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相关因素

富春;刘玄长;胡晓雷

关键词:餐后低血压, 降压药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PPH )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该院心血管门诊患者273例,按年龄大小分为高龄组(≥80岁)96例,普通组(60~80岁)177例,给予标准化的餐饮方案。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患者右上肢血压,每隔30 min检测一次。同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两组患者的PPH检出率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结果高龄组的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 P<0.01)。高龄组早、中、晚餐后PPH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组( P<0.01);且三餐后血压降低幅度均大于普通组,但只有中餐后有统计学差异( P<0.01)。对于应用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的老年人,高龄组 PPH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P<0.05)。年龄、高血压、降压药与PPH正相关。结论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人,且血压降低幅度较大;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可增加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血压、降压药可影响PPH的检出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患者术后组织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2和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结肠癌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2和3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95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75例结肠管状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组,75例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PRDX1、2和3的表达。结果三组中PRDX1、2和3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 PRDX1、2和3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浸润深度、脉管内瘤栓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中PRDX1、2和3之间的表达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结肠癌术后组织中PRDX1、2和3高表达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三者间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张大伟;姜文清;李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同型半胱氨酸和S100 B的影响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 S-100B蛋白(S100B)的影响。方法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措施,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于治疗前、后14 d对血清MCP-1、HCY和S100B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MCP-1、HCY 和 S100B 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MCP-1和HCY和S100B的含量,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SDHV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SDH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86例老年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回声、厚度、活动度、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左心功能。选择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SDHVD的261例患者为瓣膜钙化组,无瓣膜钙化的27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检出SDHVD患者261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上升,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显著。瓣膜钙化及功能障碍以主动脉瓣发病率高,其次为二尖瓣。 SDHVD 组中左室增大、左室壁肥厚、射血分数(EF)值<50%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SPHVD呈递增趋势,有左心功能减退和左心室重构倾向。超声心动图可及早发现SDHVD,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吴静;龚亚驰;龚念梅;方祖伦;张巳声;彭美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长期团体康复活动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团体性康复活动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失能或失智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健康运动处方。方法长春市某日间照料中心36名老年人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监护下进行每周1次、每次60 min,总计6个月的团体康复活动,对仅持续3个月活动组、持续6个月活动组的肌力、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5项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持续参与六个月组在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有显著的进步,仅参与三个月组在活动介入中止后平衡能力有显著下降情形。结论长期团体康复活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且活动效果具有持续性。

    作者:刘巍;孟泰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Smac和XIAP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Smac和 XIAP 在喉鳞状细胞癌( LS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P 法)检测31例LSCC组织和10例正常腭帆黏膜( NVPM)组织中Smac和XIAP的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Smac在 LSCC 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VPM组( P<0.01),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NVPM 组( P<0.01)。 Smac 和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5,P<0.01)。结论 Smac在喉癌组织中的低表达、XIAP在喉癌中的高表达与LSCC的发病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汤翠华;徐艳萍;杨欣;黄芳林;何晓;李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在高血压及其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1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102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1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107例。比较3组的RDW水平,分析RDW与体重指数的关系。再将所有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的RDW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RDW明显高于高血压组,且两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所有患者RDW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176,P=0.002);肥胖组RDW水平明显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 RDW在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升高,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程进展的预测因子。

    作者:孙洁静;李华;王国宏;杨青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患者左心室功能( LVF)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的影响。方法老年CHD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采用心脏彩超对入选对象的 LVF及EDD进行检测。 A组采取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连续服用4 w。治疗3 d、1 w、2 w、3 w和4 w时复查以上项目。比较三组治疗前LVF和EDD及A组和B组治疗不同时间的LVF和EDD变化。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前LVF和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和B组治疗前的LVF和EDD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2、3、4 w后A组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左室高峰充盈率( LVPFR)均较B组降低;A组治疗2 w、3 w、4 w后EDD、NEDD、LVEF和LVPFR均较治疗前提高,B组治疗1 w、2 w、3 w、4 w后EDD、NEDD、LVEF和LVPFR亦均较治疗前提高(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HD患者EDD、NEDD和LVEF均呈正相关(r=0.754,0.772,P<0.05)。结论老年 CHD患者存在EDD 、NEDD、LVEF和 LVPFR等 LVF和EDD指标的降低且瑞舒伐他汀可改善患者的LVF和EDD,而老年CHD患者EDD、NEDD和LVEF均呈正相关,患者EDD的改变可能预测其LVF的改变。

