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荣;李志峰
目的:探讨通过对老年人群潜水活动前后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的检测分析评价老年人群是否适应参加休闲潜水运动。方法选择初次参加潜水运动60~65岁健康老年男女各15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潜水活动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呼吸次数、脉搏次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的变化,分析老年人群身体生理功能指标在潜水运动环境中的变化。结果潜水后,60~65岁年龄段初次参与潜水男性女性老人的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呼吸次数、脉搏都高于潜水前( P<0.05或<0.01)。结论老年人对水下的特殊环境产生心理紧张,导致血压、肺活量、呼吸、脉搏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显著增大,建议参加休闲潜水活动的老年人要严格体检后,方能进行休闲潜水活动。
作者:王云峰;马维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ICU革兰阳性球菌医院感染特征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心脏外科ICU收治的患者1799例,应用VITEK-Jr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来鉴别细菌的类别,采用纸片扩散法( 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来革兰阳性球菌2413株,葡萄球菌属1956株(81.1%),肠球菌属353株(14.6%),链球菌属104株(4.3%);其中呼吸道感染899例、感染率为50.0%,血液感染者361例、感染率为20.1%,其他感染者539例、感染率为30.0%;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735株(30.5%),溶血性葡萄球菌368株(15.3%),金黄色葡萄球菌337株(14.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者分别为65.2%和97.3%,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严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结论革兰阳性球菌是心脏外科ICU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作者:于朝霞;杨立新;窦清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牵引时间对膀胱痉挛(BS)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医生术后是否牵引及牵引时间不同,将115例TUVP术后患者分为三组。Ⅰ组32例,术后不予牵引;Ⅱ组51例,术后尿道外口纱布加压法牵引6 h;Ⅲ组32例,术后尿道外口纱布加压法牵引12~24 h。观察三组患者TUVP术后24 h内发生BS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B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24 h内BS的发生率与Ⅲ组有显著差异显著(P<0.0125)。结论 TUVP术后导尿管牵引6 h能有效降低BS的发生率。
作者:李菲菲;刘丽;张金华;程洁;王新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神经根回植联合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实验大鼠分成3组:A组(颈神经根撕脱组)、B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回植组)、C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回植联合神经干细胞( NSCs)与雪旺细胞( SCs)移植组〕;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实验大鼠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应脊髓损伤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结果术后1~8 w,B、C组患肢活动功能恢复情况较A组明显改善;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比较:A组<B组<C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神经根回植术联合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受伤大鼠的患肢功能,对损伤局部的神经元提供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可以挽救局部濒死的神经元,减少损伤局部细胞的死亡。
作者:李晓涛;李长德;解云川;孙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血清谷氨酰转肽酶( GGT)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内分泌科1606例(女694人,男912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5组,观察不同血尿酸( SUA)水平与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 SUA 水平逐渐升高,TG、TC、LDL-C、GGT水平逐渐升高(P<0.05),HDL水平逐渐下降(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TC、LDL-C、GGT与SUA呈正相关(女性 r依次为0.300,0.110,0.179,0.139,均P<0.001;男性 r依次为0.278,0.080,0.147,0.196,均 P<0.05),血清 HDL-C 呈 SUA 成呈负相关(女性 r为-0.187,P<0.000,男性r为-0.110, P<0.001)。结论 SUA水平升高与脂代谢紊乱、肝酶升高相关,进一步提示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马东芹;郭晖;吕欣航;王月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等特点,随诊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加剧,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罹患IPF的患者不断增加,而关注与该疾病的治疗文献,相对不足。本文根据现有文献,作一篇关于IPF治疗的综述,为IPF的治疗提供一点思路。
作者:杨颖;华树成;白晓雪;刘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9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可溶性 OX40配体(OX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 P-选择素(sP-selectin)的水平,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安全性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OX40L 、hs-CRP 、sICAM-1、sVCAM-1、sP-selectin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 MACE 和出血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对UA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王凌;林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颅内出血( ICH)患者的预后并不乐观。 ICH患者的治疗中,血肿体积是决定生存的关键因素〔1〕,早期血肿增长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2〕。研究表明,ICH病人在发病后3 h内发生血肿增大者约占38%,3~6 h之间仍有16%血肿增大〔3,4〕。早期血肿增大是一个动力过程,可能是由于继续出血或反复出血所致〔5〕。 ICH患者的超早期止血治疗,阻止继续出血,使血肿增长减小到低限度,可能会改善ICH患者的预后。重组因子Ⅶa( rFⅦa)是治疗血友病的药物之一,对因子Ⅷ或Ⅸ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因子Ⅶ缺乏症和Glanzmann血小板功能不全症患者的治疗〔6〕。血管损害后,局部始发凝血链,rFⅦa增强活化血小板表面的凝血酶生成,使损伤血管局部形成止血栓〔7〕。 rFⅦa已经成功地用于血友病患者颅内出血的治疗,可阻止手术出血,逆转神经外科患者的凝血障碍〔8〕。 rFⅦa也可用于非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的难治性出血〔9〕。