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和药物保守治疗单纯左前降支近端中度狭窄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于佳新;刘晓坤

关键词:左前降支近端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和药物保守治疗单纯左前降支近端中度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心内科就诊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处于临界值的单纯左前降支近端中度狭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CI后也采用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测定左心室功能、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程度,随访12个月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结果(1)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程度的改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较传统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 FFR处于临界值的单纯左前降支近端中度狭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但是两者对于心绞痛和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程度的改善作用基本相当。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情反复发作,在呼吸道急性感染等诱因的作用下,可导致COPD急性发作,发生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无创通气是通过无创呼吸机加压通气,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1〕。呼吸道黏膜炎症因子浸润是导致COPD患者气道痉挛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患者呼吸道的炎症反应,改善支气管的痉挛状态也是缓解呼吸衰竭病情的关键〔2〕。舒利迭为沙美特罗和氟替卡松的混合制剂,具有抑制呼吸道非特异性炎症及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本研究探讨舒利迭无创通气对老年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丁晓英;李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昆明市中老年人骨密度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昆明市中老年人骨密度( BMD)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 BMI)的相关性。方法双能 X 线吸收法( DXA) BMD检测仪检测202例40岁以上昆明市常住人口BMD,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并分别进行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与男性和女性BMD T值呈负相关,身高、体重、BMI与男性BMD T值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与女性BMD T值呈正相关,且相关性体重﹥身高﹥年龄﹥BMI。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应重视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对于低体重、低身高女性,更应加强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及时检测BMD。

    作者:罗文东;赵刚;舒钧;杨建义;林丰;向东;魏炜;张毅;马晶晶;谢华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载药电纺纳米纤维膜用于局部化疗治疗癌症研究进展

    高分子材料的局部挖释给药系统是将在过去几十年里,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药物载体,提高癌症患者的恶性病灶处药物浓度的相关研究获得了广泛的发展。为了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人们致力于提高药物在病灶处的生物利用度、药物浓度和溶解度,以减少全身副反应〔1,2〕。

    作者:孙宏伟;邵铭心;王星星;郭晔;马克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27例临床分析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TGA)以突发的顺行性遗忘为特征,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症状常在24 h内缓解。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TGA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蔡俊颖;李国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二聚体、血细胞比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D-二聚体(D-D)、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2~8月收治的124例 AECOPD 患者,以多普勒心脏超声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根据是否存在PAH分为PAH组(52例)、无PAH组(72例),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浆D-D、HCT、动脉血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D-D、HCT、血气分析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PAH组患者D-D、HCT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430,0.499,均P<0.01);PO2与D-D、HCT、PASP水平呈负相关(r=-0.299,-0.376;-0.440,P<0.01或P<0.05),PCO2与HCT、PASP水平呈正相关(r=0.58,0.352,P<0.05或P<0.01)。结论D-D、HCT水平可反映和估测AE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及其程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及判断 AECOPD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小花;苏洁;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合肥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探索及政府责任

    社区居家养老集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了老年人的“恋家”情结,又节省了福利财政投入,是适应我国“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新模式〔1〕。2008年1月,全国老龄委、发改委、民政部等十个部位联合发文《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居家养老事业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2〕。合肥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截止2012年10月底,合肥在21个街道和135个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操作、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运行模式。

    作者:黄佳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复极跨壁离散度与前脑钠肽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炎患者复极跨壁离散度的特点,分析T波峰末(Tp-Te)间期与前脑钠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收集性别、年龄、肌钙蛋白(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前脑钠肽( BNP)等数据,测量心电图的心率、QT间期、Tp-Te间期。另外收集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几乎匹配的78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时未发作)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对照组上述数据。结果两组 QT间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Tp-Te间期延长(P<0.05),BNP较对照组高(P<0.05)。另外,对急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心律失常亚组分析,心律失常组与未发生心律失常组相比,Tp-Te间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BNP水平差异显著(P<0.05);Tp-Te间期与BNP无相关性(r=0.201,P=0.254)。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Tp-Te间期延长,BNP水平升高,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BNP水平更高,但两者无相关性。

    作者:钟元林;马懿;汤展;夏皓;黄兆辉;刘东凤;刘昌松;吴赛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γ-干扰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质量指数及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影响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N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选取16周龄雄性SHR( SPF级别)32只,按照完全随机法1∶1分成2组,将16只予生理盐水大鼠作为SHR实验对照组,16只予 INF-γ20万 U· kg-1· d-1作为SHR干预组,另选16只同周龄健康雄性维斯塔京都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分析治疗后的血压(SBP)、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AGEs含量。结果与WKY组比较,SHR各组大鼠的SBP、LVM与LVMI水平、AGEs与受体 RAGE蛋白、mRNA含量及 RAGE 蛋白免疫组化阳性面积率均显著升高(P<0.05);SHR干预组治疗8 w SBP明显低于同时期SHR实验对照组,LVMI水平与AGEs含量均有下降(P<0.05)。结论INF-γ能够降低SHR LVMI 水平与AGEs、RAGE 含量,抑制RAGE mRNA 的表达。

    作者:刘畅;李莉;崔天祥;赵狄;刘洪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13年《国际护理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丹参注射液对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方法120 mg· kg-1· d-1 D-半乳糖注射6 w建立衰老小鼠模型,第15天随机分组后,丹参组注射丹参注射液0.1 ml/d连续28 d,空白对照和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试剂盒测定血清和脑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单胺氧化酶( MAO)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血清和海马组织 SOD、GSH-Px 活性下降,MDA 含量增加 MAO 活性升高(P<0.05);腹腔注射丹参后小鼠认知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明显改善,血清和海马组织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而MDA含量减少(P<0.05),海马中MAO活性降低(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和脑组织中 SOD、GSH-Px活力,降低血液和脑组织中MAO活性、 MDA含量有关。

