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平肝汤对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

文辉;江伟;吴红斌;唐丽娟;何武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活血平肝汤, 血清胱抑素C
摘要:高血压肾病( HN)是高血压的慢性并发症。如病情进展,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后果严重。研究发现,血清胱抑素( Cys) C与HN密切相关。血清CysC的含量能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浓度增高提示早期肾损害的标志物〔1〕。HN治疗,目前西医主要以有效控制血压为主,本研究着重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辩证治疗,能有效改善HN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清CysC。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中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RhoGDI)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60例胃癌患者,取相邻的胃癌癌旁组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RhoGDI2的表达,并对RhoGDI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 RhoGDI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RhoGDI2表达的阳性率(76.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5.00%)(χ2=2.4918,P=0.0127);胃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 RhoGDI2及 MMP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罗格列酮作用后胃癌组织中RhoGDI2 mRNA、MMP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作用前(P<0.01);罗格列酮作用前和作用后胃癌组织中RhoGDI2与MMP2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s=0.595,P=0.000;rs=0.612,P=0.000)。结果 RhoGDI2在胃癌中呈高表达;胃癌中RhoGDI2的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病、转移和进展;罗格列酮可以抑制RhoGDI2的表达;RhoGDI2可能通过调控MMP2的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病、转移及进展。

    作者:遇常红;曲义坤;程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 D3〕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13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选取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D3(25-(OH)D3)、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记录入院24 h内的心脏超声指标;记录3个月随访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衰复发入院、心源性死亡或者恶性心律失常)。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D3(25-(OH)D3〕明显降低(P<0.05);血清25-(OH) D3严重缺乏组〔25-(OH)D3<10μg/L〕的血浆 NT-proBNP及hs-CRP水平、含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Ⅲ~Ⅳ级患者的比例及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25-(OH) D3缺乏组(>10且≤20μg/L)、不足(>20且≤30μg/L)及充足组(>30μg/L)(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余3组(P<0.05);NYHAⅢ~Ⅳ组及心血管事件组血清25-(OH) D3、NT-proBNP及hs-CRP水平高于NYHAⅠ~Ⅱ组及非事件组(P<0.05),而LVEF则低于另两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 D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5);而与NT-proBNP及hs-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25-( OH) D3水平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血清25-( OH) D3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随心功能恶化而增高,并且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25-( OH) D3水平对于评估老年心衰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玉娟;景增秀;康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与心电学特点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VC)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IRVOT-VT)的临床、心电学特点并比较导管射频消融( RFCA)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欧洲心律失常学会第5次年会国际专家工作组ARVC 诊断标准选择确诊的ARVC患者73例;选择符合IRV-OT-VT标准的住院病人75例,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学特征,随访射频消融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病例中首次诊断年龄、室速发作与运动/情绪相关性、家族史无显著差别,性别比例、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却明显不同(P<0.05);两组病例之间的静息窦性心率和室速发作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病例间在窦性心律时的epsilon波、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V1~V3 T波倒置的发生率,V1~V3 QRS波平均宽度,肢体导联低电压和室性心动过速时的额面电轴、V1导联QRS波宽度却有显著差异(P<0.05);IRVOT-VT组RFCA中远期成功率明显优于ARVC组(P<0.05)。结论ARVC与IRVOT-VT间性别比例、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心电图的多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RFCA在IRVOT-VT组中远期效果明显优于ARVC组。

    作者:王洪涛;廖序东;尹桂华;张学欣;姜华;梁铁彪;陈东豪;常学锋;蔡丽娥;卢延生;魏大军;浦介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单胺氧化酶A多态性与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 ERPs)技术检测不同单胺氧化酶( MAO) A多态性被试者的抑制控制特征。方法以36名在校正常大学生为被试,应用连接酶特异检测反应( LDR)测定被试基因型,采用 Go/Nogo范式,Neuroscan系统记录并分析被试者脑电图,比较不同基因型被试的脑电图特征。结果三组被试的Go/Nogo任务的行为反应无明显差异。三组被试 N2波波幅差异不显著, CT 组被试 Go和 Nogo试次的 P3波幅较CC组和TT组被试均显著增大,N2和P3差异波的差异不显著。结论三组被试抑制控制能力差异不显著,但 CT组被试在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动员的认知资源更多,具有不同的脑电图活动特征。