虽然,rFⅦa应用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但其发生率较低〔10〕。本文旨在观察rFⅦa治疗ICH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卞德轩;赵施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与疲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照顾者负担量表( CBI)、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 PAC)和疲劳量表(FS-14)对重庆市190名老年期痴呆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积极感受和疲劳得分分别为(51.18±8.90)分、(29.20±5.48)分、(7.95±2.72)分;照顾者疲劳与照顾负担呈显著的正相关(r=0.56,P<0.01)、与积极感受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照顾者沉重的照顾负担会加重疲劳,而增加积极感受可减轻疲劳。积极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减轻照顾者负担、增加积极感受可能会缓解照顾者的疲劳状况,进而提高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质量。
作者:杜晓;吴艳凤;沈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 OS组)和腹腔镜微创术组( LS 组)。采用 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 d、7 d 和10 d 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242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S 组和 OS组患者血清中 CEA,CA19-9和 CA242的含量在术前、术后1d、7d和10d均高于正常组健康人体内的含量,且在术前、术后1d、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LS 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 CEA,CA19-9和 CA242的含量分别为(11.73±1.17)ng/ml,(40.09±3.35)U/ml 和(42.77±5.65)U/ml,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2.12±0.89)ng/ml,(9.71±1.21)U/ml和(7.43±2.87)U/ml,其下降幅度高于OS组,术后10 d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LS组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58.73%,55.56%和52.38%,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9.53%,4.76%和6.3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LS 组的手术时间为(224.9±31.4)min,比 OS 组要长4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LS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为(111.3±34.6)ml,低于OS组的(209.4±41.77)min,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术后排气时间上,LS组要早于OS组,分别为(47.5±11.3)min和(63.9±12.7)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除肠管长度和切除淋巴数目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和OS组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7%和15.1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微创术对机体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机体恢复能力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快速清除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亮;叶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有研究显示〔1〕,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 )的因素有性别、年收入、慢性病史和居住方式等。而婚姻生活往往被视为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外研究所证实〔2〕。本文探讨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QOL的关系。
作者:王晶;陈长香;李淑杏;郝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预测2020年中国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探析农村老年人体质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中国农村老年人体质监测系列数据,通过首位灰色GM(1,1)新陈代谢模型对农村老年人体质进行建模预测。结果预计未来10年,身体形态各指标及派生指标体质指数( BMI)、腰臀比呈增长趋势,体重与围度指标增幅较大;身体功能指标方面,安静脉搏呈下降趋势,血压呈缓慢升高趋势;身体素质指标中坐位体前屈、平衡能力将快速下降,握力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中国农村老年人身体形态与功能水平将有所提高,但超重与肥胖增长呈快速增长趋势,且表现为向心性发展,60~64岁组女性尤其突出;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应采取措施遏制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不良发展趋势。
作者:涂春景;张三花;朱洪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方法与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在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120例膝骨关节炎早期患者(120个膝关节),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腔内注射组)及关节镜下清理术(清除术组),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价腔内注射组注射前、注射1个疗程(5 w)后;清除术组入院时及术后5 w时膝关节功能,将收集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并用统计学分析;统计腔内注射组、清除术组6~12个月复发率,将两组复发率使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改善;清除术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腔内注射组患者好。两组患者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关节镜下清理术都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有效治疗方法。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在短期疗效上优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与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都不能根治膝骨关节炎。
作者:苏永春;何峻龙;汪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评估及资料提取,采用 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显示:机器人辅助治疗4 w、>4 w及随访3个月时的Fulg-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总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6.86(3.25,10.46)〕;训练<6 w,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近端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1.38(0.52,2.23)〕,上肢远端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为1.75(-2.63,6.14)〕。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尤其是肩肘关节的运动功能。
