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华
目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在高龄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开展舒适护理,观察评价其护理临床效果效果.方法 选取我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调查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11.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4.9±9.0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能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有利于手术治疗的开展.
作者:刘宝华;邓瑞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通过分析总结近些年来举办的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班经验,广泛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我们认为开展医学继续教育时,为了切实教学的可靠性应做好课程前的准备,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紧扣热点、难点,贴近临床实践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加强与学员沟通交流.
作者:王文静;曲素丽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B组按同样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结果 T1、T2时A组HR明显慢于,SBP、DBP明显低于B组,T1、T2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单次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巫春艳;耿红芳;容雄飞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氨曲南与头孢西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使用价值,为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2月来该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69例患者采用氨曲南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应用头孢西丁钠治疗,两组均为静脉滴注.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除菌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两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效果相当,细菌清除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经过比较后,氨曲南与头孢西丁钠对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感染细菌情况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葛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预约诊疗服务是公立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对于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近十年来,我院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通过推广实施多种预约挂号服务方式、强化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对门诊就医流程进行再造.优化后的门诊服务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非诊疗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为医院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施从先;缪丽燕;魏琳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骨科中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小儿骨科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患儿为观察组,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20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儿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能够避免手术切开的损伤,保持了骨折断端较好的软组织,治疗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其适用范围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占豪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转变护士护理观念对优化护理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 对影响护士护理观念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的护理观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患关系的和谐建立,护士积极向上的观念可为患者提供精益求精、热情周到的服务,从而使护患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依赖的良好氛围,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从思想上、行为上、语言上认识转变护理观念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操作水平和沟通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主要通过对医院一年中收治的20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病情跟踪和治疗记录,通过设置对照试验的方式进行考察.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血液中的半胱氨酸水平比对照组要高,差异较明显.结论 实验结果说明通过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判断心脑血管的健康与否,对于彻底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怀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4月到该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预后、颅内压高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11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对照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3例.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骨瓣治疗术.
作者:江云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脑梗死发病危险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摘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摘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为独立致病因素,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和脑梗死病情程度呈正性相关.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提示患者脑梗死危险性的增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对我国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水平发展的地区差异,从而促进我国各地区卫生服务水平协调发展.主要选择医疗资源投入情况和医疗质量这两个方面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能反映各地区差异特征的几个公共因子,借此了解各地区的优势与差距,并对提高我国各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作者:傅雅玲;伍欣叶;张浩敏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该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对照组)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观察组),每组各6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够大限度的保留完整的子宫,从而维持了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唐金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妇产科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不孕症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盆腔炎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病因,手术后,27例患者正常妊娠,占42.86%.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在女性因素导致的不孕症诊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俊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分诊和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1年6-12月实施传统护理的368例患者和2012年1-6月急诊科护理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12例患者,分别是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分诊准确率,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分诊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 急诊科患者实行急诊分诊和预见性护理,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作者:董玉会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患者42例.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进而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腰背痛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脑脊液漏,无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植骨均已融合,均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情况.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优24例,良13例,可5例,无差例,优良率88.10%.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神经功能评分较高,融合率较好,临床效果明显,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作者:刘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分析某院2007-2010年医疗纠纷发生及不断增多的原因,探讨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旨在为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7-2010年所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医院各级管理.结果 2007-2010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共9例,经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后,2011年医疗纠纷事件下降为零.结论 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医疗质量教育培训、强化医疗质量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评价机制等,可以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彦青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内镜套扎术治疗血吸虫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8年2月采用内镜套扎术治疗血吸虫病性门脉高压症患者74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平均套扎血管3支,平均时间30 min.治疗总有效率89.2%.术后1、2、3年随访再出血率为18%、30%、45%.结论 内镜套扎术治疗血吸虫性门脉高压症具有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吴四红;黄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建立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检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用磺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填充剂的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保留时间为23~24 min,柱温为8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为55%.结果 甘露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是100.0%.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本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顾艳杰;王丽波;刘念 刊期: 2012年第29期
调查高压氧舱内医院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感染进行预防与控制.根据笔者十多年从事高压氧治疗工作的经验,提出应对措施,以降低高压氧舱内医院感染的概率.
作者:熊晓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意义.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3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监护组与对照组.结果 监护组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ICP预后的关系表明,ICP值越高,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结论 颅内压监护可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判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山 刊期: 2012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