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敏;高增光;邹志坚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IFT)20、弗林蛋白酶(Furin)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12例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6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牙龈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两组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特征。结果两组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显著。研究组中 IFT20、Furin 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分化程度、脉管浸润及是否累犯骨组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IFT20和Furin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IFT20和 Furin在促进肿瘤形成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陈亚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老年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18、IL-35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83例诊断为脓毒血症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55例体检健康老年人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中 IL-18、IL-35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两组血清中IL-18、IL-35和TNF-α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血清中 IL-18、IL-35和 TNF-α的表达与病变类型、是否伴有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18和IL-35、IL-35和 TNF-α均呈负相关性。结论脓毒血症老年患者血清中 IL-18和 TNF-α高表达、IL-35低表达,IL-18、IL-35和TNF-α三者间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病变的进展。联合检测IL-18、IL-35和TNF-α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预后。
作者:杨培雄;李琳业;吴占庆;韩何武;侯明;张呈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SDHV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SDH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86例老年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回声、厚度、活动度、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左心功能。选择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SDHVD的261例患者为瓣膜钙化组,无瓣膜钙化的27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检出SDHVD患者261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上升,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显著。瓣膜钙化及功能障碍以主动脉瓣发病率高,其次为二尖瓣。 SDHVD 组中左室增大、左室壁肥厚、射血分数(EF)值<50%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SPHVD呈递增趋势,有左心功能减退和左心室重构倾向。超声心动图可及早发现SDHVD,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吴静;龚亚驰;龚念梅;方祖伦;张巳声;彭美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和肝功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血清HGF 和TGF-β1水平并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52例)和保守组(34例),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 TBIL)、转氨酶( AST、ALT)、胆碱酯酶( CHE)和前白蛋白(PA)。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因子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GF 和 TGF-β1在门静脉高压患者中显著增高(P<0.05)。手术组和保守组血清HGF含量术后显著升高,TGF-β1水平在术后显著降低(P<0.05)。术后1~12 w,手术组和保守组患者血清 HGF水平逐渐升高,TGF-β1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脾切断流术可以提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清 HGF 水平,降低 TGF-β1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赵亮;谭贵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在高血压及其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1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102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1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107例。比较3组的RDW水平,分析RDW与体重指数的关系。再将所有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的RDW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RDW明显高于高血压组,且两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所有患者RDW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176,P=0.002);肥胖组RDW水平明显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 RDW在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升高,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程进展的预测因子。
作者:孙洁静;李华;王国宏;杨青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 CRP)、内皮素( ET)-1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81.54%)(P<0.05)。观察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钙、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ET-1与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23%)低于对照组(35.58%)(P<0.01)。结论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预后,并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
作者:贾会文;赵永刚;张磊;甘晓;冯延冰;刘向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雌激素受体(ER)、肺耐药蛋白(LRP)和胸苷酸合成酶(T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 ER、LRP 和 T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腺瘤中 ER、LRP 和 TS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20/48)、25.00%(12/48)和43.75(21/48);乳腺癌中 ER、LRP 和 TS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4%(67/130)、63.08%(82/130)和58.46%(76/130);其中LRP和TS在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低于乳腺癌(P<0.05)。 LRP 、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TS、LR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LRP、TS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 ER、LRP和 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乳腺癌中LRP、TS的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联合检测它们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作者:张晓丽;李春雷;肖国锋;李泽;赵雪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扶正祛邪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外周血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肉瘤移植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肿瘤模型组,中药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中药+环磷酰胺治疗组,观察抑瘤效应并检测肿瘤生长抑制率、平均存活期、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外周血象及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细胞凋亡。结果各实验组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环磷酰胺( CTX)+中药治疗组抑瘤率达到81.4%;中药治疗或CTX+中药治疗后肿瘤生长受到抑制,与肿瘤生长抑制率一致,减轻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结论 CTX 联合中药治疗具有抗癌、减轻骨髓抑制作用,拮抗CTX的毒副作用,进一步延长荷瘤小鼠的寿命的作用。
作者:张江华;李恩;李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突发性心脏猝死是冠心病( CHD)相关死亡中常见的直接死亡原因。然而目前临床大部分实验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特定的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对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评估却很少〔1,2〕。新的研究显示静息性心电图QRS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预测指标,其持续时间的延长可以显著提高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而某些特定QRS波形态如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均是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危险信号〔3〕。突发性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可以为心脏外科相关手术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本研究分析静息性心电图O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性心脏猝死相关性。
