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改变及机制

金琳;王海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DNA甲基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改变情况,探讨甲基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84例、糖尿病肾病组98例,选取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志愿者60名为健康对照组。提取3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处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初筛3组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DNA甲基化人群,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技术检测3组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DNA甲基化水平。 ELISA法检测3组血清 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糖尿病肾病组 TGF-β1蛋白表达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TGF-β1基因第一外显子区甲基化比例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单纯糖尿病组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糖尿病肾病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TGF-β1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进一步升高。血清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UACR、BUN、Scr、FBS、PBS呈明显正相关,与eGFR、基因甲基化呈明显负相关。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和基因甲基化与血清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是影响 TGF-β1表达的因素。血清 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糖尿病肾病组12个CpG位点甲基化含量与病理分级相关。结论 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是高糖诱导系膜细胞TGF-β1基因表达激活的重要机制,参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院内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1例老年患者完成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9 h(3.7~9.9 h)。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3.9 h(4.1~19.5 h),术后住监护室时间平均3 d(1~5 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3 d(10~15 d)。术中出血量平均500 ml(400~800 ml);术后当天血红蛋白浓度由术前132 g/L(115~149 g/L)下降至114 g/L(100~145 g/L),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下降14 g/L。1例患者术后48 h发生急性肾损伤,治疗后恢复。11例患者整体血肌酐水平出院前与入院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平均发热3 d(1~8 d),无心包、纵隔、胸腔感染发生。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及新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结论基础心肺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的老年患者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陈夏欢;孙丹;黄波;耿慧;董士勇;商学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外周血血脂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该探讨外周血中血脂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 PD)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老年 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水平与PD发病、病程及 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Apo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低水平ApoA、HDL-C是影响P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随着患者 Hoehn-Yahr分级的升高,其 ApoA、TG、HDL-C水平显著下降(P 均<0.05),不同 Hoehn-Yahr 分级患者 TC、TG、LDL-C、ApoB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poA 水平(r=-0.671,P=0.012)和HDL-C水平(r=-0.689,P=0.018)与PD病程呈负相关;ApoA水平(r=-0.646)和HDL-C水平(r=-0.754)与PD患者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脂水平下降可增加PD患病的风险,尤以ApoA、HDL-C下降对 PD病情的影响明显,低脂血症在 P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祖洁;杨新新;昝坤;叶新春;时宏娟;张作慧;崔桂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Medlite C6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治疗中老年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Medlite C6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治疗中老年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黄褐斑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Medite C6Q-开关Nd:YAG激光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两组均治疗18 w,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黄褐斑皮损下降指数、患者满意度自我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皮损下降指数和治疗后的自评得分分别为(0.65±0.13)和(2.35±1.27),高于对照组的(0.50±0.17)和(1.25±1.64)(均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67%,高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lite C6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维生素C治疗中老年黄褐斑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白飞昂;胡志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95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静注丹红注射液(20 ml/d),检测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Urea)、肌酐(Cr)、餐后2 h 血糖(2 hPG)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4%)。治疗前后两组DN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后FPG、2 hPG、UAER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显著降低了FPG、2 hPG、HbA1C、TC、TG、LDL-C、Urea与 UAER水平,提高了HDL-C水平;且治疗组治疗后的HbA1c、TC、TG、LDL-C、Urea与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DN患者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可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肾功能。

    作者:李明霞;赵轶峰;于珮;王俊芳;任卫东;苏胜偶;董运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宝石能谱CT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1~3〕都各有其影像学优点和缺点。 DSA是目前肿瘤检测的金标准〔4〕;由于DSA常规检测的侵入性,使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开发简单、微创的影像技术仍然是当今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宝石能谱CT实现了CT领域高清晰与低剂量成像的完美结合;在临床应用中,大大提高了诊断精度和安全性,将影像诊断成功率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实现目前CT业内先进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的早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宝石能谱CT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成像,清晰显示解剖部位的细节结构。能谱成像对同一解剖部位进行两个不同能量级别的扫描,准确区别不同组织的化学成分,从而对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容积螺旋实现动态500排技术,成像能够覆盖312.5 mm的扫描范围,0.5 mm薄层、足够完成全身所有器官的四维成像。在灌注评估中,可以在轴向穿梭80 mm,覆盖范围达120 mm以上,大大地提高时间分辨率,使心脏检查顺利完成。全身低剂量成像、宝石探测器的应用、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ASIR)可降低图像噪音,大大减少了扫描剂量。本文综述宝石能谱CT应用的进展。

