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韩俊;但汉雄
目的 了解无锡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二阶段随机抽样法确定10个调查点,样本总量,各年龄层的设定参照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调查方法的研究设定,被调查者完成慢阻肺筛查问卷,总分大于9分的对象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确诊患者参照呼吸困难量表(mMRC)进行呼吸困难程度评估,并调查近一年内发生急性加重的次数,根据2013GOLD指南的标准分为A,B,C,D四组,并结合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分级.结果 共发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2500份,回收资料完整的共2491份,其中筛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201例,占调查人数8.0%,其中A组87例,(43.3%),B组25例,(12.3%),C组53例,(26.4%),D组36例,(18.0%).70岁以上组与70岁以下各组的慢阻肺患病率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指数大于200支年、家族呼吸疾病史和生物燃料暴露史是发生慢阻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尽早发现病例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捷晖;陆风英;吴庆盛;陈宏;周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正常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sB7-H3、G-CSF、IFN-?、IL-17水平及相关中性粒细胞指标,考察血清指标及及炎症因子相关性.结果 MPP组血清sB7-H3、G-CSF、IFN-?、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MPP组血浆中中性粒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在MPP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PP患儿血清sB7-H3水平与IFN-?、GM-CSF存在正相关性(P<0.05),但与IL-4、IL-1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B7-H3在MPP患儿体内高表达,且与IFN-?、GM-CSF存在正相关性,为探讨临床MP 感染后的炎症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夏利;贾钦尧;朱书瑶;石境懿;刘徳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Rho激酶抑制剂组,缺血1小时再灌注2小时后,获取左肺标本,对三组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同时检测三组肺组织湿干重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水平.结果 经Rho激酶抑制剂预处理后的肺组织病理损伤较IR组轻,同时肺组织湿干重比、TNF-α/IL-6、MPO的水平也较IR组低,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通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氧自由基的产生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程载兴;王明亮;万黎;胡元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在RICU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入住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80例氧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AIRVO2高流量湿化氧疗仪氧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吸氧装置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患者吸氧舒适性、痰液性状、插管率、氧合指数(PaO2/PiO2)、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结果 在吸氧舒适性、痰液性状及插管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氧疗后2h及24h SPO2、PaO2/PiO2、HR、P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仪AIRVO2对于适应症患者可以增加患者吸氧舒适性,促进痰液稀释排出,明显改善氧合,降低心率及二氧化碳分压,减少气管插管率.
作者:范永强;刘春香;王虹;李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33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6)及实验组(n=67),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X线吸收率;另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WBC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及X线吸收率分别为86.57%、97.01%,分别较对照组的56.06%、83.33%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BC及血清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组患儿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并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建华;朱莉;郭秀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食物过敏等,它们绝大多数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是过敏性疾病发作的主要诱因.在全球过敏性疾病呈逐渐增长趋势[1].充分的过敏原诊断是过敏性疾病管理的先决条件[2],尽早明确患者的过敏原,对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合理用药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过敏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现在较常用的过敏原体内试验主要是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体外试验主要是IgE(specific IgE,SIgE和total IgE,TIgE)检测.目前过敏原的检测备受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下就过敏原SPT、IgE检测以及常见过敏原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魏雪;荣光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胸腔积液为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中常根据胸腔积液性质区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我国渗出液常见的病因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发热、盗汗症状,胸水性质为渗出液,结核性胸膜炎常作为首要诊断,但有部分病人抗结核治疗无效,后经确诊非结核性胸膜炎,这其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胸腔积液.虽然,半数以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出现多发性浆膜炎,包括双侧中小量胸腔积液,中小量心包积液,但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比例较低[1].初发症状不伴有急性皮疹、关节痛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容易漏诊,或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或其他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腔积液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墙建军;夏飞;雷应军;刘海潮;胡振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吸烟人数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第三大死亡原因[1].BOLD 研究表明[2],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0.1%,其中男性11.8%,女性8.5%,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3],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2%,其中男性12.4%,女性5.1%.确诊的慢阻肺患者中大部分是早期患者,有文献总结指出[4],早期慢阻肺在希腊和波兰约占慢阻肺82%,在西班牙、挪威和日本为94%.我国早期慢阻肺占慢阻肺患病人群70.7% [5].但在真实世界中,因早期慢阻肺患者慢性呼吸道症状少,或其自认为症状由衰老、吸烟所致,就诊率很低,且就诊者肺功能检查率严重不足,造成早期慢阻肺患者漏诊、漏治情况严重.研究表明[4],对早期慢阻肺患者及时进行适当干预,能有效减缓肺功能下降,改善呼吸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活动耐量,减慢疾病进展,减轻社会负担.因此,对早期慢阻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与社会价值,故本文对早期慢阻肺的诊治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叶钦;胡晓芸;侯飞飞;冉博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诊断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及胸部CT特征.肺结核合并肺癌68例为试验组,另以单纯肺结核60例为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吸烟史、咳嗽、胸痛和消瘦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LDH、ADA、CEA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CT特点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空洞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吸烟史、咳嗽、胸痛、消瘦症状和血清LDH、ADA、CEA水平增高对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CT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早期肺结核合并肺癌疾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联合诊断值得推广.
