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联合用药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疗效观察

崔吉文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 贝飞达胶囊, 葡萄糖酸锌
摘要:目的 探讨贝飞达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1例患儿服用多酶片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用贝飞达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体重及血清锌浓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飞达胶囊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既能有效改善小儿肠道菌群微生态,又能有效补充锌元素,对提高小儿食欲及免疫功能疗效非常理想,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特点探析

    目的 探析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特点,研究腹腔镜结合病理诊断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疗价值.方法 取该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病变组织切除并作病理检查.结果 ①102例红色病变21例,黑色病变23例,白色病变58例,病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83例(81.37%),没获得内异症病理依据患者19例(18.63%),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中,包含100%红色病变,89%黑色病变以及27%白色病变.②阔韧带后叶(38)和宫骶韧带(39)为常见病变位置.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由多种病灶引起,病变以白色为主,而病理符合率以红色居高;阔韧带后叶和宫骶韧带为常见病变位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中,腹腔镜加以精确的病理检查至关重要.

    作者:翟香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医院管理中的执行力与人性化管理探讨

    通过总结多年来对临床医院进行管理的经验,探讨对医院进行管理中,各个环节制度化同人性化结合管理的相关问题.

    作者:伍国典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思密达应用于患有溃疡性口腔炎幼儿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思密达治疗幼儿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 该院治疗的溃疡性口腔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儿均给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复方龙胆紫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而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思密达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用药时间较短,患儿愈合比较快,同时给予患儿综合性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淑静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的17例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17例患者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一定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17例患者的康复例数为15例,见效例数为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康复例数为14例,见效例数为1例,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 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还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平如涛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2011年邹平县肿瘤监测资料分析

    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健康,而且也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也是居民因病致贫和返贫的重要原因.开展肿瘤登记报告能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发病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

    作者:郝素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向社区糖尿病患者宣传相关糖尿病知识,从而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率.方法 随机抽取我社区80例确诊糖尿病患者,以集中授课、个别指导、家庭随访、俱乐部等形式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健教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全面认识,掌握糖尿病的发展规律及保健常识,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结论 在社区开展关于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李红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20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1],以及具体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对206例患有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 在对患者观察随诊3-12个月后,经过拍片复查后,所有的患者的骨折线基本消失,没有出现不愈合,或者是胸廓畸形的现象.结论 内固定治疗方法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作者:黄祖军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手术室高效空气过滤器更换周期探讨

    目的 探讨该院手术室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更换周期.方法 对该院手术室洁净度2间1000级、11间10000级的手术室的悬浮粒子、沉降菌等参数进行测试并与有关标准比对.结果 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都控制在所选定的评定标准范围内.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数优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结论 高效空气过滤器没有固定的更换周期,更换周期应根据测试结果而定,应在测试结果接近测试标准时更换为好.

    作者:闵捷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术中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B组按同样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结果 T1、T2时A组HR明显慢于,SBP、DBP明显低于B组,T1、T2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单次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巫春艳;耿红芳;容雄飞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肝门胆管癌外科手术体会(附43例病例)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43例行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0例,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23例(76.7%),其中根治性切除14例(46.6%),姑息性切除9例(30.0%);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肝管内外引流术6例.随访6个月~3年,根治性切除死亡11例,平均生存期为(8.6±1.1)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为56.4%、24.1%;姑息性切除死亡8例,平均生存期为(6.2±0.4)个月,其1年、3年生存率为51.3%、20.8%.结论 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宋耀东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4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引起脾破裂后保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2011年49例采用保脾方法治疗的外伤引起的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者中3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7例采用手术保脾治疗,其中1例保脾失败改脾切除;经治疗后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脾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保脾方法治疗外伤引起的脾破裂是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后护理

    目的 对该院在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的90例患者护理配合经验总结.方法 对2009年2月-2011年4月来自该院的90例在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护理情况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后经过精心的护理,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 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妇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所以回复较快,手术前精心的准备和手术过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冯雪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院于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后临床康复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的总分和因子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P<0.05),治疗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功能得到强化,使患者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预防复发,患者管理自我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宾路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亚低温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死亡率为5.2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26%,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可以有效保护脑组织,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建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α能谱仪与低本底α、β计数器分析尿液中的钚含量

    钚主要通过吸入方式摄入体内引起内照射,为了准确分析和评价钚工作人员和事故现场人员的照射剂量,国内外一致采用对受照人员进行尿钚分析.本试验分别利用α能谱仪与低本底α、β计数器随机分析了3个尿液中的钚含量,结果表明α能谱仪可检测到10-5Bq/750 mL,比低本底α、β计数器检测的结果低2个数量级,原因是低本底α、β计数器不能对样品沉积源中的干挠核素铀、钍等进行甄别.

    作者:彭晓霞;崔玉凤;施章宏;魏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脑梗死发病危险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和研究脑梗死发病危险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摘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摘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为独立致病因素,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和脑梗死病情程度呈正性相关.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提示患者脑梗死危险性的增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庆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预后观察

    目的 分析择期介入与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该病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择期介入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病死率低、并发症少.结论 择期介入疗法治疗该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具有药物疗法所无可比拟的优点,而且所产生的并发症非常少,是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程佩富;刘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探

    医院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更新速度不快等问题,给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医院档案人员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新时期档案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并对档案管理人员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作者:曾妙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急诊科分诊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急诊科分诊和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1年6-12月实施传统护理的368例患者和2012年1-6月急诊科护理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12例患者,分别是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分诊准确率,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分诊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 急诊科患者实行急诊分诊和预见性护理,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作者:董玉会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病例导入与问题设置相结合教学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护理实验教学中病例导入联合问题设置的教学法所带来的教学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该校09级护理专业的2个班级,以1个班为研究组52人,另1个班为对照组49人,研究组班上的学生采用病例导入和问题设置相结合的教学法进行较为灵活的护理教学,对照组班则采取较常见的理论知识加操作训练等规范化教学.理论及实践上的教学内容完成后,对2个班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并通过问卷形式来调查2组对此次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结果 研究组综合成绩优良例数占50例(96.15%)多于对照组39例(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后的教学满意度比较,较满意的人中研究组45例(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例(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上研究组和对照组所占例数分别为49例(94.23%)和22例(4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际的护理实验教学中病理导入和问题设置相结合的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作者:李丽萍;王炳林 刊期: 2012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