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氧离子干预下太极拳训练对中老年肥胖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

王庆丰

关键词:太极拳, 负氧离子, 身心健康
摘要:针对肥胖患者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是较为健康、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健身减肥措施。但通过有氧运动进行减肥训练,患者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训练负荷才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指出,患者要做不间断的持续性训练,且每次运动消耗热量须达300 kCal以上,才对机体的糖脂代谢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1,2〕。但由于受身体功能衰退等因素的制约,例如爬山、游泳、有氧操及球类运动等众多项目,老年患者往往因自身条件无能为力对之敬而远之,而作为有氧运动项目的太极拳,较适合老年人作为大众化项目进行长期操练。负氧离子疗法是一种新兴现代医学疗法,它利用负氧离子对人体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调节作用,以达到对人体进行调节治疗的目的〔3〕。本研究观察在负氧离子干预治疗下太极拳训练对中老年肥胖症患者身心健康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在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该院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42例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每月均进行随访及 X线拍摄,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滑脱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3~183 min,平均(133.32±5.23)min;术中出血量为372~1523 ml,平均(629.52±123.21)min;36例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复位,6例通过过提拉螺钉进行补充复位;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没有出现任何不适;采用ODI评分对疗效进行判定,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分别为90.47%(38例)及92.86%(39例);融合成功37例,融合率88.09%,融合时间为3~16个月,平均(7.35±3.82)个月,11.9%(5例)未融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作者:马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C-myc和P53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PRDX)-1、人 C-myc癌基因产物(C-myc)和突变型 P53基因(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68例作为观察组,49例老年人骨样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PRDX-1、C-myc和P53的表达。结果观察组PRDX-1、C-myc和P5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RDX-1、C-myc和P53表达与肿瘤大径、转移、分期及脉管浸润相关。观察组PRDX-1和P53、C-myc和P53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PRDX-1、C-myc和P53高表达,不仅可以促进骨肉瘤的恶变进程,还可以使肿瘤处于高度增殖状态。 PRDX-1和C-myc对肿瘤的促进作用可能与对P53的调节有关。

    作者:祁玉林;何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多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57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2例)、对照组(55例)。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HCY、FIB、GLU、TC、LDL-C 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UA 无统计学差异( P>0.05)。冠心病患者的HCY、FIB、GLU、TCH、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患者HCY、FIB、GLU、TCH、LDL-C水平进行监测及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预防冠心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爱文;巨名飞;丁振江;赵洁;李红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抗炎症反应药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炎性反应药物在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的具体作用。方法对该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SAP患者,均进行禁饮禁食、胃肠减压、容量复苏,行48 h连续血液净化,生长抑素、加贝酯抑制胰腺分泌,质子泵抑制剂( PPi)抑酸,预防感染、控制血糖、纠正内环境紊乱,中药灌肠等标准治疗,其中28例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治疗组),12例加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对照组),比较在治疗48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腹内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的变化情况以及对 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腹内压方面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在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能在早期改善重症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降低腹腔内压力。

    作者:黄文祺;张安;王鹏飞;杜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IGF-1、HCY、CRP及Aβ1~42水平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以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0例,根据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检查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234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 IGF-1、HCY、CRP 以及Aβ1~4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与脑卒中后并发VCI的关系。结果认知障碍组HCY、CRP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IGF-1、Aβ1~42水平显著低于认知正常组(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1、HCY、CRP以及 Aβ1~42均为脑卒中后并发 V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IGF-1、HCY、CRP以及Aβ1~42与脑卒中后并发VCI有密切关系,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晓芸;徐安定;梅志忠;张玉生;方浩威;黄益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神经生长因子、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模型大鼠坐骨神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GF )、尼莫地平( Nimodipine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PN )模型预处理大鼠坐骨神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恢复情况的影响,探讨两者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DM)组:分别灌胃和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DM+神经生长因子组(DM+NGF):后肢肌肉注射β-NGF(200μg? kg-1?d-1);DM+尼莫地平组(DM+Nimodipine):予尼莫地平(20 mg? kg-1? d-1),使用时将尼莫地平片(20 mg/片)用蒸馏水制成混悬液(10 mg/ml)灌胃。使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AchE活性变化,酶活性观察及图像分析定量测定 AchE活性透光度值。结果组间比较,与 Control 组相比, DM组坐骨神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值变大,在4、8、12 w时差异明显(P<0.05);DM+NGF组和 DM+Nimodipine 组,在4、8、12 w 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DM+NGF组和DM+Nimodipine组坐骨神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值渐变小,在8、12 w与DM组差异明显( P<0.05);β-NGF组与DM+Nimodipine组相比,DM+β-NGF组下降更明显,活性值更趋于正常,在8、12 w时二者差异明显( P<0.05)。坐骨神经损伤后AchE活性恢复情况, NGF组优于DM+Nimodipine组,DM+Nimodipine组优于DM组。结论 NGF和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坐骨神经起保护作用,均可促进AChE活性恢复而促进受损神经恢复,均随时间延长效果更加明显,NGF作用优于尼莫地平。