作者:王尚虎;闵旭红;李源;宋彪;王彬;陈鹏;李烦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到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经胃喂养途径,观察组采用胃肠双腔管经肠道喂养途径.两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时间为7 d,记录与两组VAP发生与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肠内营养期间的胃液pH值分别为6.13 ± 1.38和4.01 ± 1.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98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肠内营养期间的VAP发生率分别为2.5%和12.5%,观察组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营养支持后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值都明显高于营养支持前(P<0.05),营养支持后观察组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值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分别为9.12 ± 2.13d和12.76 ± 1.98d,与对照组的10.56 ± 2.89d和16.33 ± 2.11d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胃肠双腔管经肠道喂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维持正常胃液pH值,从而减少VAP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常金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综合科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8例CAP患者(91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中年组相比,单因素分析表明,老年组合并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基础疾病≥2种、革兰阴性菌或真菌感染,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脑梗死[OR=10.256,95% CI(2.708,38.847)]、革兰阴性菌[OR=7.525,95% CI(1.350,41.955)]和真菌感染[OR=9.974,95% CI(1.829,54.38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并脑梗死、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为老年CA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英;韩俊;但汉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盐酸埃克替尼在其耐药患者后续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盐酸埃克替尼耐药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化疗+埃克替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化疗组和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分别为5.7和6.9个月,19.4和18.7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43.5%、34.8%,P值为0.546,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6.9%,95.7%,P值为0.086,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吸烟患者埃克替尼治疗 PFS均值为5.8个月,不吸烟患者 PFS为9.8个月,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 =0.01).化疗组的疗效与吸烟及性别关系不大(P>0.05),联合组吸烟患者和不吸烟患者PFS、OS分别为4.8和8.3个月(P=0.004)、13.0和22.3个月(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PFS、OS分别为5.3和8.2个月(P=0.041)、13.7和22.5个月(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埃克替尼耐药后年龄和靶向治疗耐药时间长短对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影响均不大.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埃克替尼治疗耐药后继续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相仿,不吸烟及女性患者在耐药后继续埃克替尼联合化疗较吸烟及男性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刘舒婷;赵大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慢阻肺大鼠气道炎症及重塑的作用及其影响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采用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大鼠慢阻肺模型(B组),对照组(A组)大鼠正常饲养,C组和D组大鼠分别在制作模型过程的后2周给予孟鲁司特1mg /(kg· d)和孟鲁司特4mg/( kg·d)灌胃处理.实验结束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计数及分类.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的气道炎症及重建情况,并行气道炎症评分及气道平滑肌厚度测定.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气道炎症评分明显增高,气道平滑肌显著增厚,bFGF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C组和D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气道炎症评分较B组降低,气道平滑肌增厚不如B组明显,bFGF表达水平较B组降低(P<0.05).以上各项指标在C组和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FGF的表达与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正相关(r =0.78, P<0.01).结论 孟鲁司特有抑制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其抑制气道重塑的机制与其抑制bFGF的表达有关.
