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陶连方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炎患者复极跨壁离散度的特点,分析T波峰末(Tp-Te)间期与前脑钠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收集性别、年龄、肌钙蛋白(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前脑钠肽( BNP)等数据,测量心电图的心率、QT间期、Tp-Te间期。另外收集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几乎匹配的78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时未发作)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对照组上述数据。结果两组 QT间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Tp-Te间期延长(P<0.05),BNP较对照组高(P<0.05)。另外,对急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心律失常亚组分析,心律失常组与未发生心律失常组相比,Tp-Te间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BNP水平差异显著(P<0.05);Tp-Te间期与BNP无相关性(r=0.201,P=0.254)。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Tp-Te间期延长,BNP水平升高,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BNP水平更高,但两者无相关性。
作者:钟元林;马懿;汤展;夏皓;黄兆辉;刘东凤;刘昌松;吴赛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孕激素受体( PR)状态与雌激素受体( ER)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83例,根据PR状态的不同将患者分成( PR+组和PR-组),分析这些患者的复发转移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83例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R+组患者105例,PR-组患者78例,两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43岁和49岁,未绝经患者 PR+组为65.7%, PR-组为48.7%,绝经患者两组分别为34.3%和51.3%,Ki-67高表达(≥30%)患者两组分别为31.4%和57.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阳性率两组分别为15.2%和35.9%,脉管癌栓发生率两组分别是21.9%和50.0%,组织学分级(Ⅲ级)分别为11.4%和32.1%,内脏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6.1%和51.2%,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4.9%,7年无病生存期( DFS)分别为47.3%和31.8%。结论与PR+患者相比,PR-患者高表达Ki-67、HER-2更容易发生内脏转移,DFS较短,预后差。
作者:胡春艳;吕铮;陈井彦;宋薇;宋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该院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的80例可疑前列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检出前列腺癌29例(36.25%),前列腺增生及增生伴炎症5例(63.75%)。采用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检出前列腺癌22例(27.50%)。前列腺异常区域或异常结节X定点穿刺检出前列腺癌20.69%。两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出现发热2例(2.5%),血尿8例(10.0%),大便带血3例(3.75%),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不仅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而且定位准确、并发症较少。
作者:丁波;李秀兰;孙文兵;肖艳;袁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 ERPs)技术检测不同单胺氧化酶( MAO) A多态性被试者的抑制控制特征。方法以36名在校正常大学生为被试,应用连接酶特异检测反应( LDR)测定被试基因型,采用 Go/Nogo范式,Neuroscan系统记录并分析被试者脑电图,比较不同基因型被试的脑电图特征。结果三组被试的Go/Nogo任务的行为反应无明显差异。三组被试 N2波波幅差异不显著, CT 组被试 Go和 Nogo试次的 P3波幅较CC组和TT组被试均显著增大,N2和P3差异波的差异不显著。结论三组被试抑制控制能力差异不显著,但 CT组被试在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动员的认知资源更多,具有不同的脑电图活动特征。
作者:刘永;詹向红;李伟;王慧霞;韩贺云;闫秀娟;侯俊林;王友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201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其中“失能老人”的总数已超过3700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接近4000万人〔1〕。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层次的提升,如何评价和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机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研发成为影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作者:王章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适用于老年人群的准确、方便的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234例患者以99m Tc-DTPA 动态显像法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标准,比较Cockcroft-Gault( CG)公式、简化MDRD公式、基于胱抑素C的Levey 1和Levey 2公式的相关性,准确性,诊断效能。结果15%和30%的相对准确性排序均为Levey 1公式>Levey 2公式>Cokecroft-Gault公式>MDRD公式。结论在老年人群中,Levey1和 Levey2公式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孟瑚;罗惠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比较动力髋螺钉( DHS)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 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行PF-LCP(34例)或DHS(40例)固定,对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肌酶激酶(CK)及白细胞介素(IL)-6指标进行比较。结果74例患者都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8~38个月,平均24个月,在手术时间上,DHS组少于PF-LCP组(P<0.05),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和CRP、CK及IL-6指标上,二组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DHS和PF-LCP并无显著差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把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身体情况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吴炳华;徐聪;凌强;戴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血肿清除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底节出血患者60例,手术时间为出血后6~12 h,设定血肿清除>90%为完全清除,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分为四组,首次血肿完全清除为脑出血1组,24~48 h 完全清除为脑出血2组,48~72 h完全清除为脑出血3组,72 h后完全清除为脑出血4组。