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对比

殷伟

关键词:膀胱肿瘤, 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摘要: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新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施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分为TURBT组,将使用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开放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数量、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 TUR BT组平均--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数量要远小于开放组,3年复发率远大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膀胱肿瘤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决定.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治疗老年Ⅲ型Pilon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Ⅲ型Pilon骨折采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该院骨科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Ⅲ型Pilon骨折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行外固定支架与有限内固定联合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均行6~24个月随访,X线检查显示骨折均达愈合标准,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6.5±0.5)个月,对照组平均为(7.2±0.6)个月,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持续疼痛、复位丢失、针道感染、关节僵硬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Ⅲ型Pilon骨折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恢复进程.

    作者:李永顺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暑期铁路高温作业人员的营养保健措施探讨

    暑运期间铁路高温作业人员在户外作业,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他们的健康状态关系着铁路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营,为了保护铁路职工的健康,必须加强和完善铁路高温作业人员的营养和保健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到铁路行车主管部门,职工本人,铁路疾病控制部门的相互协作.当前铁路高温作业人员的营养保健工作存在着漏洞和不足,本文旨在探讨适合铁路高温作业人员的营养保健措施.

    作者:陈继玮;万雪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护理

    本文以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护理为研究目的.对28例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手术的患者首先进行术前的心理安慰护理和准备护理工作,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从患肢安置、皮瓣观察、术后锻炼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结果 28例患者皮瓣成活率比较高,伤口愈合良好,活动正常.因此,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来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可靠性路径分析

    通过分析总结近些年来举办的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班经验,广泛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我们认为开展医学继续教育时,为了切实教学的可靠性应做好课程前的准备,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紧扣热点、难点,贴近临床实践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加强与学员沟通交流.

    作者:王文静;曲素丽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单脐动脉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单脐动脉诊断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分析该院诊断的86例胎儿单脐动脉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多普勒超声检出胎儿单脐动脉78例,检出率90.7%,漏诊8例,占9.3%.86例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其它畸形31例,占36.0%.52例单脐动脉胎儿选择继续妊娠并分娩,其中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5例,占28.8%,早产10例,占19.2%.结论 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单脐动脉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燕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急性颅脑外伤CT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外伤经CT检查诊断阳性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2005-2010年来该院脑外科收治的5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入院首先采用颅部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统计扫描结果,与手术视野结果和术后诊断对比阳性率的正确性.结果 CT诊断结果显示:颅骨骨折21处,18例患者,占36%;硬膜下血肿23处,15例患者,占30%;硬膜外血肿18处,11例患者,占22%;蛛网膜下腔出血14处,6例患者,占12%,CT诊断与手术视野结果和术后诊断对比阳性率的正确性达100%.结论 螺旋CT检查诊断阳性率高,操作方便,对患者创伤小,是帮助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入院确诊的佳方法.

    作者:张玉强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糖尿病社区防治管理措施

    目的 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管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节约国家的医疗资源.方法 统计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取糖尿病社区防治管理措施后,在该社区长期就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其中2009年间本社区仅进行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治疗,2010年间,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该糖尿病群体的健康管理措施.为统计观察方便,将2009年间的病例称为:对照组,将2010年间的病例称为:实验组.结果 统计显示,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防治措施管理后,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明显降低,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费用,而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对于糖尿病只有经过积极的有效治疗,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宣导,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能够使患者保持健康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邱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和康复率.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3月就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均有40例患者,两组在年龄、病情程度、年龄和以往病史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 经护理后比较,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在得到舒适护理后,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皮肤受损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提高了生活品质,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皮肤受损度和并发症爆发率.

    作者:侯慧磊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579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改变的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眼底改变,观察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该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79例产前、产后的眼底观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情况,正常58例(10%),眼底有改变者521例(90%),其中Ⅰ期改变者325(56.2%),Ⅱ期改变155例(26.8%),Ⅲ期改变99例(17.1%),其中9例合并视网膜脱离.结果眼底改变程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疾病程度与血压程度,蛋白尿程度成正相关.结论 眼底观察可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对本病的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李金姑;邱远霓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眼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解决眼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分析110例眼科外伤手术患者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然后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给患者创造一个佳的心理状态.结果 110例患者,在心理护理的作用下,均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通过手术,并康复出院,心理护理也受到了患者的好评.结论 将心理护理和眼科外伤手术结合,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手术质量.

    作者:姜立慧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先天性无胆囊的病例报道一例

    目的 观察探讨先天性无胆囊的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该院2008年4月1例先天性无胆囊的病例,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初诊为胆结石和幽门梗阻,入院后行胆囊切除术和胃大部份切除术,术中未发现胆囊,进行再次B超检查仍未发现胆囊,确诊为先天性无胆囊,后给予行胃大部份切除术,后治愈住院,随访3个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先天性无胆囊较为罕见,容易在临床上造成误漏诊,通常需要通过手术确诊,对B超检查提示胆囊小、胆囊萎缩,充满型胆囊结石的患者,临床需要警惕先天性无胆囊的可能,建议应在术前常规进行腹部CT检查,必要时可采取胃肠钡餐检查排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殷福扬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预防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以期找出佳的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手段.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该院进行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的48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其中8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通过术前和术后的CT检查、X线片以及术后的跟踪随访情况,分析探讨出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类型、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8例并发症患者中1例为腹膜后乳糜液漏,切口疝并发症1例,气胸1例,2例为深静脉血栓栓塞,肺炎合并胸腔积液1例.6例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 明确探寻出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及时找出佳的治疗手段,将损伤降低到小.

    作者:彭传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浅析超声造影技术在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已出现很多年,具体可根据影像来分析病情.本文利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等超声造影技术来分析有关于脾脏疾病,深化分析超声造影技术在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从而更有效的治疗脾脏疾病.

    作者:吴丹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1年7月该院治疗的124例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一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分别为95.16%和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和82.2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具有诸多优点,比如疗效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及依从性好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相南;李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临床联合用药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飞达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1例患儿服用多酶片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用贝飞达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体重及血清锌浓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飞达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既能有效改善小儿肠道菌群微生态,又能有效补充锌元素,对提高小儿食欲及免疫功能疗效非常理想,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崔吉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急诊科分诊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急诊科分诊和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1年6-12月实施传统护理的368例患者和2012年1-6月急诊科护理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12例患者,分别是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分诊准确率,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分诊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 急诊科患者实行急诊分诊和预见性护理,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作者:董玉会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16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照.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性交痛、排便痛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及阴道直肠隔异位结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5年),完整切除病灶者均预后良好,未能完整切除病灶者症状、病灶仍持续存在,但不严重.结论 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手术治疗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时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高压氧舱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调查高压氧舱内医院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感染进行预防与控制.根据笔者十多年从事高压氧治疗工作的经验,提出应对措施,以降低高压氧舱内医院感染的概率.

    作者:熊晓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08年12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5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基础治疗法,比较组内与组间治疗前后疗效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再次住院率、哮喘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乐维旭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手段,作出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于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168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该院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168例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后,接受密切的护理干预,分为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针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包括术前准备、用药护理、术前检查、心理干预、常规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鼻腔护理等在内的密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保证良好的预后情况,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可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