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离体灌注肾血管收缩的影响

郭莲怡;金旭鹏;王桂君;李晓飞;牛威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离体灌注肾, 血管收缩
摘要: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肾血管收缩的影响及机制。方法56只大鼠制备离体灌注肾模型,随机分为8组(n=7):A1组:Kreb液灌流;A2组:Kreb液+TNF-α灌流;B1组:Kreb液+Verapamil灌流;B2组:Kreb液+Verapamil+TNF-α灌流;C1组:无钙Kreb液灌流;C2组:无钙Kreb液+TNF-α灌流;D1组:无钙Kreb液+2-APB灌流;D2组:无钙Kreb 液+2-APB+TNF-α灌流。各组均在刺激期加内皮素( ET)。灌流结束后,计算肾脏水肿率,HE染色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结构。结果各组基础灌注压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A1、A2、B1、B2、C1、C2组 ET刺激后,肾灌注压较基础压均明显升高(P<0.05);A2、B2、C2组灌注压升高值分别显著高于A1、B1、C1组(P<0.01)。 D1、D2组ET刺激后,肾灌注压均略升高,但与基础灌注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灌注压升高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组肾脏的水肿率均低于30%,灌流后肾脏标本切片均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损伤,与灌流前相符。结论 TNF-α可能通过上调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增强ET引起的肾血管收缩。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 XELOX方案)对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2例老年胃肠癌患者,采用XELOX方案,奥沙利铂70 mg/m2,静脉滴注1 h,d1、d8;希罗达100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 d;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接受2个周期,随访时间为10~51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老年患者均可进行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9例(8.8%),部分缓解(PR)34例(33.3%),稳定(SD)39例(38.2%),进展(PD)20例(19.6%),总有效率(RR)为42.2%(43/102)。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0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6个月。 Cox生存分析显示PS评分、化疗周期数、肿瘤转移状况均与患者的OS相关,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特别是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81.37%;其次为血小板减少、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脱发、皮肤色素沉着、贫血及周围静脉炎,多为Ⅰ~Ⅱ度不良反应。结论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肠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毒副反应较轻,PS评分、化疗周期数、肿瘤转移状况是该方案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裴永彬;赵增仁;赵媛媛;吴焕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对MSCs体外增殖与染色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增殖及染色体的影响。方法利用水提法结合超滤法提取红芪中小分子物质,并筛选其促进MSCs增殖的佳浓度。设单独培养的MSCs为对照组,红芪佳浓度(20 mg/L)培养72 h 后 MSCs为实验组,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染色体显色与计数分析细胞染色体;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红芪浓度20 mg/L为佳促进MSCs增殖浓度( 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红芪组细胞呈长梭形,形态类似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红芪组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增快(P<0.05);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及 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无异常改变(P>0.05)。结论红芪小分子提取物20 mg/L体外培养MSCs 72 h后,对其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维持其遗传物质染色体的稳定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SCs的MMP-2、MMP-9等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倩;岳卫东;刘永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 GDF)-15、脑钠肽( BNP)、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 CHD 的172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 SAP)组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7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35例,体检中心健康对象6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各组GDF-15、BNP、hs-CRP等指标的差异,同时分析 GDF-15、BNP、hs-CRP与CHD患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4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测定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值差异显著(P<0.05),AMI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 SAP组、UAP组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4组GDF-15、BNP、hs-CRP及内皮素测定值差异均显著(P<0.05),组间两两比较均为 AMI组>UAP组>SAP组>健康组(P<0.05)。3组Gensini积分AMI组>UAP组>SAP组(P<0.05)。 Gensini积分与GDF-15、BNP、hs-CRP及内皮素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GDF-15、BNP、hs-CRP在不同类型CHD患者中的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延震;甘义荣;寇宗科;郭小虎;黄通平;吴惠娟;谢定雄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静息性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相关性

    突发性心脏猝死是冠心病( CHD)相关死亡中常见的直接死亡原因。然而目前临床大部分实验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特定的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对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评估却很少〔1,2〕。新的研究显示静息性心电图QRS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预测指标,其持续时间的延长可以显著提高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而某些特定QRS波形态如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均是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危险信号〔3〕。突发性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可以为心脏外科相关手术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本研究分析静息性心电图O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性心脏猝死相关性。

    作者:陈荔枝;高轩;刘振红;李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脂联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对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治疗对血清中一氧化氮( NO)、脂联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影响。方法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应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73例,应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表达均升高,但是观察组中NO、脂联素和BDNF的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且能上调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含量,保护神经细胞,优化内环境。