    作者:王云浩;陈清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太极康复操”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 CHF 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照组50例,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以6 min步行距离(6 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后,治疗组6 MWD、LVEF以及 MLHFQ 评分结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CHF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桑林;刘卓;郎芳;田瑗;张洪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WHHL家兔在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应用

    遗传性高血脂( WHHL)家兔为单基因隐性突变,造成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引起肝脏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延迟,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能够自发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在此基础上,经过选择性培育,选择出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WHHL家兔,其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并形成了与人类相似的典型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WHHL家兔形成易损斑块发生致命性的心肌梗死〔1〕,此家兔为WHHLMI家兔。 WHHL家兔与普通家兔相比,在给予正常胆固醇饮食时即能发生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2〕。 WHHL家兔作为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用以研究心血管疾病。本文介绍WHHL家兔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主要应用。

    作者:何津春;刘维娟;刘宇琴;武美丽;车团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与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术修复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与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术修复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髋臼骨缺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37.95±5.94)min vs(55.52±7.29)min,(3.18±0.42)d vs (5.86±0.75)d,(6.69±0.85)d vs(10.18±1.48)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35.29±5.93)vs(60.15±7.95)ml〕;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观察组 Harris评分、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4.58±8.14 vs 52.42±6.24,72.55±8.44 vs 64.54±7.91,79.44±9.53 vs 68.34±8.37;89.53±9.65 vs 75.63±8.57,92.53±11.39 vs 81.48±9.47,95.22±12.52 vs 85.41±10.44);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评分高于对照组(59.82±9.61 vs 45.27±8.33,66.03±7.52 vs 52.17±5.93,67.65±8.34 vs 54.01±6.72,58.23±7.16 vs 51.29±5.32)。结论采用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进行髋关节修复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昌新;吴国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NSTE-ACS患者校正后QT离散度和校正后J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对非 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 )患者心肌去极化和复极化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于该院心内科住院病人180例,入院诊断为NSTE-ACS男118例,女62例,平均年龄(65.6±10.3)岁,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成功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前和术后24 h内分别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测量的心电图( ECG)参数包括QRS时限、QT间期及校正后的QT间期、JT间期及校正后的JT间期,以长QT间期与短QT间期之差作为QT离散度,对测值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术后24 h内患者心电图比较发现,术前和术后24 h内患者平均QRS时限〔(0.09±0.01)s vs(0.08±0.01)s,P=0.01〕、平均校正QT离散度〔(0.09±0.04)s vs(0.06±0.04)s;P=0.001〕、平均校正后 JT 离散度〔(0.08±0.03)s vs(0.06±0.01)s;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他ECG参数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对NSTE-ASC患者成功行经PCI治疗后,其校正后QT离散度和校正后JT离散度显著减低。

    作者:关付;彭建军;任利辉;叶慧明;雷力成;赵楠楠;杨水祥;王福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压变异性、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关系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245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选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CV)11.5为界,分为低CV组(24 h收缩压CV<11.5)120例和高CV组(24 h收缩压CV>11.5)125例。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冠脉病变的差异,并观察IR及BPV与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高CV组ACS患者HOMA-IR明显高于低CV组(5.8±1.3 vs 4.1±1.5,P<0.05),并且24 h舒张压CV、冠脉多支病变例数均高于低CV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收缩压CV、IR及糖尿病、心功能Ⅲ级与ACS患者术后6个月内MACE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IR和BPV与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改善患者的IR及BPV对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宗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择140例大鼠,喂以1.5%的硫酸亚铁饲料进行饲养,并进行灌胃乙醇制作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赶黄草提取物高剂量、低剂量组、槲皮素高剂量、低剂量组、硫普罗宁组共七组,用药大鼠均灌胃给药,1次/d ,连用6 w。计算肝脏系数,并行肝组织油红 O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肝脏脂肪浸润情况,对比肝细胞脂滴面积,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①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反应迟钝,体重明显减轻,肝脏指数明显增加( P<0.05);相比模型组,各用药组大鼠体重增加显著,肝脏指数明显下降( P<0.05)。②油红 O染色脂滴半定量分析后显示,赶黄草提取物各剂量组同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增加(P<0.05);相比模型组,各用药组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降低(P<0.05);相比槲皮素各组,赶黄草各提取物组 ALT、AST、TC、TG 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其中含有的槲皮素及其他化学成分有关。