手术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术后观察再出血率、脑水肿体积,病后3个月随访,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神经功能转归及残障水平。结果脑出血1组再出血率为23.08%(3/13),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2、3、4组间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别(P>0.05);脑出血4组第1天脑水肿体积与其他3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2、3、4天脑水肿体积与其他三组有明显差异( P<0.05),1、2、3组间脑水肿体积无明显差别( P>0.05);脑出血4组 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 P<0.05),1、2、3组间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血肿清除时间影响预后,并且与再出血密切相关。
作者:冯肖亚;郇英;孙良伟;陈兴旺;赵修敏;吕涌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2 w抑郁障碍( PSD)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神经内科诊断的脑卒中患者7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信息完整者60例(83.33%),其中发生PSD患者38例(63.33%),未发生PSD患者22例(36.67%);发生 PSD 患者中出现脑卒中复发者7例(18.42%),明显高于未发生 PSD 患者中出现脑卒中复发者2例(9.09%)(χ2=5.536,P=0.019)。与未发生PSD患者比较,PSD患者中女性、心脏病史、抗抑郁药比例更高,年龄更大,入院首次脑卒中评分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OR=1.667,P=0.007)、入院首次脑卒中评分(OR=0.981,P=0.022)、心脏病史(OR=1.071,P=0.014)均是PSD患者发生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2 w发生PSD会明显增加脑卒中的复发率,其中年龄、心脏病史、入院首次脑卒中评分是脑卒中2 w PSD患者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纠正这些危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将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
作者:段广军;万周;张君;黄文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15例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评估、依从性评估、影响依从性原因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疼痛评分2~10分,平均(5.92±2.31)分。其中56例(48.69%)服药依从性好,59例(51.31%)依从性差。不同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医疗缴费情况、疼痛程度的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口服止痛药治疗依从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60~74岁、低收入者、部分报销或自费、疼痛程度轻的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结论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的依从性差,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医疗缴费情况、疼痛程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给予适当的干预。
作者:夏姣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病情较重者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工作及生活,目前治疗该病主要是理疗、局部封闭,多数患者疗效欠佳。本文采用β射线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郝海涛;崔亚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超短波、中药熏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老年患者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超短波及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4 w后,患者在疼痛、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目测类比定级(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FMA)及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尤以治疗组为著(均P<0.05)。结论超短波、中药熏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老年患者肩痛效果明显。
作者:刘新;聂亚冬;单冰竹;徐文玉;蒋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 XELOX )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 SOX)方案治疗Ⅳ期肠型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5例Ⅳ期肠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XELOX 方案与SOX方案,至少规律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XELOX组与SOX组总有效率(RR)及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神经病变等毒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肝脏毒性、手足综合征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较高,疗效相当。毒副反应方面SOX肝毒性较XELOX 组明显。
作者:姬颖华;杨晓煜;陈美玲;王荦楠;张敏;靳彩玲;苗战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氧疗联合三乙醇胺(比亚芬)预防和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56例需要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比亚芬联合氧疗,B组单纯应用比亚芬;C组为单纯氧疗。结果三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00%,且A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明显低于B、C组(P<0.05)。同时,A组Ⅱ°以上急性放射性皮损持续天数明显较 B、C 组缩短( P<0.05)。结论氧疗联合比亚芬在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有更好的治疗、保护作用。