    作者:刘永;詹向红;李伟;王慧霞;韩贺云;闫秀娟;侯俊林;王友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鹿角霜治疗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鹿角霜单味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取放化疗时伴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鹿角霜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利血生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肝功血常规等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疗效。结果白细胞、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在不同疗程的治疗结束后,组间的差异及不同疗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红素(TBIL)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治疗的临床效果在不同分组间及不同治疗疗程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角霜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使白细胞数量增多,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肝功的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中医辨证治疗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恶性肿瘤患者时选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单味中药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全天一;陈文裕;黄国虹;周颖芳;冯崇廉;李伟明;徐学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对高分辨率CT半定量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用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对患者高分辨 CT半定量评分、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接受泼尼松治疗的同时应用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同疾病分级患者的HRCT肺气肿视觉评分、肺间质纤维化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2.93±0.42)L、大呼气峰流速值(PEF)(4.67±0.62)L/s、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2.67±0.52)L都高于对照组〔FVC(2.26±0.38)L、PEF(3.79±0.43)L/s、FEV1(2.05±0.40)L〕(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72.72±8.55)mmHg〕高于对照组〔(58.15±6.79)mmHg〕PaCO2〔(46.37±4.21)mmHg〕低于对照组〔(55.58±5.18)mmHg〕(P<0.01);6MWT〔(402.8±67.4)m〕高于对照组〔(368.1±59.8)m〕(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能够降低高分辨率CT半定量评分,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作者:吴键锋;刘云;张晨光;李淑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肾衰竭发展进程中血液流变性变化

    急性肾衰竭(ARF)是患病机体发展为多器官衰竭(MOF)的重要原因之一〔1〕。为了深入研究ARF的发生机制、探讨治疗措施,学者们根据ARF的病因学复制了多种动物模型,有以氯化汞为代表的重金属中毒、以甘油为代表的挤压综合征、以庆大霉素为代表的药物中毒、以脂多糖( LPS)为代表的生物毒素中毒等肾毒性ARF模型;还有以失血性休克、肾动脉夹闭引起的肾缺血再灌注为代表的肾缺血性ARF模型及以脓毒症引起的炎症反应为代表的炎性ARF模型〔2~5〕。血液流变性异常可直接影响组织微循环的血流灌注,在多个病理过程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导致重要脏器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6〕。研究〔7~10〕表明,血液流变性异常在多种原因导致ARF的发病学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众多学者也根据不同需要,从不同侧面,以血液流变性为切入点,研究了血液流变性在ARF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变化,进行ARF的监测、预防、治疗及疗效评估,为ARF的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与临床资料。本文对ARF发展进程中的血液流变性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李宝亮;侯亚利;牛春雨;赵自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情反复发作,在呼吸道急性感染等诱因的作用下,可导致COPD急性发作,发生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无创通气是通过无创呼吸机加压通气,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1〕。呼吸道黏膜炎症因子浸润是导致COPD患者气道痉挛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患者呼吸道的炎症反应,改善支气管的痉挛状态也是缓解呼吸衰竭病情的关键〔2〕。舒利迭为沙美特罗和氟替卡松的混合制剂,具有抑制呼吸道非特异性炎症及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本研究探讨舒利迭无创通气对老年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丁晓英;李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药调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59.2%~85%〔1〕。缺血性脑损伤包括缺血期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继发性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可发生于多种脑血管疾病中,其病理生理过程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途径损伤的酶促级联反应,发病机制复杂〔2〕。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神经营养因子,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成熟及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3〕显示,CIRI本身可诱导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DNF,参与内源性神经保护过程,而GDNF也可促进CIRI后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医药可通过调节CIRI后GDNF的表达发挥抗CIRI、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任非非;刘敬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直肠癌患者术后止痛效果与吻合口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服用阿片类及非阿片类止痛药后止痛效果与吻合口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97例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按照对舒芬太尼止痛敏感程度,分为阿片类止痛药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强度、药物使用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吻合口功能状况。结果无反应组与有反应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反应组初始疼痛、术后6、12、24和48 h的疼痛强度,二线止痛药及非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均高于有反应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吻合口功能不全者共12例(12.4%),有反应组3例,无反应组9例,两组吻合口功能不全情况有显著差异(χ2=4.85;P<0.05)。结论对阿片类止痛药物无反应及二线止痛药使用量大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梦喆;李晓涛;毕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澄迈长寿村居民头发中微量元素谱特征