    作者:麦宜准;周祥富;梁建;莫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 Treg)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在该院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Treg细胞比例,将Treg细胞比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患者病情关系进行分析。采用磁珠分选方法获取Treg细胞和Na?ve CD4 T细胞,CFSE染色方法检测Treg细胞对Na?ve 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均无明显关系( P>0.05);伴随神经功能缺损的逐渐加重和梗死灶体积的逐渐加大,患者外周血 Treg细胞比例逐渐降低,功能研究显示研究组外周血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显著降低( P<0.01)。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的降低和功能的丧失导致免疫炎性反应发生,致使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

    作者:张美杰;李颖;么晓轶;李桂玲;金迪;张继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球囊导管扩张法对环咽肌失迟缓患者的康复疗效

    吞咽障碍常见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小儿脑瘫、头颈部恶性肿瘤,也可继发于放疗及手术后瘢痕形成,插管后状态等〔1〕。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约22%~65%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其中,环咽肌失弛缓是咽期吞咽障碍的原因之一〔3〕,临床上表现为唾液及食物无法咽下,吞咽食物时有食物堵塞感,咽喉部有异物感,饮水呛咳等。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脱水、肺炎等严重的医学问题,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除了常规治疗外,球囊导管扩张法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4〕。我院康复医学科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患者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开展双腔气囊食管球囊导管扩张法,疗效显著。

    作者:郑兰娥;尹科;尹立全;王亚春;蔡菲;郝小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基底细胞癌的微创治疗

    基底细胞癌( BCC)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常发生在皮肤表皮或其附属器的皮肤恶性肿瘤,为比较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约占皮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65%~75%〔2〕。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每年约1.2/10万人,居全身肿瘤发病率的第11位〔3〕。由于其诱因与环境恶化、紫外线、电离辐射、放射线等有关,我国 BCC发病率出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4〕。BBC多见于中老年,儿童少见,好发于颜面部等暴露部位,生长较缓慢,一般情况下局限于皮下组织,较少发生转移,转移率约0.1%〔5〕。 BCC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每种治疗方法有不同的适应证。但早期发现手术切除病灶治疗BCC依然是首选方法〔6〕。因BCC好发于颜面部,彻底切除病灶后容易造成患者面部畸形和瘢痕等后果,故也是整形外科常规治疗的疾病。切除性手术治疗可以适用于各期病变,治愈率比较高〔7〕,越来越多的整形美容技巧应用于BCC的治疗中,争取理想的治愈率的同时获得较佳的美容效果。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组织的大小以及对美容的需求性,选择合适性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边勇;刘宝华;张可佳;何欣;赵自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富硒(茶)糖蛋白与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富硒(茶)糖蛋白( STG)与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某社区男、女退休人员各30名随机各分成3组:对照组(CG)、有氧运动组(AEG)、富硒糖蛋白结合有氧运动组(SGAEG),每组10人。 AEG组进行60 d运动锻炼, SGAEG组为60 d运动锻炼+补充STG 50 mg· kg-1· d-1。 CG组不参加运动,原生活习惯。分别于0、30、60 d取血分别测试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指标。结果男、女各组血清SOD、GSH-Px活力和GSH、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0 d比较, CG组30、60 d SOD、GSH-Px活力和GSH、MDA含量略有变化(P>0.05);AEG组30 d男性GSH-Px活力升高(P<0.05),SGAEG组30 d男、女 GSHPx活力均升高(P<0.05);AEG组和SGAEG组30 d SOD、GSH-Px活力升高(P<0.05);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AEG组60 d SOD、GSH-Px活力升高,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 SGAEG组60 d SOD、GSH-Px活力升高(P<0.01);GSH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1)。男、女各组0 d时各组TC、TG、LDL、HDL浓度不尽相同(P>0.05)。 CG 组30 d 与0 d比较,TG、LDL浓度下降、HDL、TC浓度升高(P>0.05);60 d与0 d比较TG、LDL浓度下降、HDL、TC浓度升高(P<0.05)。 AEG组和SGAEG 组30 d时与0 d比较,TC、TG、LDL浓度下降,HDL浓度升高,除TC浓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60 d与0 d比较,除TC浓度变化有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他指标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有改善作用,有氧运动+STG协同作用效果优于单纯的有氧运动,表明STG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作者:冯德学;熊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珠子参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珠子参多糖对D-半乳糖( D-gal)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D-gal诱导小鼠衰老模型,Morris水迷宫法测定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小鼠肝脏和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 T-AOC)、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结果珠子参多糖(50、100 mg/kg)能明显缩短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和第1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增加穿越原平台次数和逗留时间;能显著增加组织中T-AOC、SOD、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结论珠子参多糖可显著改善 D-gal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组织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

