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润肺汤治疗AECOPD患者对临床多项指标的研究

王丽云

关键词:益气润肺汤, AECOPD, 血气分析, 血浆脑钠肽,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究益气润肺汤对AECOPD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浆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AECOPD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润肺汤加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血浆脑钠肽、C反应蛋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BNP、血浆CRP含量均下降,观察组患者的BNP、CRP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益气润肺汤对于治疗AECOPD有着很好的疗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患者血浆脑钠肽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微生物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有研究表明细菌可能参与慢阻肺疾病的发生、发展.近些年来微生物和慢阻肺的相关性受到广泛研究和关注.目前国内此方面的研究较少.此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慢阻肺和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高小娟;王娜;常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突变阳性且为ⅢB-Ⅳ期的不可通过手术方法切除)52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6例,选择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选择单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不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率、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65.38%,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Ⅲ度白细胞脱落,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患者均无出现对其他脏器的功能损害;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0.76%,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1.54%,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65.38%,对照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38.46%,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用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是一种有效性高、安全性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丁锋;张清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胸腺肽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胸腺肽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表达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培美曲塞化疗,并常规给予胃复安、格拉司琼止吐,泮托拉唑护胃,并密切注意水化及尿液碱化.低剂量组给予胸腺肽,每次15 mg,一日3次;高剂量组也给予胸腺肽,每次30 mg,一日3次,持续至化疗结束.放射治疗均采用3D-CRT,采用Simens直线加速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客观有效率48.33%,观察组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45.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毒性有恶心、呕吐、皮疹、脱发、口腔炎症、疲倦乏力、肝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两组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炎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胸腺肽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的有效率大致相同,但高剂量胸腺肽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造血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刚;傅国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体重指数(BMI)及机型在肺部个性化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不同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及不同机型在肺部个性化低剂量CT扫描中的差异,探讨低剂量图像优算法.方法 收集肺部健康体检者171人,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管电压100KV,管电流量视患者 BMI 不同,给予相应的扫描方案.A 组应用 MSCT(GE Discovery CT HD750)扫描,扫描后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30%,Lung算法、Standard算法及Detail算法;B组行GE Light-Speed 16排CT扫描,扫描后行FBP重建,Lung算法、Standard算法、Detail算法.对比分析不同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及不同机型在肺部个性化低剂量CT扫描中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 CT图像质量均在3分以上,均满足诊断要求.低体重组辐射剂量<中体重组辐射剂量<高体重组辐射剂量(P<0.05),且低、中、高体重指数组图像主观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辐射剂量低于B组且A组图像主观评分高于 B 组(P <0.05).A 组 Detail 算法与 Standard 算法图像主观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0.05),Detail算法与Standard算法图像主观评分均高于Lung算法(P<0.05);B组三种算法图像质量主观评分,Detail算法> Standard算法>Lung算法(P<0.05).结论 对不同 BMI 的患者采用个性化肺部低剂量CT 扫描方案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对于同一患者,采用高端机型及Detail算法可以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作者:朱晓玲;范晓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晚期肺癌患者症状群及生活质量的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调查晚期肺癌患者的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状况,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MDASI-C)和生活质量量表(EORTC-C30)对156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56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症状对日常生活产生困扰的发生率高(51.28% -80.13%),疾病症状群平均得分(31.68 ± 3.28)分、胃肠道症状群平均得分(12.85 ± 3.56)分、疲乏症状群平均得分(4.17 ± 3.55)分、情绪症状群平均得分(14.55 ± 2.07)分,4个症状群与患者日常生活困扰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胃肠道症状是日常生活困扰的预测因子.情绪症状是生活质量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受多个症状群困扰,应及时干预患者胃肠道症状,减轻日常生活困扰,改善患者情绪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孟娜;钟媛;刘珊珊;李宜敏;符琰;郑儒君;李俊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到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经胃喂养途径,观察组采用胃肠双腔管经肠道喂养途径.两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时间为7 d,记录与两组VAP发生与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肠内营养期间的胃液pH值分别为6.13 ± 1.38和4.01 ± 1.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98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肠内营养期间的VAP发生率分别为2.5%和12.5%,观察组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营养支持后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值都明显高于营养支持前(P<0.05),营养支持后观察组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值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分别为9.12 ± 2.13d和12.76 ± 1.98d,与对照组的10.56 ± 2.89d和16.33 ± 2.11d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胃肠双腔管经肠道喂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维持正常胃液pH值,从而减少VAP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常金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FQ-PCR检测TB-DNA与TB培养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TB-DNA与TB培养两种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市胸科医院2016年4月到12月收治的587例初次住院患者标本,其中肺结核组525例,非肺结核组6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BALF标本,同时做TB-DNA (FQ-PCR法)检测和TB培养,比较两方法的阳性率差异和性能指标.结果 (1) BALF的TB-DNA(FQ-PCR法)和TB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41.40%和31.86%,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种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分别为46.1%和35.62%,特异度分别为98.39%和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9.59%和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7.73%和15.50%、诊断效率分别为51.62%和42.42%.(3)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为52.19%,特异度为98.39%,阳性预测值为99.64%,阴性预测值为19.55%,诊断效率为57.07%.结论 BALF的TB-DNA(FQ-PCR法)和TB培养两方法在肺结核的诊断上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BALF的FQ-PCR检测TB-DNA和TB培养联合检测,能更有效的提高肺结核诊断率.

