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女照护对城市老年人虚弱的影响

左群;刘辉;陈首英;蔡耘;纪爱兵;李翠;刘芳;石玥;张玉森;李胜博;朱越

关键词:精神虚弱, 躯体虚弱, 虚弱指数, 子女照护
摘要:目的:探讨子女照护因素对城市老年人精神虚弱、躯体虚弱的影响。方法分层-系统抽取河北省保定市65岁以上老年人349名,采用匿名自填式结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子女照护时间、对子女照护不周的看法和对子女照护满意度与老年人精神虚弱有关;子女照护时间、对子女照护满意度与老年人躯体虚弱有关。结论子女照护可能对城市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躯体健康均产生影响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居住安排与成年子女赡养老年父母的关系

    目的:探讨北京市老年人居住安排与成年子女赡养老年父母的关系。方法利用描述统计分析和Probit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老年人居住安排与成年子女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的相关关系。结果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同住,不但会提高需要时得到照料的概率,同时也有助于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与成年子女同住、不同住的老年人获得日常生活照料的比例分别为79.85%和47.31%( P<0.001),获得经济支持的比例分别为32.69%和26.66%(P<0.001)。如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与不同住相比,与成年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得到日常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的概率将会分别提高32.2%(P<0.01)和3.2%(P<0.05)。结论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同住是家庭养老在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目前对老年人有利的一种居住安排方式。

    作者:刘岚;齐良书;陈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和趋化因子受体5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L)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病变关节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和趋化因子受体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大鼠AIA模型基础上,给予0.1~0.4 mg/kg TL治疗后,测量病变关节肿胀度,常规HE染色观察病变关节组织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病变关节组织 VEGF、FLT1和 CCR5蛋白的表达;分子原位杂交分析 FLT1 mRNA 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TL治疗组关节肿胀度明显减小( P<0.05),病变关节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病变关节组织 VEGF、FLT1和CCR5免疫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5); FLT1 mRNA表达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TL可抑制AIA大鼠病变关节组织VEGF、FLT1和CCR5表达,这可能是TL抑制病变关节组织血管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的分子机制。

    作者:蒋雯雯;林荣;韦登明;尹向旭;龙正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囊壁切除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复发率

    目的:探讨囊壁切除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手术疗效、复发率。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在该院行囊壁切除的继发性腘窝囊肿病例278例,年龄56~79岁,平均61.7岁。病程0.5~2年,平均9.7个月。临床均表现为膝痛,腘窝部囊性肿物,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磁共振成像( MRI)提示均与关节囊相通。术前Raushningt和Lindgren分级为2级165例,3级113例。手术方法:均行后路常规切口,在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腱之间辨认囊肿,找到并缝合囊壁与关节腔开口。结果27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年,所有患者术后1年内囊肿消失,膝痛无明显缓解。术后1年Raushningt和 Lindgren 分级均在0或1级,术后5年囊肿再次出现者114例,并经过 MRI 证实,其中2级39例,3级75例,术后1年与5年的复发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12.08,P<0.05)。结论囊壁切除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复发率较高。

    作者:李首一;李亮;张兆琦;张利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治疗中晚期肺癌方剂组方规律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挖掘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有关中晚期肺癌方剂组方及规律。方法收集 CNKI中治疗中晚期肺癌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中晚期肺癌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297个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剂,得出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48个,演化新处方6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药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实现对中晚期肺癌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中晚期肺癌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作者:王海瑞;季旭明;宋立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46例 CHF患者( NYHA心功能Ⅲ~Ⅳ级),应用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定左心房大容积(LAVmax)、P容积(LAVp)和小容积(LAVmin),并计算左心房存储容积(LARV)、左心房管道容积( LACV)和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即左心房每搏输出量,LASV)和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 LAAEF);并与30例正常人的上述各参数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CHF组与正常组相比LAVmax、LAVmin、LAVp、LARV、LASV、 LAAEF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而LACV则减低(P<0.01)。②不同心功能级别心衰患者LAVmax、LAVmin、LAVp、LARV、 LACV、LASV、 LAAEF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限制性充盈与非限制性充盈患者比较LAVmax、LAVmin、LAVp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LACV、LASV、 LAAEF则减低(P<0.05),LARV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CHF患者整个心动周期LAV均扩大,左心房管道功能减低、存储功能及助力泵功能代偿性增强;随着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逐渐加重,LAV进一步扩大,左心房管道功能进一步减低,而助力泵功能亦开始减弱。

