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刘克洪;李景琦;罗本燕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瘦素
摘要: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并且探讨其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65例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测量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根据血清瘦素水平三分位分组分为低水平(2.479~4.562 ng/L)组、中水平(4.623~8.328 ng/L)组、高水平(8.468~51.376 ng/L)组各5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的神经功能,并且比较结束治疗时两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脑梗死部位、并发症以及血脂水平无关( P>0.05),但是与年龄、发病时间以及吸烟有关( P<0.05或 P<0.01);低、中、高水平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异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NIHSS评分与血浆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和临床预后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Acuros XB与AAA算法在鼻咽癌VMAT计划验证中的差异

    目的:探讨Acuros XB( AXB)算法与各向异性分析算法( AAA)在鼻咽癌容积调强放疗( VMAT)计划验证中的差异。方法选取19例鼻咽癌VMAT计划,移植到Delta4模体和I′mRT头部模体上制作验证计划。使用 AXB、AAA 两种算法分别计算剂量分布,利用分布式计算框架( DCF)加快计算速度,同时记录计算耗时。在 Varian TueBeam直线加速器实施验证计划,使用 Delta4和电离室行实际剂量测量,比较两种算法所得剂量的三维Gamma通过率和点剂量误差。结果使用 Delta4模体验证,两种算法Gamma通过率无明显差异:按3 mm/3%标准,AXB 的通过率为(99.8±0.2)%,AAA的通过率为(99.9±0.2)%,两者差值为(-0.1±0.3)%,95%置信区间(-0.3%,0.1%),P=0.201;按2 mm/2%标准,AXB的通过率为(95.7±1.8)%,AAA的通过率为(95.5±2.3)%,两者差值为(0.2±1.7)%,95%置信区间(-0.6%,1.0%),P=0.611。点剂量误差方面,AXB比AAA更接近实测剂量:AXB剂量与实测剂量偏差为(-0.2±0.6)%,AAA剂量与实测剂量偏差为(-0.5±0.6)%,两者差值为(0.3±0.6)%,95%置信区间(0.0%,0.6%),P=0.042。计算耗时方面,DCF空闲时两者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78),DCF繁忙时AXB比 AAA节省(9.5±9.9)min, P=0.029。结论鼻咽癌VMAT计划使用均匀模体验证时,AXB与AAA算法的差异很小,其中AXB略比 AAA接近实测剂量,而 AXB比 AAA计算效率高。综合计算精度与效率,推荐使用AXB算法常规计算验证计划。

    作者:陆佳扬;张基永;张武哲;吴丽丽;谢文佳;谢良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抑制自噬可以增加m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是否可以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方法选用人喉癌细胞株Hep-2 细胞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mTOR 抑制剂AZD8055 和(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对Hep-2 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印迹检测AZD8055 和(或)3-MA 对Hep-2 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CleavedCaspase-3、细胞色素C〕的作用。结果 AZD8055 作用Hep-2 细胞24 h 后,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具有浓度依赖性。AZD8055 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ep-2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 及细胞色素C 表达。当3-MA 与AZD8055 联用时,二者联用与单用AZD8055 组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显著下调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 表达。结论 抑制自噬可以增加mTOR 抑制剂AZD8055 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 的凋亡。

    作者:金香顺;王东旭;尤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择140例大鼠,喂以1.5%的硫酸亚铁饲料进行饲养,并进行灌胃乙醇制作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赶黄草提取物高剂量、低剂量组、槲皮素高剂量、低剂量组、硫普罗宁组共七组,用药大鼠均灌胃给药,1次/d ,连用6 w。计算肝脏系数,并行肝组织油红 O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肝脏脂肪浸润情况,对比肝细胞脂滴面积,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①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反应迟钝,体重明显减轻,肝脏指数明显增加( P<0.05);相比模型组,各用药组大鼠体重增加显著,肝脏指数明显下降( P<0.05)。②油红 O染色脂滴半定量分析后显示,赶黄草提取物各剂量组同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增加(P<0.05);相比模型组,各用药组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降低(P<0.05);相比槲皮素各组,赶黄草各提取物组 ALT、AST、TC、TG 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其中含有的槲皮素及其他化学成分有关。

