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髋部骨折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影响因素

谢继勇

关键词:髋部骨折, Harris评分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56例符合条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记录其相关病例资料;术后随访1年,进行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6%(人次发生率为35.90%),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为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及伤口感染,且不同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5)。影响预后的因素中,不同的年龄、并发症数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其Harri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手术治疗,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数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无菌收集前列腺按摩液及按摩前后尿液并进行常规镜检及细菌学培养。确诊50例正常对照者和128例CP患者,Ⅱ型前列腺炎31例,Ⅲ型前列腺炎97例,其中ⅢA型前列腺炎45例,ⅢB型前列腺炎52例。禁欲4 d以上,手淫法采集精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精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 IL-10和IL-6的含量。结果Ⅱ组、ⅢA 组患者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ⅢB组和对照组,Ⅱ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β与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r=0.582,P<0.01), IL-1β、TNF-α水平与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β与 IL-10呈正相关(r=0.382,P<0.05),IL-10水平和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02,P<0.01)。结论 TNF-α、IL-1β作为炎症促发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按摩液( 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0与CP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检测患者IL-10的浓度可能成为一个判断CP疗效的指标,针对IL-10的细胞因子阻断治疗也许能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桂士良;王茉琳;罗振国;郭玉刚;曹会峰;迟宝进;王伟群;张鹏霞;吴长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髋部骨折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56例符合条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记录其相关病例资料;术后随访1年,进行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6%(人次发生率为35.90%),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为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及伤口感染,且不同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5)。影响预后的因素中,不同的年龄、并发症数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其Harri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手术治疗,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数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

    作者:谢继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15例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评估、依从性评估、影响依从性原因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疼痛评分2~10分,平均(5.92±2.31)分。其中56例(48.69%)服药依从性好,59例(51.31%)依从性差。不同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医疗缴费情况、疼痛程度的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口服止痛药治疗依从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60~74岁、低收入者、部分报销或自费、疼痛程度轻的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结论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的依从性差,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医疗缴费情况、疼痛程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给予适当的干预。

    作者:夏姣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积极老龄化视野下老年志愿者活动问题

    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是积极老龄化视野下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探讨老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建议,有利于形成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长效机制,推动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作者:夏辛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益气活血平肝汤对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

    高血压肾病( HN)是高血压的慢性并发症。如病情进展,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后果严重。研究发现,血清胱抑素( Cys) C与HN密切相关。血清CysC的含量能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浓度增高提示早期肾损害的标志物〔1〕。HN治疗,目前西医主要以有效控制血压为主,本研究着重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辩证治疗,能有效改善HN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清CysC。

    作者:文辉;江伟;吴红斌;唐丽娟;何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孕激素受体状态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复发特点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孕激素受体( PR)状态与雌激素受体( ER)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83例,根据PR状态的不同将患者分成( PR+组和PR-组),分析这些患者的复发转移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83例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R+组患者105例,PR-组患者78例,两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43岁和49岁,未绝经患者 PR+组为65.7%, PR-组为48.7%,绝经患者两组分别为34.3%和51.3%,Ki-67高表达(≥30%)患者两组分别为31.4%和57.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阳性率两组分别为15.2%和35.9%,脉管癌栓发生率两组分别是21.9%和50.0%,组织学分级(Ⅲ级)分别为11.4%和32.1%,内脏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6.1%和51.2%,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4.9%,7年无病生存期( DFS)分别为47.3%和31.8%。结论与PR+患者相比,PR-患者高表达Ki-67、HER-2更容易发生内脏转移,DFS较短,预后差。

    作者:胡春艳;吕铮;陈井彦;宋薇;宋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CE基因导向治疗对高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导向治疗后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对照组、基因导向治疗A组(Ⅱ型)、B组( ID型)和C组( DD型)各20例。基因导向治疗A组选用依那普利15 mg,基因导向治疗B组选用依那普利10 mg,基因导向治疗C组选用依那普利5 mg,对照组选用依那普利10 mg,均1次/d口服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3、6、9个月跟踪回访行颈动脉彩超检查,记录颈动脉IMT变化情况,同时监测血压变化。分别比较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颈动脉内膜厚度变化及血压变化。结果3个基因导向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IMT、IMI/内径比率( diameter)、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 P<0.05),且基因导向治疗C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基因导向治疗B组,基因导向治疗B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基因导向治疗A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ACE基因多态性分型进行基因导向治疗(主要是DD型和ID型),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彭鹏;董天崴;高雨田;张峰;王爽;隋晓芳;于艳艳;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脊液tau蛋白联合Aβ1~42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脊液tau蛋白和人β淀粉样蛋白1~42( Aβ1~42)联合检测在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AD患者31例( AD组),血管性痴呆( VD)患者38例( VD 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 ELISA 法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脑脊液 tau 蛋白和Aβ1~42浓度,并对比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D组的脑脊液tau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脑脊液 tau 蛋白浓度无差异(P>0.05);AD组的脑脊液Aβ1~42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脑脊液 Aβ1~42浓度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脑脊液tau蛋白浓度和Aβ1~42浓度,并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排除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对AD的早期诊断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冉军;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D64感染指数和降钙素原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CD64感染指数联合降钙素原( PCT)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AECOPD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3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各组外周血中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强度,获得CD64感染指数,并通过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CD64感染指数和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D64感染指数和PC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4感染指数联合PCT可为老年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有助于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朱建俊;姚一楠;周建娅;周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枸橼酸诱发豚鼠咳嗽模型实验条件

