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载兴;王明亮;万黎;胡元楠
目的 探讨Cullin7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54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实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RT-PCR、细胞转染等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Cullin7表达情况.结果 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量分别为(13.51 ± 4.30)ng/mL、(6.54 ± 2.14)ng/mL,肺癌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00,P<0.01).肺癌组织Cullin7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P=0.000,P<0.01).肺癌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量与患者年龄、肺癌类型无关.随着肺癌病例病理分期的升高、肿瘤大小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肺癌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增强;此外,肺癌组织中Cullin7 mRNA表达量与病例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 Cullin7 mRNA表达量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P<0.05).Cullin7表达受到抑制后,A427、H460、A549和H1299的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 Cullin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Cul-lin7的高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Cullin7有望成为肺癌靶向治疗的目标基因.
作者:王芳;包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在RICU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入住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80例氧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AIRVO2高流量湿化氧疗仪氧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吸氧装置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患者吸氧舒适性、痰液性状、插管率、氧合指数(PaO2/PiO2)、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结果 在吸氧舒适性、痰液性状及插管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氧疗后2h及24h SPO2、PaO2/PiO2、HR、P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仪AIRVO2对于适应症患者可以增加患者吸氧舒适性,促进痰液稀释排出,明显改善氧合,降低心率及二氧化碳分压,减少气管插管率.
作者:范永强;刘春香;王虹;李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评价AECOPD患者吸入激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科住院AECOPD病人96例;根据FeNO水平与是否吸入激素治疗,分为高FeNO水平吸入激素组和对照组;低FeNO水平吸入激素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分别测定患者FeNO水平、肺功能(FEV1、FEV1%pred)及CAT评分,比较前后差异.结果 高FeNO水平吸入激素治疗后较治疗前FeNO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FeNO水平对照组及低FeNO水平组治疗前后FeNO值则无明显降低;不同FeNO水平,吸入激素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FEV1与FEV1% pred及CAT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FeNO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激素治疗反应,避免糖皮质激素过度使用.
作者:汪浩;丁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支气管镜检查临床开展以来,已经成为呼吸科、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常用的诊疗技术,而在此过程中镇痛镇静技术广泛应用,使得患者的舒适性及依从性显著提高.但是,镇痛及镇静药物剂量过大会引起呼吸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也令很多临床医生及患者所担忧.那么,如何应用好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的镇痛、镇静治疗,成为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既能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又能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为进一步了解气管镜检查中镇痛镇静药物应用进展情况,本文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作者:刘宇鹏;牛虹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NIRF基因对人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机制研究.方法 使用重组质粒siRNA-NIRF(siRNA-NIRF组)和空载体(siRNA-NC组)转染人肺癌细胞A549,以未转染细胞为对照(Control组),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噻唑蓝(MTT)检测转染细胞增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凋亡状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转染重组质粒siRNA-NIRF后,细胞中NIRF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iRNA-NIRF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siRNA-NC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siRNA-NIRF组和siRNA-NC细胞中Akt、PI3K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siRNA-NIRF组细胞中p-Akt和p-PI3K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NIRF基因可抑制肺癌细胞A549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是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的表达量.
作者:王海兵;冯瑞庆;王庆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正常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sB7-H3、G-CSF、IFN-?、IL-17水平及相关中性粒细胞指标,考察血清指标及及炎症因子相关性.结果 MPP组血清sB7-H3、G-CSF、IFN-?、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MPP组血浆中中性粒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在MPP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PP患儿血清sB7-H3水平与IFN-?、GM-CSF存在正相关性(P<0.05),但与IL-4、IL-1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B7-H3在MPP患儿体内高表达,且与IFN-?、GM-CSF存在正相关性,为探讨临床MP 感染后的炎症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夏利;贾钦尧;朱书瑶;石境懿;刘徳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Padua预测评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探讨对VTE筛选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呼吸科198例次AECOPD住院患者,均做过VTE的影像学检查.选取其中合并VTE的患者65例作为VTE组,133例不存在VTE的住院患者为无VTE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研究,统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Padua预测评分,分析高危、低危(Padua评分≥4分、<4分)与实际发生VTE的相关性.结果 Padua预测评分≥4分的患者有130例(65.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Padua得分的相关因素有6个,包括活动度降低≥3天、活动性肿瘤、激素治疗、高龄(≥70岁)、心/呼吸衰竭、急性感染,与性别无关;VTE组和无VTE组进行OR值(95% CI)分析提示高危级发生VTE的风险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较高的VTE风险,应用Padua评分可以有效地进行VTE危险评估,评估方法量化、方便,适用于临床.