    作者:李国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导管动脉单药栓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单药栓塞( TACE)治疗老年人原发性肝癌( P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个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B组)46人,观察组(A组)50人,B组用常规三联化疗方案TACE治疗,A组则采用单药TACE治疗。观察实体瘤近期疗效、患者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变化,并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实体瘤近期疗效、KPS改善情况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NK细胞、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但A组的变化幅度低于B组;两组均出现了化疗后不良反应,均为消化系统及造血系统异常,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 P<0.05)。结论单药TACE治疗老年人 PHC疗效确切,与联合化疗方案相当,且毒副作用小,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练维生;黄建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危险因子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中循环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相关危险因子。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215例MS患者和110例老年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对象体内白细胞介素( IL)-1、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循环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分析老年MS 患者相关危险因子。结果对照组PAI-1〔M(min~max)〕、Fg 、hs-CRP〔M(min~max)〕、IL-1、IL-6、TNF-α水平分别为24.5(1.2~79.6)U/L、(3.1±0.3)g/L、1.8(1.0~7.4)mg/L、(0.6±0.2)ng/L、(95.7±26.8)pg/ml和(14.2±5.2)pg/ml,青年组分别为36.5(4.5~153.3)U/L、(3.7±0.4)g/L、3.0(1.1~14.2)mg/L、(0.9±0.3)ng/L、(123.5±43.2)pg/ml 和(20.7±5.8)pg/ml,老年组分别为57.2(9.3~219.5)U/L、(5.1±0.4)g/L、6.5(1.6~21.8)mg/L、(1.9±0.4)ng/L、(169.0±62.4)pg/ml和(30.3±6.5)pg/ml,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OR=2.348,95%CI=1.281~8.965)、Fg(OR=1.721,95%CI=1.114~6.728)、IL-6(OR=1.516,95%CI=1.106~5.982)和 TNF-α(OR=1.247,95%CI=1.065~5.107)为影响老年人发生MS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老年 MS患者体内循环炎性因子呈升高状态,其中,IL-6、TNF-α、Fg和hs-CRP是老年MS发生的危险因子。

    作者:邓晓龙;朱红霞;高静;孙玥;葛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海拔地区大肠癌中nm23、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大肠癌nm23、ki67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法,测定90例大肠癌(观察组)及37例癌旁组织(对照组)中nm23、ki67的表达。结果两组nm23、ki67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nm23、ki67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结论联合检测大肠癌中nm23、ki67的表达,有利于更好地评估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综合其他临床检查可对患者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才保加;祁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胃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50例与对照组(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50例。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 P<0.05)。术后随访3~18个月,研究组生存率93.7%,对照组为91.7%,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胃癌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孙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太极康复操”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 CHF 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照组50例,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以6 min步行距离(6 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后,治疗组6 MWD、LVEF以及 MLHFQ 评分结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CHF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桑林;刘卓;郎芳;田瑗;张洪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TCA对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逆转冠状动脉斑块评价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CTCA评价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82例经 CTCA检出的冠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和辛伐他汀20 mg/d口服,12个月后复查冠脉 CTA,观察斑块变化,同时随访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组12个月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治疗后分别下降33.5%、52.6%,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CTCA显示,治疗组患者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斑块CT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脂,明显逆转冠脉粥样斑块,稳定斑块,CTCA可对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疗效进行有效评价。

    作者:王小红;徐军;李丽;孙世元;张可名;王月琦;王宇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3、IL-25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3、(IL)-25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AR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IL-13、IL-25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持续性 AR患者血清中 IL-13,IL-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中重度组AR患者血清中IL-13、IL-25水平均明显高于持续性轻度组(P<0.05)。 IL-13与 IL-25在持续性 A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 r=0.979 P<0.05)。结论 IL-13、IL-25参与了A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芳林;徐艳萍;王言言;汤翠华;何晓;李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生物标志物在预测轻度认知损害转归中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 AD)的新诊断标准于2011年发布,与旧版相比,它具有两大亮点:①它提出AD分为3个阶段:痴呆阶段、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 MCI)阶段、临床前阶段。其中,AD源性MCI患者以记忆受损为主要特征,是AD型痴呆的高危群体。②它提出联合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用标准,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1〕。目前,利用生物标志物识别易转化为AD的MCI个体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此类研究有助于确定MCI患者的病因;估测 MCI个体病情恶化或变为痴呆的可能性及时间进程,以便及早进行干预。本文综述5种生物标志物在预测MCI转归中所起的作用及导致其预测能力不同的原因。

