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益智方对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水平的影响

于涛;赖世隆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补肾益智方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五组,包括补肾益智方低、高剂量组( LD、HD)、Hup-A组(石杉碱甲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MC)、和正常老年对照组( SC)。除 SC外,各组均接受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双侧 Meynert基底核注射Ibotenic acid造模。然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补肾益智方高、低剂量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两组补肾益智方对 AD模型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LD组逃避潜伏期明显优于MC组和和HU组;HD也有所改善,但较LD组差,和HU群大致相当。结论补肾益智方能够改善的AD模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程度与补肾益智方剂量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与老年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和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00例入住该院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根据其病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组,同时选择4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并随访观察外周血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100例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中,早期肝衰竭46例,中期32例,晚期22例。四组患者皮质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肝衰竭程度的增加,皮质醇水平逐渐降低,ALT、AST、TBil水平逐渐上升,其余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皮质醇水平与 ALT、AST、TBil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BV-DNA 无相关性。100例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老年患者存活45例,死亡55例,诊断第1、7、14、21、30天存活组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死亡组( P<0.05);且随时间发展,存活组皮质醇水平呈上升趋势,死亡组呈下降趋势。结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皮质醇水平随病情加重而下降,其水平可作为临床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秋;常树珍;沈菲;董格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伏寒颗粒对先天伏寒小鼠模型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伏寒颗粒对先天伏寒小鼠模型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氢化泼尼松复制肾阳虚模型,使其同笼产子,得到先天伏寒模型,予以伏寒颗粒、肾气丸、蒸馏水灌胃14 d,观察各组一般状态、口腔及前后爪温度、免疫相关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与肾阳虚模型组比较,先天伏寒模型组虚寒性一般状态更重,口腔前后爪温度更低(P<0.05),血清 hs-CRP、IL-6、IL-4、TNF-α含量增高(P<0.05),IFN-γ含量、Th1/Th2比值降低(P<0.01)。与肾气丸组比较,伏寒颗粒组一般状态改善更明显,口腔前后爪温度回升明显(P<0.05),血清hs-CRP、TNF-α、IL-6、IL-4、IFN-γ含量,Th1/Th2比值有差异(P<0.05)。结论伏寒颗粒对先天伏寒证的疗效优于肾气丸。

    作者:郭家娟;张爽;李亦男;黄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处理方案,观察组围术期接受快速康复外科( FTS)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显著缩短( 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其中观察组恶心呕吐和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或P<0.01)。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FTS理念可改善患者术后恢复,并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月仙;马秀梅;刘丽萍;孙晶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治疗中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中老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中老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纯护肝组和恩替卡韦组各50例;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球蛋白(G)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原学:HBV DNA和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 TBil、ALT、AST、HA、CⅣ、PCⅢ、LN、HBV DNA和HBeAg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恩替卡韦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护肝组(P<0.01)。恩替卡韦组HBV DNA阴转率(42.6%)明显高于单纯护肝组(21.1%,P<0.01)。恩替卡韦组HBeAg血清转换率(29.7%)明显高于单纯护肝组(10.4%,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中老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明确,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理想药物,它具有快速清除病毒,安全性高的特点。

    作者:郭海英;杨明德;马洪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TGF-β1和PAI-1在老年IgA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液及尿液中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1在老年 IgA肾病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检测研究对象肾脏组织、血液及尿液中 TGF-β1和 PAI-1水平。结果与老年人和青少年非IgA肾病患者相比,老年IgA肾病患者肾脏组织、血液和尿液中TGF-β1和PAI-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老年IgA肾病患者肾脏组织、血液及尿液中TGF-β1和PAI-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老年IgA肾病患者肾脏组织、血液和尿液中TGF-β1和PAI-1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老年IgA肾病辅助诊断及判断疾病进展的手段之一。

    作者:樊平;梁新华;邹川;刘旭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耳部按摩的降血糖效果

    耳穴按压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保健预防疾病方法,糖尿病是耳穴按压治疗的优势病种〔1〕。但临床应用取穴多样,临床护士、病人掌握有难度,不易坚持。基于以上认识,耳部按摩可刺激耳部多个穴位,同时又能发挥经络自身的调节作用〔2〕。耳部按摩方法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方面发挥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耳穴按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