作者:李星晶;沈芳;王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盐酸埃克替尼在其耐药患者后续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盐酸埃克替尼耐药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化疗+埃克替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化疗组和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分别为5.7和6.9个月,19.4和18.7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43.5%、34.8%,P值为0.546,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6.9%,95.7%,P值为0.086,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吸烟患者埃克替尼治疗 PFS均值为5.8个月,不吸烟患者 PFS为9.8个月,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 =0.01).化疗组的疗效与吸烟及性别关系不大(P>0.05),联合组吸烟患者和不吸烟患者PFS、OS分别为4.8和8.3个月(P=0.004)、13.0和22.3个月(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PFS、OS分别为5.3和8.2个月(P=0.041)、13.7和22.5个月(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埃克替尼耐药后年龄和靶向治疗耐药时间长短对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影响均不大.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埃克替尼治疗耐药后继续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相仿,不吸烟及女性患者在耐药后继续埃克替尼联合化疗较吸烟及男性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刘舒婷;赵大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6例,按常规伏立康唑静脉治疗;观察组96例,给予伏立康唑静脉序贯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采用 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及92.7%,对照组分别为88.5%及93.8%,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立康唑静脉序贯口服给药治疗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疗效良好,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作者:姚奇;陈福英;谢婷;刘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肺腺癌胸水TCT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肿瘤科就诊96例肺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查后对其胸水TCT涂片进行褪色并行免疫组化染色,将两种检查方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染色与胸水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发现,二者的肿瘤细胞抗原CK5/6、p40、TTF-1以及Napsin 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腺癌胸水TCT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学检查手段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能够作为临床上细胞学诊断的辅助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梅英;李伟;王伟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支气管镜下通过活检钳钳取组织和高频电圈套取材对管内型中央气道疾病诊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90例管内型中央气道疾病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活检钳取和高频圈套诊断的阳性率及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90例中经活检钳取确诊62例,占68.89%;经高频圈套诊断确诊87例,占9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检的并发症为出血44例、穿孔0例,比例为47.78%,高频圈套的并发症为出血21例,穿孔0例,比例为23.33%,两组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管内型中央气道疾病中,无论良性还是恶性,高频圈套取材能明显提高疾病的病理学诊断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唐飞;查显奎;叶伟;朱鹏程;吴迎凤;王丽娜;任静;张鹏;徐凌;程宇;程超;李刚;吕莉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肺泡细胞癌是肺部恶性肿瘤中较为较少的肿瘤之一,起病隐匿,预后差,因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及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早期往往误诊为肺炎、肺结核[1],使得肺泡细胞癌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现就我院2016年收治的1例在外院多次误诊为肺炎的肺泡细胞癌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金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92例健康体检者(HC)、96例非耐药初治肺结核(DS-TB)患者及38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2 mL EDTA抗凝外周静脉血,经抗体标记后,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肺结核组、MDR肺结核组及对照组之间的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T淋巴细胞的表达在MDR肺结核组中出现了下降(P<0.05),而DS肺结核组没有变化.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在DS肺结核组中要显著高于健康组和MDR肺结核组(P<0.05),健康组和MDR肺结核之间没有差异(P>0.05).DS肺结核组和MDR肺结核组中CD+4CD25H/CD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DS肺结核组和MDR肺结核组之间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NK细胞的表达在DS肺结核组中要显著低于健康组和MDR肺结核(P<0.05),健康组和MDR肺结核之间没有差异(P>0.05).单核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发现,DS肺结核组和MDR肺结核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1),而DS肺结核组和MDR肺结核组之间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结论 机体在感染了结核杆菌后,体内的天然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会发生改变.本研究发现DS肺结核组和MDR肺结核组之间的免疫功能存在一些差异.