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俊;姚一楠;周建娅;周建英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同样联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组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P<0.05);清扫淋巴结个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死亡率以及随访1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NSCLC术中出血量、术后疾病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上采纳使用。
作者:孙琦;孙振宇;顾敏威;赵永;许万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56例符合条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记录其相关病例资料;术后随访1年,进行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6%(人次发生率为35.90%),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为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及伤口感染,且不同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5)。影响预后的因素中,不同的年龄、并发症数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其Harri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手术治疗,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数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
作者:谢继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 D3〕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13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选取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D3(25-(OH)D3)、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记录入院24 h内的心脏超声指标;记录3个月随访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衰复发入院、心源性死亡或者恶性心律失常)。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D3(25-(OH)D3〕明显降低(P<0.05);血清25-(OH) D3严重缺乏组〔25-(OH)D3<10μg/L〕的血浆 NT-proBNP及hs-CRP水平、含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Ⅲ~Ⅳ级患者的比例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25-(OH) D3缺乏组(>10且≤20μg/L)、不足(>20且≤30μg/L)及充足组(>30μg/L)(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余3组(P<0.05);NYHAⅢ~Ⅳ组及心血管事件组血清25-(OH) D3、NT-proBNP及hs-CRP水平高于NYHAⅠ~Ⅱ组及非事件组(P<0.05),而LVEF则低于另两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 D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5);而与NT-proBNP及hs-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25-( OH) D3水平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血清25-( OH) D3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随心功能恶化而增高,并且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25-( OH) D3水平对于评估老年心衰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玉娟;景增秀;康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两组治疗前后 Mo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脑诱发电位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执行能力、视空间以及Mo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诱发电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坤彬;姚先丽;孙平鸽;张娅丽;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并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05年选取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512人进行基线调查后,每年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制定个性化方案、科普知识普及等,2009年再次对相同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情况进行随访调查,调查方式均采用按统一设计的老年人跌倒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272人(18.0%)在1年中发生跌倒高于干预后随访调查的老年人标准化跌倒率(11.6%)(χ2=7.330,P=0.007)。随访调查的472例老年人干预后认为自己得到预防跌倒知识、步态正常、从不担心和经常担心自己跌倒、情绪不稳定的比例均为高于干预前(均P<0.05);而常服药的比例干预后低于干预前(P=0.002)。结论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且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应采取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石婧;姚慧卿;陶永康;周白瑜;于普林;段春波;张传芳;覃朝晖;孙振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与代谢组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并临床基础上,制定中医证候调查量表。对晚期初治肿瘤化疗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结果31例患者化疗前后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其中主要改变的症状是精神萎靡、语声低微、爪甲淡白、胸闷、恶心、呕吐、宿食不化、大便秘结、尿频等。结论肿瘤化疗后以虚证为主,气阴两虚证为常见证候,为证候研究的理想模型,为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中医证候的现代内涵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越;杨焱;马伊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简化调强放疗联合腔内治疗及同步化疗治疗ⅡB~ⅣA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73例初治宫颈癌患者,分为调强组(75例)和常规组(98例)。调强组采用5野简化调强全盆腔处方剂量给予95%PTV 45~50.4 Gy,1.8~2 Gy/次,5次/w,共25~28次。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同步加量至55~60 Gy;常规组全盆腔给予处方剂量DT 50 Gy,2 Gy/次,5次/w,共25次。