    目的:研究可能影响枸橼酸诱发豚鼠咳嗽模型的多种因素,减小外界因素对模型制作的影响,复制出稳定的豚鼠咳嗽模型。方法比较不同体重、性别、雾化容积和雾化时间条件对枸橼酸诱发豚鼠咳嗽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体重180~220 g豚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多于体重280~320 g;体重180~220 g豚鼠咳嗽潜伏期明显短于体重280~320 g;5 L雾化容积中豚鼠咳嗽的次数明显比3 L多;雌性豚鼠的咳嗽潜伏期长于雄性;性别和枸橼酸雾化时间对豚鼠咳嗽次数的影响不明显。结论体重和雾化容积对豚鼠咳嗽次数可产生明显影响,在运用枸橼酸制作豚鼠咳嗽模型时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有利于复制出稳定的咳嗽模型。

    作者:卢素红;张超然;吴先林;徐拥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两组治疗前后 Mo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脑诱发电位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执行能力、视空间以及Mo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诱发电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坤彬;姚先丽;孙平鸽;张娅丽;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48只眼)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的老年患者病史、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观察睑板腺情况。结果48只眼中有32只眼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用药时间的增长会增加对睑板腺功能的损害。经过分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6.87%。结论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可损害睑板腺功能,可能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

    作者:杨立;晋秀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该院就诊的40例脑卒中患者,于住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出院后1个月,糖尿病对Barthel指数( BI)评分具有明显影响( P<0.05)。陪护者对BI指数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影响显著(P<0.05)。康复理疗对 BI指数评分、GOS评分影响明显(P<0.05)。脑卒中患者住院时、出院时各量表评分与出院后BI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GOS评分显著相关。随着恢复时间的递进,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预后情况均明显好转( 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预后评分都较低,生活质量不高,受入院和出院时的疾病情况、预后情况、陪护情况、康复理疗等方面的影响,应加强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视,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志萍;苏娅;陈秀红;肖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中钙稳态失调与CaMKⅡ表达间的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 AD )又称为老年性痴呆,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突触变性、老年斑(SP)及神经纤维缠结(NFT),终导致神经元丢失。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的假说有多种,包括β-淀粉样蛋白( Aβ)假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兴奋性氨基酸假说、基因假说、慢性炎症假说、氧自由基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假说、脑神经元凋亡假说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Ca2+失调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子怡;王爽;魏敏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康复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影响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60%~73%〔1〕,多数在脑卒中发病后3 w内,特别是偏瘫侧上肢松弛状态下发生。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拟观察应用康复教育光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教育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方法训练的疗效。

    作者:刘涓;石翠霞;唐文明;谢瑞娟;邓赟;陈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XELOX方案与SOX方案治疗老年Ⅳ期肠型胃癌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 XELOX )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 SOX)方案治疗Ⅳ期肠型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5例Ⅳ期肠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XELOX 方案与SOX方案,至少规律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XELOX组与SOX组总有效率(RR)及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神经病变等毒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肝脏毒性、手足综合征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较高,疗效相当。毒副反应方面SOX肝毒性较XELOX 组明显。

    作者:姬颖华;杨晓煜;陈美玲;王荦楠;张敏;靳彩玲;苗战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家庭关怀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7~10月对长春市某三所三级甲等医院34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分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睡眠质量平均(7.17±4.50)分,可疑失眠及失眠患者占75.74%;家庭关怀度平均分为(6.42±2.30)分;睡眠质量与家庭关怀度中的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的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与适应度无相关性,即患者的家庭关怀度水平越高,睡眠质量越好。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总体较差,存在中、重度家庭关怀度障碍的患者较多。通过采取提高患者关怀度的相应措施可间接改善其睡眠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侯日莹;王丽娟;高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常用的辅助检查结果判断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APTE)的患病风险。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疑诊APTE患者425例,以 CT肺动脉造影( CTPA)结果分为 APTE组确诊组(161例)及 APTE 排除组(264例),分析疑诊APTE患者的临床易患因素以及心电图异常( V1~V4导联T波倒置或SIQIIITIII)和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内径增大或三尖瓣中度以上的返流或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异常的发生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患者的APTE患病风险。结果对于疑诊APTE的患者,与排除组比较,确诊组中存在APTE或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病史的比例明显增加,近期手术或制动病史比例明显增加,咯血比例明显增加,下肢DVT征象比例明显增加,心电图异常比例明显增加,心脏彩超异常比例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对于疑诊APTE 的患者,提示右心室负荷增加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异常具有较高的APTE患病风险。

    作者:刘山;张晨;张尉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改变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CHF)为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已有研究经发现CHF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导致D-二聚体( D-D)、纤维蛋白原( FIB)指标的升高。 CHF患者时常发生体循环、肺循环栓塞,已成为栓塞事件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1〕。因此,CHF患者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常需要抗凝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CHF患者D-D、FIB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侯静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对高分辨率CT半定量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用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对患者高分辨 CT半定量评分、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接受泼尼松治疗的同时应用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同疾病分级患者的HRCT肺气肿视觉评分、肺间质纤维化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2.93±0.42)L、大呼气峰流速值(PEF)(4.67±0.62)L/s、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2.67±0.52)L都高于对照组〔FVC(2.26±0.38)L、PEF(3.79±0.43)L/s、FEV1(2.05±0.40)L〕(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72.72±8.55)mmHg〕高于对照组〔(58.15±6.79)mmHg〕PaCO2〔(46.37±4.21)mmHg〕低于对照组〔(55.58±5.18)mmHg〕(P<0.01);6MWT〔(402.8±67.4)m〕高于对照组〔(368.1±59.8)m〕(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能够降低高分辨率CT半定量评分,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作者:吴键锋;刘云;张晨光;李淑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