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的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评价。方法 DHF组60例,健康体检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 CI)、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血流速度( Ar、Vp)、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晚期速度比( Ea/Aa)、E/Ea及心室收缩期与舒张期正向波峰速比( S/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F组LAD、IVST、PWT、E/Ea及Ar均增加,Ea/Aa、Vp及S/D均减小(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是否正常,是目前诊断左室DHE的佳办法。
作者:高人杰;刘金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老年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18、IL-35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83例诊断为脓毒血症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55例体检健康老年人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中 IL-18、IL-35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两组血清中IL-18、IL-35和TNF-α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血清中 IL-18、IL-35和 TNF-α的表达与病变类型、是否伴有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18和IL-35、IL-35和 TNF-α均呈负相关性。结论脓毒血症老年患者血清中 IL-18和 TNF-α高表达、IL-35低表达,IL-18、IL-35和TNF-α三者间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病变的进展。联合检测IL-18、IL-35和TNF-α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预后。
作者:杨培雄;李琳业;吴占庆;韩何武;侯明;张呈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联合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结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期进行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对两组的免疫功能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的存活率为86.95%(40/46),优于常规组72%(36/50)( P<0.05);联合组患者的 ICU 入住时间为(12.8±5.2)d,显著短于常规组的(17.4±4.6)d(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浆各指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作者:刘晓峰;朱宏泉;许庆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踝臂指数( ABI),探讨MAU与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和MAU在正确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的价值。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0例,根据有无 MAU分为 MAU组和无MAU组。其中 MAU 组193例,男117例,女76例,平均年龄为(63.0±2.8)岁;无 MAU 组157例,男90例,女67例,平均年龄为(62.3±2.4)岁。结果 MAU组患者病程较无MAU组患者长,脉压明显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肌酐高于无 MAU组(P<0.05);MAU组患者血清 hs-CRP明显高于无MAU组患者,ABI低于无MAU组患者(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BI与hs-CRP呈负相关(r=-0.678,P<0.05);病程、ABI、脉压、hs-CRP和肌酐是高血压合并MAU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AU与ABI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MAU、ABI的筛查有助于临床对无症状但存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可以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更为无创、简便而客观的依据。
作者:艾山江·吾马尔;买买提·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手术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该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的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手术相关的8项指标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该研究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23.53%。弓下吻合为抑制因素;喉返神经损伤、淋巴结三野清扫、手术时间为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手术影响因素包括弓下吻合、淋巴结三野清扫、喉返神经损伤、手术时间,手术中行针对性预防对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启文;曲明江;赵晖;王宝;孙少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肝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乙肝后肝硬化老年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未曾出现肝硬化的乙肝老年患者72例为对照组。观察肝硬化影响因素〔包括 HBsAg、HBeAg、抗 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 HCV 感染、乙肝病毒HBV 天冬氨酸( YMDD)变异、饮酒的比例等〕,并对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HBsAg、HBeAg、抗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HCV感染、HBV YMDD变异、饮酒(酒精>20 g/d)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BsAg、抗 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HCV感染、HBV YMDD变异、饮酒(酒精>20 g/d)比例均是老年乙肝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乙肝患者出现肝硬化危险因素主要为活动性乙肝病毒复制及饮酒等,积极抗病毒治疗有望预防进展至肝硬化。
作者:李积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β-caten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10例大肠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MMP-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E-cadherin和β-catenin在大肠癌的表达阳性率(67.3%,62.7%)低于正常对照组(100%、100%),MMP-9在大肠癌的表达阳性率(57.3%)高于正常对照组(15.0%)(P<0.05);②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程度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MMP-9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0.05);③E-cadherin、β-catenin 的表达与 MMP-9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 E-cadherin、β-catenin、MMP-9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判定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许欣;姚冬颖;赵振亚;李永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 CRP)、内皮素( ET)-1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81.54%)(P<0.05)。观察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钙、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ET-1与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23%)低于对照组(35.58%)(P<0.01)。结论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预后,并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
作者:贾会文;赵永刚;张磊;甘晓;冯延冰;刘向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长期团体性康复活动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失能或失智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健康运动处方。方法长春市某日间照料中心36名老年人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监护下进行每周1次、每次60 min,总计6个月的团体康复活动,对仅持续3个月活动组、持续6个月活动组的肌力、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5项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持续参与六个月组在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有显著的进步,仅参与三个月组在活动介入中止后平衡能力有显著下降情形。结论长期团体康复活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且活动效果具有持续性。