    作者:刘品月;晋贞超;邓小兰;袁莉;郑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沧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社会支持量表( SSR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整群随机抽样的12所养老机构内73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1.6%,其中体育锻炼、社会支持水平、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业余爱好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生活在老年机构的老年人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作者:邵通;王红英;陈长香;李淑杏;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同样联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组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P<0.05);清扫淋巴结个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死亡率以及随访1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NSCLC术中出血量、术后疾病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上采纳使用。

    作者:孙琦;孙振宇;顾敏威;赵永;许万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δ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 )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发现于1990年,迄今为止已确定3个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PPARδ在糖脂代谢、转运和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PPARδ的活化不仅可以减轻肥胖、改善胰岛素抵抗( IR),还可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抑制炎症介质表达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文就PPARδ对糖脂代谢和老年相关性疾病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陈宁园;潘尚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叶酸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对于减少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有着重要的作用〔1〕,在同型半胱氨酸( Hcy )的代谢中,叶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故近叶酸也被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是目前尚不明确叶酸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通过持续跟踪研究,探讨叶酸对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作用。

    作者:刘坤杰;赵洁;孙艳红;单伟超;丁振江;王静钦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方灵芝孢子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灵芝孢子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59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紫杉醇+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口服复方灵芝孢子胶囊,对照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安慰剂,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12,P=0.025)。观察组临床稳定率高于对照组(χ2=4.230,P=0.040);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中 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CD8+较治疗前升高( 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率、胃肠功能异常率低于对照组(χ2=5.732,P=0.017;χ2=4.768,P=0.029)。两组肾功能异常率、肝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灵芝孢子胶囊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非NSCLC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减轻骨髓毒性、消化道反应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福友;吴穷;李玉梅;汪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术后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后肝脏中的表达。方法监测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组及假手术组TGF-β1的表达强度。结果 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表达强度较高,术后3、6、9 d表达强度逐渐下降,与假手术组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①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术后肝脏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术后不同时段差异不同,术后随时间推移TGF-β1表达减弱。②胆道外引流术可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越早引流肝损伤恢复越快。

    作者:韩云;秦伟;杨生虎;李晓峰;杨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文拉法辛治疗老年高血压或不伴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或不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合并高血压;对照组39例,单纯老年抑郁症。进行为期6 w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各时间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MA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09%,31/43 vs 74.36%,29/39;χ2=0.053, P=0.817)。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8%,7/43 vs 20.51%,8/39;χ2=0.245,P=0.620)。两组治疗后2 w 内血压呈现上升趋势,至治疗后2 w达到高峰,而至治疗后4 w逐步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治疗后2 w,观察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t=2.376,P=0.020),舒张压差异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4,P=0.008)。治疗后4 w,两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8,P=0.367),舒张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854,P=0.067)。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无论合并高血压与否,对文拉法辛的治疗反应性均较佳,在治疗后早期(2 w)血压会可逆性上升。

    作者:张俊;陶连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参皂苷Rg1对衰老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衰老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次/d,42 d;Rg1衰老模型组,注射D-半乳糖剂量与时间同衰老模型组,第15天起腹腔注射Rg120 mgk/g ,1次/d,28 d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次/d,42 d;R1g 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次/d,14 d,第15天起腹腔注射Rg1(同Rg1衰老模型组)。模型复制或药物注射完成后第2天,取胸腺测定胸腺指数,石蜡切片观察胸腺形态学;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 SA-β-Gal)染色检测胸腺细胞衰老,CCK-8检测胸腺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 ELISA检测胸腺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GM-CSF、白细胞介素(IL)-2与 IL-6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 )、胸腺细胞凋亡,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 MDA),酶学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DTNB法测定谷胱甘肽( GSH)、氧化谷胱甘肽( GSSG)含量,Western 印迹检测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21、p53、Rb的变化。结果 Rg1衰老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升高、胸腺皮质面积比例增加、胸腺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凋亡率减少、SA-β-Gal阳性胸腺细胞百分率下降、TNF-α、GM-CSF、IL-2、IL-6的分泌能力明显提高、SOD 活性明显提升;ROS和MDA含量下降;p53、p21、Rb 蛋白表达有显著下调。结论 D-半乳糖复制的衰老模型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损伤明显,人参皂苷 Rg1对其致衰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损伤和下调1p6-Rb、p53/p21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冉瑞图;孙嘉政;张晶;邵月;李成鹏;贾道勇;张岩岩;张梦思;王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直肠癌患者术后止痛效果与吻合口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服用阿片类及非阿片类止痛药后止痛效果与吻合口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97例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按照对舒芬太尼止痛敏感程度,分为阿片类止痛药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强度、药物使用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吻合口功能状况。结果无反应组与有反应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反应组初始疼痛、术后6、12、24和48 h的疼痛强度,二线止痛药及非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均高于有反应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吻合口功能不全者共12例(12.4%),有反应组3例,无反应组9例,两组吻合口功能不全情况有显著差异(χ2=4.85;P<0.05)。结论对阿片类止痛药物无反应及二线止痛药使用量大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梦喆;李晓涛;毕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