作者:李中文;汤明;邹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由于外伤所致的急性失血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量输注全血。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血红蛋白( HGB)、血细胞比容( HCT)的变化情况。比较输血前后两组血小板( PLT)和凝血4项水平的差异。观察输血后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后,两组患者的HGB、HCT、PLT和凝血4项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观察组的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21.3%(P<0.05)。结论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能够使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的血容量迅速增加,更加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凝血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兰珂;陈均平;魏素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在该院就诊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脑卒中量表( ESS)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E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升高(P<0.05);且治疗4 d及14 d后治疗组的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ADL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出现2例皮疹,未处理患者自行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发热、颅内出血或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依达拉奉相比,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老年人脑梗死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黎彬如;龙佳佳;韦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Hcy的表达水平与骨密度(BMD)间的关系。方法接受治疗的102例老年T2DM患者参照腰椎2、3、4椎体BMD检测结果分成A(OP)组32例、B(低骨量)组40例和C(骨量正常)组30例。另外选择性别、年龄相仿的28例健康体检者为D(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体重指数( BMI)、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舒张压( DBP)、收缩压( SBP)、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血浆三酰甘油( TG)、碱性磷酸酶( ALP)、血磷、血钙、Hcy的水平。结果 A、B 两组的 BMI水平明显比 C、D两组低(P<0.05);T2DM各组(A、B、C组)的HbA1c水平均比D组高(P<0.01)。与D组比较A、B、C组LDL-C、HDL-C、TC、TG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 A、B组Hcy水平明显比C、D组高,且A组比B组高,C组比D组高(P<0.05);各组 ALP、血磷和血钙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OP患者高血浆Hcy水平与其腰椎的BMD值的下降可能相关,血浆Hcy水平的上升可能是老年T2DM患者OP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马剑侠;薛鹏;王燕;鲍晓雪;李玉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老年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大鼠睾丸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和类固醇生长因子-1(SF-1)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P450scc和SF-1在电针调节睾酮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n=10)和造模组(n=30),造模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PADAM模型。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分为电针组(n=10)和模型组(n=10)。电针组取“肾俞”“关元”针灸,留针15 min,每日治疗1次。在第8周用ELISA分别检测正常组、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的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450scc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F-1蛋白表达;RT-PCR检测P450scc和SF-1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8 w时,ELISA结果显示,电针组血清TT、FT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1);电镜结果显示,电针组Leydig细胞正常,线粒体和内质网含量较模型组多;HE染色结果显示,电针组睾丸组织中曲细精管管腔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减轻,Sertoli细胞较模型组排列整齐;免疫组化和WB结果显示电针组P450scc和SF-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RT-PCR结果显示,电针组P450scc和SF-1mRNA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且两者具有相关性(|r|≥0.8,P<0.01)。结论电针能明显升高PADAM大鼠体内睾酮水平,改善睾丸Leydig细胞和Sertoli细胞病理表现。电针干预后可提高P450scc和 SF-1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治疗PADAM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任毅;杨晓光;李学智;张愉;汪莹;傅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内脏脂肪与冠心病的关系在男性及女性中是否有差异。方法入选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05例(已排除有饮酒史、病毒性及自身免疫性肝损害的患者),其中男111例,女194例,平均年龄61.2岁。按性别将入选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用飞利浦彩超仪测量每组患者是否患有 NAFLD及内脏脂肪厚度(心外膜、肝前、肾旁、肾周围的脂肪厚度),根据造影结果应用gensini评分,计算冠脉评分;根据冠脉评分将两组又分为3~6分,7~10分,>10分3个亚组。比较NAFLD的发生率、内脏脂肪层厚度、冠脉评分是否有差别。结果男性组与女性组相比,NAFLD发生率、内脏脂肪层厚度及冠脉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亚组间相比结果与女性相同,7~10分组及>10分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NAFLD发生率与冠脉评分明显高于3~6分组(P<0.05);>10分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NAFLD发生率与冠脉评分明显高于7~10分组(P<0.05)。3个亚组间肝前、肾旁、肾周围的脂肪厚度与冠脉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性别不影响NATLD、内脏脂肪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心外膜厚度及NAFLD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冠心病的一个新的预测因子。
作者:蔡鹤;郑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沧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社会支持量表( SSR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整群随机抽样的12所养老机构内73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1.6%,其中体育锻炼、社会支持水平、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业余爱好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生活在老年机构的老年人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作者:邵通;王红英;陈长香;李淑杏;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