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寒;甘华
头晕/眩晕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常突然发病,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且易反复发作,神经内科门、急诊每天都会接诊头晕/眩晕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其病因涉及神经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心血管内科等,大量的资料表明,老年人的头晕/眩晕与颈部及颅内血管的硬化、狭窄、闭塞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头晕/眩晕患者颈部及颅内动脉血管的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郭薇;王亚芬;方乐;崔瑞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用不同时间后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GMC)衰老指标的影响,探讨 t-BHP 在HGMC 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10、30、50、100μmol /L tBHP 刺激细胞,每天刺激1 h,连续5 d,刺激结束后48 h 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形态改变确定 t-BHP 诱导 HGMC 衰老的佳浓度。结果30μmol /L tBHP 刺激HGMC,每天1 h 连续作用5次后可抑制 HGMC 增殖,且84%的 HGMC SAβ-gal 染色阳性,90%HGMC 进入 G0~G1期;光镜表现细胞体积增大、胞体扁平、胞质颗粒增多;电镜下细胞核膜内陷,染色质凝集、边集,细胞质空泡增多,出现髓样溶酶体。结论30μmol /L tBHP 刺激 HGMC 后每天1 h 连续作用5次,可作为诱导 HGMC 发生衰老的刺激因素。
作者:周红丽;魏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针对 ShRNA 靶向干扰 BHRF1基因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以分析癌症靶向治疗的前景。方法通过基因测序法鉴定所构建的siRNA 表达载体。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流式细胞术评价转染 siRNA 后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与 NC-shRNA 组相比,BHRF1-shRNA 组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率为(31.51±1.59)%。结论由慢病毒载体介导的 shRNA 表达载体进入细胞后,可以有效下调 BHRF1基因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张艳平;丁矢;李雪兰;杨杰;唐峰;欧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1年该院应用椎弓根钉技术手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9例,行后路椎板减压、肿物切除,椎弓根钉和(结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定期影像学随访观察颈椎稳定性、肿物切除及残留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MRI)证实肿瘤全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JOA 评分显著提高;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且肿瘤无复发。结论颈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减压术后的颈椎不稳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国威;林宏生;吴昊;陈克恩;李德彦;熊廷亮;纪志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劳损的病因是超负荷使用引起的慢性机械性损伤,多发于支配多动或负重关节的肌肉或维系这些关节的韧带、关节软骨和脂肪垫等组织,长期、经常地重复某一特定的动作是造成超负荷使用而致病的常见原因〔1〕。膝关节是人体较大且复杂的屈曲关节,同时它也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在人体运动中时刻承受着较大的应力。近年来膝关节疼痛患者越来越多,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病因较多,其中多是因为膝关节过度负荷致使慢性微细损伤,是膝部常见的运动劳损性病痛〔2〕。患者多以膝部疼痛、肿胀、伸屈不利为主诉,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生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运动系统疾病之一。本研究通过热疗和脉冲穴位刺激的物理手段,对78例中老年膝关节劳损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焦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系统及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阻断大鼠脑中动脉法制备脑缺血模型,观察凉血通瘀方低、中、高剂量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β血小板球蛋白( TG)、血小板因子(PF)4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凉血通瘀方中、高剂量能减轻模型大鼠脑损伤;延长血浆 APTT、PT、TT,降低血浆中 FIB 含量;增加血清中 t-PA 含量,降低血清中PAI-1、β-TG、PF4含量。结论凉血通瘀方能改善脑缺血大鼠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蒋宝平;田磊;许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5%〔1,2〕,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反应率(RR)仅为30%,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个月。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3〕。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因此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耐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EGFR-T790M 突变引起的耐药在所有耐药患者中约占50%~83%〔4~8〕,本文就 EGFR-T790M 的耐药机制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星星;邵铭心;孙宏伟;郭晔;马克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丙肝病毒(HCV)感染可以引起肝脏损害,进而导致全身功能紊乱,而糖尿病(DM)是以血液中葡萄糖升高为主的代谢性疾病,亦可以引起全身大血管及微血管病理改变,影响机体整体代谢,Naing 等〔1〕进行的 Meta 分析证明 HCV 感染与糖尿病关系密切;Mason 等〔2〕证实在 DM 患者中,HCV 感染的患者所占比例很大。因此正确理解 HCV 感染致 DM 的发病机制,积极治疗,可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新转;朱秀洁;田秀娟;王桂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致病因素复杂,病理损害多变,疾病自然病程不一致,内外科治疗结果均不稳定,而且患者的期望值往往高于实际治疗结果。因此,外科医生应对 GERD 的病理生理有清晰的认识,熟练掌握各种评价手段,谨慎选择外科指征并灵活使用各种抗反流手术技术。