两组中的ⅢB期宫颈癌,采用盆腔前后对穿照射单侧或双侧宫旁,加量10 Gy,使B点剂量达60 Gy。腔内放疗:A点给予6 Gy/次,1次/w,共5~6次。两组病人均接受紫杉醇同步化疗,每周60 mg,4~6 w。结果调强组与常规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2/75),92.9%(91/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膀胱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Ⅰ~Ⅱ级胃肠道反应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简化调强放疗结合腔内放疗并同步紫杉醇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霄;袁越;杨姝;姚雨君;彭睿;王亚军;张琼;周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检测苏拉明对肺癌Calu-1细胞上清液诱发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对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鉴定;应用Matrigel立体培养法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结果苏拉明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无显著影响;肿瘤上清液能够增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呈剂量依赖性;而苏拉明能够抑制肿瘤上清液诱发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肿瘤上清液能够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而苏拉明能够抑制这种促进作用。
作者:徐永良;孙平;张大伟;冯克俭;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鹿角霜单味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取放化疗时伴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鹿角霜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利血生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肝功血常规等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疗效。结果白细胞、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在不同疗程的治疗结束后,组间的差异及不同疗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红素(TBIL)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治疗的临床效果在不同分组间及不同治疗疗程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角霜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使白细胞数量增多,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肝功的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中医辨证治疗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恶性肿瘤患者时选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单味中药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全天一;陈文裕;黄国虹;周颖芳;冯崇廉;李伟明;徐学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RhoGDI)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60例胃癌患者,取相邻的胃癌癌旁组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RhoGDI2的表达,并对RhoGDI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 RhoGDI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RhoGDI2表达的阳性率(76.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5.00%)(χ2=2.4918,P=0.0127);胃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 RhoGDI2及 MMP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罗格列酮作用后胃癌组织中RhoGDI2 mRNA、MMP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作用前(P<0.01);罗格列酮作用前和作用后胃癌组织中RhoGDI2与MMP2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s=0.595,P=0.000;rs=0.612,P=0.000)。结果 RhoGDI2在胃癌中呈高表达;胃癌中RhoGDI2的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病、转移和进展;罗格列酮可以抑制RhoGDI2的表达;RhoGDI2可能通过调控MMP2的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病、转移及进展。
作者:遇常红;曲义坤;程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内脏脂肪与冠心病的关系在男性及女性中是否有差异。方法入选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05例(已排除有饮酒史、病毒性及自身免疫性肝损害的患者),其中男111例,女194例,平均年龄61.2岁。按性别将入选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用飞利浦彩超仪测量每组患者是否患有 NAFLD及内脏脂肪厚度(心外膜、肝前、肾旁、肾周围的脂肪厚度),根据造影结果应用gensini评分,计算冠脉评分;根据冠脉评分将两组又分为3~6分,7~10分,>10分3个亚组。比较NAFLD的发生率、内脏脂肪层厚度、冠脉评分是否有差别。结果男性组与女性组相比,NAFLD发生率、内脏脂肪层厚度及冠脉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亚组间相比结果与女性相同,7~10分组及>10分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NAFLD发生率与冠脉评分明显高于3~6分组(P<0.05);>10分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NAFLD发生率与冠脉评分明显高于7~10分组(P<0.05)。3个亚组间肝前、肾旁、肾周围的脂肪厚度与冠脉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性别不影响NATLD、内脏脂肪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心外膜厚度及NAFLD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冠心病的一个新的预测因子。