    作者:蒋娜;陈志民;方天舒;田英;李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眼脉动振幅在老年开角型青光眼与高眼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眼脉动振幅( OPA)在老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与高眼压( OHT)患者中的表现。方法选取 OHT患者21例、POAG 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CT)测量眼压(IOP)、OPA、角膜厚度(CC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对比OHT组及POAG组治疗前后及正常组检测结果。结果三组被检者的 CCT、HR、SBP 及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I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AG 组及OHT组眼压值均高于正常组,而POAG组与OH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OPA值OHT组为(3.6±0.9)mm-Hg,POAG 组为(3.1±0.7)mmHg,正常对照组为(3.2±0.8)mmHg;OHT 组、POAG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AG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IO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AG 组(2.6±0.5)mmHg及OHT组(3.1±0.8)mmHg OPA均较治疗前降低。 OHT组治疗后OPA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AG 组治疗后 OPA 值仍低于 OHT 组及正常对照组( P<0.05)。 IOP 值及 OPA 值呈正相关( r=0.511,P=0.012)。结论 OHT患者与POAG 患者及正常人的OPA 值存在差异,OPA值与眼压呈正相关。

    作者:韩芳;杨军;钟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径向运动功能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径向应变能力。方法选取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检查并存储患者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纵向峰值应变,计算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结果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尖两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有心包覆盖的室壁纵向峰值应变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的纵向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方法。

    作者:刘琨;喻林;张玉红;胡卯秀;彭红兰;黄玲;罗进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目前认为,帕金森病( PD)是一种较为常见、复杂多层次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疾病,是以早期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为核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 PD的症状具有异质性,并伴具有临床显著性的非运动症状。 PD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疼痛、疲劳等。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从程度上可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和痴呆。 PD-MCI常见于早期PD患者,帕金森病痴呆( PDD)常见于中晚期PD患者。PD认知功能障碍会降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家庭经济及非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徐一心;陈秋惠;张医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改变及机制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改变情况,探讨甲基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84例、糖尿病肾病组98例,选取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志愿者60名为健康对照组。提取3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处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初筛3组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DNA甲基化人群,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技术检测3组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DNA甲基化水平。 ELISA法检测3组血清 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糖尿病肾病组 TGF-β1蛋白表达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TGF-β1基因第一外显子区甲基化比例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单纯糖尿病组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糖尿病肾病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TGF-β1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进一步升高。血清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UACR、BUN、Scr、FBS、PBS呈明显正相关,与eGFR、基因甲基化呈明显负相关。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和基因甲基化与血清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是影响 TGF-β1表达的因素。血清 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糖尿病肾病组12个CpG位点甲基化含量与病理分级相关。结论 TGF-β1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是高糖诱导系膜细胞TGF-β1基因表达激活的重要机制,参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金琳;王海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大、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治疗2 w。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组织病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8, IL-10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能够改善结肠黏膜病理变化,减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血清 TNF-α及IL-8的含量,升高血清IL-10的含量( 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能够降低血清 TNF-α及 IL-8的含量,升高血清 IL-10的含量( P<0.05);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中低剂量组能够降低血清TNF-α及IL-8的含量(P<0.05),但血清 IL-10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及IL-8,升高IL-10的含量有关。

