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祺;张安;王鹏飞;杜虎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术后早期出现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ICD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合并全身疾病、术前抗凝药物、术前合并感染,术前临时起搏,电极数量,手术时长),术后早期感染和囊袋相关并发症(血肿、感染、破溃),并针对可能的诱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出现囊袋血肿28例(5.7%),囊袋破溃3例(0.6%),感染69例(14.2%)。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的发生与术前使用抗凝药物及临时起搏应用呈正相关(P<0.05)。起搏器围术期发热与术前抗凝药物使用及术前是否合并感染有明显相关(P<0.05)。虽然二次手术(尤其是临时起搏患者中)与起搏器术后血肿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二次手术后的血肿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结论起搏器术前抗凝药物使用是起搏器术后早期出现感染及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璐;葛智儒;董梦青;朱华;刘新秀;王燕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并且探讨其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65例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测量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根据血清瘦素水平三分位分组分为低水平(2.479~4.562 ng/L)组、中水平(4.623~8.328 ng/L)组、高水平(8.468~51.376 ng/L)组各5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的神经功能,并且比较结束治疗时两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脑梗死部位、并发症以及血脂水平无关( P>0.05),但是与年龄、发病时间以及吸烟有关( P<0.05或 P<0.01);低、中、高水平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异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NIHSS评分与血浆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和临床预后相关。
作者:刘克洪;李景琦;罗本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抗炎性反应药物在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的具体作用。方法对该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SAP患者,均进行禁饮禁食、胃肠减压、容量复苏,行48 h连续血液净化,生长抑素、加贝酯抑制胰腺分泌,质子泵抑制剂( PPi)抑酸,预防感染、控制血糖、纠正内环境紊乱,中药灌肠等标准治疗,其中28例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治疗组),12例加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对照组),比较在治疗48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腹内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的变化情况以及对 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腹内压方面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在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能在早期改善重症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降低腹腔内压力。
作者:黄文祺;张安;王鹏飞;杜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遗传性高血脂( WHHL)家兔为单基因隐性突变,造成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引起肝脏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延迟,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能够自发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在此基础上,经过选择性培育,选择出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WHHL家兔,其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并形成了与人类相似的典型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WHHL家兔形成易损斑块发生致命性的心肌梗死〔1〕,此家兔为WHHLMI家兔。 WHHL家兔与普通家兔相比,在给予正常胆固醇饮食时即能发生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2〕。 WHHL家兔作为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用以研究心血管疾病。本文介绍WHHL家兔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主要应用。
作者:何津春;刘维娟;刘宇琴;武美丽;车团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组织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防治老年性痴呆( AD)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观察葛根素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tau-1、PS396、和tau-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老年对照组相比,短期内葛根素组大鼠学习寻找隐蔽平台的成绩提高更为明显( P<0.01),其大脑海马内tau-1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葛根素可降低老年大鼠海马内 Tau 蛋白在 Ser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 P<0.01)。结论葛根素可明显改善老年大鼠大鼠的学习和近期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洪小平;陈涛;周珍;邱斌;向雄;余晨;朱潇旭;韩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4%〔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长期的睡眠障碍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做一综述。
作者:李洋;钟玉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年发病率(60~80)人/10万人口,其中脑干出血占脑出血的10%以上〔1〕。创伤、休克可致肠道黏膜损伤,脑干出血作为一种应激反应是否同样对患者肠黏膜造成损伤,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脑干出血患者不同病程血清D-乳酸(LAC)、二胺氧化酶(DAO)进行检测,探讨其是否存在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及损伤程度、持续时间。
作者:王德超;王惠凌;史福平;李烨;苏立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 致ARDS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动脉血压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氧合指数( PaO2/FiO2)。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R、HR以及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aO2/Fi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PaO2/FiO2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的PaO2和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 PaC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减少SAP所致ARDS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机械通气。
作者:张坤;周青云;王利军;马翠芹;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人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VEGF、MMP-2和TNF-αmRNA的表达,比较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表达的差异,并且分析ER、PR与VEGF、MMP-2、TNF-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子宫肌瘤组织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2%和75.93%,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 P<0.05或 P<0.01);(2)子宫肌瘤组织中 VEGF、MMP-2和 TNF-αmRNA 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子宫肌组织显著升高( P<0.01);(3)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较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均显著升高(P<0.01);(4)相关性分析显示,ER、PR表达评分均与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MMP-2和TNF-α在子宫肌瘤均高表达,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ER和PR的高表达相关。
作者:张冬红;牛建清;杨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Ⅰ型胶原 C 端肽( CTX)、骨钙素(OS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Ⅰ期26例,Ⅱ期9例,Ⅲ期7例,予髓芯减压术的同时植入体外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治疗结束后,经随访1年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 PINP、CTX、OST水平变化及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起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逐渐升高,坏死体积与股骨头体积比明显下降( P<0.05);②治疗后患者血清 PINP、CTX、OST水平较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恢复骨组织血液供应,平衡骨组织代谢,降低血清 PINP、CTX、OST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云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于大、中型动脉中,临床表现为纤维基质、细胞、脂质以及组织碎片异常沉积〔1〕,患者动脉内膜或中层中出现增生过程的病理变化,而周围血管疾病中,绝大多数动脉的狭窄、闭塞或者动脉瘤是由动脉硬化造成的〔2〕。据统计,血糖、血脂、吸烟及高血压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是否也是介入手术治疗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无定论〔3〕。本研究旨在分析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以及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因素。