    作者:李国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9在喉鳞状细胞癌( L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DS-PAGE Zymography法检测56例LSCC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MP-2、MMP-9水平。结果喉癌患者血清MMP-2、MMP-9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血清MMP-2、MMP-9浓度升高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原发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血清MMP-9浓度与肿瘤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血清 MMP-2浓度在 T4期中明显升高,与其他分期之间差异显著(均 P<0.05)。结论血清 MMP-2、MMP-9在喉癌患者中的浓度明显升高,有助于喉癌的诊断;可能对预测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作用,并可成为喉癌手术方案选择的依据。

    作者:何晓;徐艳萍;黄芳林;汤翠华;张步勇;孟粹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各种感染中危险程度高的一种〔1〕。本文从流行病学、感染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对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力翠;朱敬先;张国强;林元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及近期预后

    1.1对象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8月至2012年7月年龄≥80岁256例符合AMI 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63例,女93例。按其是否发生住院期间死亡分为死亡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80~90〔平均(84.6±3.8)〕岁;存活组204例,男128例,女76例,年龄80~86〔平均(83.4±3.2)〕岁。两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差异( P>0.05)。 AMI诊断标准:①典型胸痛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发作≥30 min;②心电图≥2个相邻胸前导联ST段抬高≥0.2 mV、肢体导联≥0.1 mV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③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正常上限的2倍或肌钙蛋白明显增高。满足上述2个条件即可诊断。

    作者:刘悦欣;何乐;刘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动态增强MRI相关参数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 HIF)-α与预后状况和动态增强MRI( DCE-MRI)参数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该院鼻咽纤维镜病理活检证实并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75例,全部病理活检和放化疗前行DCE-MRI以采集相关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大上升斜率MSI、大下降斜率MSD、达峰时间TT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1α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状况。结果 HIF-1α阳性率为78.67%,与HIF-1α阴性组比较,HIF-1α阳性组总缓解率、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亦明显降低,而远处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显示, HIF-1α阳性组1、2、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HIF-1α阴性组( P<0.05);且 HIF-1α阳性组 PEI、MSI、MSD、TTP明显高于 HIF-1α阴性组( P<0.05)。结论 HIF-1α阳性表达预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且与DCE-MRI相关参数紧密相关,DCE-MRI参数对鼻咽癌预后具有评估作用。

    作者:张菁菁;周敬淳;蔡智;杨媛媛;郑世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营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营养不良是指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应用过度,导致患者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1〕。住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如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生活质量降低等〔2,3〕。传统营养评价指标有: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使用这些单一指标来衡量患者营养状况存在明显不足。 BMI易受到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机体组织构成与疾病的关系,并且难以对机体近期和未来的营养状况变化进行判断〔4〕。血清白蛋白半衰期较长,不能及时反映机体近期营养状况的变化,白蛋白水平持续降低才足以提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作为判断指标容易出现偏差〔5〕。淋巴细胞总数诊断营养不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假阳性率为34%,假阴性率为50%,而且不能反映出营养干预后营养状况的变化,作为单一指标评估营养状况没有价值〔6〕。本文对综合营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侯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鉴别真红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意义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治疗主要应用抑制骨髓红系细胞异常增生的细胞毒药物、干扰素及放血疗法。 JAK2 V617 F基因突变检测在鉴别诊断中起决定性作用,但目前文献报道阳性率在85%~95%,且偶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因此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血液学参数及临床特征可作为临床医生鉴别PV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许锦花;张传辉;邸鑫;金鑫;李小丰;赵岩;王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充血性心衰与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和N末端脑钠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老年充血性心衰(CHF)与肺心病(PHD)患者动脉血气和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CHF患者41例( CHF组),另选取同期PHD患者39例( PHD组),分别检查两组急性呼吸困难和缓解1 w后动脉血气、NT-proBNP以及血小板参数。结果两组 pH、NT-proBNP、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急性呼吸困难时和缓解1 w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D组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急性呼吸困难时和缓解1 w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呼吸困难时,CHF 组 PO2、NT-proBNP、pH、PDW、MPV、P-LCR 均显著高于 PHD组,PCO2明显低于PHD组(P<0.05);缓解1 w后两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 和 PHD 病情出现变化时动脉血气和 NT-proBNP及血小板参数也会出现变化,且于急性呼吸困难时检测上述三者有助于鉴别诊断CHF和PHD。

    作者:郑咏仪;郑国雄;杨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4%〔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长期的睡眠障碍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做一综述。

    作者:李洋;钟玉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