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针与亚甲蓝针在肛肠手术中的联合分段应用

刘刚;刘凤莲

关键词:肛肠病, 术后镇痛, 分段麻醉
摘要:目的 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分段麻醉、联合用药.结果: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期间264例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2例,对照组1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临床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效果优32例,效果良72例,效果差28例,效果优良率78.79%;观察组效果优61例,效果良62例,效果差9例,效果优良率93.18%.两组患者在效果优良率上有显著性差异,(x2=14.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宇芳;林东红;张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方法 该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这一年的时间里,共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70岁)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18例,分析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干预.结果 进行腹部手术的65例老年患者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7.7%,其中主要的并发症是感染、出血、肠梗阻、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经过对症治疗,均治愈.结论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出现常见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的特点及各个器官的功能状态不良等,因此,在患者的围手术期间内,应该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关心与护理.

    作者:杨春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急诊科分诊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急诊科分诊和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1年6-12月实施传统护理的368例患者和2012年1-6月急诊科护理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12例患者,分别是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分诊准确率,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分诊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 急诊科患者实行急诊分诊和预见性护理,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作者:董玉会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00年4月一2008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微创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脑外科开颅手术,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CT扫描结果及患者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CT扫描结果显示微创术在治疗前后得到明显好转,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较普通脑外科的开颅清除术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可行的,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自平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可靠性路径分析

    通过分析总结近些年来举办的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班经验,广泛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我们认为开展医学继续教育时,为了切实教学的可靠性应做好课程前的准备,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紧扣热点、难点,贴近临床实践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加强与学员沟通交流.

    作者:王文静;曲素丽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检验与临床密切配合的诊疗作用分析

    本文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被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检验与临床密切配合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检验与临床密切配合的方法及其诊疗作用.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20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1],以及具体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对206例患有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 在对患者观察随诊3-12个月后,经过拍片复查后,所有的患者的骨折线基本消失,没有出现不愈合,或者是胸廓畸形的现象.结论 内固定治疗方法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作者:黄祖军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临床病例教学在生理学中的运用

    生理学是医学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是在医学里起承下启上作用的基础学科,传统教学忽视了生理学与临床实际的结合,而临床病例教学法弥补了这一点,他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孟凡谋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接受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实验组接受肝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TIA反复率和症状消失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降低TIA的发作率,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刘勇荣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关于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作用的探讨

    目的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效能.方法 从医院管理的现状分析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 现阶段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要求.结论 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完善和规范信息化标准.

    作者:冀鸿飞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肝门胆管癌外科手术体会(附43例病例)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43例行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0例,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23例(76.7%),其中根治性切除14例(46.6%),姑息性切除9例(30.0%);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肝管内外引流术6例.随访6个月~3年,根治性切除死亡11例,平均生存期为(8.6±1.1)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为56.4%、24.1%;姑息性切除死亡8例,平均生存期为(6.2±0.4)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为51.3%、20.8%.结论 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宋耀东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再造门诊挂号流程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预约诊疗服务是公立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对于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近十年来,我院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通过推广实施多种预约挂号服务方式、强化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对门诊就医流程进行再造.优化后的门诊服务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非诊疗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为医院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施从先;缪丽燕;魏琳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的17例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17例患者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一定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17例患者的康复例数为15例,见效例数为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康复例数为14例,见效例数为1例,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 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还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平如涛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浅谈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患者护理重症患者的方法,探讨护理规范,完善临床重症患者护理思路.方法 筛选2007年3月-2011年5月于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80例,加强各项护理监护.结果 80例重症患者护理监护后,治愈23例(28.75%),显效45例(56.25%),有效10例(12.50%),无效2例(2.50%),总有效率达97.5%.结论 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护理态度,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是提高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规范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淑慧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高龄骨折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在高龄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开展舒适护理,观察评价其护理临床效果效果.方法 选取我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调查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11.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4.9±9.0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能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有利于手术治疗的开展.

    作者:刘宝华;邓瑞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16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照.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性交痛、排便痛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及阴道直肠隔异位结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5年),完整切除病灶者均预后良好,未能完整切除病灶者症状、病灶仍持续存在,但不严重.结论 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手术治疗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时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思密达应用于患有溃疡性口腔炎幼儿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思密达治疗幼儿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 该院治疗的溃疡性口腔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儿均给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复方龙胆紫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而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思密达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用药时间较短,患儿愈合比较快,同时给予患儿综合性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淑静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106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对近年来在该院进行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手术的10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手术比常规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结论 在腹腔镜下对卵巢良性肿瘤进行剥除手术相较于传统的腹腔手术安全性更高,手术中出血量较少,恢复期短,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很好,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阿吉尼沙麦麦提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104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42例,疗效良58例,疗效差4例,疗效优良率96.15%;对照组疗效优29例,疗效良52例,疗效差23例,疗效优良率77.88%.2组在疗效优良率上有显著性差异,(x2=13.1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治疗有利于对其临床病情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东红;肖佛义;张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氨曲南和头孢西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氨曲南与头孢西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使用价值,为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2月来该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69例患者采用氨曲南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应用头孢西丁钠治疗,两组均为静脉滴注.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除菌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两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效果相当,细菌清除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经过比较后,氨曲南与头孢西丁钠对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感染细菌情况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葛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