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mac和XIAP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汤翠华;徐艳萍;杨欣;黄芳林;何晓;李阳阳

关键词: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免疫组化, 细胞凋亡, 喉癌
摘要:目的:探讨 Smac和 XIAP 在喉鳞状细胞癌( LS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P 法)检测31例LSCC组织和10例正常腭帆黏膜( NVPM)组织中Smac和XIAP的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Smac在 LSCC 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VPM组( P<0.01),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NVPM 组( P<0.01)。 Smac 和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5,P<0.01)。结论 Smac在喉癌组织中的低表达、XIAP在喉癌中的高表达与LSCC的发病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鳞癌中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Survivin和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分析喉鳞癌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生存素(Survivin)和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87例喉鳞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肿瘤的蜡块组织。72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作为对照组。72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PPARγ、Survivin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和PTE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 Ki67表达增殖指数中差别显著,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相关。 PPARγ、Survivin和PTEN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喉鳞癌术后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PPARγ和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 PPARγ、Survivin和PTEN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具有一定差异性。 PPARγ、Survivin和PTEN之间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孙旭云;陈建国;江祺川;康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麻醉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OPCAB)手术时间短,重危病人监护病房( 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无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医疗费用低。 OPCAB病人存在心肌氧供需失衡,术中心脏受到直接压迫刺激,心脏位置改变频繁,同时无体外循环的支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因此,OPCAB的麻醉极具挑战性。本文就我院完成OPCAB手术病例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成立民;汪军;徐海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长期团体康复活动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团体性康复活动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失能或失智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健康运动处方。方法长春市某日间照料中心36名老年人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监护下进行每周1次、每次60 min,总计6个月的团体康复活动,对仅持续3个月活动组、持续6个月活动组的肌力、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5项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持续参与六个月组在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有显著的进步,仅参与三个月组在活动介入中止后平衡能力有显著下降情形。结论长期团体康复活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且活动效果具有持续性。

    作者:刘巍;孟泰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58例),无大血管并发症组(46例),并选取39例非糖尿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RBP4、sVCAM-1。结果①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RBP4、sVCAM-1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无大血管并发症组高于对照组(P<0.05)。②血清RBP4与sVCAM-1、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正相关,与HDL-C显著负相关(r=-0.169,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BP4、sVCAM-1、TG、LDL-C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RBP4与sV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尚可;孙亚威;刘冬青;郭建政;杨慧;姜海;耿淑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入院的良性乳腺病变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TPO-Ab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的TPO-Ab的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乳腺癌患者 TPO-Ab高表达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TPO-Ab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TPO-Ab高表达可能反映乳腺癌的严重程度。

    作者:孟宪杰;魏莉;马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术后即时采用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常规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功能状态、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4.0%,明显高于对照组36.0%(χ2=4.012,P<0.05);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CD8+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CD8+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78.0%,其中食欲增加35例(70.0%),体质量增加28例(56.0%)。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62.0%,其中食欲增加17例(34.0%),体质量增加12例(24.0%)。两组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局部烫伤、骨髓抑制、脱水、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440);治疗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2);3年随访期间,观察组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0%;对照组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4.0%。两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231,P=0.0334)。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清HGF、TGF-β1和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和肝功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血清HGF 和TGF-β1水平并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52例)和保守组(34例),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 TBIL)、转氨酶( AST、ALT)、胆碱酯酶( CHE)和前白蛋白(PA)。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因子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GF 和 TGF-β1在门静脉高压患者中显著增高(P<0.05)。手术组和保守组血清HGF含量术后显著升高,TGF-β1水平在术后显著降低(P<0.05)。术后1~12 w,手术组和保守组患者血清 HGF水平逐渐升高,TGF-β1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脾切断流术可以提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清 HGF 水平,降低 TGF-β1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赵亮;谭贵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颈椎前路手术方式的进展

    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多寻求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因其直接接触椎间盘及后方骨赘对脊髓的压迫,常能达到彻底的减压效果,同时保证椎体良好的骨性融合,维持正常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手术方式。颈椎前路手术方式分为融合性手术与非融合性手术。融合性手术历来被认为是颈椎前路手术方式的金标准,目前常用类型分为:单纯植骨组,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组,钛网钛板内固定组,椎间融合器( Cage)和椎体间零切迹ZERO-P组。非融合性手术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方法,目的是保留手术节段运动功能,对年轻患者适用。本文通过对各种颈前路手术技术的对比分析,阐明不同术式的优缺点。

    作者:张逸;刘国民;胡琦;白云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 XELOX方案)对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2例老年胃肠癌患者,采用XELOX方案,奥沙利铂70 mg/m2,静脉滴注1 h,d1、d8;希罗达100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 d;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接受2个周期,随访时间为10~5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老年患者均可进行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9例(8.8%),部分缓解(PR)34例(33.3%),稳定(SD)39例(38.2%),进展(PD)20例(19.6%),总有效率(RR)为42.2%(43/102)。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0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6个月。 Cox生存分析显示PS评分、化疗周期数、肿瘤转移状况均与患者的OS相关,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特别是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81.37%;其次为血小板减少、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脱发、皮肤色素沉着、贫血及周围静脉炎,多为Ⅰ~Ⅱ度不良反应。结论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肠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毒副反应较轻,PS评分、化疗周期数、肿瘤转移状况是该方案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裴永彬;赵增仁;赵媛媛;吴焕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不同吻合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比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1〕。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逐渐提高,早期患者多采取全胃或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并进行消化道重建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吻合是消化道重建的关键,而不同的吻合技术对患者手术效果影响较大,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的吻合技术已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3,4〕。本研究对比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采用不同吻合技术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金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踝臂指数( ABI),探讨MAU与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和MAU在正确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的价值。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0例,根据有无 MAU分为 MAU组和无MAU组。其中 MAU 组193例,男117例,女76例,平均年龄为(63.0±2.8)岁;无 MAU 组157例,男90例,女67例,平均年龄为(62.3±2.4)岁。结果 MAU组患者病程较无MAU组患者长,脉压明显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肌酐高于无 MAU组(P<0.05);MAU组患者血清 hs-CRP明显高于无MAU组患者,ABI低于无MAU组患者(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BI与hs-CRP呈负相关(r=-0.678,P<0.05);病程、ABI、脉压、hs-CRP和肌酐是高血压合并MAU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AU与ABI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MAU、ABI的筛查有助于临床对无症状但存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可以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更为无创、简便而客观的依据。

