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丰;王高雄;李承中;黄天从;周文瑞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大、小剂量组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8w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血清hs-CRP、TNF-α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有所恢复(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海英;王庆辉;孙亚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以大补元气破血逐瘀法为治疗原则,运用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150 ml/次,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华佗再造丸8 g/次,3次/d 口服。结果治疗4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理化检查均无异常,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大补元气破血逐瘀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何爽;王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改变情况,探讨甲基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84例、糖尿病肾病组98例,选取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志愿者60名为健康对照组。提取3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处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初筛3组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DNA甲基化人群,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技术检测3组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DNA甲基化水平。 ELISA法检测3组血清 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糖尿病肾病组 TGF-β1蛋白表达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TGF-β1基因第一外显子区甲基化比例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单纯糖尿病组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糖尿病肾病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TGF-β1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进一步升高。血清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UACR、BUN、Scr、FBS、PBS呈明显正相关,与eGFR、基因甲基化呈明显负相关。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和基因甲基化与血清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是影响 TGF-β1表达的因素。血清 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糖尿病肾病组12个CpG位点甲基化含量与病理分级相关。结论 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是高糖诱导系膜细胞TGF-β1基因表达激活的重要机制,参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金琳;王海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头低位手术脑氧饱和度( SctO2)的变化。方法选择妇科及直肠腹腔镜手术患者20例,年龄≥60岁,同期选择行腹腔镜头低位手术年龄<60岁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应用FORE'SIGHT近红外光仪监测 SctO2,收集入室时(T0),面罩吸氧后(T1)的SctO2值,气腹前(T2)和气腹30 min(T3)的Sct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SctO2在实验组T3时较 T2时增高(P<0.05);两组患者 PaCO2及 PetCO2在 T3时均较 T2时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MAP 在T3时较T2时明显增高(P<0.05)。结论腹腔镜头低位手术30 min内对老年及非老年患者SctO2无明显影响。
作者:孟昀;于泳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在肾癌(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诊治并有完整超声造影影像学资料的RCC患者50例( RCC组)和RAML患者30例( RAML组)。超声造影检查并采集动态造影数据,导入SW-UCS-1型超声造影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对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并获得以下参数:曲线下面积(AUC)、强度增幅(AMP)、峰值减半斜率(a2)、上升支斜率(a3)、峰值强度(PI)、基础强度(BI)、达峰时间(TTP)、显影时间(AT)、平均通过时间(MTT),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增强强度及增强模式。结果 RCC组与RAML组比较,AUC、a3、PI、AMP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a2、BI、TTP、AT、MTT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强模式研究发现:RCC组主要为“快进快出”(78%),RAML组主要为“慢进慢出”(83.33%),增强强度发现:RCC组主要为高增强(84%),RAML组主要为低增强(83.33%)。结论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是一种鉴别RCC与RAML的良好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寒冰;马麒;王澂;王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吉林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笔者2016年对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进行的调查数据,运用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当前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显著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和子女一起生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医疗状况、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婚姻状况、周边对老人态度、子女情况和居住区域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农村老年群体健康满意度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 DSA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CD诊断,将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TCD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并与DSA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81例患者共检测到狭窄血管106条,TCD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闭塞准确性依次为72.23%、72.06%、86.17%、100.00%,敏感性依次为80.00%、47.22%、57.14%、92.86%,特异性依次为71.83%、85.56%、94.02%、98.92%,阳性预测值依次为58.33%、62.96%、70.59%、92.86%,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7.93%、75.62%、89.84%、98.89%。 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TCD诊断结果与DSA金标准一致性较好( K=0.51)。结论 TCD诊断颈动脉狭窄有非常可靠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于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准确性很高,与DSA比较有很好的一致性,值得推广。
作者:孟云;周宏斌;尚芙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胱抑素C、几丁质酶-3(YKL-4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7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4例(CHD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劳力型心绞痛20例(SAP组)和急性冠状综合征24例(ACS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8例)和多支病变组(26例);23例CAG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型和不同冠脉病变支数CHD患者与对照组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的变化。结果胱抑素C水平:ACS组低,SAP组次之,对照组高(F=19.9608,P<0.05);对照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多支病变组低(F=19.2670,P<0.05)。 OPG水平:ACS组高,SAP组次之,对照组低(F=14.1696,P<0.05);多支病变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对照组低(F=15.7612,P<0.05)。 YKL-40水平:ACS组高,SAP组次之,对照组低(F=13.5517,P<0.05);多支病变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对照组低(F=13.2829,P<0.05)。结论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作为诊断CHD特别是ACS的参考指标,为冠心病患者临床分型提供依据,亦可间接反映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晶晶;刘会晶;胡建峰;王涛;孙宏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干预居家不出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ADL)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唐山市的5个社区中的居家不出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亲身体验、间接体验、言语劝导和情绪反应4个方面干预,1~2次/w,共干预6个月,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ADL和心理状况等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的3个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居家不出老年人进行干预能够提高其ADL,改善心理状况。
