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鲁军;盖鑫
目的:探讨子女照护因素对城市老年人精神虚弱、躯体虚弱的影响。方法分层-系统抽取河北省保定市65岁以上老年人349名,采用匿名自填式结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子女照护时间、对子女照护不周的看法和对子女照护满意度与老年人精神虚弱有关;子女照护时间、对子女照护满意度与老年人躯体虚弱有关。结论子女照护可能对城市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躯体健康均产生影响作用。
作者:左群;刘辉;陈首英;蔡耘;纪爱兵;李翠;刘芳;石玥;张玉森;李胜博;朱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调查沈阳市60~65岁社区老年人自立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310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60~65岁老年人进行面访调查。结果具备自立生活能力的比例为63.9%。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看电视、独自出远门能力、一口气不间断走15 min、慢病罹患、营养均衡、睡眠质量等因素对老年人自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显著。结论沈阳市60~65岁老人自立生活能力水平较低,其自立生活能力主要受社会参与、移动能力、健康状况、个体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馨;李德尚;孙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2型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病变累及全身,其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期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MCI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其认知功能的衰退,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姣;曾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抑癌基因 PAQR3、PDCD4甲基化水平,以及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4年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4例,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MSP)法检测结直肠标本中 PAQR3、PDCD4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1) PAQR3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甲基化率分别为33.3%(18/54)和5.6%(3/54),差异显著(P<0.05);PDCD4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发生甲基化率为分别为53.7%(29/54)和7.4%(7/54),差异显著(P<0.001)。二者同时检测的甲基化阳性率为87%,PAQR3和PDCD4没有相关性(R=0.155,P=0.408)。(2)结直肠癌组织中PAQR3基因甲基化与性别、肿瘤部位无关,年龄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浸润越深者,PAQR3甲基化发生率越高。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浸润越深者,PDCD4甲基化发生率越高。结论结直肠癌中PAQR3、PDCD4发生了甲基化,PAQR3基因甲基化水平与年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DCD4甲基化水平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作者:李日恒;杨瑞红;宋艳敏;张涛;李青;吕志刚;张爱民;安宇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对血清白介素( IL)-6和胱抑素( Cys) C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5 mg/d。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功能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 LVDS)、左心房内径( LA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左室流出道大血流速度( VLOV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和Cys C水平和各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脏功能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IL-6和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治疗组 LVDd、LVDS和 LA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和VLOV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Cys C水平与各心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IL-6和Cys C水平,血清IL-6和Cys C水平降低与心功能改善具有相关性。
作者:乔鲁军;盖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78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康艾注射液组(D+C+K组)40例和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组(D+C组)38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D+C+K组与D+C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P<0.05);但相对于D+C组,治疗后D+C+K组白细胞计数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P<0.05)。治疗前,D+C+K组与 D+C组的 CD4, CD8,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D+C+K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D+C组的CD4,CD8,CD4/CD8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P<0.05)。 D+C+K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健康状况变化(KPS)提高率分别为92.5%(37/40)和82.5%(33/40),明显高于D+C组〔50.0%(19/38),47.4%(18/38)〕(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近期效果较好,可以缓解由于化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计数降低,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安全性。
作者:郑晓珂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LANC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首次接受治疗的LANC患者〔T3T4和(或)N2N3〕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行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后期同步放化疗,对照组行经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诱导化疗方案同试验组,静脉给药。分别于诱导化疗前、化疗1、2个周期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全程放化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全程放化疗后12 w,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55,P=0.000)。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529)。③诱导化疗前,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均相似(P>0.05);化疗第1个周期后,两组T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 CD4+,CD8+,CD4+/CD8+比值下降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 LANC 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与静脉化疗相比,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研究。
作者:陈建武;张幸平;刘德鑫;肖丽华;吴敏;苏菁菁;郑建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OPCAB)手术时间短,重危病人监护病房( 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无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医疗费用低。 OPCAB病人存在心肌氧供需失衡,术中心脏受到直接压迫刺激,心脏位置改变频繁,同时无体外循环的支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因此,OPCAB的麻醉极具挑战性。本文就我院完成OPCAB手术病例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成立民;汪军;徐海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效能水平与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确诊为糖尿病患者3240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进行效能水平评测,随访1年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结果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体质指数( BMI)、饮食、锻炼〕和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组合项目分布情况在效能水平高、中和低3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1年内累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2%、2.69%和3.86%。结论效能水平与糖尿病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相关,高效能水平可增加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能预防糖尿病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婉;王红阳;赵雅宁;郭霞;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 S-100B蛋白(S100B)的影响。方法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措施,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于治疗前、后14 d对血清MCP-1、HCY和S100B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MCP-1、HCY 和 S100B 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MCP-1和HCY和S100B的含量,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中老年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室功能的评价。