作者:蔡鹤;郑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孕激素受体( PR)状态与雌激素受体( ER)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83例,根据PR状态的不同将患者分成( PR+组和PR-组),分析这些患者的复发转移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83例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R+组患者105例,PR-组患者78例,两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43岁和49岁,未绝经患者 PR+组为65.7%, PR-组为48.7%,绝经患者两组分别为34.3%和51.3%,Ki-67高表达(≥30%)患者两组分别为31.4%和57.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阳性率两组分别为15.2%和35.9%,脉管癌栓发生率两组分别是21.9%和50.0%,组织学分级(Ⅲ级)分别为11.4%和32.1%,内脏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6.1%和51.2%,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4.9%,7年无病生存期( DFS)分别为47.3%和31.8%。结论与PR+患者相比,PR-患者高表达Ki-67、HER-2更容易发生内脏转移,DFS较短,预后差。
作者:胡春艳;吕铮;陈井彦;宋薇;宋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可能影响枸橼酸诱发豚鼠咳嗽模型的多种因素,减小外界因素对模型制作的影响,复制出稳定的豚鼠咳嗽模型。方法比较不同体重、性别、雾化容积和雾化时间条件对枸橼酸诱发豚鼠咳嗽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体重180~220 g豚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多于体重280~320 g;体重180~220 g豚鼠咳嗽潜伏期明显短于体重280~320 g;5 L雾化容积中豚鼠咳嗽的次数明显比3 L多;雌性豚鼠的咳嗽潜伏期长于雄性;性别和枸橼酸雾化时间对豚鼠咳嗽次数的影响不明显。结论体重和雾化容积对豚鼠咳嗽次数可产生明显影响,在运用枸橼酸制作豚鼠咳嗽模型时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有利于复制出稳定的咳嗽模型。
作者:卢素红;张超然;吴先林;徐拥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RIND),即小卒中,指脑缺血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持续超过24 h,可在3 w内完全或近于完全消失。 RIND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是 RIND 的主要危险因素。现总结我院明确诊断RIND的患者62例临床资料。
作者:宋亚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 ICA)对软骨细胞在体外3-D培养条件下的作用。方法将胎鼠原代软骨细胞分成对照组和 ICA 浓度梯度组,通过MTT法、阿尔新蓝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确定出ICA有效浓度为10-6 mol/L,并将此浓度用于后续软骨生成实验。软骨细胞接种于Gel-foam溎上,形成复合块,分为对照组和ICA组,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以及 Real-time PCR分析。结果细胞培养14 d时,ICA能显著促进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分泌。此外,利用Gelfoam溎进行软骨细胞3-D培养,ICA促使软骨细胞中蛋白聚糖、胶原蛋白( collagen)Ⅱ,HIF-1α和Sox9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上调,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在体外3-D培养条件下生成软骨。
作者:王鹏珍;万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 ERPs)技术检测不同单胺氧化酶( MAO) A多态性被试者的抑制控制特征。方法以36名在校正常大学生为被试,应用连接酶特异检测反应( LDR)测定被试基因型,采用 Go/Nogo范式,Neuroscan系统记录并分析被试者脑电图,比较不同基因型被试的脑电图特征。结果三组被试的Go/Nogo任务的行为反应无明显差异。三组被试 N2波波幅差异不显著, CT 组被试 Go和 Nogo试次的 P3波幅较CC组和TT组被试均显著增大,N2和P3差异波的差异不显著。结论三组被试抑制控制能力差异不显著,但 CT组被试在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动员的认知资源更多,具有不同的脑电图活动特征。
作者:刘永;詹向红;李伟;王慧霞;韩贺云;闫秀娟;侯俊林;王友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常用的辅助检查结果判断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APTE)的患病风险。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疑诊APTE患者425例,以 CT肺动脉造影( CTPA)结果分为 APTE组确诊组(161例)及 APTE 排除组(264例),分析疑诊APTE患者的临床易患因素以及心电图异常( V1~V4导联T波倒置或SIQIIITIII)和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内径增大或三尖瓣中度以上的返流或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异常的发生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患者的APTE患病风险。结果对于疑诊APTE的患者,与排除组比较,确诊组中存在APTE或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病史的比例明显增加,近期手术或制动病史比例明显增加,咯血比例明显增加,下肢DVT征象比例明显增加,心电图异常比例明显增加,心脏彩超异常比例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对于疑诊APTE 的患者,提示右心室负荷增加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异常具有较高的APTE患病风险。
作者:刘山;张晨;张尉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长期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48只眼)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的老年患者病史、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观察睑板腺情况。结果48只眼中有32只眼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用药时间的增长会增加对睑板腺功能的损害。经过分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6.87%。结论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可损害睑板腺功能,可能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
作者:杨立;晋秀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头皮视频脑电图( sEEG)联合皮层脑电图( ECoG)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前行 sEEG和 MRI检查,试验组术中行ECoG监测,术后随访1.5~2.5年,手术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评分,记录患者影像检查结果、手术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EEG定位结果与MRI检测一般者占88.33%,与PET-CT检查一致为71.43%,与ECoG定位范围一致为73.33%;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担心发作及总体健康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癫痫控制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63.33%(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sEEG联合ECoG用于难治性癫痫可提高手术切除致痫灶的精确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洁;王新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