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震;甘义荣;寇宗科;郭小虎;黄通平;吴惠娟;谢定雄
目的:探讨长期团体性康复活动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失能或失智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健康运动处方。方法长春市某日间照料中心36名老年人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监护下进行每周1次、每次60 min,总计6个月的团体康复活动,对仅持续3个月活动组、持续6个月活动组的肌力、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5项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持续参与六个月组在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有显著的进步,仅参与三个月组在活动介入中止后平衡能力有显著下降情形。结论长期团体康复活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且活动效果具有持续性。
作者:刘巍;孟泰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LANC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首次接受治疗的LANC患者〔T3T4和(或)N2N3〕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行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后期同步放化疗,对照组行经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诱导化疗方案同试验组,静脉给药。分别于诱导化疗前、化疗1、2个周期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全程放化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全程放化疗后12 w,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55,P=0.000)。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529)。③诱导化疗前,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均相似(P>0.05);化疗第1个周期后,两组T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 CD4+,CD8+,CD4+/CD8+比值下降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 LANC 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与静脉化疗相比,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研究。
作者:陈建武;张幸平;刘德鑫;肖丽华;吴敏;苏菁菁;郑建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58例),无大血管并发症组(46例),并选取39例非糖尿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RBP4、sVCAM-1。结果①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RBP4、sVCAM-1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无大血管并发症组高于对照组(P<0.05)。②血清RBP4与sVCAM-1、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正相关,与HDL-C显著负相关(r=-0.169,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BP4、sVCAM-1、TG、LDL-C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RBP4与sV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尚可;孙亚威;刘冬青;郭建政;杨慧;姜海;耿淑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喉鳞癌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生存素(Survivin)和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87例喉鳞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肿瘤的蜡块组织。72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作为对照组。72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PPARγ、Survivin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和PTE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 Ki67表达增殖指数中差别显著,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相关。 PPARγ、Survivin和PTEN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喉鳞癌术后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PPARγ和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 PPARγ、Survivin和PTEN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具有一定差异性。 PPARγ、Survivin和PTEN之间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孙旭云;陈建国;江祺川;康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入院的良性乳腺病变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TPO-Ab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的TPO-Ab的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乳腺癌患者 TPO-Ab高表达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TPO-Ab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TPO-Ab高表达可能反映乳腺癌的严重程度。
作者:孟宪杰;魏莉;马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16例膝关节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DVT预防性措施,对照组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腹壁皮下注射治疗,术前2 h注射1次,术后1次/d,0.3 ml/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离子导入治疗,30 min/次,2次/d。疗程均为2 w。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统计DVT发生率;检查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结果术后第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 DVT 的发生率分别为4.92%和16.36%,两组差异显著( P<0.05);术后第2周,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8.20%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P<0.01);观察组术后第2周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同时点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第2周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可降低血清FIB水平,减轻炎性反应,预防DVT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亮;李钊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检测结肠癌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2和3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95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75例结肠管状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组,75例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中PRDX1、2和3的表达。结果三组中PRDX1、2和3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 PRDX1、2和3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浸润深度、脉管内瘤栓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中PRDX1、2和3之间的表达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结肠癌术后组织中PRDX1、2和3高表达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三者间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张大伟;姜文清;李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 Treg)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在该院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Treg细胞比例,将Treg细胞比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患者病情关系进行分析。采用磁珠分选方法获取Treg细胞和Na?ve CD4 T细胞,CFSE染色方法检测Treg细胞对Na?ve 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均无明显关系( P>0.05);伴随神经功能缺损的逐渐加重和梗死灶体积的逐渐加大,患者外周血 Treg细胞比例逐渐降低,功能研究显示研究组外周血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显著降低( P<0.01)。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的降低和功能的丧失导致免疫炎性反应发生,致使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
作者:张美杰;李颖;么晓轶;李桂玲;金迪;张继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112例老年性(≥60岁)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纵切横缝术)56例,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肛管直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能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许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多寻求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因其直接接触椎间盘及后方骨赘对脊髓的压迫,常能达到彻底的减压效果,同时保证椎体良好的骨性融合,维持正常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手术方式。颈椎前路手术方式分为融合性手术与非融合性手术。融合性手术历来被认为是颈椎前路手术方式的金标准,目前常用类型分为:单纯植骨组,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组,钛网钛板内固定组,椎间融合器( Cage)和椎体间零切迹ZERO-P组。非融合性手术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方法,目的是保留手术节段运动功能,对年轻患者适用。本文通过对各种颈前路手术技术的对比分析,阐明不同术式的优缺点。
