP、ApoA1及CHE的检测对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讨PAB、CRP、ApoA1及CHE的检测对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125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于患者入住ICU内第1个24 h,记录APACHEⅡ参数值,计算APACHEⅡ评分;于患者入住ICU的24 h内,检测患者的前清蛋白(pre-albumin,PA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 Apo A1)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通过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存活组的PAB、CHE和ApoA1水平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存活组的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B、CHE、ApoA1、APACHEⅡ和CRP的AUC分别为0.911、0.900、0.894、0.922和0.892,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除APACHEⅡ评分系统外,PAB、CHE、ApoA1、APACHEⅡ和CRP可以有效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会芳;高波;王丽丽;朱丰;张金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易栓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易栓症的发生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VTE的诊断及预防水平.方法 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诊治的138例VTE患者的易栓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63.99 ± 12.87岁.获得性易栓症中居前3位的是年龄(≥65岁)、高血压、近3月心梗、心衰及房颤,其发生率分别为54.3%、45.7%及12.3%.遗传性易栓症中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25例(18.1%),抗凝蛋白缺陷总的发生率为62例(44.9%).单纯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多,为25例(18.1%),AT缺陷7例(5.1%),PC缺陷6例(4.3%);复合缺陷24例(17.4%),其中PC+PS 12例,AT-III+PS 5例,AT-III+PC 4例,AT-III+PS+PC 3例.抗凝蛋白缺陷男、女分别为33例和29例,抗凝蛋白缺陷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 我国VTE患者易栓症的发生率高,遗传性易栓症以抗凝蛋白缺陷为主,不同于西方国家,存在种族差异.

    作者:刘蕾;马壮;张云;高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6例,按常规伏立康唑静脉治疗;观察组96例,给予伏立康唑静脉序贯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采用 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及92.7%,对照组分别为88.5%及93.8%,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立康唑静脉序贯口服给药治疗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疗效良好,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作者:姚奇;陈福英;谢婷;刘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AECOPD患者吸入激素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评价AECOPD患者吸入激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科住院AECOPD病人96例;根据FeNO水平与是否吸入激素治疗,分为高FeNO水平吸入激素组和对照组;低FeNO水平吸入激素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分别测定患者FeNO水平、肺功能(FEV1、FEV1%pred)及CAT评分,比较前后差异.结果 高FeNO水平吸入激素治疗后较治疗前FeNO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FeNO水平对照组及低FeNO水平组治疗前后FeNO值则无明显降低;不同FeNO水平,吸入激素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FEV1与FEV1% pred及CAT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FeNO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激素治疗反应,避免糖皮质激素过度使用.

    作者:汪浩;丁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腺癌胸水涂片褪色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并探讨肺腺癌胸水TCT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肿瘤科就诊96例肺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查后对其胸水TCT涂片进行褪色并行免疫组化染色,将两种检查方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染色与胸水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发现,二者的肿瘤细胞抗原CK5/6、p40、TTF-1以及Napsin 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腺癌胸水TCT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学检查手段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能够作为临床上细胞学诊断的辅助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梅英;李伟;王伟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