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宁;刘晓秋;曲丹华;张晴;杨俊玲
目的:评价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术后即时采用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常规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功能状态、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4.0%,明显高于对照组36.0%(χ2=4.012,P<0.05);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CD8+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CD8+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78.0%,其中食欲增加35例(70.0%),体质量增加28例(56.0%)。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62.0%,其中食欲增加17例(34.0%),体质量增加12例(24.0%)。两组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局部烫伤、骨髓抑制、脱水、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440);治疗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2);3年随访期间,观察组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0%;对照组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4.0%。两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231,P=0.0334)。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约50%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ALS)患者在3年内因呼吸衰竭死亡〔1〕。绝大多数的ALS病例为散发性ALS(SALS),无明确家族遗传史;只有少数约5%~10%的ALS病例为家族性ALS( FALS)〔2〕。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 FALS大多数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外显率的不完全性,家族成员在发病年龄和疾病进程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3〕。目前FALS主要分为ALS1~20、ALS-额颞痴呆综合征及TAU病等亚型,不同亚型各有相应的致病基因。另外还存在一些“易感基因”,和环境的易感因素一起导致神经元的退变和疾病的发生〔4〕。
作者:历淑娟;徐仁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自我效能主要通过调节和控制行为来影响个体的健康结果〔1〕。老年性痴呆(AD)目前尚无治愈方法〔2〕。90%以上AD患者接受家庭照顾〔3〕,50%以上的家庭照顾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而家庭照顾者的健康、生活状况直接决定着A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5〕。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于减轻照顾者负担、焦虑等消极感受的影响,而忽视了对照顾者积极感受的促进。 AD患者家庭照顾者自我效能的高低对其在适应照顾角色时的掌控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提高照顾者在处理挑战性事件时减轻压力的能力,对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和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6〕。本文现将国内外有关AD患者照顾者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谢文静;白松;梁桂仙;田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低T3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135例CAPD患者。常规标准测量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其他生化指标,用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 FMD)反映内皮功能,FMD为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与静息内径比值。结果低T3综合征患者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年龄明显增高(P<0.01)、女性患者比例偏大( P<0.01)、内皮功能明显下降(P<0.01)。 FMD与糖尿病(r=-0.199,P<0.05)、年龄(r=-0.316,P<0.01)、透析龄(r=-0.185,P<0.05)、甲状腺功能(r=0.323,P<0.01)和残肾功能(KT/V)(r=-0.147,P<0.05)明显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T/V(残肾)、甲状腺功能是影响内皮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r2=0.257)。结论腹膜透析低T3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较差,此结果有助于理解慢性腹膜透析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而增加其心血管死亡率。
作者:郭志玲;梁素忍;胡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胃肠道脂肪瘤为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单发,起源于间质细胞,由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组成。多无临床症状,而在内镜检查或外科手术时意外发现,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常规治疗以手术为主。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胃肠道脂肪瘤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以下是我院内镜下治疗升结肠黏膜下脂肪瘤1例。
作者:张琰;徐红;马坦坦;王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以玉兰香苑文体联合会80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40人(脱落2例),对照组40人,练功组每周集体练习3次,1 h/次,共20 w,对照组不进行体育锻炼。分别于实验前和20 w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心血管功能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 进行测试。结果练功20 w 后,练功组心率( HR )、脉压差(PP)、收缩压(SP)、舒张压(DP)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均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总外周阻力(TPR)显著低于实验前(P<0.05);而血管顺度(AC)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练功组免疫球蛋白 IgA、IgG水平明显高于练功前(P<0.05),IgM水平也高于练功前,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20 w 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及免疫机能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席饼嗣;王宾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地锦草对移植性肝癌H22小鼠抑瘤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肝癌H22肿瘤细胞接种到小鼠皮下后,用高、中、低3个剂量的地锦草灌胃2 w,观察地锦草对移植性肝癌H22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率和脾指数的影响;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 IL)-2的变化;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地锦草对肿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锦草组瘤重明显减轻(P<0.05),但无剂量依赖效应;地锦草组小鼠肿瘤抑制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P<0.05),且高剂量组肿瘤抑制率达59.63%;地锦草组脾指数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地锦草组血清IL-2水平升高( P<0.01);地锦草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瘤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结论地锦草可抑制移植性肝癌H22小鼠的肿瘤细胞生长,与提高IL-2水平增加免疫力有关。
作者:王晓敏;高增光;邹志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OPCAB)手术时间短,重危病人监护病房( 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无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医疗费用低。 OPCAB病人存在心肌氧供需失衡,术中心脏受到直接压迫刺激,心脏位置改变频繁,同时无体外循环的支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因此,OPCAB的麻醉极具挑战性。本文就我院完成OPCAB手术病例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成立民;汪军;徐海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预测中国2010~2030年老年期痴呆患病情况。方法检索1990~2013年相关数据库及其他网络资源的相关资料,对28个研究应用Meta Analyst Beta3.1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得出患病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各年龄段人数,继而得出相应患病人数。结果2030年老年期痴呆人数将达1645.6万人,男687.1万人,女958.5万人。年龄组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85岁年龄组患病人数分别为105.4万、138.7万、160.7万、309.6万、324.7万、606.5万。结论如果没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中国老年期痴呆患病人数在未来20年里将会大幅增长。2030年老年期痴呆患病人数为2010年的2.8倍。
作者:李昂;殷淑琴;徐勇;张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及应激性疾病受到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的影响。方法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 n=40)和对照组( n=4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加压素(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BS)、血压(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应激性溃疡、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应激反应,且不会增加应激性疾病。
