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燕;孙晓江;陆学胜
目的:探讨富硒(茶)糖蛋白( STG)与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某社区男、女退休人员各30名随机各分成3组:对照组(CG)、有氧运动组(AEG)、富硒糖蛋白结合有氧运动组(SGAEG),每组10人。 AEG组进行60 d运动锻炼, SGAEG组为60 d运动锻炼+补充STG 50 mg· kg-1· d-1。 CG组不参加运动,原生活习惯。分别于0、30、60 d取血分别测试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指标。结果男、女各组血清SOD、GSH-Px活力和GSH、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0 d比较, CG组30、60 d SOD、GSH-Px活力和GSH、MDA含量略有变化(P>0.05);AEG组30 d男性GSH-Px活力升高(P<0.05),SGAEG组30 d男、女 GSHPx活力均升高(P<0.05);AEG组和SGAEG组30 d SOD、GSH-Px活力升高(P<0.05);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AEG组60 d SOD、GSH-Px活力升高,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 SGAEG组60 d SOD、GSH-Px活力升高(P<0.01);GSH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1)。男、女各组0 d时各组TC、TG、LDL、HDL浓度不尽相同(P>0.05)。 CG 组30 d 与0 d比较,TG、LDL浓度下降、HDL、TC浓度升高(P>0.05);60 d与0 d比较TG、LDL浓度下降、HDL、TC浓度升高(P<0.05)。 AEG组和SGAEG 组30 d时与0 d比较,TC、TG、LDL浓度下降,HDL浓度升高,除TC浓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60 d与0 d比较,除TC浓度变化有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他指标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有改善作用,有氧运动+STG协同作用效果优于单纯的有氧运动,表明STG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自由基与脂代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作者:冯德学;熊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金属全冠法修复老年磨牙纵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口腔科收治的磨牙纵裂患者60例(6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拔除患牙、种植义齿方法治疗;实验组30例,应用金属全冠法修复磨牙纵裂。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牙龈肿胀消退时间、牙齿松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牙龈肿胀均在较短时间内消退,且实验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②两组患者均有较低的牙齿松动率,且实验组术后松动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③两组患者均具有很高的临床有效率,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属全冠修复法能够明显缩短牙龈肿胀时间、减轻松动率、提高临床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崴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以及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TF)-α、C反应蛋白( CRP)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 d、1 w、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SE、NTF-α、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后,两组恢复良好患者、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NSE、NTF-α、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 w以及1个月均较治疗后3 d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NSE、NTF-α、CRP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泗安;刘增良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入院的良性乳腺病变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TPO-Ab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的TPO-Ab的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乳腺癌患者 TPO-Ab高表达与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TPO-Ab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TPO-Ab高表达可能反映乳腺癌的严重程度。
作者:孟宪杰;魏莉;马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温阳抗寒合剂( WYKHM)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组、氨茶碱组、WYKHM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剂量组(50 mg/kg)。卵蛋白( OVA)致敏小鼠,7 d后给药,14 d后OVA攻击引发哮喘,48 h后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分类计数、白介素(IL)-5和IL-23水平,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WYKHM能显著降低外周血中NO和NOS的含量,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 P<0.05或P<0.001);治疗组和氨茶碱组外周血中IL-5和IL-23水平也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或P<0.001);WYKHM治疗后,外周血中 SOD 水平明显上升,MDA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和哮喘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或P<0.01)。结论 WYKHM通过降低NOS活性和NO水平,降低IL-5和IL-23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改善哮喘。
作者:李昕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QRS时限分为研究组(>110 ms,QRS时限延长)和对照组(≤110 ms,QRS时限正常)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血清总胆固醇( TC)、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 Tn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T-proBNP、CK-MB峰值、TnI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TC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中,Ⅰ级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预示预后不良。
作者:穆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2010~2013年成都市居民冠心病患者住院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3年来该院门/急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163例,进行病历查阅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群住院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2010~2013年成都居民冠心病患者住院率呈显著上升趋势,2010年和2013年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684,95%CI=1.124~3.864)、文化程度(OR=1.145,95%CI=1.011~3.177)、医疗保健意识(OR=1.261,95%CI=1.027~3.421)和医保方式(OR=1.043,95%CI=1.001~2.073)为影响成都居民冠心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2010~2013年成都市居民冠心病住院率不断升高,与年龄和医疗保健意识等密切相关,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识较强,住院率高。
作者:张伟;卢青;潘媛媛;盛勇;钟萍;孙学春;王文艳;金静;程标;杨翼菲;苏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北京市老年人居住安排与成年子女赡养老年父母的关系。方法利用描述统计分析和Probit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老年人居住安排与成年子女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的相关关系。结果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同住,不但会提高需要时得到照料的概率,同时也有助于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与成年子女同住、不同住的老年人获得日常生活照料的比例分别为79.85%和47.31%( P<0.001),获得经济支持的比例分别为32.69%和26.66%(P<0.001)。如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与不同住相比,与成年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得到日常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的概率将会分别提高32.2%(P<0.01)和3.2%(P<0.05)。结论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同住是家庭养老在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目前对老年人有利的一种居住安排方式。
作者:刘岚;齐良书;陈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多寻求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因其直接接触椎间盘及后方骨赘对脊髓的压迫,常能达到彻底的减压效果,同时保证椎体良好的骨性融合,维持正常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手术方式。颈椎前路手术方式分为融合性手术与非融合性手术。融合性手术历来被认为是颈椎前路手术方式的金标准,目前常用类型分为:单纯植骨组,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组,钛网钛板内固定组,椎间融合器( Cage)和椎体间零切迹ZERO-P组。非融合性手术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方法,目的是保留手术节段运动功能,对年轻患者适用。本文通过对各种颈前路手术技术的对比分析,阐明不同术式的优缺点。