    作者:宋丹;赵莉娟;王丽;江志虹;马剑芬;段秀卿;张端香;毕守红;彭宝虹;伍胥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降脂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及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降血脂效果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1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比较每组治疗前后(3和6个月)的血清脂质指标变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数量变化、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3、6个月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6个月 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6个月总胆固醇(TC)、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和瑞舒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TC、TG、LDL-C明显降低(P<0.05)。和瑞舒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LDL-C明显升高(P<0.05)。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斑块治疗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在短期内降血脂效果明显,阿托伐他汀钙在长期内降血脂效果明显,在抗动脉硬化稳定斑块方面,均有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郑丽媛;赵晴;孔祥怡;王振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对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老年女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T2DM合并OP老年女性患者90例作为OP组,选取同期T2DM非OP老年女性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OP组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48 w,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股骨颈及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 BMD)、踝臂指数( ABI)、心踝血管指数(CAVI)、颈动脉内膜中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CAP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结果 OP组的BMD及AB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AVI、IMT、CA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48 w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OP组经股骨颈及ward三角区的BMD以及HDL水平均显著升高,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动脉硬化参数ABI、CAVI、IMT以及CAPS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股骨颈及ward三角区的BMD无明显变化,生化指标 HbA1c、FPG、HDL以及LDL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动脉硬化参数ABI、CAVI、IMT以及CAPS均显著加重,ABI显著下降,CAVI、IMT以及CAPS均显著上升(P<0.05);IMT增加:OP组20例,对照组46例,两组IMT进展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CAPS进展:OP组27例,对照组63例,两组 CAPS 进展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伦磷酸钠与阿法骨化醇联用能够改善T2DM联合OP老年女性患者的AS参数,一定程度上延缓AS进展。

    作者:汪元浚;杨发满;刘冀;李蓉;张培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SLC30 A8基因rs13266634多态性与甘肃汉族、回族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SLC30A8基因rs1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甘肃汉族、回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汉族和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 SLC30A8基因的基因型,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学及临床指标的检测,分别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b)评估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 SLC30A8基因的基因型CC、CT和TT频率在汉族、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均<0.05);等位基因C、T频率在汉族、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亦有差异(P均<0.05)。汉族C等位基因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4倍(OR=1.54,95%CI 1.09~2.16);回族C等位基因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6倍(OR=1.56,95%CI 1.09~2.22)。结论 SLC30A8基因 rs13266634多态性与甘肃汉族、回族T2DM的发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张淑兰;刘静;郭陆晋;郭茜;马晓琴;刘菊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老年人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优化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 CTPA)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对老年人检查成功率及对比剂肾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搜集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63~82岁,平均(72.5±12)岁,按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LVEF≥50%,观察组LVEF<50%,对照组对比剂用量80 ml,注射速率5.0 ml/s;观察组对比剂用量60 ml,注射速率4.0 ml/s,均行64排螺旋CTPA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图像质量的主观和客观分析,比较二者图像质量。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检查方法的成功率100%。两组图像的主观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图像质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两组图像的客观分析结果表明各选定部位的 CT值无明显差异,可以达到诊断要求。结论通过优化64排螺旋CT老年人的个体化注射方案,可以提高CTPA的检查成功率,较低的对比剂用量可以降低对比剂肾病的患病率。

    作者:王余广;王明达;张天宇;丛厚义;郑萧阳;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 SWB )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 SWB 量表测量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SWB情况。结果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SWB平均(82.36±11.8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家庭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是影响SWB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干预家庭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可能有助于提高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SWB。

    作者:刘莉;王玉环;吴勇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五虎追风散治疗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五虎追风散治疗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和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吡贝地尔缓释片和五虎追风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P<0.05);治疗后两组药物均可以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检查积分(P<0.01),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药物均可以降低患者每人平均每天出现异动症的时间( 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五虎追风散能减少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出现的时间,对治疗 PD中出现异动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用于轻、中度LID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炜;梁健芬;蒋凌飞;古联;吴林;胡跃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适应证

    有创-无创序贯性通气技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一种通气策略〔1〕,国内学者〔2〕提出以“感染控制窗”的出现为时间切换点,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缓解期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显著改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的效果〔3〕。本文旨在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用于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适应证和时机。

