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李如意;王天红;许玉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房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46例 CHF患者( NYHA心功能Ⅲ~Ⅳ级),应用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定左心房大容积(LAVmax)、P容积(LAVp)和小容积(LAVmin),并计算左心房存储容积(LARV)、左心房管道容积( LACV)和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即左心房每搏输出量,LASV)和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 LAAEF);并与30例正常人的上述各参数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CHF组与正常组相比LAVmax、LAVmin、LAVp、LARV、LASV、 LAAEF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而LACV则减低(P<0.01)。②不同心功能级别心衰患者LAVmax、LAVmin、LAVp、LARV、 LACV、LASV、 LAAEF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限制性充盈与非限制性充盈患者比较LAVmax、LAVmin、LAVp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LACV、LASV、 LAAEF则减低(P<0.05),LARV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CHF患者整个心动周期LAV均扩大,左心房管道功能减低、存储功能及助力泵功能代偿性增强;随着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逐渐加重,LAV进一步扩大,左心房管道功能进一步减低,而助力泵功能亦开始减弱。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离体灌注肾血管收缩的影响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肾血管收缩的影响及机制。方法56只大鼠制备离体灌注肾模型,随机分为8组(n=7):A1组:Kreb液灌流;A2组:Kreb液+TNF-α灌流;B1组:Kreb液+Verapamil灌流;B2组:Kreb液+Verapamil+TNF-α灌流;C1组:无钙Kreb液灌流;C2组:无钙Kreb液+TNF-α灌流;D1组:无钙Kreb液+2-APB灌流;D2组:无钙Kreb 液+2-APB+TNF-α灌流。各组均在刺激期加内皮素( ET)。灌流结束后,计算肾脏水肿率,HE染色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结构。结果各组基础灌注压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A1、A2、B1、B2、C1、C2组 ET刺激后,肾灌注压较基础压均明显升高(P<0.05);A2、B2、C2组灌注压升高值分别显著高于A1、B1、C1组(P<0.01)。 D1、D2组ET刺激后,肾灌注压均略升高,但与基础灌注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灌注压升高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组肾脏的水肿率均低于30%,灌流后肾脏标本切片均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损伤,与灌流前相符。结论 TNF-α可能通过上调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增强ET引起的肾血管收缩。

    作者:郭莲怡;金旭鹏;王桂君;李晓飞;牛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入院的良性乳腺病变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TPO-Ab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的TPO-Ab的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乳腺癌患者 TPO-Ab高表达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TPO-Ab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TPO-Ab高表达可能反映乳腺癌的严重程度。

    作者:孟宪杰;魏莉;马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肝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乙肝后肝硬化老年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未曾出现肝硬化的乙肝老年患者72例为对照组。观察肝硬化影响因素〔包括 HBsAg、HBeAg、抗 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 HCV 感染、乙肝病毒HBV 天冬氨酸( YMDD)变异、饮酒的比例等〕,并对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HBsAg、HBeAg、抗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HCV感染、HBV YMDD变异、饮酒(酒精>20 g/d)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BsAg、抗 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HCV感染、HBV YMDD变异、饮酒(酒精>20 g/d)比例均是老年乙肝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乙肝患者出现肝硬化危险因素主要为活动性乙肝病毒复制及饮酒等,积极抗病毒治疗有望预防进展至肝硬化。

    作者:李积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颈椎前路手术方式的进展

    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多寻求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因其直接接触椎间盘及后方骨赘对脊髓的压迫,常能达到彻底的减压效果,同时保证椎体良好的骨性融合,维持正常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手术方式。颈椎前路手术方式分为融合性手术与非融合性手术。融合性手术历来被认为是颈椎前路手术方式的金标准,目前常用类型分为:单纯植骨组,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组,钛网钛板内固定组,椎间融合器( Cage)和椎体间零切迹ZERO-P组。非融合性手术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方法,目的是保留手术节段运动功能,对年轻患者适用。本文通过对各种颈前路手术技术的对比分析,阐明不同术式的优缺点。

    作者:张逸;刘国民;胡琦;白云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氯膦酸二钠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

    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肱骨近端骨折的90%,尤其老年人更多见〔1〕。对于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人,在肩部外伤时,尤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肩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侧上臂可较健侧缩短,可伴有外展或内收畸形。本研究观察应用氯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