    作者:胡顺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雌激素受体、肺耐药蛋白和胸苷酸合成酶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雌激素受体(ER)、肺耐药蛋白(LRP)和胸苷酸合成酶(T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 ER、LRP 和 T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腺瘤中 ER、LRP 和 TS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20/48)、25.00%(12/48)和43.75(21/48);乳腺癌中 ER、LRP 和 TS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4%(67/130)、63.08%(82/130)和58.46%(76/130);其中LRP和TS在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低于乳腺癌(P<0.05)。 LRP 、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TS、LR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LRP、TS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 ER、LRP和 T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乳腺癌中LRP、TS的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联合检测它们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作者:张晓丽;李春雷;肖国锋;李泽;赵雪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的过度灌注综合征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颈动脉狭窄,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是老年症状性颈动脉内膜狭窄治疗的金标准〔1〕,是目前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较为重要的治疗措施。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大规模临床试验所证实。 CE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及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术后可导致以术侧头痛、局灶性神经系统障碍、高血压、癫痫、认知障碍,甚至颅内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CHS )〔2〕。本研究拟分析老年患者在CEA后出现CHS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作者:孙勇;张佳栋;梁庆华;史锡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踝臂指数( ABI),探讨MAU与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和MAU在正确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的价值。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0例,根据有无 MAU分为 MAU组和无MAU组。其中 MAU 组193例,男117例,女76例,平均年龄为(63.0±2.8)岁;无 MAU 组157例,男90例,女67例,平均年龄为(62.3±2.4)岁。结果 MAU组患者病程较无MAU组患者长,脉压明显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肌酐高于无 MAU组(P<0.05);MAU组患者血清 hs-CRP明显高于无MAU组患者,ABI低于无MAU组患者(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BI与hs-CRP呈负相关(r=-0.678,P<0.05);病程、ABI、脉压、hs-CRP和肌酐是高血压合并MAU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AU与ABI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MAU、ABI的筛查有助于临床对无症状但存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可以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更为无创、简便而客观的依据。

    作者:艾山江·吾马尔;买买提·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010~2030年中国老年期痴呆的预测

    目的:预测中国2010~2030年老年期痴呆患病情况。方法检索1990~2013年相关数据库及其他网络资源的相关资料,对28个研究应用Meta Analyst Beta3.1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得出患病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各年龄段人数,继而得出相应患病人数。结果2030年老年期痴呆人数将达1645.6万人,男687.1万人,女958.5万人。年龄组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85岁年龄组患病人数分别为105.4万、138.7万、160.7万、309.6万、324.7万、606.5万。结论如果没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中国老年期痴呆患病人数在未来20年里将会大幅增长。2030年老年期痴呆患病人数为2010年的2.8倍。

    作者:李昂;殷淑琴;徐勇;张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20、Furin和上皮型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IFT)20、弗林蛋白酶(Furin)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12例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6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牙龈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两组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特征。结果两组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显著。研究组中 IFT20、Furin 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分化程度、脉管浸润及是否累犯骨组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IFT20和Furin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IFT20和 Furin在促进肿瘤形成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陈亚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入院时体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体温水平与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6月1日到2012年5月31日住院的34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资料,结局不良组定义为患者出院时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 MRs )≥3分。体温水平按腋温分为四组,分别为≤36℃、36.01℃~36.50℃、36.51℃~37.00℃、≥37.01℃。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体温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结果发生结局不良359例(10.44%)。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体温中,以低体温组为参比,第3、4体温组发生结局不良的 OR(95%CI)分别为:1.48(1.04~2.11)和3.97(2.46~6.42)。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高血糖、脑卒中病史、高甘油三酯、吸烟、饮酒后,结果显示,相对于低体温组,第3、4体温组发生结局不良的OR(95%CI)分别为:1.51(1.04~2.18)和3.39(2.04~5.61),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性检验为18.9536,P<0.0001)。结论入院时体温水平升高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发生率的风险,并且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建议今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可采取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6.5℃之下,以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周小丹;赵宏林;包成月;李方睿;杨丽荣;白文婷;马龙;刘文波;吕利英;佟伟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阿伐他汀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海马和大脑皮质HDAC4和pCREB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脑组织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4)和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 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正常饮食,一组在正常饮食同时给予阿伐他汀灌胃。实验结束后称重测血脂,取脑组织固定,石蜡切片后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阿伐他汀治疗组小鼠海马和大脑皮质HDAC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pCREB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提示HDAC4和转录因子pCREB在阿伐他汀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报;黄大可;桂丽;汪渊;芦宝静;贾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自我效能研究进展