作者:郭佳宝;杨雨洁;谢斌;张文毅;朱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DLBCL患者的乙肝5项和肝功能,并选取同期住院的其他肿瘤患者150例及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结果 DLBCL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22.7%)显著高于其他肿瘤组患者(9.3%)和健康对照组(8.0%)(P<0.05)。 HBsAg阳性组及HBsAg阴性组DLBCL临床分期、肝脾受累、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节外受累区域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组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损伤情况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 HBsAg阴性组治疗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期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组( P<0.05)。结论 DLBCL患者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且 HBV感染与 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
作者:韦花媚;罗春英;刘坤平;钟雪云;卢运龙;黄永秩;苏群英;陆海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进的ABCD-I评分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血脂及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颈部血管超声、头CT特殊影像等信息。结果①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年龄、身高、体重、胆固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血糖值、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颈动脉彩超及头CT特殊影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危险因素ABCD-I赋分,进展组ABCD-I评分均>3分,非进展组均<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狭窄等都是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为分水岭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②改进的ABCD-I评分的高低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相关,对进展性脑卒中有预测价值。
作者:苏立华;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的对比。方法2007~2010年282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其后续治疗、生存时间,对比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其与预后,并评价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右半结肠癌中女性多于男性;左右半结肠癌各年龄组中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越大,更容易发生右半结肠癌( P<0.05);左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血便、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发生改变等,而右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及腹泻;右侧结肠癌肿块直径≥5 cm的比例较左侧高;右侧结肠癌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左侧结肠癌以高分化腺癌为主(P<0.05);左侧半结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P<0.05);生存曲线K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左半结肠癌累积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 P<0.05);年龄、肿瘤部位、是否转移、病理分型是结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预后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可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海璐;邓婷;白明;巴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卒中影响量表( SIS)进行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Brunnstrom分期标准〔9〕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 SI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春;付益;黎开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Ⅱ~Ⅲ级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照组(B组),行常规输液治疗。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输出量(CO),并记录术前30 min(T0)、麻醉诱导后30 min(T1)、术中1 h(T2)、术中1.5 h(T3)、术中2 h(T4)以及术毕(T5)的心脏指数(CI)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在T1~T5时的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降低。而且A组T2~T5时的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A组T2~T5时的MAP、CVP与CI值均高于B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可以减轻围术期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同时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马德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复康合剂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博莱霉素(5 mg/kg),而对照组和单纯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同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随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28 d,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肺复康合剂灌胃(12 ml/kg)28 d。给药28 d后麻醉处死,计算各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 HYP)、一氧化氮( NO)、肺动脉血浆NO2-/NO3-含量、丙二醛( MDA)水平,以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诱导型NO合酶( iNO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造模+肺复康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肺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单纯肺复康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P>0.05)。结论肺复康合剂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iNOS、CTGF表达及ERK信号通路,减少博莱霉素所致的应激损伤、病理变化、胶原合成,发挥抑制肺纤维化的药理作用。
作者:赵敏;李炯;宋晓冬;吕长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