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李春雷;肖国锋;李泽;赵雪聪
目的:探讨长期团体性康复活动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失能或失智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健康运动处方。方法长春市某日间照料中心36名老年人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监护下进行每周1次、每次60 min,总计6个月的团体康复活动,对仅持续3个月活动组、持续6个月活动组的肌力、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5项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持续参与六个月组在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有显著的进步,仅参与三个月组在活动介入中止后平衡能力有显著下降情形。结论长期团体康复活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肌力、主动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功能与平衡能力,且活动效果具有持续性。
作者:刘巍;孟泰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北京市老年人居住安排与成年子女赡养老年父母的关系。方法利用描述统计分析和Probit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老年人居住安排与成年子女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的相关关系。结果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同住,不但会提高需要时得到照料的概率,同时也有助于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与成年子女同住、不同住的老年人获得日常生活照料的比例分别为79.85%和47.31%( P<0.001),获得经济支持的比例分别为32.69%和26.66%(P<0.001)。如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与不同住相比,与成年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得到日常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的概率将会分别提高32.2%(P<0.01)和3.2%(P<0.05)。结论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同住是家庭养老在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目前对老年人有利的一种居住安排方式。
作者:刘岚;齐良书;陈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拉乌尔菌属被认为是克雷伯菌属的成员,由于16SrRNA基因和rpoB基因分析与克雷伯菌属不一致,在2001年Danccourt等学者成立了拉乌尔菌属〔1〕,将解鸟氨酸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和土生克雷伯菌三个种属从克雷伯菌属转移到了拉乌尔菌属,分别命名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植生拉乌尔菌和土生拉乌尔菌,拉乌尔菌属可从水、土壤、植物中分离,可存在于动物黏膜,在人类标本中也可分离到,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且由于侵入性操作提供感染途径后可发生感染〔2〕。
作者:张海宁;刘晓秋;曲丹华;张晴;杨俊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比索洛尔组(43例)和常规治疗组(6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硝酸酯类、长效钙拮抗剂、拜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治疗后第6周心绞痛、心电图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第6周的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功能、缺血修饰性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变化。结果治疗后比索洛尔组 CRP、BNP 较常规治疗组更低(P<0.05);比索洛尔组心电图疗效显效(62.79%)高于常规治疗组(31.34%),比索洛尔组无效和加重比例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比索洛尔组心绞痛显效(62.79%)高于常规治疗组(31.34%),比索洛尔组无效和加重比例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心绞痛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作者:孙国强;李玉波;曹鸿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体温水平与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6月1日到2012年5月31日住院的34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资料,结局不良组定义为患者出院时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 MRs )≥3分。体温水平按腋温分为四组,分别为≤36℃、36.01℃~36.50℃、36.51℃~37.00℃、≥37.01℃。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体温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结果发生结局不良359例(10.44%)。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体温中,以低体温组为参比,第3、4体温组发生结局不良的 OR(95%CI)分别为:1.48(1.04~2.11)和3.97(2.46~6.42)。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高血糖、脑卒中病史、高甘油三酯、吸烟、饮酒后,结果显示,相对于低体温组,第3、4体温组发生结局不良的OR(95%CI)分别为:1.51(1.04~2.18)和3.39(2.04~5.61),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性检验为18.9536,P<0.0001)。结论入院时体温水平升高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结局不良发生率的风险,并且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建议今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可采取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6.5℃之下,以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周小丹;赵宏林;包成月;李方睿;杨丽荣;白文婷;马龙;刘文波;吕利英;佟伟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β-caten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10例大肠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MMP-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E-cadherin和β-catenin在大肠癌的表达阳性率(67.3%,62.7%)低于正常对照组(100%、100%),MMP-9在大肠癌的表达阳性率(57.3%)高于正常对照组(15.0%)(P<0.05);②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程度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MMP-9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0.05);③E-cadherin、β-catenin 的表达与 MMP-9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 E-cadherin、β-catenin、MMP-9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判定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许欣;姚冬颖;赵振亚;李永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胸外科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行胸腔镜亚肺叶(肺段、肺楔形)切除手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信息,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手术(解剖性肺段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术),无中转及扩大切口。