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花茶对衰老大鼠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

卢春毅;刘红;杨曦;荣曦;黄李平;黄振光

关键词:金花茶, 衰老, 凋亡, 抗氧化
摘要:目的:探讨金花茶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和抗凋亡的作用。方法拟建立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后,予高、低浓度金花茶灌胃干预。测肝脏和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 bax、bcl-2 mRNA 表达水平。结果与衰老模型组对比,高、低浓度金花茶组肝脏和睾丸组织 SOD 含量和 bcl-2 mRNA 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 MDA 含量和 bax mRNA 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低浓度金花茶组间比较,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结论金花茶可以提高 SOD 含量和降低 MDA 含量,通过上调 bcl-2和下调 bax 表达水平,减慢肝脏和睾丸细胞的凋亡,对延缓机体衰老有重要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对老年 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6例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集固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抗原,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 AECA,比较两组患者 AECA 阳性率的差异,分析 AASV 患者 AECA 与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 AASV 患者中的血清 AECA 阳性率比较发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P<0.05),AASV 病情活动期血清 AECA 阳性率、血清 AECA 和血沉(ESR)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情缓解期( P<0.05),且 AECA 阳性组 BVAS 分值和 ESR 水平明显高于 AECA 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抗内皮细胞抗体在 AASV 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活动程度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蒋茵;唐开奖;宋星慧;覃玉花;韦阳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受体 GFR-a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 Mor-ris 水迷宫筛选56只健康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14只。正常组常规饮水和饲料,不给予任何处理。其余三组大鼠均采用聚集态 Aβ25~35所致 AD 模型,模型组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处理。电针组施以电针双肾俞、双太溪、双足三里、百会、大椎等穴位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灌胃,疗程4 w。治疗后各组大鼠灌注固定后取海马,用免疫组化和 RT-PCR 检测大鼠海马 GDNF 及受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 GDNF 及其受体 GFR-a1阳性细胞表达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 GDNF、 GFR-a1阳性细胞及 GDNF mRNA 表达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对 AD 大鼠海马 GDNF 及其受体 GFR-a1表达增强的影响,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刘忠锦;张海燕;孙丽慧;郎尉雅;孙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沉默 G250基因对肾癌786-0细胞移植瘤 Skp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沉默 G250基因对肾癌786-0细胞移植瘤 S 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 G250的 siRNA 表达质粒 pshRNA-G250并转染肾癌786-0细胞,12只 BALB /c 裸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干扰成瘤组,干扰成瘤组每只裸鼠皮下接种5×106个 G250基因沉默后的肾癌786-0细胞(786-0/si-G250-b),以转染空质粒的细胞(786-0/si-G250-0)为对照。成瘤3 w 后,处死裸鼠后切取瘤块,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Skp2的表达。结果5×106个细胞皮下接种 BALB /c 裸鼠3 w 后均成瘤,Skp2在阴性对照组和干扰成瘤组裸鼠的肿瘤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3.33%(5/6)和16.67%(1/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 =0.04)。结论 G250基因表达沉默抑制了肾癌细胞移植瘤 Skp2的表达。

    作者:赵俊峰;肖耀军;姜耀东;赵善超;杨旭凯;郑少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伴 EGFR-T790M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新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5%〔1,2〕,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反应率(RR)仅为30%,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个月。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3〕。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因此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耐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EGFR-T790M 突变引起的耐药在所有耐药患者中约占50%~83%〔4~8〕,本文就 EGFR-T790M 的耐药机制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星星;邵铭心;孙宏伟;郭晔;马克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及其关联因素。方法采集门诊就诊的老年主观性耳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听力学检测,分析耳鸣临床特征及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男女比例相当。单耳发病明显低于双耳,左耳与右耳无明显差异。耳鸣与听力损失显著相关。耳鸣的匹配音调与听力损失的性质相关。失代偿耳鸣患病率为11.3%,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主观性耳鸣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加强防治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唐智;李玉兰;陈勇明;王继群;涂智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采取 LEO 支架辅助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栓塞方法,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逄锦峰;张爱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韧性理论在成功老龄化研究中的应用

    成功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躯体和认知等功能状况上无改变或改变甚微,它是相对于“正常老龄化”而言,不仅是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老年人因增龄而带来的丧失(如退休、丧亲、身体功能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及这些丧失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近年来国外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研究领域逐渐兴起了关于老年人心理韧性,或是在韧性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研究,这改变了传统的消极研究取向。本文介绍心理韧性理论在成功老龄化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丁月萍;施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120例经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分别观察和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近期功能恢复,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以及远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的患者近期及远期手术优良率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有助于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邵鸿飞;杨维明;曹英肖;马增路;栗振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黑逍遥散含药血清对 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黑逍遥散含药血清对由 Aβ25~35片段毒性诱导的 PC12细胞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计数、MTT 及流式细胞术测定观察黑逍遥散含药血清处理由 Aβ片段诱导的 PC12细胞活力、形态学及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黑逍遥散含药血清能增加 Aβ25~35导致的升高 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 LDH 释放,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黑逍遥散含药血清能降低增加细胞凋亡率。结论黑逍遥散含药血清能升高 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 LDH 释放,对 Aβ25~35诱导的 PC12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红彦;李海龙;张芸;赵鹏;顾静;车敏;王虎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瓣膜疾病、高血压、内分泌疾病、细菌毒素、肺气肿等均可造成心力衰竭(HF)的发生。 HF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的特点〔1〕。新的统计数据表明,HF 30 d、1年、5年的死亡率分别为10%、20%、42%,5年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3〕。 HF 治疗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医药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4〕。