    作者:李博林;刘启泉;张晶;闫丹丹;成亚亚;王志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两种颅内减压术和二次脑损伤因素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预后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SLTC)及二次脑损伤( SBI)因素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 STBI)预后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 STB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SLTC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统计两组高热、低氧血症、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SBI因素,分析两种术式和SBI因素对老年 STBI预后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GOS)Ⅳ级、Ⅴ级分别为35%、21.67%,明显高于对照组(28.33%、16.67%)(P<0.05);②观察组术后1、3、7 d颅内压(ICP)低于对照组,脑灌源压(CCP)高于对照组(P<0.05);③共发生SBI 72例(60%),SBI患者术后 GOSⅠ、Ⅱ级分别为23.61%、12.50%明显高于非SBI组(10.42%、4.17%);Ⅳ级、Ⅴ级分别为25.00%、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9.58%、20.83%)(P<0.05);④SBI患者术后1、3、7 d ICP、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明显高于,脑组织氧摄取率(CMRO2)、CCP明显低于非SBI患者(P<0.05)。结论 SLTC术式、预防 SBI因素可有效提高老年STBI患者预后,改善脑代谢能力。

    作者:龙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WB-DWI)在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老年骨转移瘤(骨转移瘤组)和骨感染(骨感染组)患者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WB-DWI扫描结果。结果骨感染组患者ADC值为(1.43±0.24)×10-3mm2/s,明显高于骨转移瘤组(0.95±0.18)×10-3mm2/s;CNR值为(13.38±3.94),低于骨转移瘤组(26.97±4.76)(P<0.05)。 ADC阈值≤1.20×10-3mm2/s时诊断骨感染的阳性率为4.00%,ADC阈值>1.20×10-3mm2/s、>1.25×10-3mm2/s、>1.30×10-3mm2/s、>1.35×10-3mm2/s、>1.40×10-3mm2/s时诊断骨感染的阳性率为96.00%、90.00%、80.00%、70.00%、56.00%;ADC阈值≤1.00×10-3mm2/s、≤1.10×10-3mm2/s、≤1.15×10-3mm2/s、≤1.20×10-3mm2/s时诊断骨转移瘤的阳性率为76.00%、84.00%、94.00%、98.00%,ADC阈值>1.20×10-3mm2/s时诊断骨转移瘤的阳性率为2.00%;在各个不同ADC阈值时诊断骨感染和骨转移瘤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DWI用于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根据ADC值对骨转移瘤与骨感染进行鉴别。

    作者:史云菊;李肖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3C胰岛素泵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3C胰岛素泵与双C方案(胰岛素泵联合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2例脆性糖尿病患者并分为3C组(16例)和双C组(16例),均治疗6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情况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6天3C组空腹血糖〔FPG,(6.3±0.6)mmol/L vs (7.1±0.5)mmol/L〕、平均血糖〔MBG,(7.87±0.72)mmol/L vs (10.86±1.08)mmol/L〕明显低于双C组(P<0.05),3C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79±0.50)mmol/L vs (4.98±0.41)mmol/L〕、低血糖风险系数〔LGBI,(0.39±0.13) vs (1.08±0.32)〕明显低于双 C 组(P<0.05),3C 组血糖<3.9 mmol/L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9,0.11±0.04)mmol· L-1· h-1 vs (0.49±0.15)mmol· L-1· h-1〕明显低于双C组(P<0.05)。结论3C胰岛素泵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双C方案。