作者:张逸;刘国民;胡琦;白云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80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2颗粒膜蛋白(GMP-140)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停止时间小于对照组( 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阻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向脑梗死转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利;卞光荣;乔本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 S-100B蛋白(S100B)的影响。方法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措施,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于治疗前、后14 d对血清MCP-1、HCY和S100B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MCP-1、HCY 和 S100B 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且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MCP-1和HCY和S100B的含量,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脂多糖(LPS)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对16HBE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灵芝孢子粉预保护24 h后,给予LPS(1μg/ml)刺激6 h,采用MTT法检测气道上皮细胞活性,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超氧化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结果灵芝孢子粉可明显提高人气道上皮细胞的活力,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MDA、TNF-α、IL-6;显著提高SOD的含量;并显著降低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结论灵芝孢子粉对 LPS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金福;赵婉军;杨波;樊湘泽;范晓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112例老年性(≥60岁)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纵切横缝术)56例,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肛管直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能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许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拉乌尔菌属被认为是克雷伯菌属的成员,由于16SrRNA基因和rpoB基因分析与克雷伯菌属不一致,在2001年Danccourt等学者成立了拉乌尔菌属〔1〕,将解鸟氨酸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和土生克雷伯菌三个种属从克雷伯菌属转移到了拉乌尔菌属,分别命名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植生拉乌尔菌和土生拉乌尔菌,拉乌尔菌属可从水、土壤、植物中分离,可存在于动物黏膜,在人类标本中也可分离到,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且由于侵入性操作提供感染途径后可发生感染〔2〕。
作者:张海宁;刘晓秋;曲丹华;张晴;杨俊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吞咽障碍常见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小儿脑瘫、头颈部恶性肿瘤,也可继发于放疗及手术后瘢痕形成,插管后状态等〔1〕。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约22%~65%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其中,环咽肌失弛缓是咽期吞咽障碍的原因之一〔3〕,临床上表现为唾液及食物无法咽下,吞咽食物时有食物堵塞感,咽喉部有异物感,饮水呛咳等。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脱水、肺炎等严重的医学问题,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除了常规治疗外,球囊导管扩张法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4〕。我院康复医学科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患者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开展双腔气囊食管球囊导管扩张法,疗效显著。
作者:郑兰娥;尹科;尹立全;王亚春;蔡菲;郝小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以玉兰香苑文体联合会80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40人(脱落2例),对照组40人,练功组每周集体练习3次,1 h/次,共20 w,对照组不进行体育锻炼。分别于实验前和20 w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心血管功能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 进行测试。结果练功20 w 后,练功组心率( HR )、脉压差(PP)、收缩压(SP)、舒张压(DP)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均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总外周阻力(TPR)显著低于实验前(P<0.05);而血管顺度(AC)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练功组免疫球蛋白 IgA、IgG水平明显高于练功前(P<0.05),IgM水平也高于练功前,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20 w 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及免疫机能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席饼嗣;王宾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作为肺癌驱动基因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体的发现开启了非小细胞性肺癌( NSCLC)靶向治疗之门,随后一系列以IPASS为代表的8项临床研究一致证实,与化疗相比,一线使用第1、2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能显著延长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NSCLC 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提高总缓解率( ORR)和生活质量〔1〕。目前,EGFR基因是研究多、了解透彻的一个分子靶点。近年来,研究者还发现了其他的分子靶点,例如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大鼠肉瘤基因( KRAS )、肉瘤致癌因子( RO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神经营养受体( RET)、原癌基因( MET)、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和鼠类肉瘤病毒菌癌同源物(BRAF),针对EG-FR基因突变阴性NSCLC患者, ALK、KRAS、ROS1和VEGF这些分子靶点的研究较为广泛,现将其相应靶向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邵铭心;梁婷婷;马克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运动结合营养干预对中老年肥胖患者体成分、血脂、血压以及心理的影响。方法62例中老年肥胖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运动结合营养干预组(EN组),运动干预组(E组)和不参加运动和饮食干预的对照组(C 组),共8 w,检测实验前后体成分、血脂、血压的变化,并采用问卷调查评定心理变化。结果 C组实验前后体成分、血脂、血压及SCL-90各因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N组和E组实验前后及实验后与C组比较,体成分、血脂、血压及SCL-90各因子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试验后EN组和E组比较,体重、瘦体重、腰围、腰臀比较差异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动结合营养干预能提高中老年肥胖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黄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SDHV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SDH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86例老年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回声、厚度、活动度、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左心功能。选择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SDHVD的261例患者为瓣膜钙化组,无瓣膜钙化的27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检出SDHVD患者261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上升,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显著。瓣膜钙化及功能障碍以主动脉瓣发病率高,其次为二尖瓣。 SDHVD 组中左室增大、左室壁肥厚、射血分数(EF)值<50%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SPHVD呈递增趋势,有左心功能减退和左心室重构倾向。超声心动图可及早发现SDHVD,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吴静;龚亚驰;龚念梅;方祖伦;张巳声;彭美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1〕。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逐渐提高,早期患者多采取全胃或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并进行消化道重建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吻合是消化道重建的关键,而不同的吻合技术对患者手术效果影响较大,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的吻合技术已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3,4〕。本研究对比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采用不同吻合技术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金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