手术所用时间62~230 min,平均(172±21.41)min;术中出血量80~300 ml,平均(180±12.79)ml。胸腔引流时间2~6 d,平均(3.5±0.41)d。术后住院3~10 d,平均(6±0.83)d。无二次手术,无输血,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腺癌28例,鳞癌10例,转移癌4例,炎性假瘤10例,结核球6例,肺囊肿2例,肺错构瘤2例,其中原发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Ⅰa 期38例随访6~24 m,平均(15±1.69)m,38例肺癌均无复发、转移。结论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对于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孤立良性肿瘤(直径≤2 cm)、心肺功能较差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此术式因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史学良;罗杰;方秦模;侯鑫磊;邵国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前常规的药物治疗对老年期痴呆的治疗效果有限〔1〕。近年来,随着西方医学界对补充和替代医学( CAM )如按摩疗法、心身疗法、营养疗法等的兴趣持续提升,其在老年期痴呆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CAM在老年期痴呆防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六一;李晶;张静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的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评价。方法 DHF组60例,健康体检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 CI)、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血流速度( Ar、Vp)、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晚期速度比( Ea/Aa)、E/Ea及心室收缩期与舒张期正向波峰速比( S/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F组LAD、IVST、PWT、E/Ea及Ar均增加,Ea/Aa、Vp及S/D均减小(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是否正常,是目前诊断左室DHE的佳办法。
作者:高人杰;刘金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高血压脑出血( HICH)极具破坏性,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极高,而由其引起的基底节脑出血后脑水肿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治疗时重点清除血肿,控制脑水肿进展〔1〕。以往对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复发,预后效果不佳〔2〕。本研究观察高血压所致的中小量基底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微孔手术治疗的疗效。
作者:吕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 Smac和 XIAP 在喉鳞状细胞癌( LS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P 法)检测31例LSCC组织和10例正常腭帆黏膜( NVPM)组织中Smac和XIAP的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Smac在 LSCC 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VPM组( P<0.01),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NVPM 组( P<0.01)。 Smac 和 XIAP 在 LSCC 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5,P<0.01)。结论 Smac在喉癌组织中的低表达、XIAP在喉癌中的高表达与LSCC的发病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汤翠华;徐艳萍;杨欣;黄芳林;何晓;李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58例),无大血管并发症组(46例),并选取39例非糖尿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RBP4、sVCAM-1。结果①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RBP4、sVCAM-1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无大血管并发症组高于对照组(P<0.05)。②血清RBP4与sVCAM-1、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正相关,与HDL-C显著负相关(r=-0.169,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BP4、sVCAM-1、TG、LDL-C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RBP4与sV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尚可;孙亚威;刘冬青;郭建政;杨慧;姜海;耿淑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唯一批准使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药物,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为目前公认的改善缺血性卒中结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改善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损伤〔1〕。 NINDS〔2〕、亚特兰蒂斯( ALTLANTIS)以及欧洲协作急性卒中研究( ECASS)等临床研究结果都证明了卒中3 h内使用rt-PA静脉溶栓安全有效〔3〕,ECASSⅢ用13年研究把时间窗扩大到4.5 h〔4〕,然而短暂的时间窗的限制和出血性转化( HT)的风险成了限制溶栓治疗主要的因素,rt-PA溶栓治疗出HT概率为非溶栓的10倍〔2,5〕。如何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溶栓的疗效成为关注的重点,近年的研究发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在出HT中的关键作用,而依达拉奉能安全有效地抑制和降低MMP-9水平。
作者:陈春燕;孙晓江;陆学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2010~2013年成都市居民冠心病患者住院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3年来该院门/急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163例,进行病历查阅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群住院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2010~2013年成都居民冠心病患者住院率呈显著上升趋势,2010年和2013年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684,95%CI=1.124~3.864)、文化程度(OR=1.145,95%CI=1.011~3.177)、医疗保健意识(OR=1.261,95%CI=1.027~3.421)和医保方式(OR=1.043,95%CI=1.001~2.073)为影响成都居民冠心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2010~2013年成都市居民冠心病住院率不断升高,与年龄和医疗保健意识等密切相关,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识较强,住院率高。