作者:陈荔枝;高轩;刘振红;李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基底细胞癌( BCC)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常发生在皮肤表皮或其附属器的皮肤恶性肿瘤,为比较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约占皮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65%~75%〔2〕。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每年约1.2/10万人,居全身肿瘤发病率的第11位〔3〕。由于其诱因与环境恶化、紫外线、电离辐射、放射线等有关,我国 BCC发病率出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4〕。BBC多见于中老年,儿童少见,好发于颜面部等暴露部位,生长较缓慢,一般情况下局限于皮下组织,较少发生转移,转移率约0.1%〔5〕。 BCC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每种治疗方法有不同的适应证。但早期发现手术切除病灶治疗BCC依然是首选方法〔6〕。因BCC好发于颜面部,彻底切除病灶后容易造成患者面部畸形和瘢痕等后果,故也是整形外科常规治疗的疾病。切除性手术治疗可以适用于各期病变,治愈率比较高〔7〕,越来越多的整形美容技巧应用于BCC的治疗中,争取理想的治愈率的同时获得较佳的美容效果。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组织的大小以及对美容的需求性,选择合适性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边勇;刘宝华;张可佳;何欣;赵自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拟了解遵义市70岁以上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
作者:蒋敏;宋治敏;杨芝萍;潘玉霞;李发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Ⅲ期非小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的36例患者列为联合化疗组,将采用序贯放化疗的42例患者列为序贯组,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其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联合化疗组和序贯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分别为75.00%和52.38%,联合化疗组明显高于序贯组。而毒副反应方面,联合化疗组患者Ⅲ度以上骨髓抑制以及Ⅲ度消化道反应较序贯组患者明显增加( P<0.05)。②78例患者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7%、65.4%和52.6%,性别、年龄、有无合并症、临床分期以及化疗方案均不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老年Ⅲ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同步化疗加巩固化疗相比序贯放化疗在近期临床客观有效率方面有明显提高,但同时在血液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方面也明显增加,因而在患者可耐受情况下可优选同步化疗加巩固化疗进行治疗。
作者:程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阿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脑组织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4)和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 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正常饮食,一组在正常饮食同时给予阿伐他汀灌胃。实验结束后称重测血脂,取脑组织固定,石蜡切片后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阿伐他汀治疗组小鼠海马和大脑皮质HDAC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pCREB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提示HDAC4和转录因子pCREB在阿伐他汀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报;黄大可;桂丽;汪渊;芦宝静;贾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手术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该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的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手术相关的8项指标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该研究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23.53%。弓下吻合为抑制因素;喉返神经损伤、淋巴结三野清扫、手术时间为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手术影响因素包括弓下吻合、淋巴结三野清扫、喉返神经损伤、手术时间,手术中行针对性预防对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启文;曲明江;赵晖;王宝;孙少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五味子治疗老年肾结石疗效及对血压、载脂蛋白( Apo) A-I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就诊94例肾结石确诊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五味子颗粒剂治疗,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94例尿培养病原阳性81例,细菌阳性率为86.2%。经过治疗,治疗组的带菌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日尿量增高、pH、尿钙、血钙和收缩压显著降低( P<0.05),外周血 ApoA-I的表达显著增高( P<0.05),舒张压无变化(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五味子治疗肾结石疗效可靠,效果优于单纯左氧氟沙星,可能与五味子可降低收缩压,提高外周血ApoA-I水平有关。
作者:翁向群;庄聪文;石晓磊;涂传龙;姜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调查沈阳市60~65岁社区老年人自立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310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60~65岁老年人进行面访调查。结果具备自立生活能力的比例为63.9%。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看电视、独自出远门能力、一口气不间断走15 min、慢病罹患、营养均衡、睡眠质量等因素对老年人自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显著。结论沈阳市60~65岁老人自立生活能力水平较低,其自立生活能力主要受社会参与、移动能力、健康状况、个体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馨;李德尚;孙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运动结合营养干预对中老年肥胖患者体成分、血脂、血压以及心理的影响。方法62例中老年肥胖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运动结合营养干预组(EN组),运动干预组(E组)和不参加运动和饮食干预的对照组(C 组),共8 w,检测实验前后体成分、血脂、血压的变化,并采用问卷调查评定心理变化。结果 C组实验前后体成分、血脂、血压及SCL-90各因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N组和E组实验前后及实验后与C组比较,体成分、血脂、血压及SCL-90各因子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试验后EN组和E组比较,体重、瘦体重、腰围、腰臀比较差异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动结合营养干预能提高中老年肥胖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黄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唯一批准使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药物,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为目前公认的改善缺血性卒中结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改善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损伤〔1〕。 NINDS〔2〕、亚特兰蒂斯( ALTLANTIS)以及欧洲协作急性卒中研究( ECASS)等临床研究结果都证明了卒中3 h内使用rt-PA静脉溶栓安全有效〔3〕,ECASSⅢ用13年研究把时间窗扩大到4.5 h〔4〕,然而短暂的时间窗的限制和出血性转化( HT)的风险成了限制溶栓治疗主要的因素,rt-PA溶栓治疗出HT概率为非溶栓的10倍〔2,5〕。如何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溶栓的疗效成为关注的重点,近年的研究发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在出HT中的关键作用,而依达拉奉能安全有效地抑制和降低MMP-9水平。
作者:陈春燕;孙晓江;陆学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中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4例中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白细胞( WBC)和血小板( PLT)指标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 IgG、IgA及IgM指标低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 CD4+、CD8+及 CD4+/CD8+比值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对于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勤祥;刘清涛;陶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 Colon26肠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将2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R组)、单纯沙利度胺组(T组)、放疗联合沙利度胺组(T+R组)。自治疗当日起,次日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抑制率,并将小鼠断髓处死后剥离瘤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前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大,对照组小鼠明显大于另外三组(P<0.05);其中T+R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增长慢,肿瘤生长曲线为平缓。治疗结束时,各实验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组、R组、T+R组抑制率分别为42.1%、47.3%、62.0%。对照组MVD数量多,分布密集度高;T+R组MVD数量少,坏死区域面积大,移植瘤组织中的 MVD表达明显低于另外三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有效增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可能机制与抑制移植瘤血管的生成有关。
作者:王媛;惠双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