作者:邓玉英;郝月琴;孙文欣;徐吉丽;唐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支气管镜检查临床开展以来,已经成为呼吸科、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常用的诊疗技术,而在此过程中镇痛镇静技术广泛应用,使得患者的舒适性及依从性显著提高.但是,镇痛及镇静药物剂量过大会引起呼吸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也令很多临床医生及患者所担忧.那么,如何应用好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的镇痛、镇静治疗,成为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既能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又能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为进一步了解气管镜检查中镇痛镇静药物应用进展情况,本文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作者:刘宇鹏;牛虹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老年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老年机械通气V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EN组和PN组,干预2周,于干预前、干预后7日、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学参数、炎性指标及VAP的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结束后,EN组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的提升水平、C-反应蛋白含量的下降程度均高于PN组,EN组患者VAP康复有效的比率高于PN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老年VAP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水平、促进康复,其中肠内营养效果更为显著,为临床医师制定老年VAP患者相应的营养治疗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周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中趋化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2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86例健康人血清样本,通过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趋化素表达量,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诊断价值和预后关系.结果 血清中趋化素在NSCLC患血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正常血清中的表达量(t=6.68,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趋化素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疾病分期、吸烟史均具有显著相关性(t=4.783,P=0.0025<0.01;t=5.261,P=0.0013<0.01;t=4.527,P=0.0035 <0.01;t =5.216,P =0.0023 <0.01);ROC 曲线分析 AUC =0.8813(95% CI,0.7324 -0.8979;P<0.001);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是60.7%和88.4%;血清中趋化素低表达和高表达组在中位总生存时间 OS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08,P=0.0037<0.01).结论 血清中趋化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是高表达的,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和诊断靶标.
作者:佟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ullin7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54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实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RT-PCR、细胞转染等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Cullin7表达情况.结果 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量分别为(13.51 ± 4.30)ng/mL、(6.54 ± 2.14)ng/mL,肺癌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00,P<0.01).肺癌组织Cullin7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P=0.000,P<0.01).肺癌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量与患者年龄、肺癌类型无关.随着肺癌病例病理分期的升高、肿瘤大小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肺癌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增强;此外,肺癌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量与病例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 Cullin7 mRNA表达量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P<0.05).Cullin7表达受到抑制后,A427、H460、A549和H1299的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 Cullin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Cul-lin7的高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Cullin7有望成为肺癌靶向治疗的目标基因.
作者:王芳;包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0例慢阻肺患者及与其相匹配的50名健康对照被试(health controls, HC)通过字母符号替换测试(Letter Digit Substitution Test,LDST)、连线测试(Trall Making Test,TMT)、Go-Nogo测试比较认知功能,并比较慢阻肺组治疗前后执行功能差异.结果 治疗前慢阻肺组在LDST、TMT-A、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差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18 ± 6.72)分 vs (44.78 ± 7.65)分;(56.60 ± 13.82)s vs (50.42 ± 13.91)s;(116.50 ± 29.29)s vs (95.44 ± 20.32)s;(3.80 ± 2.63)次 vs (3.26 ± 2.34)次;(1580.20 ± 332.17)ms vs (839.09 ± 231.60)ms] (分别为:t= -3.890,P<0.001;t=2.229,P=0.028;t=4.177,P<0.001;t=1.086,P=0.280;t=12.941,P<0.001);治疗后慢阻肺组在LDST、TMT-A、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均差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32 ± 6.97)分vs (43.98 ± 7.06)分;(52.66 ± 14.40)s vs (47.72 ± 9.44)s;(95.54 ± 23.32)s vs (88.92 ± 19.56)s;(2.78 ± 1.56)次vs (2.68 ± 1.50)次;(1461.65 ± 283.86)ms vs (796.53 ± 154.02)ms](分别为:t = -1.169,P =0.245;t =2.209,P =0.045;t=1.538,P=0.127;t=0.327,P=0.745;t=14.563,P<0.001);慢阻肺组治疗后在LDST、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 =2.428,P =0.019;t =2.238,P=0.030;t= -2.435,P=0.019;t=4.914,P<0.001).HC组2次测试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阻肺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伤,临床治疗能够提高慢阻肺患者执行功能.
作者:高磊;陆友金;赵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其恶性度高,转移早,死亡率高,多由皮肤黑痣恶变而来,也可见于直肠,肛门等消化道[1];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现报道1例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呼吸内科应用内科胸腔镜联合病理确诊的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王正艳;王琦;李金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OSAHS患者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轻、中、重患者血清visfatin、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 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OSAHS组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AHI、IL-6、IL-8、TNF-α均呈正相关(P< 0.05).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OSAHS组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血清Visfatin≥28.01 ng /mL为判别标准,诊断OSAHS的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75%.结论 血清visfatin水平可以了解OSAHS的严重程度,并有助于诊断.
作者:刘敏;李承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