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平如涛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的17例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17例患者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一定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17例患者的康复例数为15例,见效例数为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康复例数为14例,见效例数为1例,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 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还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HPLC)

    目的 建立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检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用磺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填充剂的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保留时间为23~24 min,柱温为8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为55%.结果 甘露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是100.0%.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本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顾艳杰;王丽波;刘念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膨胀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Fixion膨胀自锁式髓内钉在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闭合复位后应用本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17例,骨折按AO分型:A型11例,B型4例,C型2例.结果 本组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术后据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13例,良3例,差1例,无1例感染,无断钉或骨不连.结论 应用本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微创快捷,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轴向弹性固定,放射线暴露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作者:冯俊松;杨兵;朱兴建;骆靖陵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心理护理联合信息支持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信息支持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4月期间前来该院治疗的颈椎病的患者76例,平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手段,但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联合信息支持;对照组只单纯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对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分析比较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显示两组都有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两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椎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联合信息支持,能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展;胡晔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护理

    本文以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护理为研究目的.对28例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手术的患者首先进行术前的心理安慰护理和准备护理工作,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从患肢安置、皮瓣观察、术后锻炼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结果 28例患者皮瓣成活率比较高,伤口愈合良好,活动正常.因此,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来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40例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临床观察对比可知,注意观察患者病情、严格执行药物护理,加强对患者并发症护理的重视等对于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患者42例.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进而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腰背痛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脑脊液漏,无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植骨均已融合,均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情况.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优24例,良13例,可5例,无差例,优良率88.10%.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神经功能评分较高,融合率较好,临床效果明显,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作者:刘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院于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后临床康复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的总分和因子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P<0.05),治疗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功能得到强化,使患者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预防复发,患者管理自我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宾路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4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引起脾破裂后保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2011年49例采用保脾方法治疗的外伤引起的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者中3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7例采用手术保脾治疗,其中1例保脾失败改脾切除;经治疗后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脾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保脾方法治疗外伤引起的脾破裂是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探讨重度高血压伴心肌缺血行腹部急救策略

    目的 探讨重度高血压伴心肌缺血行腹部急救的策略.方法 分别在患者术毕拔管前和诱导插管前进行艾司洛尔及佩尔地平的静注,术中观察静滴硝基甘油及停药后三者的变化.观察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术毕拔管前:静注药物后20 min内,三项指标显著下降.诱导插管前:静注药物2 min后,三项指标即已经显著下降,SBP、HR随后相继后回升至原水平.术中静滴硝酸甘油:SBP、DBP显著下降直至停药后30 min,而整个过程中HR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高血压伴心肌缺血行腹部急救手术时,可以应用艾司洛尔、佩尔地平及硝基甘油来降低高血压,减缓心率增快.

    作者:梁茜茜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浅述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在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防控办法.方法 系统性回顾该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5例病史资料,统计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一般规律,提出防控措施.结果 患者年龄,传染病接触史,抗生素、激素用药史等因素成为影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控制传染源,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迅速切断传播途径,严格隔离已感染患者,保护易感人群,规范使用药物治疗,是降低基层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芬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急诊护理在外伤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在外伤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总计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45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结合大量文献资料,与医师及责任护士总结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结果 45例外伤性昏迷患经治疗与急诊护理后,抢救成功40例,成功抢救率为88.89%;死亡5例,死亡率为11.11%.病死患者多因病情严重、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不仅能提高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抢救率,还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杜玉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检验与临床密切配合的诊疗作用分析

    本文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被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检验与临床密切配合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检验与临床密切配合的方法及其诊疗作用.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肝门胆管癌外科手术体会(附43例病例)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43例行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0例,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23例(76.7%),其中根治性切除14例(46.6%),姑息性切除9例(30.0%);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肝管内外引流术6例.随访6个月~3年,根治性切除死亡11例,平均生存期为(8.6±1.1)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为56.4%、24.1%;姑息性切除死亡8例,平均生存期为(6.2±0.4)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为51.3%、20.8%.结论 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宋耀东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后护理

    目的 对该院在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的90例患者护理配合经验总结.方法 对2009年2月-2011年4月来自该院的90例在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护理情况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后经过精心的护理,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 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所以回复较快,手术前精心的准备和手术过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冯雪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我国大陆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

    对我国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水平发展的地区差异,从而促进我国各地区卫生服务水平协调发展.主要选择医疗资源投入情况和医疗质量这两个方面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能反映各地区差异特征的几个公共因子,借此了解各地区的优势与差距,并对提高我国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作者:傅雅玲;伍欣叶;张浩敏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α能谱仪与低本底α、β计数器分析尿液中的钚含量

    钚主要通过吸入方式摄入体内引起内照射,为了准确分析和评价钚工作人员和事故现场人员的照射剂量,国内外一致采用对受照人员进行尿钚分析.本试验分别利用α能谱仪与低本底α、β计数器随机分析了3个尿液中的钚含量,结果表明α能谱仪可检测到10-5Bq/750 mL,比低本底α、β计数器检测的结果低2个数量级,原因是低本底α、β计数器不能对样品沉积源中的干挠核素铀、钍等进行甄别.

    作者:彭晓霞;崔玉凤;施章宏;魏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新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施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分为TURBT组,将使用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开放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数量、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 TUR BT组平均--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数量要远小于开放组,3年复发率远大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膀胱肿瘤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决定.

    作者:殷伟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加强医院管理对预防医疗纠纷的作用浅析

    目的 通过分析某院2007-2010年医疗纠纷发生及不断增多的原因,探讨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旨在为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7-2010年所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医院各级管理.结果 2007-2010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共9例,经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后,2011年医疗纠纷事件下降为零.结论 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医疗质量教育培训、强化医疗质量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评价机制等,可以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彦青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脑梗死发病危险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和研究脑梗死发病危险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摘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摘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为独立致病因素,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和脑梗死病情程度呈正性相关.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提示患者脑梗死危险性的增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单脐动脉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单脐动脉诊断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分析该院诊断的86例胎儿单脐动脉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多普勒超声检出胎儿单脐动脉78例,检出率90.7%,漏诊8例,占9.3%.86例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其它畸形31例,占36.0%.52例单脐动脉胎儿选择继续妊娠并分娩,其中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5例,占28.8%,早产10例,占19.2%.结论 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单脐动脉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燕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