了解DS肺结核组和MDR肺结核组之间的免疫功能差异,能够为我们阐明其相关的免疫发病机制,从而为进行免疫干预,以及结核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宋华峰;袁丹丹;陈慧;赵静;胥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晚期肺癌患者的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状况,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MDASI-C)和生活质量量表(EORTC-C30)对156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56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症状对日常生活产生困扰的发生率高(51.28% -80.13%),疾病症状群平均得分(31.68 ± 3.28)分、胃肠道症状群平均得分(12.85 ± 3.56)分、疲乏症状群平均得分(4.17 ± 3.55)分、情绪症状群平均得分(14.55 ± 2.07)分,4个症状群与患者日常生活困扰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胃肠道症状是日常生活困扰的预测因子.情绪症状是生活质量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受多个症状群困扰,应及时干预患者胃肠道症状,减轻日常生活困扰,改善患者情绪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孟娜;钟媛;刘珊珊;李宜敏;符琰;郑儒君;李俊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综合科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8例CAP患者(91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中年组相比,单因素分析表明,老年组合并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基础疾病≥2种、革兰阴性菌或真菌感染,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脑梗死[OR=10.256,95% CI(2.708,38.847)]、革兰阴性菌[OR=7.525,95% CI(1.350,41.955)]和真菌感染[OR=9.974,95% CI(1.829,54.38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并脑梗死、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为老年CA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英;韩俊;但汉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胸腺肽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表达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培美曲塞化疗,并常规给予胃复安、格拉司琼止吐,泮托拉唑护胃,并密切注意水化及尿液碱化.低剂量组给予胸腺肽,每次15 mg,一日3次;高剂量组也给予胸腺肽,每次30 mg,一日3次,持续至化疗结束.放射治疗均采用3D-CRT,采用Simens直线加速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客观有效率48.33%,观察组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45.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毒性有恶心、呕吐、皮疹、脱发、口腔炎症、疲倦乏力、肝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两组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炎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胸腺肽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的有效率大致相同,但高剂量胸腺肽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造血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刚;傅国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驱动基因时代的到来,以吉非替尼等为代表的第一代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逐渐成为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主要手段.然而多数一线EGFR-TKI治疗患者在9-13个月出现疾病进展,目前,关于EGFR-TKI继发耐药的机制以及如何克服耐药已成为目前靶向治疗的热点之一.继发性耐药的机制,目前主要涉及EGFR二次突变如T790M突变的出现、EGFR下游信号分子活化、旁路激活和表型转化等[1].其中,表型转化机制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NSCLC患者经过EGFR-TKI治疗耐药转化为SCLC病例.
作者:周迪;姜怡;刘苓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急诊内科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经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2例,依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肺部感染组40例和非肺部感染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研究心力衰竭患者的糖尿病、LVEF、CRP、慢阻肺、侵入性操作、高血压疾病等影响因素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性,并对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肺部感染组患者年龄≥80岁,在C反应蛋白(CRP)、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住院时间等所占比例均高于非肺部感染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55%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非肺部感染者(P<0.05);对比两组患者有无侵入性操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与糖尿病是导致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心理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影响有糖尿病、慢阻肺、住院时间,而CRP升高与肺部感染相关,针对上述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率.
作者:许旭东;马剑锋;林欣庚;方壮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措施的实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47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有无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收集并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与指标,分析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可能存在联系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吸烟、合并肺部疾病、胸膜黏连情况以及肺大疱数目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肺部疾病、胸膜黏连和多发肺大疱是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吸烟、合并肺部疾病、胸膜黏连情况以及肺大疱数目是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合并肺部疾病、胸膜黏连和多发肺大疱是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晓明;杨广义;张艳峰;梁卫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其恶性度高,转移早,死亡率高,多由皮肤黑痣恶变而来,也可见于直肠,肛门等消化道[1];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现报道1例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呼吸内科应用内科胸腔镜联合病理确诊的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王正艳;王琦;李金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