方法选择中老年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为观察组,50例健康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各项心功能参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右心室功能参数指标右心房收缩末期面积(RAESA)、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都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侧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峰、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比值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二尖瓣E/E'、E峰下降时间(DT)、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都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减低,搏出量减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P>0.05),而整体收缩期径向应变(GRSS),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GLSS)、整体收缩期环形反应(GCSS)绝对值均减低(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较好地监测中老年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功能的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雪萍;陈翠兰;陈珂;肖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的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评价。方法 DHF组60例,健康体检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 CI)、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血流速度( Ar、Vp)、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晚期速度比( Ea/Aa)、E/Ea及心室收缩期与舒张期正向波峰速比( S/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F组LAD、IVST、PWT、E/Ea及Ar均增加,Ea/Aa、Vp及S/D均减小(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是否正常,是目前诊断左室DHE的佳办法。
作者:高人杰;刘金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糖尿病( DM)是一种要长期治疗的终身性慢性疾病,这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接受医院的正规治疗外,也需要通过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起到预防与治疗的作用。学者认为, DM患者的自我管理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1〕。本文将分析老年DM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对其自我管理进行综述。
作者:刘虹;孙娜;黄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将湿性敷料与传统干性敷料用于创面换药对照进行临床观察,探讨治疗糖尿足溃疡( DFU)的佳换药方法。方法选择血管外科符合标准并且自愿配合研究的患者65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1例,伤口应用传统方法无菌干纱布、凡士林纱布进行换药;观察组34例,伤口黑期应用水凝胶,黄期应用藻酸盐和银离子,红期应用水胶体和银离子等新型湿性敷料处理伤口。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和换药费用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溃疡愈合速度对比显示,创面愈合从第14天出现明显差异(P<0.05),在第21天达到极其显著差异(P<0.05);从治疗6 w后的疗效比较来看,实验组的治愈率比传统换药方法高20%;在换药次数及每次换药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新型湿性敷料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和每次换药时间,减少换药频次和换药费用,减轻揭除敷料时的疼痛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促进创面治愈效果。
作者:聂海英;李昆;张全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以及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TF)-α、C反应蛋白( CRP)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 d、1 w、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SE、NTF-α、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后,两组恢复良好患者、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NSE、NTF-α、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 w以及1个月均较治疗后3 d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NSE、NTF-α、CRP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泗安;刘增良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高血压脑出血( HICH)极具破坏性,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极高,而由其引起的基底节脑出血后脑水肿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治疗时重点清除血肿,控制脑水肿进展〔1〕。以往对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复发,预后效果不佳〔2〕。本研究观察高血压所致的中小量基底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微孔手术治疗的疗效。
作者:吕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蛹虫草小分子肽增强胃癌细胞株SGC-7901对氟尿嘧啶化疗的敏感性。方法测定SGC-7901对5-FU化疗敏感性及不同浓度蛹虫草小分子肽(5,10,20 mg/ml)对其的影响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计算IC50值。结果蛹虫草小分子肽对SGC-7901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实验所采用的剂量范围内,蛹虫草小分子肽的浓度越高,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P<0.05)。对照组SGC-7901对5-FU化疗的IC50为(1206.3±53.2)μmol/L;实验组中加入5,10,20 mg/ml 的蛹虫草小分子肽后,其 IC50分别为(1069.4±79.1)μmol/L,(987.8±40.5)μmol/L,(943.1±49.5)μmol/L;组间比较显示,各实验组的IC50值明显低于单用5-FU化疗组(P<0.05),蛹虫草小分子肽浓度越高,IC50下降越明显(P<0.05)。结论蛹虫草小分子肽对SGC-7901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浓度越高,对SGC-7901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作者:张楠;逄利;凡文博;侯玥;徐大海;王少坤;吴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拉乌尔菌属被认为是克雷伯菌属的成员,由于16SrRNA基因和rpoB基因分析与克雷伯菌属不一致,在2001年Danccourt等学者成立了拉乌尔菌属〔1〕,将解鸟氨酸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和土生克雷伯菌三个种属从克雷伯菌属转移到了拉乌尔菌属,分别命名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植生拉乌尔菌和土生拉乌尔菌,拉乌尔菌属可从水、土壤、植物中分离,可存在于动物黏膜,在人类标本中也可分离到,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且由于侵入性操作提供感染途径后可发生感染〔2〕。
作者:张海宁;刘晓秋;曲丹华;张晴;杨俊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对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 QOL)的影响。方法将40例60~80岁意识清醒、无失明失聪、无精神障碍及沟通障碍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效能训练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及简单娱乐活动。效能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训练。5次/w,30 min/次,共治疗10 w。两组均在入院当天和10 w后采用QOL简表( CSF-36)调查;采用 Zung 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Zung 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测焦虑和抑郁情况;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单项评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价自我效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自我效能水平、QOL各项指标评分、SDS 和SAS评分及 ADL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训练后,效能训练组自我效能水平、QOL各项指标评分、SDS 和SAS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老院老年人群QOL低下,利用自我效能理论,能充分调动其自身潜能,增加信心,改善情绪,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提高其QOL。
作者:刘影;田园;赵雅宁;张盼;郝正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PPH )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该院心血管门诊患者273例,按年龄大小分为高龄组(≥80岁)96例,普通组(60~80岁)177例,给予标准化的餐饮方案。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患者右上肢血压,每隔30 min检测一次。同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两组患者的PPH检出率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结果高龄组的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 P<0.01)。高龄组早、中、晚餐后PPH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组( P<0.01);且三餐后血压降低幅度均大于普通组,但只有中餐后有统计学差异( P<0.01)。对于应用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的老年人,高龄组 PPH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P<0.05)。年龄、高血压、降压药与PPH正相关。结论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人,且血压降低幅度较大;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可增加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血压、降压药可影响PPH的检出率。
作者:富春;刘玄长;胡晓雷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