    自我效能主要通过调节和控制行为来影响个体的健康结果〔1〕。老年性痴呆(AD)目前尚无治愈方法〔2〕。90%以上AD患者接受家庭照顾〔3〕,50%以上的家庭照顾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而家庭照顾者的健康、生活状况直接决定着A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5〕。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于减轻照顾者负担、焦虑等消极感受的影响,而忽视了对照顾者积极感受的促进。 AD患者家庭照顾者自我效能的高低对其在适应照顾角色时的掌控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提高照顾者在处理挑战性事件时减轻压力的能力,对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和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6〕。本文现将国内外有关AD患者照顾者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谢文静;白松;梁桂仙;田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肝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乙肝后肝硬化老年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未曾出现肝硬化的乙肝老年患者72例为对照组。观察肝硬化影响因素〔包括 HBsAg、HBeAg、抗 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 HCV 感染、乙肝病毒HBV 天冬氨酸( YMDD)变异、饮酒的比例等〕,并对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HBsAg、HBeAg、抗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HCV感染、HBV YMDD变异、饮酒(酒精>20 g/d)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BsAg、抗 HBe阳性率、HBV DNA(>105拷贝/ml)、合并HCV感染、HBV YMDD变异、饮酒(酒精>20 g/d)比例均是老年乙肝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乙肝患者出现肝硬化危险因素主要为活动性乙肝病毒复制及饮酒等,积极抗病毒治疗有望预防进展至肝硬化。

    作者:李积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大肠癌中上皮钙黏蛋白、β-caten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β-caten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10例大肠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MMP-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E-cadherin和β-catenin在大肠癌的表达阳性率(67.3%,62.7%)低于正常对照组(100%、100%),MMP-9在大肠癌的表达阳性率(57.3%)高于正常对照组(15.0%)(P<0.05);②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程度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MMP-9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0.05);③E-cadherin、β-catenin 的表达与 MMP-9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 E-cadherin、β-catenin、MMP-9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判定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许欣;姚冬颖;赵振亚;李永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温阳抗寒合剂改善小鼠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温阳抗寒合剂( WYKHM)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组、氨茶碱组、WYKHM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剂量组(50 mg/kg)。卵蛋白( OVA)致敏小鼠,7 d后给药,14 d后OVA攻击引发哮喘,48 h后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白介素(IL)-5和IL-23水平,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WYKHM能显著降低外周血中NO和NOS的含量,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 P<0.05或P<0.001);治疗组和氨茶碱组外周血中IL-5和IL-23水平也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或P<0.001);WYKHM治疗后,外周血中 SOD 水平明显上升,MDA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和哮喘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或P<0.01)。结论 WYKHM通过降低NOS活性和NO水平,降低IL-5和IL-23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改善哮喘。

    作者:李昕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下睑松弛矫正术后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 FE)下睑松弛矫正术后眼表症状及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筛选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 A组行外侧睑板条悬吊术;B组行Kuhnt睑板三角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 w、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干眼各亚症状评分、眼表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两组患者ST、泪河高度、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OSDI、BUT、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OSDI、BUT、ST、泪河高度、FL有统计学差异( 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情况,同时可升高泪液蛋白,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邵毅;裴重刚;余瑶;高桂平;杨继玲;黄歆;胡佩宏;涂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益心康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汇总分析

    目的:研究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4年第02期)、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1979~2014.06)、万方数字化期刊库(1981~2014.06)、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4.06),Pubmed(1966~2014.06)、Embase(1966~2014.06)进行检索,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从中找到需要的数据,应用软件RevMan 5.3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初步检索,有288篇文献入选,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终9篇关于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入选。应用心绞痛缓解作为标准:χ2=3.79,df=8,P=0.88,合并 OR=3.01,95%CI 〔2.05,4.42〕,Z=5.60(P<0.00001)。应用心电图改善作为标准:χ2=2.84,df=8,P=0.94,合并OR=2.24,95%CI 〔1.63,3.08〕,Z=4.95(P<0.00001);各试验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缓解症状及改善心电图都是有效的,且临床应用很安全。

    作者:徐国良;许英;林淑梅;徐卉;林光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miR-126 rs4636297 G>A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 miR-126 rs4636297 G>A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 PCR-LDR)分析技术,对563例冠心病患者和646例对照个体的miR-126 rs4636297 G>A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该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结果 AA、AG、GG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1%、22.6%和75.3%,在对照组中分别是1.7%、25.4%和72.9%,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1.525,P=0.466)。携带 miR-126 rs4636297 A变异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无明显相关性(OR=0.92,95%CI=0.73~1.16,P=0.484)。结论 miR-126 rs4636297 G>A多态位点与华南地区冠心病易感无相关性。

    作者:岑锦明;熊卿圆;成捷;陈宇宁;刘新光;熊兴东;杨希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 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 CPB 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组(强化组,n=15)和对照组(n=15)。强化组术中血糖控制在3.9~10.0 mmol/L,术后控制在4.4~8.3 mmol/L;对照组血糖>11.1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CPB开始(T1)、CPB结束即刻(T2)、6 h(T3)、24 h(T4)和48 h(T5)时点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术后临床情况。结果两组 TNF-α、IL-6浓度在 T2、T3、T4时点均明显高于 T0时点(P<0.05);在T2、T3、T4时点,强化组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呼吸机支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能降低TNF-α、IL-6浓度表达,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减弱CPB引起的炎性反应。

    作者:刘琪琳;陈斌;杨小霖;向太;魏蜀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