    作者:李春梅;施旭东;邵吉宝;董慧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低剂量MSCT对气喘患儿可疑病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SCT超低剂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气喘患儿可疑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64例行256层MSCT检查气喘患儿,随机分为超低剂量组(100 kVp、15 mAs、iDose4重建)及常规剂量组(120 kVp、100 mAs、FPB重建)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超低剂量组诊断准确率及图像质量评分均较常规剂量组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剂量组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降低约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喘患儿采用超低剂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行MSCT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利顺;聂红艳;孙静涛;司成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33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6)及实验组(n=67),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X线吸收率;另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WBC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及X线吸收率分别为86.57%、97.01%,分别较对照组的56.06%、83.33%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BC及血清IL-6、IL-8、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组患儿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并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建华;朱莉;郭秀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术前实施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97个)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前给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并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分析病灶定位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影响并发症因素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3%(21/92),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95.65%(88/92).所有97个肺结节均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2.4 ± 4.2)min,平均出血量为(20.4 ± 3.8)mL.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可见,结节与胸膜的距离、进针角度、肺部疾病史、进针深度及穿刺时间为导致并发症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穿刺时间、进针深度及肺部疾病史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应用于术前孤立性结节中可有效提高病灶定位的准确率,且此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症状轻,能够在术中一并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艳艳;陈宏伟;鲍健;方向明;姚选军;邹新农;汤群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收治T2DM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各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组痰培养检出革兰阳性菌1株,革兰阴性菌24株,真菌18株.与对照组相比,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天数、空腹血糖、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蛋白(ALB)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hs-CRP和ALB为T2DM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各因素的OR值分别为1.407,1.217,0.587.结论 T2DM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注意对高龄患者的监护、降低hs-CRP水平、提高ALB水平,对预防T2DM并发肺部感染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俊;张英;但汉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6例,按常规伏立康唑静脉治疗;观察组96例,给予伏立康唑静脉序贯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采用 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及92.7%,对照组分别为88.5%及93.8%,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立康唑静脉序贯口服给药治疗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疗效良好,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作者:姚奇;陈福英;谢婷;刘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0例慢阻肺患者及与其相匹配的50名健康对照被试(health controls, HC)通过字母符号替换测试(Letter Digit Substitution Test,LDST)、连线测试(Trall Making Test,TMT)、Go-Nogo测试比较认知功能,并比较慢阻肺组治疗前后执行功能差异.结果 治疗前慢阻肺组在LDST、TMT-A、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差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18 ± 6.72)分 vs (44.78 ± 7.65)分;(56.60 ± 13.82)s vs (50.42 ± 13.91)s;(116.50 ± 29.29)s vs (95.44 ± 20.32)s;(3.80 ± 2.63)次 vs (3.26 ± 2.34)次;(1580.20 ± 332.17)ms vs (839.09 ± 231.60)ms] (分别为:t= -3.890,P<0.001;t=2.229,P=0.028;t=4.177,P<0.001;t=1.086,P=0.280;t=12.941,P<0.001);治疗后慢阻肺组在LDST、TMT-A、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均差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32 ± 6.97)分vs (43.98 ± 7.06)分;(52.66 ± 14.40)s vs (47.72 ± 9.44)s;(95.54 ± 23.32)s vs (88.92 ± 19.56)s;(2.78 ± 1.56)次vs (2.68 ± 1.50)次;(1461.65 ± 283.86)ms vs (796.53 ± 154.02)ms](分别为:t = -1.169,P =0.245;t =2.209,P =0.045;t=1.538,P=0.127;t=0.327,P=0.745;t=14.563,P<0.001);慢阻肺组治疗后在LDST、TMT-B、GO/Nogo测试的错误数和反应时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 =2.428,P =0.019;t =2.238,P=0.030;t= -2.435,P=0.019;t=4.914,P<0.001).HC组2次测试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阻肺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伤,临床治疗能够提高慢阻肺患者执行功能.