作者:刘一强;王天玉;杜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干部病房住院病人 T2DM、IGT患者各90例以及90例空腹血糖( FBG)及餐后2 h血糖均正常的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hs-CRP、TNF-α浓度、颈动脉 IMT并观察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测定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s-CRP、TNF-α水平、颈动脉IMT以及HOMA-IR在T2DM组、IGT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且T2DM组与IGT组比较血清hs-CRP、颈动脉IMT及HOMA-IR也有显著升高(P<0.01)。(2)颈动脉 IMT 增厚组(IMT≥0.9 mm)hsCRP、TNF-α的水平以及 HOMA-IR 均明显高于颈动脉 IMT 正常组(IMT<0.9 mm)(P<0.01),且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97,P=0.004)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FBG(OR=374.911,P=0.001)、TNF-α(OR=4.532,P=0.000)、hs-CRP(OR=1.748,P=0.002)和甘油三酯(TG)(OR=2.345,P=0.009)是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独立保护因子(OR=0.094,P=0.014)。结论(1)T2DM和IGT表现为一种慢性系统性的低度炎症,炎性因子在T2DM 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血清高水平的hs-CRP、TNF-α参与了T2DM和IGT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3)血清高水平的TNF-α和hs-CRP促进了IR 的发生和发展。(4)血清高水平的FBG、TNF-α、hs-CRP和TG是发生糖代谢紊乱终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独立保护因子。
作者:谭安隽;李天荣;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及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甲襞微循环情况,并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CDFI)检测其双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两组甲襞管袢密度、畸形数、流速、输入端、输出端、袢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眼底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脉搏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视网膜Muller细胞3 d时的细胞活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显著,是诊治其并发症及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之一,患者眼底血流的PI及RI与眼底病变密切相关,是早期眼底微血管病的评估指标。
作者:李娟;关悦;王德平;王云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57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2例)、对照组(55例)。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HCY、FIB、GLU、TC、LDL-C 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UA 无统计学差异( P>0.05)。冠心病患者的HCY、FIB、GLU、TCH、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患者HCY、FIB、GLU、TCH、LDL-C水平进行监测及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预防冠心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爱文;巨名飞;丁振江;赵洁;李红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噻托溴胺治疗,联合组加用帕罗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 w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容积(FVC)、深吸气量(IC)、6 min步行距离(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FEV1(%)、FVC、IC、6MWD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AS、SDS、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抑郁功效,同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影响肺功能治疗效果。
作者:孙锎;张萍;蒲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试验组),并纳入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非洛地平口服直至24 w动态血压监测平均收缩压≤130 mmHg,在治疗前后监测24 h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2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1(PAI-1)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试验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IMT、MCP-1和 PAI-1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2PA、FMD及NMD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经非洛地平治疗24 w 后,试验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MCP-1和PAI-1明显降低,t2PA明显升高,颈动脉IMT、FMD和N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24 w 非洛地平治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能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黄颖;赵春丽;韦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3c(C3c)水平与心功能、血清学指标等的关系。方法检测99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c的水平,按血清 C3c的水平分为C3c正常组及C3c升高组,对患者进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比较63例C3c正常患者与36例 C3c升高患者的心功能、B型利钠肽(BNP)等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C3c正常组与C3c 升高组相比,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高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 BNP、C 反应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铁蛋白与C3c升高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与C3c升高组相比,肝功、肾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 c水平与心功能有关,心衰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可能对心衰具有提示意义。
作者:张建庆;王小芳;张权孝;费可欣;闫敏;毕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以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0例,根据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检查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234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 IGF-1、HCY、CRP 以及Aβ1~4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与脑卒中后并发VCI的关系。结果认知障碍组HCY、CRP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IGF-1、Aβ1~42水平显著低于认知正常组(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1、HCY、CRP以及 Aβ1~42均为脑卒中后并发 V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IGF-1、HCY、CRP以及Aβ1~42与脑卒中后并发VCI有密切关系,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晓芸;徐安定;梅志忠;张玉生;方浩威;黄益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长期进行空竹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测试比较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和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测试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体质并同中国同年龄组老年人均值进行比较。结果①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脂肪百分比( BF%)、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身体年龄低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去脂肪软体重和去脂肪体重高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②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高于中国同龄老年人的均值,选择反应时低于全国均值。结论空竹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身体成分;空竹锻炼能显著改善老年人呼吸功能、肌力、柔韧性、躯体平衡能力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能力。
作者:石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分化抗原(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43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EACAM6、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EACAM6表达的阳性率是24%~86%,VEGF表达的阳性率是34%~90%,观察组中MVD值范围是12~46个。观察组中CEACAM6和VEGF的阳性率、MVD值均与肿瘤大径和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骨肉瘤中CEACAM6的表达与MVD、VEGF的表达与MVD、CEACAM6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CEACAM6和VEGF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具有促进作用。 CEACAM6促进老年人骨肉瘤间质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VEGF的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张哲;霍岩;周明;乔楠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