作者:宋玉钰;邢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主产于福建、安徽、浙江等地,主要入药部位是去除根皮的木质部,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活络的功效,但是有剧毒,需要慎重〔1〕。药理实验研究显示,雷公藤具有调节免疫、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疗效确切。但是由于它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难免产生各种毒副作用,如免疫系统、肝脏系统、肾脏系统、生殖系统毒性等,其毒副作用不容忽视〔2〕。研究表明,通过联合用药可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3〕。本文主要围绕雷公藤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李金花;李军;王君明;崔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检测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ys) C水平,并分析其对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脓毒症患者以CysC水平中位数(2.33 mg/L)为界分为观察组(n=42,CysC>2.33 mg/L)及对照组(n=43,CysC≤2.33 mg/L)。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肌酐(Scr)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CysC水平为(2.60±0.25)mg/L,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ysC水平与Scr及IL-6水平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 CysC水平与肾功能及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剑;赵茜;李素彦;何源;李春芝;宋津晓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CNKI)、MEDLINE及PUBMED数据库,汇总有关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与单纯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患者较单纯肺部感染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OR及95%CI为2.43(1.33,4.44)。对发表偏倚及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偏倚不明显,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后结果无变化。结论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较单纯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高,临床用药应兼顾该菌。
作者:赵广丹;李方治;赵明静;王玲玲;孙佳英;王笑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标本中神经丛素A1(plexinA1)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脑胶质瘤患者本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 HE染色)。根据病理分级Ki-67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1例(Ⅰ~Ⅱ级),B组29例(Ⅲ~Ⅳ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标本中神经丛素A1及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神经丛素A1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81%(5/21),低于B组72.41%(21/29)(P<0.05);Ki-67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29%(3/21),低于B组55.17%(16/29)(P<0.05);神经丛素 A1及Ki-67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组织中神经丛素A1进行检测有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Ki-67和神经丛素A1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王子谦;赵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小细胞肺癌( SCLC)脑转移患者S100β蛋白血清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38例确诊SCLC患者及138例就诊于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成人志愿者(健康对照)。使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100β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38例SCLC患者中,有48例发现脑转移,44例发现其他部位转移;其余46例中,20例为初次确诊,26例接受手术及术后化疗。与健康对照相比,SCLC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在SCLC患者亚群中分析发现,出现脑转移患者的血清 S100β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亚组患者(P<0.05)。而在除脑转移外其他SCLC患者中,S100β水平未发现明显差异。在出现脑转移患者中进行钴60放疗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 P<0.05)。随访发现, 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1年内死亡率越高,存活率越低。结论 S100β蛋白可以作为SCLC脑转移的血清学标志,对于脑转移的早期预警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作者:施华球;谢瑞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检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护骨素( OPG)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比较两组骨密度以及 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等血液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O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 RAN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前臂、大转子、股骨颈及L1~L4四个部位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骨密度与OPG呈显著正相关(r=0.929,P<0.01),而与TNF-α(r=-0.936,P<0.01)及RANKL(r=-0.951,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低表达OPG而高表达促炎因子,这与其骨密度值降低密切相关,OPG有望成为改善此类患者骨质代谢的新靶点。
作者:陆治平;高晓夏;汤海林;成旭东;席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1 NLRP3组成介绍1.1 NOD样受体( NLR)模式识别受体( PRR)是固有免疫中的免疫受体,其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识别和作用是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目前已知的PRR有四种:NLRs、Toll样受体( TLR)、RIG样解旋酶( RLHs)和C型凝集素( CTL)。与TLR这个膜结合受体不同,NL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诱导细胞内病原体的先天免疫。到目前为止, NLR内发现了23个人类相关基因。 NLR由三个部分组成:中央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C 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LRRs)和N-末端的半胱天冬酶( Caspase )区域。 NLR的上游信号通过与C端LRR结构域的结合与改变N端结构域,从而产生一系列炎症应答〔1〕。
作者:黄纬凌;杨俊;杨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从空巢老人慢性病照护视角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使农村空巢老人病有所医。方法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明确了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群体数量庞大、经济来源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健康状况不佳”这四个特性。随后,本文选取2016年入户访谈过程中患有慢性病的10户老人,从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患病及就医情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中国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慢性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慢性病医保报销比例有限、慢性病知识普及不到位、可选择的医疗机构不多等问题。结论应从增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补贴、加快医药改革步伐、选择适合农村居民的方式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加快村级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作者:王峥;罗晴珊;钟诗怡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应用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取石技术,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1,2〕,本文拟分析老年患者行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效果。
作者:李新丰;王高雄;李承中;黄天从;周文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制备浓度为0、3、6、9 mg/ml的槐耳清膏与人肺腺癌A549细胞作用后,采用流式细胞检测观察细胞凋亡率,并分析药物干预36 h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槐耳清膏各浓度组均可发生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浓度组可使人肺腺癌A549细胞G0/G1、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多。结论槐耳清膏能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可能与细胞被阻滞于G2/M期有关。
作者:鲁明骞;卢宏达;许新华;卢忠心;孔庆志;雷章;徐冰清;李颖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我国政府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的战略任务,《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卫生部与民政部护理事业与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相继强调“医养结合”模式是应对社会老龄化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协同论的视角,结合协同发展的演化过程分析,就促进医养结合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做初步探索。
作者:陈娜;袁妮;王长青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