    作者:许家轩;袁晨曦;王骏骅;杨惠林;邹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治疗中晚期肺癌方剂组方规律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挖掘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有关中晚期肺癌方剂组方及规律。方法收集 CNKI中治疗中晚期肺癌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中晚期肺癌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297个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剂,得出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48个,演化新处方6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药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实现对中晚期肺癌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中晚期肺癌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作者:王海瑞;季旭明;宋立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80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2颗粒膜蛋白(GMP-140)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停止时间小于对照组( 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阻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向脑梗死转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利;卞光荣;乔本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OH)D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MS患者80例为MS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非MS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 BMI)、血压、血脂、血糖、血钙和血磷等指标。对比两组血清25(OH)D3水平,对MS组血清25(OH)D3和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MS 组25(OH)D3和各组分的关系。结果MS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显著升高,MS组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MS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6667,P<0.05)。 MS组血清25(OH)D3和 BMI、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呈负相关(P<0.05)。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低密度脂蛋白(LDL)、TG、高密度脂蛋白(HDL)、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MS组25(0H)D3水平呈现较强的相关性(P<0.05)。回归方程为:25(OH)D3=32.633-11.375LDL-0.124SBP-3.993TG+13.277HDL+0.091DBP,F=8.824,P<0.05。结论老年MS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和血压、血脂、血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建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灵芝孢子粉对脂多糖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脂多糖(LPS)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对16HBE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灵芝孢子粉预保护24 h后,给予LPS(1μg/ml)刺激6 h,采用MTT法检测气道上皮细胞活性,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超氧化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结果灵芝孢子粉可明显提高人气道上皮细胞的活力,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MDA、TNF-α、IL-6;显著提高SOD的含量;并显著降低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结论灵芝孢子粉对 LPS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金福;赵婉军;杨波;樊湘泽;范晓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病变累及全身,其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期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MCI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其认知功能的衰退,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姣;曾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入院时体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体温水平与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6月1日到2012年5月31日住院的34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资料,结局不良组定义为患者出院时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 MRs )≥3分。体温水平按腋温分为四组,分别为≤36℃、36.01℃~36.50℃、36.51℃~37.00℃、≥37.01℃。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体温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结果发生结局不良359例(10.44%)。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体温中,以低体温组为参比,第3、4体温组发生结局不良的 OR(95%CI)分别为:1.48(1.04~2.11)和3.97(2.46~6.42)。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高血糖、脑卒中病史、高甘油三酯、吸烟、饮酒后,结果显示,相对于低体温组,第3、4体温组发生结局不良的OR(95%CI)分别为:1.51(1.04~2.18)和3.39(2.04~5.61),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性检验为18.9536,P<0.0001)。结论入院时体温水平升高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发生率的风险,并且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建议今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可采取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6.5℃之下,以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周小丹;赵宏林;包成月;李方睿;杨丽荣;白文婷;马龙;刘文波;吕利英;佟伟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积极老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积极老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方法采用积极老化量表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65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人积极老化程度在家庭、经济、参与和健康四个维度上并不均衡,且主观幸福感与积极老化中的经济、健康和家庭三个子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P<0.001),而与参与维度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积极老化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两个概念并不完全重叠。

    作者:戴向唯;周里路;王鹏云;喻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miR-126 rs4636297 G>A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 miR-126 rs4636297 G>A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 PCR-LDR)分析技术,对563例冠心病患者和646例对照个体的miR-126 rs4636297 G>A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该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结果 AA、AG、GG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1%、22.6%和75.3%,在对照组中分别是1.7%、25.4%和72.9%,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1.525,P=0.466)。携带 miR-126 rs4636297 A变异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无明显相关性(OR=0.92,95%CI=0.73~1.16,P=0.484)。结论 miR-126 rs4636297 G>A多态位点与华南地区冠心病易感无相关性。