    作者:高磊;陆友金;赵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s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正常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sB7-H3、G-CSF、IFN-?、IL-17水平及相关中性粒细胞指标,考察血清指标及及炎症因子相关性.结果 MPP组血清sB7-H3、G-CSF、IFN-?、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MPP组血浆中中性粒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在MPP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PP患儿血清sB7-H3水平与IFN-?、GM-CSF存在正相关性(P<0.05),但与IL-4、IL-1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B7-H3在MPP患儿体内高表达,且与IFN-?、GM-CSF存在正相关性,为探讨临床MP 感染后的炎症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夏利;贾钦尧;朱书瑶;石境懿;刘徳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压疮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压疮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床头抬高45°,观察组床头抬高30°,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压疮、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头抬高30°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VAP和压疮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虞萍;黄捷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检测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食物过敏等,它们绝大多数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是过敏性疾病发作的主要诱因.在全球过敏性疾病呈逐渐增长趋势[1].充分的过敏原诊断是过敏性疾病管理的先决条件[2],尽早明确患者的过敏原,对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合理用药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过敏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现在较常用的过敏原体内试验主要是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体外试验主要是IgE(specific IgE,SIgE和total IgE,TIgE)检测.目前过敏原的检测备受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下就过敏原SPT、IgE检测以及常见过敏原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魏雪;荣光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易栓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易栓症的发生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VTE的诊断及预防水平.方法 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诊治的138例VTE患者的易栓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63.99 ± 12.87岁.获得性易栓症中居前3位的是年龄(≥65岁)、高血压、近3月心梗、心衰及房颤,其发生率分别为54.3%、45.7%及12.3%.遗传性易栓症中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25例(18.1%),抗凝蛋白缺陷总的发生率为62例(44.9%).单纯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多,为25例(18.1%),AT缺陷7例(5.1%),PC缺陷6例(4.3%);复合缺陷24例(17.4%),其中PC+PS 12例,AT-III+PS 5例,AT-III+PC 4例,AT-III+PS+PC 3例.抗凝蛋白缺陷男、女分别为33例和29例,抗凝蛋白缺陷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 我国VTE患者易栓症的发生率高,遗传性易栓症以抗凝蛋白缺陷为主,不同于西方国家,存在种族差异.

    作者:刘蕾;马壮;张云;高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和重塑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慢阻肺大鼠气道炎症及重塑的作用及其影响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采用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大鼠慢阻肺模型(B组),对照组(A组)大鼠正常饲养,C组和D组大鼠分别在制作模型过程的后2周给予孟鲁司特1mg /(kg· d)和孟鲁司特4mg/( kg·d)灌胃处理.实验结束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计数及分类.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的气道炎症及重建情况,并行气道炎症评分及气道平滑肌厚度测定.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气道炎症评分明显增高,气道平滑肌显著增厚,bFGF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C组和D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气道炎症评分较B组降低,气道平滑肌增厚不如B组明显,bFGF表达水平较B组降低(P<0.05).以上各项指标在C组和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FGF的表达与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正相关(r =0.78, P<0.01).结论 孟鲁司特有抑制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其抑制气道重塑的机制与其抑制bFGF的表达有关.

    作者:邓玉英;郝月琴;孙文欣;徐吉丽;唐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清visfatin水平对OSAHS严重程度的判断和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OSAHS患者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轻、中、重患者血清visfatin、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 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OSAHS组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AHI、IL-6、IL-8、TNF-α均呈正相关(P< 0.05).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OSAHS组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血清Visfatin≥28.01 ng /mL为判别标准,诊断OSAHS的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75%.结论 血清visfatin水平可以了解OSAHS的严重程度,并有助于诊断.

    作者:刘敏;李承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海拔藏族OSAHS患者血清IL-18、MMP-9及TIMP-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测定中、高海拔藏族男性OSAHS患者血清IL-18、MMP-9、TIMP-1水平,探讨其在OSAHS发病及OSAHS易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中、高海拔地区确诊的藏族男性OSAHS患者作为实验组,行PSG后记录其AHI,依据AHI分为轻、中、重度组,并选取同时期、同地区单纯鼾症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作为鼾症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 IL-18、MMP-9、TIMP-1水平,并分别与AHI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IL-18、MMP-9水平在同一海拔轻、中、重度OSAHS组均高于鼾症组、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在同一海拔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高海拔各组血清IL-18、MMP-9、TIMP-1水平均较中海拔对应组升高;同一海拔OSAHS组血清IL-18、MMP-9水平均与AHI呈正相关;同一海拔OSAHS组血清IL-18和MMP-9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IL-18、MMP-9与OSAHS的发病有关,且随着OSAHS病情加重而升高;IL-18、MMP-9、TIMP-1可能介导了OSAHS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进展;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可能是炎症因子水平上调的原因之一.

    作者:赵振;张莉媛;多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