    作者:牛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层螺旋CT的吸呼双相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气相和呼气相多层螺旋 CT(MSCT)表现,并对空气潴留征及平均肺密度的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呼吸科被明确诊断为COPD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吸气相、呼气相胸部MSCT与常规肺功能( PFT)检查,分析呼吸双相MSCT表现,统计空气潴留评分值及平均肺密度( MLD),并与PFT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OPD患者空气潴留评分值、深呼气末MLD(MLDex)、深呼气末MLD(MLDin)-MLDex均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相关性(P<0.01),MLDin与 PFT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呼气相 MSCT能发现细微病变,有助于COPD的早期诊断,吸气相、呼气相CT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能够定量分析并反映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作者:马君;王婧雯;杨小花;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微量白蛋白(mALB)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大小将126例老年 DN患者分为临床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和 mALB 组(30 mg/24 h≤UAER<300 mg/24 h),同时选取63例无DN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对照组,并选取63例无糖尿病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4组血清HbA1c、CRP及mALB水平,并分析老年DN患者HbA1c、CRP及mALB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蛋白尿组、mALB组、糖尿病对照组血清HbA1c、CR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 mALB 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蛋白尿组、mALB 组HbA1c、CRP及mALB均显著高于糖尿病对照组(P<0.05);临床蛋白尿组HbA1c、CRP及mALB均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N患者血清mALB与UAER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HbA1c、CRP与 UAER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糖及炎症反应参与了DN患者肾微血管的病变过程,血清HbA1c、CRP及mALB与DN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DN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周青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冠脉内注射法舒地尔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原发经皮介入治疗中慢血流及无复流的效果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法舒地尔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 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首发STEMI且具备无复流高危因素患者82例,其中PCI术中予以冠脉内注射法舒地尔联合替罗非班29例(法舒地尔组),单独应用替罗非班27例(替罗非班组),术中不应用上述药物26例(非给药组)。分析各组术后即刻造影 TIMI血流、矫正TIMI帧数计数(CTFC)及心肌呈色分级( MBG),测定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MB)峰值浓度,1 w时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动分数指数( WMSI)。结果法舒地尔组TIMI血流、CTFC 及 MBG 与非给药组比较差异显著, CKMB 峰值、NTproBNP、WMSI 与非给药组比较均下降( P<0.01);术中收缩压与替罗非班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法舒地尔与替罗非班组比较仅MBG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与非给药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术中冠脉内联合给予法舒地尔及替罗非班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无诱发或恶化低血压现象。

    作者:隋春兴;王超;孙世泽;郑晓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美操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美操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12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老年人进行常规的自由锻炼。观察组进行由张海丽编制的大众健美操锻炼。两组老年人每天下午6点锻炼1 h,坚持锻炼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前后身体成分、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功能。结果实验前两组身体成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观察组的身体成分(体重、去脂体重、身体的质量指数、身体的脂肪比率、腹部的脂肪比率、骨骼肌以及蛋白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实验前的平衡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验后的平衡能力显著高于实验前以及对照组(均P<0.05);两组实验前的身体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肺活量、肺活量/体重以及肺活量/体表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老年人通过健美操进行锻炼,对身体成分和平衡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效果明显,值得在老年群体中推广。

    作者:江艳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40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脱机成功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失败组1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通气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入院时血红蛋白( Hb)、白蛋白( Alb)、通气时间、多器官衰竭( MODS)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状况均显著改善,治疗前、后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成功组 CRP(t=3.631,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失败组;成功组入院时 Hb(t=2.728,P<0.01)、Alb(t=3.346,P<0.01)显著高于失败组,而通气时间(t=4.353,P<0.01)和MODS发生率(χ2=4.713,P=0.003)均低于失败组。结论机械通气对伴有呼衰的AECOPD的老年患者有显著疗效,而结局受患者机体的炎症、营养状况、通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振贤;郑友峰;梁勇;许俊旭;吴挺实;王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某区养老院老年人营养知识调查

    行为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当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影响因素〔1〕,其中饮食习惯和营养因素又与老年人多发病的发生和发展直接相关〔2〕。老年人由于特殊的体质,其营养素的水平不同于成年人,养老院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健康问题〔3〕。而我国老年居民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4〕,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膳食模式向西方膳食结构转化,即粮谷类食物摄入量减少〔5,6〕,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及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等〔7,8〕,进而使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Arnet等〔9〕指出改善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对改善老年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社会负担都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作者:张春宏;熊祥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选择61例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机械通气方法不同分为有创通气组31例和无创通气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有创通气组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通气组采取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BNP变化。结果治疗24 h后,有创通气组pH、动脉血氧分压( PaO2)明显高于对无创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浆BNP明显低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COPD 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降低血浆BNP,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无创正压通气。

    作者:陶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