    作者:杨晓琳;刘阁玲;俞芳;肖红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糖耐量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139例,按其糖代谢状况分为糖尿病组(DM)31例,糖调节受损(IGR)组38例,正常糖耐量(NGT)组7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aspin、ATGL水平,同时测定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 h INS)水平。结果 DM组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FPG、2 h PG、FINS、2 h INS 、HOMA-IR、TG、LDL-C、LP( a)、Gensini积分均高于NGT组和IGR组,vaspin、ATGL、HDL-C 低于 NGT组和IGR组(P<0.05)。 DM组和IGR组≥3支病变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单支病变率显著低于NGT组(P<0.05)。 vaspin、ATGL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8、-0.522,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5、-0.514,P<0.01)。结论 vaspin、ATGL水平与2 h PG、胰岛素抵抗及CHD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vaspin、ATGL参与了不同糖耐量CHD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海英;杨收平;秦继宝;冯小娟;安仲武;吴兆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ys) C水平,并分析其对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脓毒症患者以CysC水平中位数(2.33 mg/L)为界分为观察组(n=42,CysC>2.33 mg/L)及对照组(n=43,CysC≤2.33 mg/L)。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肌酐(Scr)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CysC水平为(2.60±0.25)mg/L,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ysC水平与Scr及IL-6水平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 CysC水平与肾功能及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剑;赵茜;李素彦;何源;李春芝;宋津晓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按照24 h尿蛋白(24 h pro)水平分为肾病综合征组(24 h pro≥3.5 g,n=37)和非肾病综合征组(24 h pro<3.5 g,n=63),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 Apo)-B、Apo-E、脂蛋白( Lp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血脂各个指标与24 h pr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肾病综合征组的TC、NHDL-C、LDL-C、Apo-B、Lpa水平显著高于非肾病综合征组(P<0.05)。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TC、NHDLC、Apo-B、Apo-E、Lpa水平与24 h pro水平具有相关性( r=0.265,0.291,0.353,0.276,0.350,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24 h pro水平增高,血脂异常更显著,血脂异常会加重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应当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田大斌;许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浆微小RNA-208 a、210、506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RNA-208a、210、506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 AM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AMI患者间的表达差异。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AMI组,AMI组又分为急诊手术亚组、择期手术亚组和Gensini评分四个亚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miR-208a、210、506相对表达量。结果 AMI组 miR-208a、miR-506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P<0.05),miR-210较对照组降低(P<0.01);急诊手术组miR-208a较择期手术组升高(P<0.05)。三种 miRNAs在朝鲜族与汉族间无明显差异。 MiR-208a与年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pro-BNP 呈显著正相关,miR-210与年龄、pro-BNP 呈负相关,miR-506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K-MB、cTnI、pro-BNP呈正相关。 Gensini评分与 miR-208a、miR-506呈显著正相关,与 miR-210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MiR-208、210、506可作为 AMI的诊断标记物,其中 miR-208可能为早期诊断AMI的生物标志物。 miR-208a具有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并进行危险分层的潜力。 AMI患者血浆miR-208a、miR-210、miR-506的表达水平无地区、民族差异。

    作者:李胜男;李玉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腔镜和肠道镜联合保胆取石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应用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取石技术,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1,2〕,本文拟分析老年患者行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效果。

    作者:李新丰;王高雄;李承中;黄天从;周文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硫化氢对大鼠脑血肿周围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化氢( H2 S)对大鼠脑血肿周围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5只350~4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2 S组,每组25只。模型组、H2 S组大鼠行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对照组仅行头皮正中切口及暴露前囟而不行注射, H2 S组于手术当日开始每日腹腔注射硫氢化钠10 mg/kg,连续28 d,其余两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4、7、14、28 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及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术后14、28 d收集脑血肿周围组织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以计算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场面积,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后4、7、14、28 d的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4、7、14、28 d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及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分别为0分和5分,提示神经功能和后肢运动功能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均升高,而Tarlov评分、血肿周围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场面积及血肿周围组织VEGF水平和 GAP-43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脑血肿大鼠经H2S治疗后以上指标获改善,如H2S组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低于模型组,Tarlov评分、血肿周围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场面积及血肿周围组织VEGF水平和GAP-43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但H2S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 S可促进大鼠脑血肿周围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其增加脑血肿周围组织VEGF水平及促进GAP-43表达有关。

    作者:石磊;彭翔;赵炎;徐治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男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性激素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男性抑郁症患者50例作为抑郁症组、体检中心70岁以上男性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及泌乳素(PRL)水平。采用数字广度-倒背(DSB)、数字广度-顺背(DSF)、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老年男性抑郁症组患者血清E2和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LH、FSH、P、PR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男性抑郁症组 DSB 评分、DSF评分和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症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E2和 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血清 LH、FSH、P和PR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症患者治疗后DSB评分、DSF评分和 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老年男性抑郁症患者 DSF评分与血清T和LH呈正相关(P<0.05),MMSE评分与血清T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E2、T水平下降。

    作者:倪飞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