作者:张岩;赵松;任爽;李向楠;朱登彦;赵佳;黄琪;吴彬;卢家奇;吴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与 Klotho 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65~7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30例,既往无手术史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0.15 mg /kg、芬太尼0.002~0.004 mg /kg、依托咪酯0.15~0.3 mg /kg、维库溴铵0.1 mg /kg。麻醉维持:开始手术后根据麻醉需要追加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然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维持镇痛、术中根据麻醉需要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镇静,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要求即可。分别于手术前(T1)、手术结束(T2)两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 Klotho 蛋白含量。术前1 d、术后第1、3天对患者进行简易智力量表( MMSE)测验。结果术后第1天 POCD 发生率为33.33%。 ELISA 实验测量 Klotho 蛋白含量术后(83.91±14.17)比术前(120.07±25.19)明显降低(P<0.01),且发生 POCD 的患者 Klotho 蛋白含量术后均下降。结论 POCD 的发生可能与 Klotho 蛋白含量的降低有关。
作者:白雪松;金辉;黄学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新城市老人”的养老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借用社会支持理论,在自编量表的基础上,以攀枝花市为例,以城镇化进程中“新城市老人”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新城市老人”养老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并且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养老支持结构与功能各变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从而给出提高老年人特别是“新城市老人”健康促进的对策与建议。结果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老人中男性多于女性(56.5% vs 43.5%),年龄低于69岁的低年龄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高龄老人。从接受教育情况来看文盲及小学文化所占比例高。从婚姻状况来看大部分老人有老伴陪伴,但是单身独居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5.2%),这些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更值得关注。从健康状况来看攀枝花市患者的健康状况良好,说明大部分新城市老人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从月收入来看,在被调查新城市老人中86%的老人有3个或以上子女,但是由于属于城镇化后的新城市老人,其收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低于400元。所以,攀枝花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新城市老人在生活保障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除了年龄不同、子女数量不同的个体在养老支持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月收入在养老支持总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个体特征是影响攀枝花市城镇化新城市老人获得不同养老支持的重要因素。除年龄对获得养老支持数量与质量的影响较小外,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状况、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在空巢老人的养老支持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t =-3.357、3.533、5.280、4.255、4.368,P<0.05)。除了性别和子女数量两个因素外,其他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月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均对攀枝花市城镇化新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t =2.885、9.707、4.336、12.399、3.378,P<0.05)。总体养老支持结构各变量与总体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154~0.366。养老支持功能各变量与生活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介于0.202~0.459。结论从整体看,“新城市老人”存在着心理适应更困难的现状,根据增强弱支持力,同时保证强支持力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则为前提,全面开展提升老年人特别是“新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及健康促进工作尤为迫切,确保城镇化进程中“新城市老人”在养老过程中,能够根据个人需求,获得足够的物质保障和生活照料等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
作者:张群;朱冬菊;于红;张利萍;魏小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花茶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和抗凋亡的作用。方法拟建立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后,予高、低浓度金花茶灌胃干预。测肝脏和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 bax、bcl-2 mRNA 表达水平。结果与衰老模型组对比,高、低浓度金花茶组肝脏和睾丸组织 SOD 含量和 bcl-2 mRNA 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 MDA 含量和 bax mRNA 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低浓度金花茶组间比较,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结论金花茶可以提高 SOD 含量和降低 MDA 含量,通过上调 bcl-2和下调 bax 表达水平,减慢肝脏和睾丸细胞的凋亡,对延缓机体衰老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春毅;刘红;杨曦;荣曦;黄李平;黄振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应用氯吡格雷不同剂量及疗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连续选取共174例 DM 合并冠心病患者,按氯吡格雷服用情况随机分为 A 常规治疗组、B 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C 氯吡格雷双倍疗程组。 A 组和 C 组 DES 置入术前一次性给予氯吡格雷300 mg,术后75 mg /d,A 组持续用药12个月,B 组24个月;B 组术前一次性给予氯吡格雷600 mg,术后150 mg /d,持续用药12个月,三组其他给药及治疗方案均一致。患者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判断并记录终点事件。术后12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比较术后12个月的再狭窄发生率以及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率。分别于术前24 h 和术后48 h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各组间血小板抑制率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结果三组间临床基线特征和造影及介入特点均无统计学差异,双倍剂量的氯吡格雷可增加 DM 合并冠心病患者 DES 置入术后血小板抑制率(25.7 vs 21.5,P<0.05)和病人对氯吡格雷的敏感性,降低 CR 现象的发生(15.5 vs 29.3,P<0.01),降低双倍剂量12个月内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1.7 vs 5.2,P<0.01)、再狭窄发生率(3.4 vs 8.6,P<0.01)和 ST 的发生率(1.7 vs 5.2,P<0.01)。双倍剂量和双倍疗程的氯吡格雷均可降低 DM 合并冠心病患者 DES 置入术后24个月内的 MACE(10.5 vs 16.4,P<0.05;8.9 vs 16.4,P<0.05)、死亡发生率(1.8% vs 5.5,P<0.05;%0% vs 5.5%,P<0.05)、ST 发生率(3.5 vs 7.3,P<0.05;1.8 vs 7.3,P<0.01)。不论是双倍剂量还是双倍疗程,均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10.3 vs 8.6,P>0.05;10.3 vs 8.6,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 DES介入治疗后长期大剂量应用氯吡格雷是安全有效的,可适当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更好的长期临床预后。