    作者:毛睿智;蒋正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入院72 h内平均空腹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价入院72 h平均空腹血糖( FPG)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25例AMI住院患者按72 h平均FPG水平,分为FPG<5.6 mmol/L(A 组)、5.6 mmol/L≤FPG≤6.9 mmol/L(B 组)、7.0 mmol/L≤FPG≤9.0 mmol/L(C 组)及 FPG>9.0 mmol/L(D组),分析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与入院72 h平均FPG水平关系。结果各组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 D组各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C组各事件发生率均高于 A组及 B组,B组各事件发生率均高于 A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的线性回归分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入院72 h平均FPG水平与AMI患者住院预后密切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龙雄;赖智权;郑天勇;郭宇峰;吴靖波;何炳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47例CKD 2~5期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IMT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增厚与年龄、肌酐、尿素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总胆红素呈负相关。 CKD 患者颈动脉 IMT危险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IMT的增厚与年龄、血清总胆红素( TBIL)和血磷密切相关。结论年龄、TBIL和血磷是老年C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CKD患者存在低胆红素血症,低胆红素血症与颈动脉IMT相关,其可能参与了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利军;董春霞;史亚男;郭岚;牛凯;胡志娟;刘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焦点解决疗法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患者常规用药教育、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等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1、3、6、12个月的 HAMD 评分、GQOLI评分。结果观察组1、3、6、12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第1次(入院当天)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段笑那;刘学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及近期预后

    1.1对象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8月至2012年7月年龄≥80岁256例符合AMI 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63例,女93例。按其是否发生住院期间死亡分为死亡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80~90〔平均(84.6±3.8)〕岁;存活组204例,男128例,女76例,年龄80~86〔平均(83.4±3.2)〕岁。两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差异( P>0.05)。 AMI诊断标准:①典型胸痛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发作≥30 min;②心电图≥2个相邻胸前导联ST段抬高≥0.2 mV、肢体导联≥0.1 mV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③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正常上限的2倍或肌钙蛋白明显增高。满足上述2个条件即可诊断。

    作者:刘悦欣;何乐;刘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药有效成分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 )的机制主要是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钙离子超载等〔1,2〕。中药有效成分可从多个方面发挥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锦萍;张春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 致ARDS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动脉血压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氧合指数( PaO2/FiO2)。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R、HR以及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aO2/Fi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PaO2/FiO2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的PaO2和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 PaC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减少SAP所致ARDS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机械通气。

    作者:张坤;周青云;王利军;马翠芹;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肺腺癌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5、上皮型和神经型黏附素表达

    目的:检测肺腺癌组织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 LGR)5、上皮型( E-)和神经型黏附素( N-cadherin)的表达特征。方法55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45例距肿物边缘大于3 cm 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两组中LGR5、E-和N-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LGR5、E-和N-cadherin的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LGR5、E-和N-cadherin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及淋巴结转移相关,LGR5的阳性率与伴有坏死有关,E-和N-cadherin与伴有脉管内瘤栓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LGR5和 E-cadherin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而其他指标间未见相关性。结论肺腺癌术后组织中LGR5、E-和N-cadherin均表达异常,三者对肿瘤的形成和肿瘤的进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LGR5与E-cadherin可能具有负向协同作用。

    作者:久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病死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 TC)水平与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入该院治疗并随访成功的20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按照血清 TC 的检测结果分为 A 组( TC<4.16 mmol/L )、B 组(4.16 mmol/L≤TC<4.68 mmol/L )、C 组(4.68 mmol/L≤TC<5.2 mmol/L)和D组( TC≥5.2 mmol/L)。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清甘油三酯( TG)水平检测和体格检查,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死亡情况。结果四组患者血清TC水平〔A、B、C、D组分别为(3.62±0.91)、(4.41±1.11)、(4.99±1.25)、(5.73±1.44)mmol/L〕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的病死率(36.21%,42.50%)明显高于B、C组(12.73%,14.55%)(P<0.05);血清TC<4.16 mmol/L或>5.20 mmol/L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C水平和病死率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血清TC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为引起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天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即全髋关节置换术、单极和双极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12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全髋组52例、单极组32例和双极组44例,比较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术后功能( Harris评分)、手术出血等情况。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显著高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5);全髋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1),而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双极组和单极组( P<0.05)。结论三种置换术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好,双极次之,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需考虑老年患者的全身一般状况。

    作者:袁海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