    作者:李如意;王天红;许玉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遵义市7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

    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拟了解遵义市70岁以上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

    作者:蒋敏;宋治敏;杨芝萍;潘玉霞;李发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20、Furin和上皮型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IFT)20、弗林蛋白酶(Furin)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12例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6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牙龈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两组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特征。结果两组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显著。研究组中 IFT20、Furin 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分化程度、脉管浸润及是否累犯骨组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IFT20和Furin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IFT20和 Furin在促进肿瘤形成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陈亚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EGFR突变阴性NSCLC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作为肺癌驱动基因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体的发现开启了非小细胞性肺癌( NSCLC)靶向治疗之门,随后一系列以IPASS为代表的8项临床研究一致证实,与化疗相比,一线使用第1、2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能显著延长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NSCLC 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提高总缓解率( ORR)和生活质量〔1〕。目前,EGFR基因是研究多、了解透彻的一个分子靶点。近年来,研究者还发现了其他的分子靶点,例如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大鼠肉瘤基因( KRAS )、肉瘤致癌因子( RO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神经营养受体( RET)、原癌基因( MET)、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和鼠类肉瘤病毒菌癌同源物(BRAF),针对EG-FR基因突变阴性NSCLC患者, ALK、KRAS、ROS1和VEGF这些分子靶点的研究较为广泛,现将其相应靶向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邵铭心;梁婷婷;马克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对MSCs体外增殖与染色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增殖及染色体的影响。方法利用水提法结合超滤法提取红芪中小分子物质,并筛选其促进MSCs增殖的佳浓度。设单独培养的MSCs为对照组,红芪佳浓度(20 mg/L)培养72 h 后 MSCs为实验组,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染色体显色与计数分析细胞染色体;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红芪浓度20 mg/L为佳促进MSCs增殖浓度( 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红芪组细胞呈长梭形,形态类似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红芪组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增快(P<0.05);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及 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无异常改变(P>0.05)。结论红芪小分子提取物20 mg/L体外培养MSCs 72 h后,对其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维持其遗传物质染色体的稳定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SCs的MMP-2、MMP-9等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倩;岳卫东;刘永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下睑松弛矫正术后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 FE)下睑松弛矫正术后眼表症状及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筛选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 A组行外侧睑板条悬吊术;B组行Kuhnt睑板三角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 w、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干眼各亚症状评分、眼表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两组患者ST、泪河高度、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OSDI、BUT、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OSDI、BUT、ST、泪河高度、FL有统计学差异( 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情况,同时可升高泪液蛋白,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邵毅;裴重刚;余瑶;高桂平;杨继玲;黄歆;胡佩宏;涂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积极老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积极老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方法采用积极老化量表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65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人积极老化程度在家庭、经济、参与和健康四个维度上并不均衡,且主观幸福感与积极老化中的经济、健康和家庭三个子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P<0.001),而与参与维度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积极老化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两个概念并不完全重叠。