作者:张逸;刘国民;胡琦;白云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及应激性疾病受到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的影响。方法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 n=40)和对照组( n=4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加压素(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BS)、血压(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应激性溃疡、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应激反应,且不会增加应激性疾病。
作者:李欣;张春野;汪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胃肠道脂肪瘤为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单发,起源于间质细胞,由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组成。多无临床症状,而在内镜检查或外科手术时意外发现,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常规治疗以手术为主。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胃肠道脂肪瘤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以下是我院内镜下治疗升结肠黏膜下脂肪瘤1例。
作者:张琰;徐红;马坦坦;王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积极老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方法采用积极老化量表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65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人积极老化程度在家庭、经济、参与和健康四个维度上并不均衡,且主观幸福感与积极老化中的经济、健康和家庭三个子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P<0.001),而与参与维度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积极老化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两个概念并不完全重叠。
作者:戴向唯;周里路;王鹏云;喻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QRS时限分为研究组(>110 ms,QRS时限延长)和对照组(≤110 ms,QRS时限正常)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血清总胆固醇( TC)、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 Tn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T-proBNP、CK-MB峰值、TnI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TC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中,Ⅰ级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预示预后不良。
作者:穆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突发性心脏猝死是冠心病( CHD)相关死亡中常见的直接死亡原因。然而目前临床大部分实验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特定的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对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评估却很少〔1,2〕。新的研究显示静息性心电图QRS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预测指标,其持续时间的延长可以显著提高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而某些特定QRS波形态如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均是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危险信号〔3〕。突发性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可以为心脏外科相关手术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本研究分析静息性心电图O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性心脏猝死相关性。
作者:陈荔枝;高轩;刘振红;李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未转移(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老年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CCLN)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CCLN清扫术的378例cN0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CLN转移,将其分为CCLN转移组198例以及CCLN无转移组180例,分析CCLN转移数目与原发病灶临床分期的关系,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影响cN0PTC患者术后CCLN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原发病灶T分期的增加,CCLN转移个数显著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452,P=0.00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χ2=23.343,P=0.000)、原发病灶临床分期(χ2=60.538,P=0.000)、术前病灶个数(χ2=63.996,P=0.000)、单侧癌灶位置(χ2=12.544,P=0.000)、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χ2=6.376,P=0.012)、包膜侵犯(χ2=50.032,P=0.000)与cN0PTC患者术后CCLN转移显著相关。 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灶侵犯包膜、原发病灶T3期、病灶位于甲状腺下极为 cN0PTC 患者术后CC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N0PTC 患者术后 CCLN 转移率较高,临床应重视 cN0PTC 患者术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以降低患者术后CCLN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春江;涂群飞;余磊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4年第02期)、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1979~2014.06)、万方数字化期刊库(1981~2014.06)、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4.06),Pubmed(1966~2014.06)、Embase(1966~2014.06)进行检索,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从中找到需要的数据,应用软件RevMan 5.3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初步检索,有288篇文献入选,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终9篇关于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入选。应用心绞痛缓解作为标准:χ2=3.79,df=8,P=0.88,合并 OR=3.01,95%CI 〔2.05,4.42〕,Z=5.60(P<0.00001)。应用心电图改善作为标准:χ2=2.84,df=8,P=0.94,合并OR=2.24,95%CI 〔1.63,3.08〕,Z=4.95(P<0.00001);各试验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缓解症状及改善心电图都是有效的,且临床应用很安全。
作者:徐国良;许英;林淑梅;徐卉;林光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IFT)20、弗林蛋白酶(Furin)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12例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6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牙龈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两组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特征。结果两组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显著。研究组中 IFT20、Furin 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分化程度、脉管浸润及是否累犯骨组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IFT20和Furin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术后组织中IFT20、Fur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IFT20和 Furin在促进肿瘤形成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陈亚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OPCAB)手术时间短,重危病人监护病房( 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无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医疗费用低。 OPCAB病人存在心肌氧供需失衡,术中心脏受到直接压迫刺激,心脏位置改变频繁,同时无体外循环的支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因此,OPCAB的麻醉极具挑战性。本文就我院完成OPCAB手术病例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成立民;汪军;徐海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 GDF)-15、脑钠肽( BNP)、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 CHD 的172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 SAP)组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7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35例,体检中心健康对象6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各组GDF-15、BNP、hs-CRP等指标的差异,同时分析 GDF-15、BNP、hs-CRP与CHD患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4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测定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值差异显著(P<0.05),AMI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 SAP组、UAP组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4组GDF-15、BNP、hs-CRP及内皮素测定值差异均显著(P<0.05),组间两两比较均为 AMI组>UAP组>SAP组>健康组(P<0.05)。3组Gensini积分AMI组>UAP组>SAP组(P<0.05)。 Gensini积分与GDF-15、BNP、hs-CRP及内皮素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GDF-15、BNP、hs-CRP在不同类型CHD患者中的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延震;甘义荣;寇宗科;郭小虎;黄通平;吴惠娟;谢定雄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