    作者:唐娟;唐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100例该院诊治的 CHF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 BNP 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 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与对照组(8.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 BNP、左心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 LVESV、LVEDV、LVEF 及血浆 BNP 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 CHF 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浆 BNP 水平,但比索洛尔具有更强的优势,且安全性好。

    作者:金萍;张晓玲;黄大苹;周凌毅;丁霞;文敏;张习敬;汪萍;卢熙奎;杨政敏;钟俊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系数预测

    目的:掌控广东省老龄化发展进程和变动趋势。方法参照联合国平均预期发展模型,估算广东省2011~2050年平均预期寿命,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基于估算的平均预期寿命,推算广东省老年人口峰值期;以广东省1978~2010年户籍人口数据为样本,构建老年人口预测值满足老年人数峰值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设定低、中、高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利用模型预测广东省2011~2050年的总人数、老年人数和老龄化系数。结果广东省老年人口数将在2048年达到峰值1920万人,在设定的低、中、高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下,老龄化系数依次在2046年、2047年和2048年达到峰值14.84%、15.38%、15.58%。结论为控制广东省人口总量、延缓老龄化进程,应采用该文中介绍的中方案生育政策。

    作者:蔡志成;吕盛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或手术治疗ⅢC 或Ⅳ期卵巢癌患者

    每年约有10000人死于卵巢肿瘤〔1,2〕,长期生存率从25%~50%不等〔3,4〕,这取决于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而对生存影响强的因素是肿瘤残留量。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IDS)是晚期卵巢癌的标准化治疗〔1〕。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的效果。

    作者:董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腺素β10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胸腺素β10(Tβ10)是胸腺素β家族的一员,是一种与细胞运动有关的肌动蛋白单体结合蛋白。研究发现 Tβ10与甲状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胆管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关系密切。虽然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为患者获取了更长的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时间,但总体治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 Tβ10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简要综述了 Tβ10的结构与分布、机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继岚;蒋永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压氧辅治在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高血压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9例老年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3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疗程为6 w。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0患眼,89.55%)明显高于对照组(43患眼,66.15%)(χ2=10.53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A1c、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例,20.00%)与对照组(4例,11.76%)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873,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较好,给予护理干预后其不良反应发生也较少。

    作者:赵汝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及对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等分子物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难治性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实施血液灌流(HP)期间甲状旁腺素(i-PTH)、内皮素(ET)、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Ang)Ⅱ、肾素活性(PRA)的改变情况。方法95例难治性高血压 HD 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 n =45)与对照组( n =40),对照组实施 HD 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方案,实施 HP 治疗,均持续12 w,对比两组 i-PTH、ET、Ald、AngⅡ、PRA 及血压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 i-PTH、ET、Ald、AngⅡ、PRA 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 i-PTH、ET、Ald、AngⅡ、PRA 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血压得到改善,并且降压药物的应用种类也随之减少,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血压基本无变化,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 HD 患者实施 HP 治疗,能够有效清除机体 i-PTH、ET、Ald、AngⅡ、PRA 等物质,不仅能够使血压得到理想化改善,而且能够减少、控制降压药物的应用,进而优化心脑血管系统功能,防止并发症出现。

    作者:赖寒;甘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2例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并且常伴有多系统的损害,容易导致误诊误治〔1〕。本文分析我院12例老年 ANCA 相关性血管炎患者,更深入认识 ANCA 相关性血管炎所致全身多系统损害,从而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士彦;刘双信;罗承志;程卓;陈剑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市 PM2.5污染特性及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北京市大气中 PM2.5的污染特性及其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市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区设点,对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 PM2.5的浓度、平均气温、低气温、高气温等气象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PM2.5的污染水平。收集该院呼吸科门诊老年患者就诊率,分析北京市 PM2.5污染特性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结果1~4月及11、12月(采暖期) PM2.5平均浓度较高,与5~10月(非采暖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采暖期 PM2.5浓度与日照时长、降水量、低气温、高气温、平均温度均呈负相关(r =-0.488、-0.512、-0.565、-0.565、-0.629);PM2.5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就诊率呈正相关(r =0.788)。结论北京市采暖期 PM2.5日均浓度增大,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升高,二者呈正相关。

    作者:翟文慧;路晶凯;王伟;黄志刚;吴登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就诊的52例老年 ARDS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炎、营养、脱水和吸痰等支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采用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w 体内氧合指标及炎性因子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经1 w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浓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 2/FiO2)均上升,血清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均降低(均 P<0.05);且实验组以上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 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 ARDS 可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合指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增强患者抗炎能力,提高疗效。

    作者:龙晓莉;王永红;卢卫琴;庞科;王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苷酸合酶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股骨头坏死的关联性

    目的:探讨胸苷酸成酶(TS)5′非编码区28 bp 重复序列(rs34743033)及3′非编码区遗传多态性( rs34489327)与海南中老年人群股骨头坏死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海南省股骨头坏死患者216例作为实验组,健康对照21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 PCR 方法及焦磷酸测序法检测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 TS 基因 rs34743033多态位点3R /3R、2R /3R、2R /2R 基因型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为79例(36.6%)、68例(31.5%)、69例(31.9%),在对照组中为103例(47.7%)、76例(35.2%)、37例(17.1%),组间差异显著(χ2=13.27,P<0.05)。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相比,3R /3R 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R /2R 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TS 基因 rs34489327多态性位点可检测出三种基因型,+6 bp /+6 bp、+6 bp /-6 bp、-6 bp /-6 bp 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为68例(31.5%)、83例(38.4%)、65例(30.1%),在对照组中为95例(44.0%)、78例(36.1%)、43例(19.9%),组间差异显著(χ2=13.27,P<0.05)。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相比,+6 bp /+6 bp 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6 bp /-6 bp 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因型3R /3R 和-6 bp /-6 bp 可能是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昌新;吴国志;王晖;陈文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