作者:刘巍;孟泰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效能水平与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确诊为糖尿病患者3240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进行效能水平评测,随访1年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结果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体质指数( BMI)、饮食、锻炼〕和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组合项目分布情况在效能水平高、中和低3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1年内累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2%、2.69%和3.86%。结论效能水平与糖尿病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相关,高效能水平可增加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能预防糖尿病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婉;王红阳;赵雅宁;郭霞;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抑癌基因 PAQR3、PDCD4甲基化水平,以及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4年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4例,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MSP)法检测结直肠标本中 PAQR3、PDCD4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1) PAQR3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甲基化率分别为33.3%(18/54)和5.6%(3/54),差异显著(P<0.05);PDCD4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发生甲基化率为分别为53.7%(29/54)和7.4%(7/54),差异显著(P<0.001)。二者同时检测的甲基化阳性率为87%,PAQR3和PDCD4没有相关性(R=0.155,P=0.408)。(2)结直肠癌组织中PAQR3基因甲基化与性别、肿瘤部位无关,年龄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浸润越深者,PAQR3甲基化发生率越高。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浸润越深者,PDCD4甲基化发生率越高。结论结直肠癌中PAQR3、PDCD4发生了甲基化,PAQR3基因甲基化水平与年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DCD4甲基化水平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作者:李日恒;杨瑞红;宋艳敏;张涛;李青;吕志刚;张爱民;安宇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QRS时限分为研究组(>110 ms,QRS时限延长)和对照组(≤110 ms,QRS时限正常)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血清总胆固醇( TC)、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 Tn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T-proBNP、CK-MB峰值、TnI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TC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中,Ⅰ级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预示预后不良。
作者:穆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金属全冠法修复老年磨牙纵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口腔科收治的磨牙纵裂患者60例(6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拔除患牙、种植义齿方法治疗;实验组30例,应用金属全冠法修复磨牙纵裂。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牙龈肿胀消退时间、牙齿松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牙龈肿胀均在较短时间内消退,且实验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②两组患者均有较低的牙齿松动率,且实验组术后松动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③两组患者均具有很高的临床有效率,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属全冠修复法能够明显缩短牙龈肿胀时间、减轻松动率、提高临床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崴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雄激素替代治疗( TST)对糖尿病合并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LOH)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合并 LOH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十一酸睾酮注射液250 mg肌肉注射,每月1次;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肉注射,每月1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老年男子症状量表( AMS量表)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和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AMS 量表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睾酮( TT )、游离睾酮(FT)、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均有明显上升,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腰椎和髋骨骨密度(BMD)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TST糖尿病合并男性LOH安全有效,且有利于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减少心血管患病风险。
作者:吴炎;王薇;周宇;游甦;刘泽林;邓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病变进展较快,也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常发生于老年人〔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变发展过程中血清中乳糖凝集素( Galec-tin)-3和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 sST2)的表达升高,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病变的进展,还对治疗起一定的拮抗作用〔2,3〕。药物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改善心功能,还要对相关蛋白进行下调。芪苈强心胶囊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输出量,改善肾血流,利尿消肿,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4〕。本实验关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Galectin-3和sST2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宁;边瓯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Rouviere沟引导定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9月因胆囊病变等行LC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使用Rouviere定位)和对照组(不使用Rouviere定位)各75例,研究组在Rouviere 沟引导下行LC,对照组仍采用传统定位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并发症例数和发病率以及中转开腹率。结果研究组存在Rouviere沟分型为开放型45例(60.00%)、融合型12例(16.00%)、缺失型18例(24.00%),分型在性别构成中差异显著(χ2=9.382,P=0.009);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持续时间较短,并发症病例数较少、中转开腹率较低(均P<0.05)。两组术后未出现任何胆管损伤和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恢复较好。结论采用 Rouviere 沟引导定位行LC,患者临床手术效果较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沨;王培斌;黄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 Smac和 XIAP 在喉鳞状细胞癌( LS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P 法)检测31例LSCC组织和10例正常腭帆黏膜( NVPM)组织中Smac和XIAP的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Smac在 LSCC 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VPM组( P<0.01),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NVPM 组( P<0.01)。 Smac 和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5,P<0.01)。结论 Smac在喉癌组织中的低表达、XIAP在喉癌中的高表达与LSCC的发病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汤翠华;徐艳萍;杨欣;黄芳林;何晓;李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胃肠道脂肪瘤为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单发,起源于间质细胞,由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组成。多无临床症状,而在内镜检查或外科手术时意外发现,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常规治疗以手术为主。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胃肠道脂肪瘤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以下是我院内镜下治疗升结肠黏膜下脂肪瘤1例。
作者:张琰;徐红;马坦坦;王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肱骨近端骨折的90%,尤其老年人更多见〔1〕。对于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人,在肩部外伤时,尤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肩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侧上臂可较健侧缩短,可伴有外展或内收畸形。本研究观察应用氯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
作者:许家轩;袁晨曦;王骏骅;杨惠林;邹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 Colon26肠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将2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R组)、单纯沙利度胺组(T组)、放疗联合沙利度胺组(T+R组)。自治疗当日起,次日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抑制率,并将小鼠断髓处死后剥离瘤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前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大,对照组小鼠明显大于另外三组(P<0.05);其中T+R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增长慢,肿瘤生长曲线为平缓。治疗结束时,各实验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组、R组、T+R组抑制率分别为42.1%、47.3%、62.0%。对照组MVD数量多,分布密集度高;T+R组MVD数量少,坏死区域面积大,移植瘤组织中的 MVD表达明显低于另外三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有效增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可能机制与抑制移植瘤血管的生成有关。
作者:王媛;惠双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