作者:兰亚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血脂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的治疗除了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干预外,药物治疗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研究显示,在合并多种疾病或联合用药等情况下,存在引发其他疾病等重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安全性受到质疑〔1〕。中医学中血脂异常,属“气血津液病”范畴,与痰浊、瘀血病证相似。中医辨证论治、组方配伍的特点能对血脂异常进行多途径、多靶点、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作者:杨开燕;钟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 /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 /d,均于晚饭后2 h 服用,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血脂、心功能、颈动脉斑块指标变化,并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及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 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 TC、TG、LDL-C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 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5/45),对照组为31.1%(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相比20 mg /d,40 mg /d 的阿托伐他汀能使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
作者:马维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糖尿病(DM)心肌病(DCM)是 DM 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生理特点为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晚期也有收缩功能的降低〔1〕。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及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心肌病变作为 DM 的独立并发症而存在。随着 DM 发病率的逐年增高,DCM 已成为老年 DM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本文阐述 DM 心肌重构的病因、病理、机制及防治。
作者:曾菊绒;胥晓丽;徐天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采取 LEO 支架辅助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栓塞方法,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逄锦峰;张爱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老年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于胸膜或肺部病变〔1〕。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2〕。电视腹腔镜(VATS)已经作为新的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治疗。但传统3孔 VATS 手术中易出现出血及损伤神经,对创伤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因此探索出一种适用于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低创伤性术式对于提高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组采用单孔 VATS 及传统3孔 VATS 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作者:蒋清;曾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甲一方治疗高龄肝火旺盛型 Graves 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体积及突眼的影响。方法肝火旺盛型 Graves 病高龄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治甲一方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多汗、心悸、燥热、消瘦、易饥饿等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酸抗体( TPOAb)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突眼度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9.23%)高于对照组(69.23%)(P<0.01)。结论治甲一方治疗高龄肝火旺盛型 Graves 病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可缓解甲状腺肿大、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及进甲亢性突眼的好转。
作者:林旋;郎江明;魏爱生;刘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13味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至大鼠脑组织缺血损伤模型,在各时间段断头取脑,用 ELISA 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脑缺血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的含量及细胞凋亡数量的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升高,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多( P<0.05);与模型组比较,嘎日迪-13味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 IL-1β和 TNF-α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百分比数减少( P<0.05)。结论嘎日迪-13味丸能降低大鼠脑缺血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轻缺血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 IL-1β和 TNF-α含量有关。
作者:陶春;林琳;宋葆华;汤文莉;宝鲁尔;宣丽颖;翟景波;刘鑫;张冬丽;霍万学;刘月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