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高效空气过滤器更换周期探讨

闵捷

关键词:高效空气过滤器, 更换周期
摘要:目的 探讨该院手术室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更换周期.方法 对该院手术室洁净度2间1000级、11间10000级的手术室的悬浮粒子、沉降菌等参数进行测试并与有关标准比对.结果 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都控制在所选定的评定标准范围内.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数优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结论 高效空气过滤器没有固定的更换周期,更换周期应根据测试结果而定,应在测试结果接近测试标准时更换为好.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主要通过对医院一年中收治的20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病情跟踪和治疗记录,通过设置对照试验的方式进行考察.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血液中的半胱氨酸水平比对照组要高,差异较明显.结论 实验结果说明通过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判断心脑血管的健康与否,对于彻底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怀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时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护理成效,作出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份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含39例.向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向实验组提供全面性护理.分析在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在并发症的出现率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致残率与致死率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共21例患者预后效果良好,对照组共14例预后效果良好,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时,辅以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减小致残与致死的风险,促进良好预后效果的出现,有着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艳凤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心理护理联合信息支持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信息支持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4月期间前来该院治疗的颈椎病的患者76例,平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手段,但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联合信息支持;对照组只单纯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对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分析比较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显示两组都有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两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椎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联合信息支持,能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展;胡晔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眼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解决眼科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分析110例眼科外伤手术患者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然后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给患者创造一个佳的心理状态.结果 110例患者,在心理护理的作用下,均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通过手术,并康复出院,心理护理也受到了患者的好评.结论 将心理护理和眼科外伤手术结合,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手术质量.

    作者:姜立慧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时对不同血压患者的影响和护理

    目的 比较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时在不同基础血压患者中的影响,并进行观察和护理.方法 该院妇产科2011年12月共进行丙泊酚麻醉下无痛人流手术186例,以基础血压100/70mmHg为基准,分低于基准值的A组和不低于基准值的B组,A组79例,B组107例;用丙泊酚2 mg/kg加盐酸利卡因0.1 mg/kg缓慢静脉注射,监测BP、HR、SPO2,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及监测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BP、HR、SPO2的波动情况均未见显著差异,但A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胸闷、清醒后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 丙泊酚麻醉下无痛人流术时,基础血压偏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加强术中、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彭小平;徐彩萍;彭冬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院于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后临床康复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的总分和因子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P<0.05),治疗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功能得到强化,使患者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预防复发,患者管理自我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宾路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手段,作出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于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168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该院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168例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后,接受密切的护理干预,分为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针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包括术前准备、用药护理、术前检查、心理干预、常规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鼻腔护理等在内的密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保证良好的预后情况,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可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55例结肠透析患者护理

    目的 归纳总结肠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55例肠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肠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所有病人均能积极配合临床透析治疗,55例患者显效患者为47例,患者透析总有效率达85.5%,透析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显著提升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对肠透析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周钰琼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新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施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分为TURBT组,将使用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开放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数量、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 TUR BT组平均--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数量要远小于开放组,3年复发率远大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膀胱肿瘤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决定.

    作者:殷伟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16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照.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性交痛、排便痛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及阴道直肠隔异位结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5年),完整切除病灶者均预后良好,未能完整切除病灶者症状、病灶仍持续存在,但不严重.结论 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手术治疗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时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转变护士护理观念优化护患关系

    目的 探讨转变护士护理观念对优化护理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 对影响护士护理观念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的护理观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患关系的和谐建立,护士积极向上的观念可为患者提供精益求精、热情周到的服务,从而使护患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依赖的良好氛围,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从思想上、行为上、语言上认识转变护理观念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操作水平和沟通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大量成分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大量成分输血是外科手术中比较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它是影响人体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16例外科输血手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外科手术大量输血会打乱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出现凝血缓慢等不良症状,后得出的结论是,为了避免大量输血对人体凝血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临床医师在给患者进行大量成分输血前,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科学、合理的选择的各种血液的成分,为临床用血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作者:欧海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α能谱仪与低本底α、β计数器分析尿液中的钚含量

    钚主要通过吸入方式摄入体内引起内照射,为了准确分析和评价钚工作人员和事故现场人员的照射剂量,国内外一致采用对受照人员进行尿钚分析.本试验分别利用α能谱仪与低本底α、β计数器随机分析了3个尿液中的钚含量,结果表明α能谱仪可检测到10-5Bq/750 mL,比低本底α、β计数器检测的结果低2个数量级,原因是低本底α、β计数器不能对样品沉积源中的干挠核素铀、钍等进行甄别.

    作者:彭晓霞;崔玉凤;施章宏;魏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患者42例.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进而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腰背痛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脑脊液漏,无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植骨均已融合,均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情况.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优24例,良13例,可5例,无差例,优良率88.10%.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神经功能评分较高,融合率较好,临床效果明显,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作者:刘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1年7月该院治疗的124例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一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分别为95.16%和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和82.2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具有诸多优点,比如疗效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及依从性好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相南;李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宜宾市江安县2003-2011年艾滋病流行现况分析

    目的 分析宜宾市江安县2003-2011年艾滋病(AIDS/HIV)流行现况,为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宾市江安县2003-2011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1年共报道江安县艾滋病(AIDS/HIV)病例144例,其中HIV 98例,AIDS 46例.患者分布于各个年龄阶段,外出务工人员居多,男性占76.39%.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3.06%.结论 江安县艾滋病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近几年增幅较大,艾滋病已经在普通人群中蔓延,需加强政府主导和部门合作,加大艾滋病宣传教育、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力度,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蔓延速度.

    作者:张强;魏隆高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0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被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运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溶栓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心绞痛、心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无1例患者发生死亡,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死亡,在不良反应中患者发生心机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心绞痛.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都很好.

    作者:尹桂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肝门胆管癌外科手术体会(附43例病例)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43例行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0例,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23例(76.7%),其中根治性切除14例(46.6%),姑息性切除9例(30.0%);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肝管内外引流术6例.随访6个月~3年,根治性切除死亡11例,平均生存期为(8.6±1.1)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为56.4%、24.1%;姑息性切除死亡8例,平均生存期为(6.2±0.4)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为51.3%、20.8%.结论 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宋耀东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重症颅脑外伤在ICU发生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 该院ICU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5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痰致病菌培养.结果 252例患者中共有58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3.02%.58例患者共检出83株病原菌,其中58株病原菌为G-杆菌,占69,88%;18株病原菌为G+球菌,占21.69%;7株病原菌为真菌,占8.43%.其中G-杆菌中,以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常见,分别占27.71%和20.48%; G+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占12.05%;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球菌,占8.43%.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具有多重耐药、多重感染的特点,需要根据患者的药敏培养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刘立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临床病例教学在生理学中的运用

    生理学是医学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是在医学里起承下启上作用的基础学科,传统教学忽视了生理学与临床实际的结合,而临床病例教学法弥补了这一点,他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孟凡谋 刊期: 2012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