作者:李欣;张春野;汪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 Colon26肠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将2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R组)、单纯沙利度胺组(T组)、放疗联合沙利度胺组(T+R组)。自治疗当日起,次日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抑制率,并将小鼠断髓处死后剥离瘤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前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大,对照组小鼠明显大于另外三组(P<0.05);其中T+R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增长慢,肿瘤生长曲线为平缓。治疗结束时,各实验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组、R组、T+R组抑制率分别为42.1%、47.3%、62.0%。对照组MVD数量多,分布密集度高;T+R组MVD数量少,坏死区域面积大,移植瘤组织中的 MVD表达明显低于另外三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有效增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可能机制与抑制移植瘤血管的生成有关。
作者:王媛;惠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雌激素受体(ER)、肺耐药蛋白(LRP)和胸苷酸合成酶(T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 ER、LRP 和 T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腺瘤中 ER、LRP 和 TS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20/48)、25.00%(12/48)和43.75(21/48);乳腺癌中 ER、LRP 和 TS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4%(67/130)、63.08%(82/130)和58.46%(76/130);其中LRP和TS在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低于乳腺癌(P<0.05)。 LRP 、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TS、LR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LRP、TS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 ER、LRP和 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乳腺癌中LRP、TS的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联合检测它们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作者:张晓丽;李春雷;肖国锋;李泽;赵雪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体温水平与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6月1日到2012年5月31日住院的34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资料,结局不良组定义为患者出院时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 MRs )≥3分。体温水平按腋温分为四组,分别为≤36℃、36.01℃~36.50℃、36.51℃~37.00℃、≥37.01℃。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体温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结果发生结局不良359例(10.44%)。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体温中,以低体温组为参比,第3、4体温组发生结局不良的 OR(95%CI)分别为:1.48(1.04~2.11)和3.97(2.46~6.42)。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高血糖、脑卒中病史、高甘油三酯、吸烟、饮酒后,结果显示,相对于低体温组,第3、4体温组发生结局不良的OR(95%CI)分别为:1.51(1.04~2.18)和3.39(2.04~5.61),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性检验为18.9536,P<0.0001)。结论入院时体温水平升高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发生率的风险,并且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建议今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可采取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6.5℃之下,以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周小丹;赵宏林;包成月;李方睿;杨丽荣;白文婷;马龙;刘文波;吕利英;佟伟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的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评价。方法 DHF组60例,健康体检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 CI)、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血流速度( Ar、Vp)、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晚期速度比( Ea/Aa)、E/Ea及心室收缩期与舒张期正向波峰速比( S/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F组LAD、IVST、PWT、E/Ea及Ar均增加,Ea/Aa、Vp及S/D均减小(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是否正常,是目前诊断左室DHE的佳办法。
作者:高人杰;刘金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承德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情况。方法对220名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的方式调查高危人群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了解情况。结果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有关。缺乏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指导。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
作者:赵洁;霍明艳;刘坤杰;王天星;赵玲;单伟超;丁振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将湿性敷料与传统干性敷料用于创面换药对照进行临床观察,探讨治疗糖尿足溃疡( DFU)的佳换药方法。方法选择血管外科符合标准并且自愿配合研究的患者65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1例,伤口应用传统方法无菌干纱布、凡士林纱布进行换药;观察组34例,伤口黑期应用水凝胶,黄期应用藻酸盐和银离子,红期应用水胶体和银离子等新型湿性敷料处理伤口。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和换药费用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溃疡愈合速度对比显示,创面愈合从第14天出现明显差异(P<0.05),在第21天达到极其显著差异(P<0.05);从治疗6 w后的疗效比较来看,实验组的治愈率比传统换药方法高20%;在换药次数及每次换药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新型湿性敷料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和每次换药时间,减少换药频次和换药费用,减轻揭除敷料时的疼痛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促进创面治愈效果。
作者:聂海英;李昆;张全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 S-100B蛋白(S100B)的影响。方法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措施,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于治疗前、后14 d对血清MCP-1、HCY和S100B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MCP-1、HCY 和 S100B 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MCP-1和HCY和S100B的含量,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唯一批准使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药物,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为目前公认的改善缺血性卒中结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改善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损伤〔1〕。 NINDS〔2〕、亚特兰蒂斯( ALTLANTIS)以及欧洲协作急性卒中研究( ECASS)等临床研究结果都证明了卒中3 h内使用rt-PA静脉溶栓安全有效〔3〕,ECASSⅢ用13年研究把时间窗扩大到4.5 h〔4〕,然而短暂的时间窗的限制和出血性转化( HT)的风险成了限制溶栓治疗主要的因素,rt-PA溶栓治疗出HT概率为非溶栓的10倍〔2,5〕。如何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溶栓的疗效成为关注的重点,近年的研究发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在出HT中的关键作用,而依达拉奉能安全有效地抑制和降低MMP-9水平。
作者:陈春燕;孙晓江;陆学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挖掘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有关中晚期肺癌方剂组方及规律。方法收集 CNKI中治疗中晚期肺癌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中晚期肺癌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297个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剂,得出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48个,演化新处方6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药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实现对中晚期肺癌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中晚期肺癌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作者:王海瑞;季旭明;宋立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112例老年性(≥60岁)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纵切横缝术)56例,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肛管直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能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许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