    作者:艾山江·吾马尔;买买提·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富硒(茶)糖蛋白与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富硒(茶)糖蛋白( STG)与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某社区男、女退休人员各30名随机各分成3组:对照组(CG)、有氧运动组(AEG)、富硒糖蛋白结合有氧运动组(SGAEG),每组10人。 AEG组进行60 d运动锻炼, SGAEG组为60 d运动锻炼+补充STG 50 mg· kg-1· d-1。 CG组不参加运动,原生活习惯。分别于0、30、60 d取血分别测试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指标。结果男、女各组血清SOD、GSH-Px活力和GSH、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0 d比较, CG组30、60 d SOD、GSH-Px活力和GSH、MDA含量略有变化(P>0.05);AEG组30 d男性GSH-Px活力升高(P<0.05),SGAEG组30 d男、女 GSHPx活力均升高(P<0.05);AEG组和SGAEG组30 d SOD、GSH-Px活力升高(P<0.05);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AEG组60 d SOD、GSH-Px活力升高,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 SGAEG组60 d SOD、GSH-Px活力升高(P<0.01);GSH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1)。男、女各组0 d时各组TC、TG、LDL、HDL浓度不尽相同(P>0.05)。 CG 组30 d 与0 d比较,TG、LDL浓度下降、HDL、TC浓度升高(P>0.05);60 d与0 d比较TG、LDL浓度下降、HDL、TC浓度升高(P<0.05)。 AEG组和SGAEG 组30 d时与0 d比较,TC、TG、LDL浓度下降,HDL浓度升高,除TC浓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60 d与0 d比较,除TC浓度变化有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他指标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有改善作用,有氧运动+STG协同作用效果优于单纯的有氧运动,表明STG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作者:冯德学;熊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相关基因研究现状

    约50%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ALS)患者在3年内因呼吸衰竭死亡〔1〕。绝大多数的ALS病例为散发性ALS(SALS),无明确家族遗传史;只有少数约5%~10%的ALS病例为家族性ALS( FALS)〔2〕。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 FALS大多数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外显率的不完全性,家族成员在发病年龄和疾病进程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3〕。目前FALS主要分为ALS1~20、ALS-额颞痴呆综合征及TAU病等亚型,不同亚型各有相应的致病基因。另外还存在一些“易感基因”,和环境的易感因素一起导致神经元的退变和疾病的发生〔4〕。

    作者:历淑娟;徐仁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PPH )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该院心血管门诊患者273例,按年龄大小分为高龄组(≥80岁)96例,普通组(60~80岁)177例,给予标准化的餐饮方案。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患者右上肢血压,每隔30 min检测一次。同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两组患者的PPH检出率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结果高龄组的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 P<0.01)。高龄组早、中、晚餐后PPH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组( P<0.01);且三餐后血压降低幅度均大于普通组,但只有中餐后有统计学差异( P<0.01)。对于应用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的老年人,高龄组 PPH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P<0.05)。年龄、高血压、降压药与PPH正相关。结论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人,且血压降低幅度较大;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可增加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血压、降压药可影响PPH的检出率。

    作者:富春;刘玄长;胡晓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Smac和XIAP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Smac和 XIAP 在喉鳞状细胞癌( LS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P 法)检测31例LSCC组织和10例正常腭帆黏膜( NVPM)组织中Smac和XIAP的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Smac在 LSCC 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VPM组( P<0.01),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NVPM 组( P<0.01)。 Smac 和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5,P<0.01)。结论 Smac在喉癌组织中的低表达、XIAP在喉癌中的高表达与LSCC的发病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汤翠华;徐艳萍;杨欣;黄芳林;何晓;李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联合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结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期进行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对两组的免疫功能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的存活率为86.95%(40/46),优于常规组72%(36/50)( P<0.05);联合组患者的 ICU 入住时间为(12.8±5.2)d,显著短于常规组的(17.4±4.6)d(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浆各指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作者:刘晓峰;朱宏泉;许庆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脂联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治疗对血清中一氧化氮( NO)、脂联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影响。方法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应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73例,应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表达均升高,但是观察组中NO、脂联素和BDNF的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且能上调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含量,保护神经细胞,优化内环境。

    作者:胡顺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同型半胱氨酸和S100 B的影响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 S-100B蛋白(S100B)的影响。方法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措施,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于治疗前、后14 d对血清MCP-1、HCY和S100B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MCP-1、HCY 和 S100B 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MCP-1和HCY和S100B的含量,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雄激素替代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雄激素替代治疗( TST)对糖尿病合并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LOH)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合并 LOH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十一酸睾酮注射液250 mg肌肉注射,每月1次;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肉注射,每月1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老年男子症状量表( AMS量表)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和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AMS 量表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睾酮( TT )、游离睾酮(FT)、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均有明显上升,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腰椎和髋骨骨密度(BMD)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TST糖尿病合并男性LOH安全有效,且有利于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减少心血管患病风险。

    作者:吴炎;王薇;周宇;游甦;刘泽林;邓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病变累及全身,其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期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MCI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其认知功能的衰退,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姣;曾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