    作者:胡卫;陈涛;王泉;詹玲;巩仔鹏;余雪琴;钱京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胸外科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行胸腔镜亚肺叶(肺段、肺楔形)切除手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信息,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手术(解剖性肺段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术),无中转及扩大切口。手术所用时间62~230 min,平均(172±21.41)min;术中出血量80~300 ml,平均(180±12.79)ml。胸腔引流时间2~6 d,平均(3.5±0.41)d。术后住院3~10 d,平均(6±0.83)d。无二次手术,无输血,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腺癌28例,鳞癌10例,转移癌4例,炎性假瘤10例,结核球6例,肺囊肿2例,肺错构瘤2例,其中原发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Ⅰa 期38例随访6~24 m,平均(15±1.69)m,38例肺癌均无复发、转移。结论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对于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孤立良性肿瘤(直径≤2 cm)、心肺功能较差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此术式因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史学良;罗杰;方秦模;侯鑫磊;邵国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清HGF、TGF-β1和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和肝功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血清HGF 和TGF-β1水平并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52例)和保守组(34例),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 TBIL)、转氨酶( AST、ALT)、胆碱酯酶( CHE)和前白蛋白(PA)。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因子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GF 和 TGF-β1在门静脉高压患者中显著增高(P<0.05)。手术组和保守组血清HGF含量术后显著升高,TGF-β1水平在术后显著降低(P<0.05)。术后1~12 w,手术组和保守组患者血清 HGF水平逐渐升高,TGF-β1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脾切断流术可以提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清 HGF 水平,降低 TGF-β1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赵亮;谭贵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对MSCs体外增殖与染色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增殖及染色体的影响。方法利用水提法结合超滤法提取红芪中小分子物质,并筛选其促进MSCs增殖的佳浓度。设单独培养的MSCs为对照组,红芪佳浓度(20 mg/L)培养72 h 后 MSCs为实验组,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染色体显色与计数分析细胞染色体;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红芪浓度20 mg/L为佳促进MSCs增殖浓度( 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红芪组细胞呈长梭形,形态类似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红芪组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增快(P<0.05);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及 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无异常改变(P>0.05)。结论红芪小分子提取物20 mg/L体外培养MSCs 72 h后,对其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维持其遗传物质染色体的稳定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SCs的MMP-2、MMP-9等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倩;岳卫东;刘永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遵义市7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

    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拟了解遵义市70岁以上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

    作者:蒋敏;宋治敏;杨芝萍;潘玉霞;李发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米力农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和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对血清白介素( IL)-6和胱抑素( Cys) C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5 mg/d。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功能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 LVDS)、左心房内径( LA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左室流出道大血流速度( VLOV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和Cys C水平和各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脏功能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IL-6和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治疗组 LVDd、LVDS和 LA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和VLOV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Cys C水平与各心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IL-6和Cys C水平,血清IL-6和Cys C水平降低与心功能改善具有相关性。

    作者:乔鲁军;盖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动脉灌注介入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LANC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首次接受治疗的LANC患者〔T3T4和(或)N2N3〕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行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后期同步放化疗,对照组行经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诱导化疗方案同试验组,静脉给药。分别于诱导化疗前、化疗1、2个周期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全程放化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全程放化疗后12 w,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55,P=0.000)。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529)。③诱导化疗前,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均相似(P>0.05);化疗第1个周期后,两组T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 CD4+,CD8+,CD4+/CD8+比值下降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 LANC 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与静脉化疗相比,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研究。

    作者:陈建武;张幸平;刘德鑫;肖丽华;吴敏;苏菁菁;郑建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氯膦酸二钠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

    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肱骨近端骨折的90%,尤其老年人更多见〔1〕。对于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人,在肩部外伤时,尤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肩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侧上臂可较健侧缩短,可伴有外展或内收畸形。本研究观察应用氯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

    作者:许家轩;袁晨曦;王骏骅;杨惠林;邹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病变累及全身,其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期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MCI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其认知功能的衰退,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姣;曾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