    作者:岑锦明;熊卿圆;成捷;陈宇宁;刘新光;熊兴东;杨希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 XELOX方案)对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2例老年胃肠癌患者,采用XELOX方案,奥沙利铂70 mg/m2,静脉滴注1 h,d1、d8;希罗达100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 d;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接受2个周期,随访时间为10~5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老年患者均可进行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9例(8.8%),部分缓解(PR)34例(33.3%),稳定(SD)39例(38.2%),进展(PD)20例(19.6%),总有效率(RR)为42.2%(43/102)。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0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6个月。 Cox生存分析显示PS评分、化疗周期数、肿瘤转移状况均与患者的OS相关,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特别是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81.37%;其次为血小板减少、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脱发、皮肤色素沉着、贫血及周围静脉炎,多为Ⅰ~Ⅱ度不良反应。结论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肠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毒副反应较轻,PS评分、化疗周期数、肿瘤转移状况是该方案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裴永彬;赵增仁;赵媛媛;吴焕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囊壁切除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复发率

    目的:探讨囊壁切除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手术疗效、复发率。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在该院行囊壁切除的继发性腘窝囊肿病例278例,年龄56~79岁,平均61.7岁。病程0.5~2年,平均9.7个月。临床均表现为膝痛,腘窝部囊性肿物,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磁共振成像( MRI)提示均与关节囊相通。术前Raushningt和Lindgren分级为2级165例,3级113例。手术方法:均行后路常规切口,在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腱之间辨认囊肿,找到并缝合囊壁与关节腔开口。结果27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年,所有患者术后1年内囊肿消失,膝痛无明显缓解。术后1年Raushningt和 Lindgren 分级均在0或1级,术后5年囊肿再次出现者114例,并经过 MRI 证实,其中2级39例,3级75例,术后1年与5年的复发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12.08,P<0.05)。结论囊壁切除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复发率较高。

    作者:李首一;李亮;张兆琦;张利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和整合素β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KAI1/CD82与整合素β1亚基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KAI1/CD82蛋白和整合素β1亚基的表达。结果 KAI1/CD82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降低明显(P<0.01)。 KAI1/CD8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P=0.008)、组织学分级(P=0.001)、肌层浸润深度(P=0.017)及淋巴结转移(P=0.005)密切相关。整合素β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1)。整合素β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P=0.013)及淋巴结转移(P=0.003)密切相关。 KAI1/CD82与整合素β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KAI1/CD82表达下调,同时伴整合素β1的异常表达增高,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子宫内膜腺癌转移趋势、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张晓勇;魏琳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地锦草对移植性肝癌H22小鼠抑瘤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锦草对移植性肝癌H22小鼠抑瘤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肝癌H22肿瘤细胞接种到小鼠皮下后,用高、中、低3个剂量的地锦草灌胃2 w,观察地锦草对移植性肝癌H22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率和脾指数的影响;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 IL)-2的变化;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地锦草对肿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锦草组瘤重明显减轻(P<0.05),但无剂量依赖效应;地锦草组小鼠肿瘤抑制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P<0.05),且高剂量组肿瘤抑制率达59.63%;地锦草组脾指数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地锦草组血清IL-2水平升高( P<0.01);地锦草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瘤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结论地锦草可抑制移植性肝癌H22小鼠的肿瘤细胞生长,与提高IL-2水平增加免疫力有关。

    作者:王晓敏;高增光;邹志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同型半胱氨酸和S100 B的影响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 S-100B蛋白(S100B)的影响。方法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措施,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于治疗前、后14 d对血清MCP-1、HCY和S100B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MCP-1、HCY 和 S100B 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MCP-1和HCY和S100B的含量,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雌激素受体、肺耐药蛋白和胸苷酸合成酶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雌激素受体(ER)、肺耐药蛋白(LRP)和胸苷酸合成酶(T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 ER、LRP 和 T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腺瘤中 ER、LRP 和 TS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20/48)、25.00%(12/48)和43.75(21/48);乳腺癌中 ER、LRP 和 TS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4%(67/130)、63.08%(82/130)和58.46%(76/130);其中LRP和TS在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低于乳腺癌(P<0.05)。 LRP 、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TS、LR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LRP、TS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 ER、LRP和 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乳腺癌中LRP、TS的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联合检测它们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作者:张晓丽;李春雷;肖国锋;李泽;赵雪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NSE、NTF-α、CRP的变化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以及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TF)-α、C反应蛋白( CRP)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 d、1 w、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SE、NTF-α、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后,两组恢复良好患者、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NSE、NTF-α、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 w以及1个月均较治疗后3 d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NSE、NTF-α、CRP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泗安;刘增良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