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从先;缪丽燕;魏琳
目的 探讨和研究脑梗死发病危险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摘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摘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为独立致病因素,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和脑梗死病情程度呈正性相关.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提示患者脑梗死危险性的增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向社区糖尿病患者宣传相关糖尿病知识,从而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率.方法 随机抽取我社区80例确诊糖尿病患者,以集中授课、个别指导、家庭随访、俱乐部等形式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健教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全面认识,掌握糖尿病的发展规律及保健常识,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结论 在社区开展关于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李红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对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1],以及具体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对206例患有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 在对患者观察随诊3-12个月后,经过拍片复查后,所有的患者的骨折线基本消失,没有出现不愈合,或者是胸廓畸形的现象.结论 内固定治疗方法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作者:黄祖军 刊期: 2012年第29期
内窥镜是近年来医院普遍开展的一项特殊的检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内窥镜室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本文对如何提高内窥镜室的护理技术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作者:林侠 刊期: 2012年第29期
本文以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护理为研究目的.对28例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手术的患者首先进行术前的心理安慰护理和准备护理工作,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从患肢安置、皮瓣观察、术后锻炼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结果 28例患者皮瓣成活率比较高,伤口愈合良好,活动正常.因此,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游离皮瓣移植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来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在文本挖掘技术下西药和中成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规律.方法 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分析西药和中成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规律,探讨文本挖掘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 通过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得出,治疗再碍用药中,环孢素A、环磷酰胺为高频西药,复方鹿胎膏、再障生血片为高频中成药,再障牙龈出血患者云南白药使用率较高.结论 文本挖掘技术一是种新型统计方法,能准确分析和计算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实践,
作者:庞玉娜;陈海东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1例,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依次修复冠状突,前关节囊,桡骨头,内、外侧副韧带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康复治疗及随访,总结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经验.结果 11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本组优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1.8%.无肘关节再脱位、局部炎症反应、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积极手术治疗,重建或恢复骨的结构,坚强内固定,修复关节周围支持结构,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
作者:王峰伟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该院急诊收治并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神经外科的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雪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治疗后早期护理干预在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DVT发生1例,发生率为1.79%,对照组术后1个月DVT发生11例,发生率为19.64%,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于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俊玲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分段麻醉、联合用药.结果: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
作者:刘刚;刘凤莲 刊期: 2012年第29期
通过总结多年来对临床医院进行管理的经验,探讨对医院进行管理中,各个环节制度化同人性化结合管理的相关问题.
作者:伍国典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及早给予调控血糖护理,观察血糖调控后患者预后、存活率,及血糖峰值与颅脑外伤病情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有11例患者血糖一直升高,终伤势过重或并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占17.0%.其余47例患者血糖在10~40 d内逐步控制在8.3~10.1 mmol/L,并通过有效护理,病情好转,存活率81.0%.血糖峰值与颅脑外伤病情变化与预后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常并发应激性高血糖,为此在临床护理中,应在加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调控血糖护理,降低血糖浓度,减少继发性脑损害,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梅盘琴;周伟益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社区医疗机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规范化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0月,大庆市红岗区、让胡路区两个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72例,年龄52~76岁,女38例,男34例,所有病例均经三级医院确诊.其中红岗区32例,为观察组;让胡路区40例,为对照组.入选标准: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Ⅱ-Ⅲ级,诊断时间为4~15年,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因,单纯高血压29例,单纯冠心病10例,高血压合并存冠心病30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观察组病人及家属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慢性心力衰竭一般诊疗常识,养生要点,家庭护理,自我监测病情,药物治疗评价,如何监测体重,合理饮食,预防感冒等.对照组病人的药物治疗完全基于三级医院出院时的医嘱或定期到三级医院门诊就诊时的医嘱,而观察组是在接受健康教育的前提下,由社区医生根据三级医院的医嘱结合病人的病情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心功能Ⅱ级患者每月随访一次,心功能Ⅲ级患者每周随访一次.结果 随访30个月,两组病人相比:对照组药物长期使用率低于观察组,病情加重次数多于观察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对照组病情加重的次数逐渐增多,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病人住院次数多于观察组;两组病人均无死亡.结论 观察组病人在观察的两年半期间,由于接受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健康指导,心衰的加重次数明显减少,再住院率明显降低,药物的依从性好.证明慢性心衰病人在社区医疗机构接受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控制其病理生理的进展,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控制率,为社区开展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干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叶东海;李波;耿慧;范小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和康复率.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3月就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均有40例患者,两组在年龄、病情程度、年龄和以往病史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 经护理后比较,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在得到舒适护理后,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皮肤受损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提高了生活品质,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皮肤受损度和并发症爆发率.
作者:侯慧磊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建立草莓香精中成分的GC-MS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通过直接进样,运用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结果 通过NIST05检索,得到定性结果,通过面积归一积分法得到每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结论 该法快速、灵敏、准确.
作者:张丹;曾玉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问题,找出脂肪液化的原因、解决办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通过抗感染治疗,均痊愈出院,出院后并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处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肥胖、贫血、咳嗽、糖尿病、手术缝合技术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等.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脂肪液化预防、治疗和解决措施,以此降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本文研究对促进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具体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冯素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分析某院2007-2010年医疗纠纷发生及不断增多的原因,探讨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旨在为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7-2010年所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医院各级管理.结果 2007-2010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共9例,经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后,2011年医疗纠纷事件下降为零.结论 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医疗质量教育培训、强化医疗质量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评价机制等,可以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彦青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104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42例,疗效良58例,疗效差4例,疗效优良率96.15%;对照组疗效优29例,疗效良52例,疗效差23例,疗效优良率77.88%.2组在疗效优良率上有显著性差异,(x2=13.1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治疗有利于对其临床病情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东红;肖佛义;张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31例和雷尼替丁组31例,对2组的疗效作比较.结果 2组症状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症状缓解快、治疗有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江礼庭 刊期: 2012年第29期
预约诊疗服务是公立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对于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近十年来,我院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通过推广实施多种预约挂号服务方式、强化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对门诊就医流程进行再造.优化后的门诊服务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非诊疗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为医院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施从先;缪丽燕;魏琳 刊期: 2012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