作者:张伟;卢青;潘媛媛;盛勇;钟萍;孙学春;王文艳;金静;程标;杨翼菲;苏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金属全冠法修复老年磨牙纵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口腔科收治的磨牙纵裂患者60例(6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拔除患牙、种植义齿方法治疗;实验组30例,应用金属全冠法修复磨牙纵裂。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牙龈肿胀消退时间、牙齿松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牙龈肿胀均在较短时间内消退,且实验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②两组患者均有较低的牙齿松动率,且实验组术后松动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③两组患者均具有很高的临床有效率,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属全冠修复法能够明显缩短牙龈肿胀时间、减轻松动率、提高临床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崴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肱骨近端骨折的90%,尤其老年人更多见〔1〕。对于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人,在肩部外伤时,尤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肩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侧上臂可较健侧缩短,可伴有外展或内收畸形。本研究观察应用氯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
作者:许家轩;袁晨曦;王骏骅;杨惠林;邹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及应激性疾病受到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的影响。方法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 n=40)和对照组( n=4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加压素(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BS)、血压(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应激性溃疡、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应激反应,且不会增加应激性疾病。
作者:李欣;张春野;汪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 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 CPB 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组(强化组,n=15)和对照组(n=15)。强化组术中血糖控制在3.9~10.0 mmol/L,术后控制在4.4~8.3 mmol/L;对照组血糖>11.1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CPB开始(T1)、CPB结束即刻(T2)、6 h(T3)、24 h(T4)和48 h(T5)时点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术后临床情况。结果两组 TNF-α、IL-6浓度在 T2、T3、T4时点均明显高于 T0时点(P<0.05);在T2、T3、T4时点,强化组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呼吸机支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能降低TNF-α、IL-6浓度表达,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减弱CPB引起的炎性反应。
作者:刘琪琳;陈斌;杨小霖;向太;魏蜀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珠子参多糖对D-半乳糖( D-gal)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D-gal诱导小鼠衰老模型,Morris水迷宫法测定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小鼠肝脏和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 T-AOC)、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结果珠子参多糖(50、100 mg/kg)能明显缩短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和第1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增加穿越原平台次数和逗留时间;能显著增加组织中T-AOC、SOD、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结论珠子参多糖可显著改善 D-gal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组织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
作者:胡卫;陈涛;王泉;詹玲;巩仔鹏;余雪琴;钱京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富硒(茶)糖蛋白( STG)与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某社区男、女退休人员各30名随机各分成3组:对照组(CG)、有氧运动组(AEG)、富硒糖蛋白结合有氧运动组(SGAEG),每组10人。 AEG组进行60 d运动锻炼, SGAEG组为60 d运动锻炼+补充STG 50 mg· kg-1· d-1。 CG组不参加运动,原生活习惯。分别于0、30、60 d取血分别测试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指标。结果男、女各组血清SOD、GSH-Px活力和GSH、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0 d比较, CG组30、60 d SOD、GSH-Px活力和GSH、MDA含量略有变化(P>0.05);AEG组30 d男性GSH-Px活力升高(P<0.05),SGAEG组30 d男、女 GSHPx活力均升高(P<0.05);AEG组和SGAEG组30 d SOD、GSH-Px活力升高(P<0.05);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AEG组60 d SOD、GSH-Px活力升高,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 SGAEG组60 d SOD、GSH-Px活力升高(P<0.01);GSH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1)。男、女各组0 d时各组TC、TG、LDL、HDL浓度不尽相同(P>0.05)。 CG 组30 d 与0 d比较,TG、LDL浓度下降、HDL、TC浓度升高(P>0.05);60 d与0 d比较TG、LDL浓度下降、HDL、TC浓度升高(P<0.05)。 AEG组和SGAEG 组30 d时与0 d比较,TC、TG、LDL浓度下降,HDL浓度升高,除TC浓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60 d与0 d比较,除TC浓度变化有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他指标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有改善作用,有氧运动+STG协同作用效果优于单纯的有氧运动,表明STG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作者:冯德学;熊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