    作者:戴向唯;周里路;王鹏云;喻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基底细胞癌的微创治疗

    基底细胞癌( BCC)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常发生在皮肤表皮或其附属器的皮肤恶性肿瘤,为比较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约占皮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65%~75%〔2〕。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每年约1.2/10万人,居全身肿瘤发病率的第11位〔3〕。由于其诱因与环境恶化、紫外线、电离辐射、放射线等有关,我国 BCC发病率出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4〕。BBC多见于中老年,儿童少见,好发于颜面部等暴露部位,生长较缓慢,一般情况下局限于皮下组织,较少发生转移,转移率约0.1%〔5〕。 BCC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每种治疗方法有不同的适应证。但早期发现手术切除病灶治疗BCC依然是首选方法〔6〕。因BCC好发于颜面部,彻底切除病灶后容易造成患者面部畸形和瘢痕等后果,故也是整形外科常规治疗的疾病。切除性手术治疗可以适用于各期病变,治愈率比较高〔7〕,越来越多的整形美容技巧应用于BCC的治疗中,争取理想的治愈率的同时获得较佳的美容效果。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组织的大小以及对美容的需求性,选择合适性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边勇;刘宝华;张可佳;何欣;赵自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胸外科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行胸腔镜亚肺叶(肺段、肺楔形)切除手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信息,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手术(解剖性肺段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术),无中转及扩大切口。手术所用时间62~230 min,平均(172±21.41)min;术中出血量80~300 ml,平均(180±12.79)ml。胸腔引流时间2~6 d,平均(3.5±0.41)d。术后住院3~10 d,平均(6±0.83)d。无二次手术,无输血,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腺癌28例,鳞癌10例,转移癌4例,炎性假瘤10例,结核球6例,肺囊肿2例,肺错构瘤2例,其中原发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Ⅰa 期38例随访6~24 m,平均(15±1.69)m,38例肺癌均无复发、转移。结论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对于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孤立良性肿瘤(直径≤2 cm)、心肺功能较差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此术式因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史学良;罗杰;方秦模;侯鑫磊;邵国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喉鳞癌中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Survivin和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分析喉鳞癌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生存素(Survivin)和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87例喉鳞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肿瘤的蜡块组织。72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作为对照组。72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PPARγ、Survivin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和PTE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 Ki67表达增殖指数中差别显著,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相关。 PPARγ、Survivin和PTEN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喉鳞癌术后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PPARγ和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 PPARγ、Survivin和PTEN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具有一定差异性。 PPARγ、Survivin和PTEN之间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孙旭云;陈建国;江祺川;康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快速染脱色方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建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无毒性染色和快速脱色的方法。方法在染色和脱色时分别10%的三氯醋酸代替高浓度的醋酸,用乙醇替代有毒性的甲醛,同时用微波加热染色、脱色。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在不影响检测灵敏度的情况下,减少了有毒性有机溶剂使用,大大缩短分析所需时间,且降低实验成本。结论改良方法具有染色背景浅、省时、降低成本、安全低毒等优点,是一种便于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李建伟;李俐;陆陪信;李晓林;张家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灵芝孢子粉对脂多糖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脂多糖(LPS)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对16HBE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灵芝孢子粉预保护24 h后,给予LPS(1μg/ml)刺激6 h,采用MTT法检测气道上皮细胞活性,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超氧化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结果灵芝孢子粉可明显提高人气道上皮细胞的活力,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MDA、TNF-α、IL-6;显著提高SOD的含量;并显著降低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结论灵芝孢子粉对 LPS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金福;赵婉军;杨波;樊湘泽;范晓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效能水平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效能水平与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确诊为糖尿病患者3240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进行效能水平评测,随访1年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结果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体质指数( BMI)、饮食、锻炼〕和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组合项目分布情况在效能水平高、中和低3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1年内累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2%、2.69%和3.86%。结论效能水平与糖尿病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相关,高效能水平可增加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能预防糖尿病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婉;王红阳;赵雅宁;郭霞;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PPH )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该院心血管门诊患者273例,按年龄大小分为高龄组(≥80岁)96例,普通组(60~80岁)177例,给予标准化的餐饮方案。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患者右上肢血压,每隔30 min检测一次。同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两组患者的PPH检出率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结果高龄组的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 P<0.01)。高龄组早、中、晚餐后PPH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组( P<0.01);且三餐后血压降低幅度均大于普通组,但只有中餐后有统计学差异( P<0.01)。对于应用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的老年人,高龄组 PPH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P<0.05)。年龄、高血压、降压药与PPH正相关。结论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人,且血压降低幅度较大;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可增加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血压、降压药可影响PPH的检出率。

    作者:富春;刘玄长;胡晓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U型反转胃镜治疗升结肠黏膜下脂肪瘤1例

    胃肠道脂肪瘤为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单发,起源于间质细胞,由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组成。多无临床症状,而在内镜检查或外科手术时意外发现,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常规治疗以手术为主。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胃肠道脂肪瘤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以下是我院内镜下治疗升结肠黏膜下脂肪瘤1例。

    作者:张琰;徐红;马坦坦;王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模型。方法收集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3例,16例(7.9%)死亡。结果16例(7.9%)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律失常、低血压、是否应用吗啡和甲胎蛋白水平5个因素可影响AMI患者死亡(P<0.05)。经多因素分析,低血压、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和甲胎蛋白是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 AMI患者死亡概率模型:P=1/(1+e-y),其中Y=4.147+0.18X1+1.15X2+1.34 X3。模型预测AMI死亡的准确度为81.8%,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2.4%。结论低血压、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和甲胎蛋白水平可作为预测AMI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预后模型能较好地判断AMI患者的存活概率。

    作者:陈艺钊;李霖;徐鸿远;陈伟梅;谭治双;林文培;何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