    目的:研究澄迈长寿村居民头发微量元素谱特征。方法选择澄迈6个长寿村,每村选取6个长寿家庭,采集长寿老人(90~110岁)及其成年亲属(40~60岁)头发样品,检测样品中12种微量元素含量,对长寿老人及其成年亲属以及相关文献等头发元素谱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澄迈长寿老人头发元素谱特征为:高的Mg、Ni、Cr,偏高的Fe、Sr,正常的Ca、Pb、Mn,明显低值的Cu、Zn、Cd,其中高 Mg和低 Cu的特点较为突出。而长寿家庭成年人发元素谱特征为:高的Sr、Ni、Cr、Mn、Mg,正常的Ca、Fe、Pb、Cu,低的Zn、Cd。头发元素谱分布模式比较,长寿组为Mg >Ca >>Zn、Fe>Ni、Cr>Cu、Sr>Mn、Pb>F>Cd,成年组为Mg >Ca >>Fe、Zn、Sr>Ni、Cr、Cu、Mn、Pb>F>Cd,两者总体分布类似、个别元素分布有交叉,Sr含量差异较大。从成年组到长寿组,发Zn、F、Cu含量并不突出,但却高度稳定,尤其是 Zn。结论澄迈长寿村居民居住生活环境对其身体有影响,生命火花Zn元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于洋;王雅娟;肖钰杰;贺杨洋;罗盛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改变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CHF)为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已有研究经发现CHF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导致D-二聚体( D-D)、纤维蛋白原( FIB)指标的升高。 CHF患者时常发生体循环、肺循环栓塞,已成为栓塞事件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1〕。因此,CHF患者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常需要抗凝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CHF患者D-D、FIB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侯静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两组治疗前后 Mo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脑诱发电位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执行能力、视空间以及Mo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诱发电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坤彬;姚先丽;孙平鸽;张娅丽;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无菌收集前列腺按摩液及按摩前后尿液并进行常规镜检及细菌学培养。确诊50例正常对照者和128例CP患者,Ⅱ型前列腺炎31例,Ⅲ型前列腺炎97例,其中ⅢA型前列腺炎45例,ⅢB型前列腺炎52例。禁欲4 d以上,手淫法采集精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精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 IL-10和IL-6的含量。结果Ⅱ组、ⅢA 组患者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ⅢB组和对照组,Ⅱ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β与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r=0.582,P<0.01), IL-1β、TNF-α水平与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β与 IL-10呈正相关(r=0.382,P<0.05),IL-10水平和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02,P<0.01)。结论 TNF-α、IL-1β作为炎症促发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按摩液( 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0与CP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检测患者IL-10的浓度可能成为一个判断CP疗效的指标,针对IL-10的细胞因子阻断治疗也许能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桂士良;王茉琳;罗振国;郭玉刚;曹会峰;迟宝进;王伟群;张鹏霞;吴长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MMP-9、TIMP-1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 CHF)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1〕。心肌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是一族对细胞外基质成分有降解作用的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可特异、高效地降解细胞外基质,是心室重构过程中基质降解的主要因素〔2〕。 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1是MMPs家族中的成员。曲美他嗪是哌嗪类新型代谢类细胞保护剂,可以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3〕。本文旨在研究曲美他嗪的心功能改善作用是否与心肌重构相关。

    作者:毛治尉;李巧玲;王平;孙漾丽;郭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该院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的80例可疑前列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检出前列腺癌29例(36.25%),前列腺增生及增生伴炎症5例(63.75%)。采用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检出前列腺癌22例(27.50%)。前列腺异常区域或异常结节X定点穿刺检出前列腺癌20.69%。两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出现发热2例(2.5%),血尿8例(10.0%),大便带血3例(3.75%),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不仅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而且定位准确、并发症较少。

    作者:丁波;李秀兰;孙文兵;肖艳;袁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短波、中药熏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肩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超短波、中药熏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老年患者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超短波及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4 w后,患者在疼痛、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目测类比定级(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FMA)及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尤以治疗组为著(均P<0.05)。结论超短波、中药熏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老年患者肩痛效果明显。

    作者:刘新;聂亚冬;单冰竹;徐文玉;蒋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计数水平与老年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心血管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STEMI急诊老年PCI老年患者,以入院即刻外周血 WBC计数(×109/L)分为<10组、10~12组、12~14组、14~16组、≥16组,分析各组30 d的心血管终点事件。结果外周血WBC≥12×109/L的所有患者中,随外周血WBC计数升高急诊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增加,30 d联合终点事件及死亡率与外周血WBC计数呈正相关。外周血WBC≥10×109/L的所有患者中,随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各组间死亡率呈增加,外周血WBC水平与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 N 端脑钠肽测定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负相关。结论入院时外周血WBC计数是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近期心血管事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大一;王智昊;潘震华;李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康复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影响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60%~73%〔1〕,多数在脑卒中发病后3 w内,特别是偏瘫侧上肢松弛状态下发生。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拟观察应用康复教育光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教育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方法训练的疗效。

    作者:刘涓;石翠霞;唐文明;谢瑞娟;邓赟;陈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